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8
1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8 位作者 朱玉连 孙莉敏 范文可 姜从玉 谢臻 沈莉 朱秉 白玉龙 李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52例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二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常规内科治... 目的: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52例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二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同治疗组。结果:康复组在各阶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康复组各阶段评分积分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入组时、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康复组患者的综合功能分别相当于正常人的40.01%、59.43%、77.75%和88.04%,而对照组分别为:35.14%、40.45%、51.61%和57.48%,另外,入组时,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康复组患者的综合功能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116.71%、146.90%、150.65%和153.16%;1个月月末与入选时、3个月月末与入选时和6个月月末与入选时的康复组综合功能积分差值相当于对照组的指数分别是:3.46、2.34和2.18,另外,1个月月末与入选时、3个月月末与入选时和6个月月末与入选时的康复组综合功能积分差值分别高于对照组:14.14分、22.69分和27.45分。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各阶段综合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综合功能 三级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9
2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培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并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一个月后测试两次Fugl-Meyer运动功能 (FMA)。 结果 :治疗组两次评价分别为 4 .94± 4 .5 4、10 .6 0± 5 .2 0 ,对照组为 7.5 6± 6 .36、10 .2 7± 6 .5 7;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一个月后运动功能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一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能力具促进的作用 ,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的研究(一)量表设计 被引量:87
3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1 位作者 范文可 杨晓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功能评定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量表设计 FCA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81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入选后首次评价,1个月后、3个月后...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81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入选后首次评价,1个月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各评价一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Barthel'sIndex);FMA值:治疗组依次为5.43±4.79、10.54±5.19、12.92±5.34、15.40±4.74,对照组为6.56±6.00、10.00±6.52、8.29±5.00、11.64±5.60;BI值:治疗组依次为6.53±4.62、12.85±5.04、15.94±3.79、17.59±3.63,对照组为7.01±5.54、11.75±6.30、11.66±4.50、14.50±4.30。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作组内比较P<0.001;两组比较得出各阶段的恢复是不均衡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干预 急性脑卒中 偏瘫 影响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9
5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康复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康复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 1个月后分别测试ADL能力。结果 :康复组两次Barthel指数分别为 6 .36± 4.93、13.0 0± 4.91,对照组为 7.5 0± 6 .19、11.6 0± 6 .2 6 ;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 1个月后ADL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 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FCA量表与FIM量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1 位作者 范文可 孙莉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FCA量表 FIM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 ADL 康复医疗
下载PDF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胡永善 白玉龙 +4 位作者 陈文华 王小兵 程安龙 姜从玉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入组时、发病后第1、3和6个月评价患者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康复组在入组时FM...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入组时、发病后第1、3和6个月评价患者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康复组在入组时FMA总分、上肢FMA和下肢FMA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在入组时、发病后第1、3和6个月时FMA总分逐渐增加,但只有第1个月与入组时比较以及第3个月与第1个月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康复组FMA总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而且在各次评定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上肢FMA评分逐步增高,但只有在第3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康复组上肢FMA评分增加幅度在第3个月和6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次评定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下肢FMA评分逐步增高,但只有在第3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康复组下肢FMA评分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次评定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肌电反馈电刺激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8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4 位作者 李放 白玉龙 杨晓冰 范振华 屠丹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3,共3页
用肌电反馈电刺激仪和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对脑血管病变后的偏瘫病人的手足肌力功能恢复分别作疗效观察,肌电反馈电刺激仪包括肌电反馈和电刺激两种治疗,对17例偏瘫后病人的治疗证实是有效的、安全的。该机疗效明显优于低频脉冲经皮神... 用肌电反馈电刺激仪和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对脑血管病变后的偏瘫病人的手足肌力功能恢复分别作疗效观察,肌电反馈电刺激仪包括肌电反馈和电刺激两种治疗,对17例偏瘫后病人的治疗证实是有效的、安全的。该机疗效明显优于低频脉冲经皮神经电刺激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反馈 电刺激 偏瘫 肌力恢复
下载PDF
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胡永善 冯光斌 +4 位作者 吴毅 范振华 屠丹云 朱尚权 张新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09-111,共3页
通过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改变及运动训练对受体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对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紊乱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STZ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血胰岛素浓度明显降低,肝细胞膜胰岛素... 通过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改变及运动训练对受体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对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紊乱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STZ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血胰岛素浓度明显降低,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高、低亲和力和受体浓度明显增加。而STZ糖尿病大鼠经过6~7周有规律的运动训练,血糖明显下降,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和受体浓度降低,并趋向于正常。说明运动训练能够恢复糖尿病时的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异常,降低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受体 肝细胞膜
下载PDF
预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脑保护作用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效应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永善 贾杰 +4 位作者 吴毅 刘罡 于惠贤 曹志娟 夏春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预运动训练对大鼠脑梗死后纹状体处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预运动对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实验用时均为4周:运动1周组(运动训练1周,在第4周实施),运动2周组(运动训练2周,在后... 目的:动态观察预运动训练对大鼠脑梗死后纹状体处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预运动对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实验用时均为4周:运动1周组(运动训练1周,在第4周实施),运动2周组(运动训练2周,在后2周实施),运动4周组(运动训练4周),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各组大鼠在4周后,立体定位在脑内纹状体(尾状核)留置微透析管,进行大脑中动脉缺血术,采用在体微透析技术收集大鼠缺血前、缺血期间(40,80和120min)和再灌注后(40,80,120,160,200和240min)的脑细胞外液。测定纹状体(尾状核)脑区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的变化。同时测量计算缺血再灌注24h的脑梗死体积。结果:2周和4周的预运动训练可以显著下调因缺血而过度释放的Glu和Asp水平(P<0.01)。缺血再灌注24h的不同组的脑梗死体积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至少2周的预运动训练对随后发生的脑缺血及再灌注期间,纹状体(尾状核)脑区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Glu和Asp的过度释放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效应对早期缺血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预运动 脑内微透析 兴奋性氨基酸 脑保护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模式探索 被引量:38
11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1 位作者 姜从玉 范文可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9期3850-3851,共2页
脑卒中患者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模式是指早期在急诊医院急诊或神经内科的早期康复治疗的第一级康复,在康复病房/中心的康复治疗的第二级康复,以及在社区或是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的第三级康复。但是在许多尚未建立起康复中心的地区,实施急... 脑卒中患者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模式是指早期在急诊医院急诊或神经内科的早期康复治疗的第一级康复,在康复病房/中心的康复治疗的第二级康复,以及在社区或是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的第三级康复。但是在许多尚未建立起康复中心的地区,实施急诊医院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然后过渡到地段医院的康复病房,由地段医院来充当了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治疗中的第二和第三级康复治疗的角色,可能不失为一种新的康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规范化 康复治疗 三级康复 医疗费用
下载PDF
等速肌肉训练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5 位作者 白玉龙 李放 杨晓冰 李云霞 范振华 屠丹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等速训练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生理学基础。方法: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61例运动系统伤病后患者进行肌肉功能训练的系统性研究。结果:训练后患膝肌力明显提高,并提供包括峰力矩、总功、平均... 目的:评价等速训练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生理学基础。方法: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61例运动系统伤病后患者进行肌肉功能训练的系统性研究。结果:训练后患膝肌力明显提高,并提供包括峰力矩、总功、平均功率和爆发力等量化资料。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伤病后的肌力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力 骨关节炎 等速运动 生理学基础
下载PDF
腰神经根受压影响踝屈、伸最大肌力和耐力初步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4 位作者 白玉龙 李放 杨晓冰 李云霞 朱玉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97-100,共4页
应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两侧踝屈、伸最大肌力和耐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患者的踝屈、伸峰力矩和力矩加速能小于健侧,尤其在低、中速运动时,两者有明显差别。两侧耐力比未见明显... 应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两侧踝屈、伸最大肌力和耐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患者的踝屈、伸峰力矩和力矩加速能小于健侧,尤其在低、中速运动时,两者有明显差别。两侧耐力比未见明显差别。对患者病程长短对其肌肉功能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测力系统 椎间盘突出症 肌力测量 腰椎
下载PDF
BME-1磁电刺激仪的治疗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永善 白玉龙 +3 位作者 俞仁康 林伟平 占飞 徐一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目的 :对BME 1时场可变磁电刺激仪的治疗安全性进行研究 ,为促进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寻找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实验组动物进行磁电刺激 ,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其对大脑皮层的影响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 目的 :对BME 1时场可变磁电刺激仪的治疗安全性进行研究 ,为促进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寻找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实验组动物进行磁电刺激 ,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其对大脑皮层的影响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动物大脑皮层组织结构无显著差异。结论 :较长时间的磁电刺激对兔大脑皮层组织无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刺激仪 大脑皮层 安全性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6个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培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9期38-43,共2页
目的探讨6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治疗组6个月后... 目的探讨6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治疗组6个月后ADL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治疗对患者6个月后的ADL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经颅磁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永善 白玉龙 +4 位作者 林伟平 俞仁康 杨晓冰 占飞 徐一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 :研究经颅磁电刺激后损伤坐骨神经的电生理学变化 ,探索一种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磁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恢复的影响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磁电刺激组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对照组缩... 目的 :研究经颅磁电刺激后损伤坐骨神经的电生理学变化 ,探索一种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磁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恢复的影响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磁电刺激组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 ,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的波幅较对照组增高 ,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增快 ,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经颅磁电刺激可能具有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和传导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电刺激 电生理学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下载PDF
Cybex等速器CPM系统测试Ⅱ Ⅲ级肌力的初探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3 位作者 白玉龙 李放 杨晓冰 范振华 《中国康复》 1997年第1期10-11,共2页
通过Cybex等速器中CPM系统对2名肢体Ⅱ、Ⅲ级肌力患者作多种角速度的测试,证实此测试方法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可重复性,为临床评价Ⅲ级以下肌力提供一种客观及较精密的方法,可供临床和科研应用。并对此测试方法的理论与应用作初步探索... 通过Cybex等速器中CPM系统对2名肢体Ⅱ、Ⅲ级肌力患者作多种角速度的测试,证实此测试方法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可重复性,为临床评价Ⅲ级以下肌力提供一种客观及较精密的方法,可供临床和科研应用。并对此测试方法的理论与应用作初步探索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M 肌力测试 Cybex等速系统 康复医学工程
下载PDF
康复治疗6个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佩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 2001年第3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 6个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 15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 Fugl- Meyer运动功能 (FMA)评价 ,治疗组治疗前为 5 .44...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 6个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 15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 Fugl- Meyer运动功能 (FMA)评价 ,治疗组治疗前为 5 .44± 7.80 ,治疗后 15 .40± 4.74;对照组治疗前 6 .37± 5 .82 ,治疗后 11.6 4± 5 .6 1,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 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治疗 6个月后 2组间比较 ,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P<0 .0 0 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 6个月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运动功能 脑中风
下载PDF
访华盛顿大学康复医学部有感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永善 李泽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1996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但如何具体实施 ,国内存在不同意见。本文介绍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康复医学部的情况 ,反映了美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部的一些做法。尽管中、美两国的实际情况有许多差异 ,但结合中... :1996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但如何具体实施 ,国内存在不同意见。本文介绍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康复医学部的情况 ,反映了美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部的一些做法。尽管中、美两国的实际情况有许多差异 ,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了解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仍然是很重要的。相信本文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也希望能藉此引起同行们的讨论 ,以推动我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科 综合医院 卫生部 做法 国内 管理规范 先进经验 实际 情况 中国
下载PDF
加热牵引恢复骨折后腕关节活动度的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永善 范振华 +1 位作者 屠丹云 沈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2期51-56,共6页
本文报告了在关节功能牵引的基础上同时施加热疗,利用纤维组织的热敏原理加强牵引的效果,证实加热牵引方法安全可靠,能明显提高关节功能牵引疗效。在研究中建立了加热牵引的适宜操作技术,为关节活动锻炼创造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加热牵引 腕关节 活动度 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