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分离蛋白与黄原胶复合对胡麻油乳液及其模板油凝胶物理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杨晨 韩雅倩 +3 位作者 郑凯文 胡海玥 杨雨曈 汪建明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21,80,共8页
为了研究大豆分离蛋白与黄原胶复合制备胡麻油基油凝胶的潜力,采用乳液模板法,在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5%)与黄原胶(质量分数0.5%)体积比为1∶1、2∶1、3∶1、5∶1、10∶1的条件下制备了胡麻油基油凝胶,考察黄原胶添加比例对乳液稳定性... 为了研究大豆分离蛋白与黄原胶复合制备胡麻油基油凝胶的潜力,采用乳液模板法,在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5%)与黄原胶(质量分数0.5%)体积比为1∶1、2∶1、3∶1、5∶1、10∶1的条件下制备了胡麻油基油凝胶,考察黄原胶添加比例对乳液稳定性、凝胶强度、油损失率和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黄原胶添加比例的增加,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和黏弹性增大,乳液粒径明显减小,最小为(2.99+0.29)μm,乳化稳定性比对照组增加了1.5倍,表现出类似固体的性质。当大豆分离蛋白与黄原胶的体积比为1∶1时,油凝胶的油损失率比纯大豆分离蛋白油凝胶减少了26.87%。当大豆分离蛋白与黄原胶的体积比为3∶1时,凝胶强度G′>11000Pa,明显大于未添加黄原胶的油凝胶(1900Pa)。通过对油凝胶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聚合物链内的氢键是聚合物油凝胶形成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为食品用聚合物制备油凝胶提供了参考,并为其替代固体脂肪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油 大豆分离蛋白 黄原胶 乳液模板 油凝胶
下载PDF
大健康时代食品创新型人才混合式6E教学模式的深度实践
2
作者 杨晨 胡海玥 +1 位作者 乔叶宁 汪建明 《中国轻工教育》 2024年第1期61-71,共11页
基于国家大健康战略和新工科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食品专业学生现状以及对课程教改的诉求,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匹配教学方法、设计参与探究式问题链,形成“激发Excite—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延伸Extend—评价Evalu... 基于国家大健康战略和新工科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食品专业学生现状以及对课程教改的诉求,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匹配教学方法、设计参与探究式问题链,形成“激发Excite—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延伸Extend—评价Evaluate”的线上线下混合式6E教学模式,解决学生职业目标模糊、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健康产业和未来职业相结合、课堂深度互动不足以及缺乏能力与素质的有效评价等问题。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作为教学改革实施试点,课程中结合跨学科知识、食科前沿、健康产业和未来规划,创建SPOC大健康学习空间,建立多维量化评价反馈体系,通过教师深度教和学生深度学的6E教学模式,打造深度互动课堂。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6E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和学校实践培养要求,达成从低阶知识认知强化到高阶思维素养提升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为大健康时代新工科专业课程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6E教学 深度实践 食品营养学 大健康 新工科
下载PDF
大豆杏仁植物基再制干酪理化性质及风味
3
作者 高佳嘉 李平 +5 位作者 胡海玥 杨冰秋 张彩霞 穆伟豪 汪建明 杨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3期1-9,共9页
大豆干酪相较于动物基干酪更适用于乳糖不耐受人群,但其具有豆腥味,从而限制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该研究将大豆与杏仁打浆,豆浆与杏仁浆按照体积比1∶3混合,添加乳化盐制备混合植物基再制干酪(mixed cheese,MC),并与纯大豆再制干酪(so... 大豆干酪相较于动物基干酪更适用于乳糖不耐受人群,但其具有豆腥味,从而限制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该研究将大豆与杏仁打浆,豆浆与杏仁浆按照体积比1∶3混合,添加乳化盐制备混合植物基再制干酪(mixed cheese,MC),并与纯大豆再制干酪(soy cheese,SC)及市售切达干酪(commercially cheddar cheese,CC)对比,研究混合植物基再制干酪的理化性质及风味特性。结果表明,MC具有良好的性质,其硬度值与CC相近,为(1 047.71±17.04)g/100 g,相较于SC提高了115%,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MC内部形成了较为致密的网状结构,二级结构中MC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其内部结构更加稳定。电子鼻、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MC中1-辛烯-3-醇含量降低了9.67%,说明MC中豆腥味得到了较好的掩蔽,风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感官评价分值与CC接近,均能证明混合干酪具有替代市售干酪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杏仁 再制干酪 质地 二级结构 风味
下载PDF
“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维生素”单元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汪建明 杨晨 +1 位作者 胡海玥 李红娟 《中国轻工教育》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食品营养学”的改革与实践为基础,结合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实施方案,以维生素单元实际教学过程为例,介绍“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模式构建与教... 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食品营养学”的改革与实践为基础,结合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实施方案,以维生素单元实际教学过程为例,介绍“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模式构建与教学实践过程。通过对2021年秋季学期末“食品营养学”课程113名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案例融合教学效果综合分析,“食品营养学”课程实现了将课程思政与育人目标的衔接和融合,有效发挥了专业课堂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功能,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养、专业教育于一体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食品营养学 育人目标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燕麦蛋白-虫胶纳米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机理及其性质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凯文 胡海玥 +6 位作者 周彩莹 韩雅倩 李欣忆 刘紫韫 邢皓然 杨晨 汪建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8-24,共7页
为提高燕麦蛋白的乳化性能,利用虫胶对燕麦蛋白进行物理修饰,制备不同质量比(1∶1、2∶1、4∶1)的燕麦蛋白-虫胶纳米颗粒,并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通过测量粒径、电位和界面湿润性对不同质量比的燕麦蛋白-虫胶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并测... 为提高燕麦蛋白的乳化性能,利用虫胶对燕麦蛋白进行物理修饰,制备不同质量比(1∶1、2∶1、4∶1)的燕麦蛋白-虫胶纳米颗粒,并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通过测量粒径、电位和界面湿润性对不同质量比的燕麦蛋白-虫胶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并测定纳米颗粒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流变行为,探究不同质量比燕麦蛋白-虫胶纳米颗粒的乳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燕麦蛋白与虫胶质量比的增加,燕麦蛋白-虫胶纳米颗粒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质量比为2∶1时,纳米颗粒最小为289.0 nm。燕麦蛋白和虫胶之间通过Ca^(2+)交联后使纳米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减少,且质量比对纳米颗粒表面电荷没有显著影响。燕麦蛋白-虫胶纳米颗粒的界面湿润性与虫胶含量呈负相关,在质量比2∶1和4∶1时,纳米颗粒的接触角分别达到69.5°和71.4°。与燕麦蛋白稳定的乳液相比,不同质量比燕麦蛋白-虫胶纳米颗粒稳定乳液的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质量比为2∶1的纳米颗粒因其较小的颗粒粒径和较好的界面湿润性,能够不可逆地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在液滴之间形成相对致密和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使其稳定乳液的物理稳定性提高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虫胶 纳米颗粒 Pickering乳液 乳化性能
下载PDF
发酵豆制品加工方法与营养功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佳嘉 李艾潼 +5 位作者 张彩霞 胡海玥 刘紫韫 秦东泽 汪建明 杨晨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161,共6页
我国大豆资源丰富,一直以来都有着“大豆王国”的美誉之称。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镁、钾、大豆卵磷脂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是传统豆制品(如豆浆)食用后会导致胃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并且豆腥味难以去除。因此,对豆制... 我国大豆资源丰富,一直以来都有着“大豆王国”的美誉之称。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镁、钾、大豆卵磷脂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是传统豆制品(如豆浆)食用后会导致胃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并且豆腥味难以去除。因此,对豆制品的进一步开发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豆豉、腐乳和成熟大豆干酪这三种发酵豆制品的加工方法进行介绍,将三种发酵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种进行了汇总,发现五通桥毛霉和雅致放射毛霉是豆制品发酵过程中使用次数最频繁的菌种。同时将三种发酵豆制品的营养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今后豆类加工制品的研究和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制品 菌种 加工方法 营养功能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文博 胡海玥 +1 位作者 汪建明 牛莉静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3期87-89,94,共4页
食品使用各类的添加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凝聚的智慧。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所以会有新的东西不断发明应用,食品添加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发明出来的。由于社会需求方便快捷的获取食品,而传统的食品由于本身保质期很短,在供需的压... 食品使用各类的添加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凝聚的智慧。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所以会有新的东西不断发明应用,食品添加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发明出来的。由于社会需求方便快捷的获取食品,而传统的食品由于本身保质期很短,在供需的压力下食品添加剂应运而生,满足了社会对食品的更多要求。食品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下,获得了更长的保质时间,获取了从色泽到口感等更多赋予食品的功能,以满足许多人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健康生活被不断重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食品添加剂,对添加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问题分析
下载PDF
大豆低聚肽的分离纯化及呈鲜序列鉴定
8
作者 穆伟豪 石可歆 +2 位作者 胡海玥 杨晨 汪建明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9-15,共7页
为了分析大豆低聚肽中鲜味肽成分,本文通过纳滤分离结合感官评价对大豆低聚肽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鲜味最佳组分Pb-3,通过凝胶过滤层析从Pb-3中分离出鲜味和增鲜效果最强的Fb-2,进一步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出鲜味效果最佳的Kb-2,采用... 为了分析大豆低聚肽中鲜味肽成分,本文通过纳滤分离结合感官评价对大豆低聚肽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鲜味最佳组分Pb-3,通过凝胶过滤层析从Pb-3中分离出鲜味和增鲜效果最强的Fb-2,进一步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出鲜味效果最佳的Kb-2,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从Kb-2中鉴定出鲜味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相对分子质量为300~500的大豆低聚肽Kb-2具有较强的鲜味和增鲜效果;鉴定出3种鲜味肽,分别为2个四肽Val-Thr-Val-Glu(VTVE)、Leu-Glu-Lys-Asp(LEKD)和1个三肽Trp-Glu-Arg(WER).本研究为大豆低聚肽生产复合调味品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肽 纳滤分离 凝胶过滤层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鲜味肽
下载PDF
不同亚麻籽胶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成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海玥 石可歆 +5 位作者 李海岭 李子来 袁哲 周彩莹 杨晨 汪建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共8页
为探究亚麻籽胶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作用机理,将不同添加量(0%、1%、2%、3%、4%、5%)的亚麻籽胶与大豆分离蛋白复配以制备复合膜,对复合膜成膜液的流变特性和粒径,以及复合膜的横截面微观结构、二级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测定分析。... 为探究亚麻籽胶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作用机理,将不同添加量(0%、1%、2%、3%、4%、5%)的亚麻籽胶与大豆分离蛋白复配以制备复合膜,对复合膜成膜液的流变特性和粒径,以及复合膜的横截面微观结构、二级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亚麻籽胶添加量的成膜液均为非牛顿流体,成膜液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着亚麻籽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且G′均大于其相应的G″,说明亚麻籽胶的添加使膜的网络结构变得更紧密,最高热失重分解温度提高;当亚麻籽胶添加量为3%时,蛋白质分子与亚麻籽胶形成氢键,膜横截面的微观结构显示,该变化可以使膜更加致密。当亚麻籽胶添加量为4%和5%时,过量的亚麻籽胶影响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膜断面出现纹路,最高热失重分解温度下降,但仍比单一大豆分离蛋白膜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亚麻籽胶 大豆分离蛋白 复合膜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亚麻籽胶-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海玥 周彩莹 +5 位作者 李海岭 李子来 袁哲 冯永莉 杨晨 汪建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2-58,共7页
该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成膜基质,添加不同量的亚麻籽胶制备多糖-蛋白复合可食用膜。以机械性能、稳定性、阻隔性、光学性能为测定指标,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累计加权,探究亚麻籽胶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膜功能特性的影响。当亚麻籽... 该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成膜基质,添加不同量的亚麻籽胶制备多糖-蛋白复合可食用膜。以机械性能、稳定性、阻隔性、光学性能为测定指标,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累计加权,探究亚麻籽胶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膜功能特性的影响。当亚麻籽胶添加量为3%时,膜厚、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未添加亚麻籽胶的大豆分离蛋白膜分别提升了80.00%、85.38%、285.78%;氧气透过性、水溶性和透光率降低了27.58%、130.08%、10.06%;其隶属度值为0.2827,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用膜 亚麻籽胶 大豆分离蛋白 多糖 复合膜
下载PDF
燕麦蛋白-结冷胶冷诱导凝胶微观结构与控释特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晨 袁哲 +2 位作者 闫可心 胡海玥 汪建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热变性后的燕麦蛋白(oat protein isolate,OPI)与结冷胶(gellan gum,G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葡糖酸-δ-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形成OPI-GG冷诱导凝胶,通过质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 热变性后的燕麦蛋白(oat protein isolate,OPI)与结冷胶(gellan gum,G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葡糖酸-δ-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形成OPI-GG冷诱导凝胶,通过质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凝胶微结构以及分子构象的变化,探究不同凝胶微结构与凝胶控释特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GG添加量为0.1%、pH 5时,凝胶硬度最大,随着GG浓度升高,凝胶硬度逐渐变弱。通过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的观察可知OPI-GG凝胶可形成两种网络微结构,在pH 4和pH 5时,OPI与GG之间由于静电引力使其相互作用力增强,形成致密且均匀的单网络微结构;在pH 6和pH 7时,OPI与GG由于静电斥力的作用产生相分离,从而形成双网络结构。具有不同微结构的OPI-GG凝胶可作为基质包埋核黄素,双网络结构的凝胶可有效提高核黄素的包埋率(75%),其在pH 1.2磷酸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中浸泡2 h后核黄素的释放率为33%;致密的单网络结构OPI-GG凝胶包埋率为61%,在pH1.2 PBS中可有效阻止核黄素的释放,其释放率为18%,并在pH 7.4 PBS中使核黄素逐步释放,8 h后释放率为53%。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制备的OPI-GG双网络结构冷凝胶具有较好的核黄素包埋能力,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的OPI-GG单网络冷凝胶具有较好的控释能力,因此,不同微结构的OPI-GG冷凝胶具有作为营养素包埋和递送体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结冷胶 凝胶结构 控释性能 双网络结构
下载PDF
冷冻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乳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海玥 闫可心 +2 位作者 赵娅柔 何琳琳 汪建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探究冷冻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乳化性质的影响,选取0.04 g/mL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进行研究,以-5℃和-20℃作为冷冻温度,冷冻3 d。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 为探究冷冻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乳化性质的影响,选取0.04 g/mL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进行研究,以-5℃和-20℃作为冷冻温度,冷冻3 d。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静态多散射稳定性分析仪以及倒置荧光显微镜等方法,研究冷冻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微观结构以及乳化性质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经冷冻处理和未经冷冻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亚基组成基本相同,冷冻使蛋白产生可逆变性;冷冻处理后的样品最大吸收峰在340 nm,证明冷冻后的大豆分离蛋白三级构象发生变化;冷冻后蛋白的β-类型结构均少于80%,β-折叠和无规卷曲结构增多、β-转角减少,表明冷冻使大豆分离蛋白结构趋于无序化。通过研究浓度为0.002 g/mL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的粒径分布、稳定性和微观结构,发现未经冷冻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粒径多数在20μm以下,冷冻后,乳状液粒径峰型变宽,多数粒径分布在10μm~50μm之间,表明产生了聚集体;通过对乳状液微观结构的观察和对稳定性的测定,发现冷冻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中存在蛋白聚集体,且稳定性与未经冷冻处理蛋白乳状液相比明显较差,表明冷冻处理对于大豆分离蛋白的结构及乳化性质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冷冻处理 乳状液 三级结构 稳定性
下载PDF
燕麦分离蛋白对大豆蛋白膜性能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永莉 胡海玥 +4 位作者 汤辉煌 吕筱 杨晨 汪建明 郑志强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90,共9页
为改善单一蛋白膜的性能,将燕麦分离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以不同比例共混制备可食性复合膜,考察成膜液体系的粒径、Zeta电位及流变特性以及共混比例对膜透光率、水溶性、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较单一... 为改善单一蛋白膜的性能,将燕麦分离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以不同比例共混制备可食性复合膜,考察成膜液体系的粒径、Zeta电位及流变特性以及共混比例对膜透光率、水溶性、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较单一大豆分离蛋白膜和燕麦分离蛋白膜分别降低了24.88%和10.53%,过氧化值降低了16.55%和8.4%,抗拉强度在共混比例为4:1时达到最大值(5.55 MPa),较大豆分离蛋白膜(4.49 MPa)提高了23.6%,为纯燕麦分离蛋白膜(1.03 MPa)的近5倍。红外光谱、电镜和热重结果显示复合膜中大豆分离蛋白与燕麦分离蛋白分子间氢键作用加强,膜的表面更加光滑平整且热稳定性好,紧凑的结构使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改善。该可食性膜能有效保护内部食品的品质,且与普通塑料食品包装相比,该可食性膜对环境更加友好。该研究为可食性蛋白膜在包装领域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燕麦分离蛋白 复合膜 性能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