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医学与PBL教学结合在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炯宇 陈兵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028-5029,共2页
内分泌疾病是指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和(或)结构异常导致的症候群。内分泌系统在生理和病理学上与其他各系统密切相关,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作为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 内分泌疾病是指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和(或)结构异常导致的症候群。内分泌系统在生理和病理学上与其他各系统密切相关,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作为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内分泌学疾病的理论和临床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功能 PBL教学 循证医学 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系统 应用 代谢性疾病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医学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炯宇 张东霞 韩健 《西北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32-34,共3页
医学生物信息学是应用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为研究基础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虽然这门学科在我国已开设了一段时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文章从医学研究工作者... 医学生物信息学是应用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为研究基础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虽然这门学科在我国已开设了一段时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文章从医学研究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的角度,分析了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工作对医学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从加强医学生生物信息学思维培养,强化医学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实践和综合能力培训两个方面对医学生物信息学教育模式进行改进,以期通过二者的配合和衔接,使医学生物信息学真正成为有效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的桥梁,满足现代医学研究和医疗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医学 教育 建议
下载PDF
烧伤并发胰腺炎1例
3
作者 胡炯宇 黄跃生 +2 位作者 刘旭盛 郑霁 高维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7-597,600,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胰腺炎 腹部B超 血清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基因敲除对C57BL/6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文 胡炯宇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基因敲除对C57BL/6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tgl+/-小鼠通过近亲交配繁殖得到Atgl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Atgl^(-/-)鼠)和野生型鼠(Atgl^(+/+)鼠),通过观察Atgl^(-/-... 目的研究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基因敲除对C57BL/6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tgl+/-小鼠通过近亲交配繁殖得到Atgl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Atgl^(-/-)鼠)和野生型鼠(Atgl^(+/+)鼠),通过观察Atgl^(-/-)鼠和Atgl^(+/+)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差异来研究Atgl基因敲除对小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Atgl^(+/+)鼠)及实验组(Atgl^(-/-)鼠),为保证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实验所用所有小鼠均为雄性;8~10周龄;体质量约20 g;每组8只。ELISA检测各组小鼠尿肌酐及尿白蛋白浓度,通过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反映肾功能变化。HE染色及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各组小鼠肾皮质病理及超微病理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在各组小鼠肾脏分布。肾脏组织TG定量检测比较两种小鼠肾脏TG含量差异。结果 Atgl^(-/-)鼠尿白蛋白肌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4 219.0±2 331.8)g/mol vs(329.8±175.6)g/mol,P<0.05],而两组尿肌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7±13.7)μmol/L vs(32.6±9.2)μmol/L,P>0.05]。HE染色显示Atgl^(-/-)鼠肾小管肿胀,肾小囊明显缩小,油红O染色结果提示肾小球及肾小管均有弥漫性脂滴聚集,以肾小管为主。肾脏组织TG检测结果提示Atgl^(-/-)鼠每毫克肾脏中TG含量显著高于Atgl^(+/+)鼠[(39.89±5.14)μg vs(2.18±0.58)μg,P<0.05]。透射电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并发现Atgl^(-/-)鼠足细胞足突融合,微绒毛脱落萎缩;足细胞及肾小管细胞内线粒体形态结构异常进一步提示足细胞及肾小管细胞功能失调。这些结果提示Atgl^(-/-)鼠存在滤过功能及重吸收障碍。结论 Atgl基因敲除引起脂滴大量聚集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及肾小管结构和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 脂滴 肾小球 肾小管 线粒体
原文传递
注塑成型质量缺陷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许荔珉 李澍 胡炯宇 《模具技术》 2005年第2期43-46,共4页
列举了注塑成型过程中典型的几种缺陷,从影响注塑成型制品质量的三大因素(注塑成型工艺及设备、注塑模具、塑料材料)着手,分析常见的注塑成型制品的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缺陷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质量缺陷 注塑成型 模具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6
作者 叶颖 胡炯宇 孙丽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376-2380,2387,共6页
氧化应激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大多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相关,但仍局限于疾病发生后的阶段,对亚疾病时期人群的关注较少,且相关干预措施中的饮食干预仍着重于钙质及维生素D的补充,缺... 氧化应激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大多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相关,但仍局限于疾病发生后的阶段,对亚疾病时期人群的关注较少,且相关干预措施中的饮食干预仍着重于钙质及维生素D的补充,缺乏抗氧化应激饮食的指导。该文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和机制进行归纳,并结合当下的骨质疏松症相关护理干预进展,提出年龄阶梯式骨密度检查结合超早期护理干预的思考,以期改善人群骨密度水平,为寻求新的防治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措施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氧化应激 骨密度 体检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槲皮素和黄芪甲苷对大鼠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炯宇 黄跃生 +5 位作者 宋华培 张东霞 向飞 诸志刚 滕苗 张琼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了解并比较槲皮素、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寻找其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将SD乳鼠心肌细胞分成单纯缺氧组(A组)、缺氧+100 mg/L槲皮素组(B组)、缺氧+50 mg/L槲皮素组(C组)、缺氧+25 mg/L槲皮素组(D组)、缺氧+50... 目的了解并比较槲皮素、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寻找其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将SD乳鼠心肌细胞分成单纯缺氧组(A组)、缺氧+100 mg/L槲皮素组(B组)、缺氧+50 mg/L槲皮素组(C组)、缺氧+25 mg/L槲皮素组(D组)、缺氧+50.0 mg/L黄芪甲苷组(E组)、缺氧+25.0 mg/L黄芪甲苷组(F组)、缺氧+12.5 mg/L黄芪甲苷组(G组)、缺氧+10 mg/L维生素E组(H组)。各组细胞原代培养后先加入相应浓度的槲皮素、黄芪甲苷、维生素E,再行缺氧处理12 h(A组培养后直接行缺氧处理)。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只检测A、C、F、H组)值。结果B~G组与A组比较,LDH、MDA、ROS(C、F组)值下降,心肌细胞活力、SOD值上升,作用普遍优于H组。在同等高、中、低浓度下,加入黄芪甲苷组的心肌细胞活力和LDH水平总体优于加入槲皮素组(如C、F组的心肌细胞活力为0.454±0.018、0.471±0.017,LDH为2800±9、2312±52),但两组MDA、SOD和RO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组的ROS为16.0±5.3、22.4±8.7,P>0.05)。结论黄芪甲苷、槲皮素能有效保护缺氧心肌细胞,减轻损伤程度,其作用优于维生素E。黄芪甲苷的保护作用较槲皮素更好,但两者减轻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细胞低氧 槲皮素 黄芪甙 维生素E 细胞保护
原文传递
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兵钱 黄跃生 +6 位作者 张家平 张东霞 党永明 王广 胡炯宇 雷泽源 肖荣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了解依那普利拉对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只SD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分为单纯烫伤组(30只,伤后常规补液)和依那普利拉组(30只,伤后立即一次性腹腔注射依那普利拉1 mg/kg并行常规补液)。另取6只大鼠不致伤作... 目的了解依那普利拉对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只SD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分为单纯烫伤组(30只,伤后常规补液)和依那普利拉组(30只,伤后立即一次性腹腔注射依那普利拉1 mg/kg并行常规补液)。另取6只大鼠不致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正常对照组及2组烫伤大鼠伤后1、3、6、12、24 h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单纯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cTnI、CK-M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那普利拉组伤后各时相点cTnI为(1.32±0.12)~(2.47±0.22)μg/L,均显著低于单纯烫伤组[(6.42±0.96)~(15.10±3.69)μg/L,P<0.01];其各时相点CK-MB活性为(438±68)~(5569±322)U/L,亦均低于单纯烫伤组[(2556±74)~(8047±574)U/L,P<0.05或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烫伤组伤后出现心肌细胞浊肿、间质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依那普利拉组病变程度较之减轻。结论大鼠严重烫伤后早期心肌组织受损明显,依那普利拉能显著减轻这些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肌 依那普利拉
原文传递
线粒体翻译延伸因子Tu对烧伤大鼠心肌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东霞 颜洪 +8 位作者 胡炯宇 张家平 滕苗 童大力 向飞 张琼 房亚东 梁光萍 黄跃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0,共2页
严重烧伤后,心脏自身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迅即激活并引起心肌局部血流量下降,这一变化导致烧伤早期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前期研究显示,心肌局部血流量于烧伤后10min开始下降,并在伤后1、3h显著减少。烧伤后1h起心肌力学参数即... 严重烧伤后,心脏自身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迅即激活并引起心肌局部血流量下降,这一变化导致烧伤早期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前期研究显示,心肌局部血流量于烧伤后10min开始下降,并在伤后1、3h显著减少。烧伤后1h起心肌力学参数即显著下降,提示心肌损害。由于心脏是循环动力器官,心肌损伤促进了严重烧伤后其他器官的缺血缺氧损伤。线粒体是心肌组织中的重要细胞器,执行细胞包括能量生成、代谢调控、离子稳定、活性氧簇(ROS)产生等在内的核心功能。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0.2%~2.0%的氧在代谢过程中会转变为过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翻译延伸因子 Tu 烧伤 心肌 氧化损伤
原文传递
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兵钱 王广 +6 位作者 张东霞 党永明 胡炯宇 宋华培 张家平 卞修武 黄跃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了解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大鼠背部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后,随机分为烫伤组,伤后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等渗盐水;小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伤后即刻分别腹腔注射1、2... 目的了解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大鼠背部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后,随机分为烫伤组,伤后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等渗盐水;小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伤后即刻分别腹腔注射1、2、4mg/kg依那普利拉。烫伤组、小剂量治疗组伤后1、3、6、12、24h,中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伤后6、12h左心室置管检测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并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另取6只大鼠作为假伤组,模拟烫伤后检测以上指标。结果伤后3~24h,烫伤组及各剂量治疗组大鼠LVSP、LVEDP、±dp/dt max值普遍低于假伤组(P〈0.05或P〈0.01);而各剂量治疗组LVSP、LVEDP、±dp/dt max值普遍高于烫伤组(P〈0.05或P〈0.01);伤后6、12h,大剂量治疗组±dp/dtmax明显低于小、中剂量治疗组。伤后1h,烫伤组心肌组织AⅡ含量[(53.0±2.6)pg/200mg]明显高于假伤组[(14.8±0.7)pg/200mg,P〈0.01],6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伤后24h仍明显高于假伤组(P〈0.01);伤后3~24h,小剂量治疗组AⅡ含量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或P〈0.01),但均低于烫伤组。伤后6h烫伤组AⅡ含量为(145.2±14.5)pg/200mg,高于小、中、大剂量治疗组[(65.1±0.9)、(53.6±1.1)、(34.2±0.9)pg/200mg,P〈0.01]。结论严重烫伤后早期心肌组织损害明显,心功能即明显下降,依那普利拉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肌力学指标、保护心功能,以小剂量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依那普利拉 心肌力学
原文传递
成体大鼠心肌细胞微管解聚对线粒体分布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党永明 房亚东 +5 位作者 胡炯宇 张家平 宋华培 张一鸣 张琼 黄跃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了解成体大鼠心肌细胞微管解聚对线粒体分布、线粒体活性及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成体SD大鼠及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乳)鼠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加任何刺激因素)、大(乳)鼠微管解聚剂组(用... 目的了解成体大鼠心肌细胞微管解聚对线粒体分布、线粒体活性及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成体SD大鼠及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乳)鼠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加任何刺激因素)、大(乳)鼠微管解聚剂组(用含终浓度8μmol/L秋水仙碱的培养液培养,作用30min)。(1)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和乳鼠心肌细胞聚合态β微管蛋白表达量。(2)取2组大鼠心肌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聚合态B微管蛋白、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VDAC)分布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线粒体内膜电位;噻唑蓝法测量细胞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ATP、腺苷二磷酸(ADP)、腺苷一磷酸(AMP)含量及能荷。结果(1)聚合态B微管蛋白表达量:大鼠微管解聚剂组为0.52±0.07,较大鼠对照组1.25±0.12明显减少(F=31.002,P=0.000);乳鼠微管解聚剂组为0.76±0.12,较乳鼠对照组1.11±0.24显著减少(F=31.002,P=0.000),但明显高于大鼠微管解聚剂组(F=31.002,P=0.009)。(2)细胞色素e表达量:大鼠对照组为0.26±0.03,明显低于大鼠微管解聚剂组(1.55±0.13,t=-24.056,P=0.000)。(3)免疫荧光染色:大鼠对照组心肌细胞微管多呈线性管状、与心肌纤维平行分布;VDAC着色显示线粒体呈颗粒状与微管同向分布。大鼠微管解聚剂组微管正常排列规律被破坏,表现为免疫荧光强度减弱,微管结构不清晰、连续性丧失、粗糙;线粒体分布散乱。(4)线粒体内膜电位:大鼠对照组荧光强度为1288±84,明显高于大鼠微管解聚剂组(331±27,t=26.508,P=0.000)。(5)细胞活性:大鼠对照组吸光度值为1.75±0.11;大鼠微管解聚剂组为0.81±0.07,较前者明显降低(t=17.348,P=0.000)。(6)能量代谢:与大鼠对照组比较,大鼠微管解聚剂组心肌细胞ATP含量下降,ADP、AMP含量上升,ATP/ADP值与能荷均降低。结论在正常成体大鼠心肌细胞内,微管与线粒体分布方向一致。微管解聚后心肌细胞线粒体排列紊乱,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漏出,线粒体内膜电位下降、能量供应降低,细胞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微管蛋白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依那普利拉减轻大鼠烧伤早期脏器损害的研究
12
作者 张兵钱 王广 +2 位作者 胡炯宇 张家平 黄跃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拉对烧伤早期内脏损害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随机将54只SD大鼠分为烫伤组(B组)和烫伤后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依那普利拉治疗组(E1、E2、E3组),每组12只大鼠,另取6只大鼠不致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烫伤前及...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拉对烧伤早期内脏损害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随机将54只SD大鼠分为烫伤组(B组)和烫伤后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依那普利拉治疗组(E1、E2、E3组),每组12只大鼠,另取6只大鼠不致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烫伤前及伤后6h和12h动脉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激酶(CK)、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变化。结果B组血管紧张素Ⅱ明显升高,治疗组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E2和E3组明显低于E1组;B组大鼠CK,Bun、Cr,ALT,AST均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P均〈0.05),治疗组较B组不同程度降低,E1组下降明显(P〈0.05),各时相点基本与正常值接近;E2和E3组下降不明显,明显高于E1组;烫伤后各组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E2、E3组较E1组更明显,E1组较B组明显升高。结论小剂量依那普利拉能够显著减轻严重烧伤后脏器损害的程度,但对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内脏损害 依那普利拉
原文传递
高糖微环境下P62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喻平 张琼 +3 位作者 邓芳 陈兵 张均辉 胡炯宇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4-1022,共9页
目的研究高糖微环境下P62蛋白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探讨糖尿病足创面难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aCaT进行实验。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正常对照组(培... 目的研究高糖微环境下P62蛋白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探讨糖尿病足创面难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aCaT进行实验。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养液含终物质的量浓度5.5 mmol/L的葡萄糖)及高糖(培养液含终物质的量浓度30.0 mmol/L的葡萄糖)24 h组、高糖48 h组、高糖72 h组。正常对照组细胞行常规培养72 h,高糖72 h组细胞行高糖培养72 h,高糖48 h组细胞先常规培养24 h再高糖培养48 h,高糖24 h组细胞先常规培养48 h再高糖培养24 h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2蛋白表达。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分别同前培养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62蛋白表达(以绿色荧光表示)。取细胞,分为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组、P62-siRNA-1组、P62-siRNA-2组、P62-siRNA-3组,并转染相应试剂,于转染后72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2蛋白表达。取细胞,分为正常糖+阴性对照siRNA组、正常糖+P62-siRNA组、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高糖+P62-siRNA组,并行相应处理,于转染后72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2蛋白表达;行划痕试验检测并计算划痕后24 h细胞迁移率(样本数为9);在活细胞工作站下,观察3 h内细胞运动范围并计算运动速度(正常糖+阴性对照siRNA组、正常糖+P62-siRNA组、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高糖+P62-siRNA组观察细胞数分别为76、75、80、79个)。取细胞,分为正常糖+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高糖+PBS组、高糖+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行相应处理后,于培养48 h,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P62蛋白表达。除划痕试验外,其余实验各组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24 h组、高糖48 h组及高糖72 h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培养48 h,高糖组细胞中P62的绿色荧光强于正常对照组。转染后72 h,与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P62-siRNA-1组、P62-siRNA-2组和P62-siRNA-3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转染后72 h,与正常糖+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正常糖+P62-siRNA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高糖+P62-siRNA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划痕后24 h,与正常糖+阴性对照siRNA组[(55±7)%]比较,正常糖+P62-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72±14)%,P<0.01],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下降[(37±7)%,P<0.01];与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高糖+P62-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54±10)%,P<0.01]。观察3 h内,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细胞运动范围较正常糖+阴性对照siRNA组缩小,正常糖+P62-siRNA组细胞运动范围较正常糖+阴性对照siRNA组增大,高糖+P62-siRNA组细胞运动范围较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增大。与正常糖+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正常糖+P62-siRNA组细胞运动速度明显增加(P<0.01),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细胞运动速度明显下降(P<0.01);与高糖+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高糖+P62-siRNA组细胞运动速度明显增加(P<0.01)。培养48 h,与正常糖+PBS组比较,高糖+PBS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高糖+PBS组比较,高糖+NAC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培养48 h,高糖+PBS组细胞中P62的绿色荧光强于正常糖+PBS组,而高糖+NAC组细胞中P62的绿色荧光弱于高糖+PBS组。结论在HaCaT中,高糖微环境可促进P62蛋白表达;敲减P62蛋白可促进其迁移并增加运动性;高糖微环境下活性氧增加可能是P62表达增加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活性氧 细胞迁移分析 P62 高糖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低氧条件下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均辉 张琼 +5 位作者 贾杰只 李红梅 张灿 胡炯宇 张东霞 黄跃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1)取HDME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下同)分成行常规培养的常氧组及采用体积分数2...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1)取HDME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下同)分成行常规培养的常氧组及采用体积分数2%氧气低氧处理相应时间点的低氧6、12、24 h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NIP3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蛋白表达。(2)取HDMEC,分成常氧+空载组、常氧+BNIP3敲减组、低氧+空载组、低氧+BNIP3敲减组,分别转染空载病毒或BNIP3敲减病毒并进行常氧或低氧处理6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NIP3的蛋白表达;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划痕后24 h的划痕面积,并计算划痕愈合率;在活细胞工作站测算3 h内细胞运动的曲线距离,计算运动速度。(3)取HDMEC,同实验(2)分组及处理,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LC3Ⅱ的蛋白表达。以上实验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6、12、24 h组细胞BNIP3及LC3Ⅱ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2)培养6 h,与低氧+空载组比较,常氧+空载组和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BNIP3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常氧+空载组和常氧+BNIP3敲减组细胞中表示BNIP3蛋白表达的红色荧光较弱,低氧+空载组细胞红色荧光较强,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中红色荧光较低氧+空载组明显减弱。划痕后24 h,低氧+空载组细胞划痕基本愈合,其他3组细胞剩余划痕面积较大。常氧+空载组、常氧+BNIP3敲减组、低氧+空载组、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1±4)%、(58±4)%、(88±4)%、(57±4)%。低氧+空载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高于常氧+空载组(P<0.01)和低氧+BNIP3敲减组(P<0.05)。观察3 h内,低氧+空载组细胞运动范围较常氧+空载组显著增大,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运动范围较低氧+空载组明显缩小;低氧+空载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较常氧+空载组和低氧+BNIP3敲减组明显增加(P<0.01)。(3)培养6 h,与低氧+空载组比较,常氧+空载组和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LC3Ⅱ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培养6 h,常氧+空载组和常氧+BNIP3敲减组细胞中表示LC3蛋白表达的红色荧光较弱,低氧+空载组细胞红色荧光明显增强,低氧+BNIP3敲减组细胞红色荧光被显著抑制。结论低氧条件下BNIP3可促进HDMEC的迁移和运动性,且自噬可能参与BNIP3对HDMEC迁移和运动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低氧 细胞迁移分析 细胞运动 自噬 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 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