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类型和利用方式下土壤酸缓冲性能分异及其机理探讨——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煜杰 唐瑞杰 +7 位作者 杨安富 赵彩悦 胡玉麟 董璐 吴晓晨 孟磊 林天 伍延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1-2244,共14页
【目的】通过研究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性能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及其机理,为海南省酸化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夏季选取海南省内33处地点,采集各典型植被类型(旱地、水田、林地和园地)下... 【目的】通过研究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性能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及其机理,为海南省酸化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夏季选取海南省内33处地点,采集各典型植被类型(旱地、水田、林地和园地)下的主要类型土壤(砖红壤、赤红壤、黄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水稻土),对其酸缓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在3.17~27.70 mmol/kg,平均值为9.01 mmol/kg,供试土壤均对酸敏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容量(12.14 mmol/kg)显著高于林地、水田和旱地。不同土壤类型下,黄壤酸缓冲容量(17.13 mmol/kg)显著高于砖红壤、赤红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和水稻土。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与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含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土壤酸缓冲容量与pH(H2O)和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交换性氢呈显著负相关(P<0.05)。供试土壤中稍易受酸害等级有1个,占3.0%;极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2个,占6.0%;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30个,占91.0%。【结论】海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旱地和林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决定;水田土壤对酸的敏感性由有机质含量决定。不同土壤类型中,黄壤酸缓冲性能受比表面积影响最大;砖红壤和赤红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决定;燥红土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滨海风沙土由pH(H2O)决定;水稻土由有机质含量决定。在日后的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或采用土壤酸性调节剂等有利于提高土壤酸缓冲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缓冲容量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质 阳离子交换量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山西交通产业面临的挑战和人力资源开发思路
2
作者 胡玉麟 张玉柱 徐轶祖 《山西交通科技》 2001年第2期61-62,共2页
加入 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给山西交通产业带来机遇的同时 ,更带来挑战。相对来说 ,机遇是暂时的 ,挑战是长期的 ,机遇是表面的 ,挑战才是本质。着重于挑战方面及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谈几点粗浅意见。
关键词 交通产业 人力资源 开发
下载PDF
中国西沙群岛土系的建立
3
作者 杨安富 胡玉麟 +5 位作者 林天 李德成 王登峰 章明奎 卢瑛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677,共11页
我国南海岛屿土壤资源极为稀罕且珍贵,但迄今对该区域海岛土壤研究尚不充分,在土壤分类方面,已建土系甚少或信息非常缺乏。本研究通过2020年对西沙群岛13个岛礁的土壤调查,对确定的7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详细鉴定,7个剖面的成土母质均... 我国南海岛屿土壤资源极为稀罕且珍贵,但迄今对该区域海岛土壤研究尚不充分,在土壤分类方面,已建土系甚少或信息非常缺乏。本研究通过2020年对西沙群岛13个岛礁的土壤调查,对确定的7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详细鉴定,7个剖面的成土母质均来自死亡的珊瑚和贝壳,2个剖面仅有暗沃表层,2个剖面有淡薄表层和雏形层,3个剖面仅有淡薄表层。7个剖面均为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和高热土壤温度状况和具有珊瑚砂岩性特征,6个剖面有富磷特性。在高级分类单元上,2个剖面归属于磷质钙质湿润雏形土亚类、4个剖面归属于磷质湿润正常新成土亚类,1个剖面归属于钙质湿润正常新成土亚类。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土族,建立了晋卿岛系、甘泉岛系、永兴岛系、赵述岛系、南沙洲系和甘泉堤系6个土系。其中,晋卿岛系、甘泉岛系、永兴岛系、赵述岛系和南沙洲系分布于海岛中的蝶形洼地,有植被覆盖,为鸟类栖息地,枯枝落叶和鸟粪较多,土体中有机碳和磷的含量较高。甘泉堤系分布于环岛裸露海堤,无植被,鸟类活动甚少,土体有机碳和磷含量极低。本研究结果不仅对认识南海诸岛土壤有借鉴意义,还可为海岛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国土资源有效管控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西沙群岛 土壤系统分类 土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素质测评案例研究——汽车驾驶员的基本素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芳 胡玉麟 张华 《山西交通科技》 2000年第4期48-51,共4页
素质测评是在收集被测评者主要活动领域的表征信息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和方法对某一测评目标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以对被测评者基本素质的正确分析为前提的。以汽车驾驶员为例 ... 素质测评是在收集被测评者主要活动领域的表征信息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和方法对某一测评目标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以对被测评者基本素质的正确分析为前提的。以汽车驾驶员为例 ,系统分析了这类群体的三项基本素质构成 ,并对有关素质测评方法作了介绍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测评 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 知识素质 驾驶员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科技进步
5
作者 胡玉麟 《山西交通科技》 1996年第3期58-59,共2页
作者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科技进步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科学技术在当今经济建设和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月标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如何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
下载PDF
优化施肥模式对我国热带地区水稻-豇豆轮作系统N2O和CH4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玉麟 汤水荣 +5 位作者 陶凯 何秋香 田伟 秦兴华 伍延正 孟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82-5190,共9页
选择海南典型的水稻-豇豆轮作系统进行氧化亚氮(N2O)和甲烷(CH4)排放的原位监测,探究不同施肥模式下该系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试验设当地常规施肥对照(CON)、优化施肥量(OPT)、有机无机配施(ORG)、缓控肥替代优化(SCOPT)及不施氮对照... 选择海南典型的水稻-豇豆轮作系统进行氧化亚氮(N2O)和甲烷(CH4)排放的原位监测,探究不同施肥模式下该系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试验设当地常规施肥对照(CON)、优化施肥量(OPT)、有机无机配施(ORG)、缓控肥替代优化(SCOPT)及不施氮对照(CK)共5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整个种植季土壤N2O和CH4排放,并估算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季N2O累积排放量为0.19~1.37 kg·hm^-2,相较于CON处理,优化施肥处理N2O减排50%~86%;豇豆季N2O累积排放量为1.29~3.55 kg·hm^-2,除ORG增加14%,其他处理减排16%~59%.各处理水稻季CH4累积排放量为4.67~14.23 kg·hm^-2,CK、OPT和ORG处理分别较CON增加116%、22%和102%,而SCOPT减少了29%;豇豆季CH4累积排放量为0.03~0.26 kg·hm^-2,期间出现CH4吸收.比较两个作物季和休闲期对农田土壤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GWP的贡献率,豇豆季在CH4排放极低的情况下,仍有44.7%~54.5%的占比;两种温室气体比较中,N2O对GWP的贡献率为66.7%~77.2%.SCOPT处理的GWP和两季作物GHGI均显著低于CON处理.3个优化施肥处理中,SCOPT的增产减排效果最显著,为最优的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施肥 热带地区 水稻-豇豆轮作 N2O CH4 增温潜势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模式对热区晚稻水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田伟 伍延正 +5 位作者 汤水荣 胡玉麟 赖倩倩 文冬妮 孟磊 吴川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26-2434,共9页
由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原位观测主要集中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往往被忽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海南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对于准确评估我国农田土壤CH_4和N_2O排放及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 由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原位观测主要集中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往往被忽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海南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对于准确评估我国农田土壤CH_4和N_2O排放及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置5个处理: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ON)、优化施肥(YH)、优化施肥与缓控释肥配施(ZYH1)、优化施肥、缓控释肥和有机肥三者配施(ZYH2),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晚稻生长季CH_4和N_2O排放动态特征,并估算全球增温潜势(GWP)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结果表明,CK、CON、YH、ZYH1和ZYH2处理的CH_4晚稻生长季累计排放量分别为175. 70、60. 30、63. 00、62. 80和56. 60 kg·hm^(-2),相应处理的N2O晚稻生长季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 78、3. 40、1. 03、1. 44和0. 44 kg·hm^(-2). ZYH2的产量较CK、CON、YH和ZYH1分别提高了29. 69%、11. 81%、6. 74%和10. 36%,GWP较CK、CON、YH和ZYH1分别降低了64. 80%、43. 23%、12. 93%和15. 15%,同时,GHGI分别降低了76. 49%、52. 52%、20. 54%和23. 8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Eh是驱动CH_4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综合产量及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而言,优化施肥+羊粪有机肥+缓控释肥处理(ZYH2)是当地值得推广的减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区水稻田 施肥模式 甲烷排放 氧化亚氮排放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