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 被引量:6
1
作者 胡茂胜 曹幸穗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388,共5页
The agricultural college in Jinling University was the forerunner of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it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respects of depa... The agricultural college in Jinling University was the forerunner of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it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respects of department construction,curriculum design,compiling textbooks for agriculture,carrying out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provision of "Three One".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stil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nowaday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 中国 近代化 农学院 大学 农业发展 农业社会 教育机构
下载PDF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茂胜 曹幸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179,共8页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是民国时期改良中国蚕业的一个重要机构,它兴办制种场、创设指导所、设立蚕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对促进民国时期的蚕业改良乃至对建国后蚕桑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因自身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是民国时期改良中国蚕业的一个重要机构,它兴办制种场、创设指导所、设立蚕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对促进民国时期的蚕业改良乃至对建国后蚕桑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因自身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良会作用的发挥,并未完全实现振兴中国蚕业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 蚕业改良 作用 局限性
下载PDF
端方与清末两江农业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茂胜 杨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7-40,共4页
端方在两江任职前后达三年半之久,期间他躬身践行西方思想,采取兴办农业教育、开展农业科学试验、设立农会和创办农业公司等诸多措施发展近代农业,直接推动了两江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在两江乃至中国农业现代化史上,端方应有一席... 端方在两江任职前后达三年半之久,期间他躬身践行西方思想,采取兴办农业教育、开展农业科学试验、设立农会和创办农业公司等诸多措施发展近代农业,直接推动了两江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在两江乃至中国农业现代化史上,端方应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方 清末 两江 近代农业
下载PDF
近代荣家企业融资方式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茂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2-84,93,共4页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当前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融资便是最难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近代民营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资本短缺,因此,对荣家企业融资方式作初步的探讨,一定会对我们今天的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荣家企业 融资方式
下载PDF
论清末基层农业教育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茂胜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6,共4页
甲午战败之后,兴起新的重农思潮。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各种基层力量通过兴办形式各异的基层农业学校、散发农书农报、举办农事演说等教育形式,将西方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普及到基层。虽然这仅仅是个开头,还未能完全改变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 甲午战败之后,兴起新的重农思潮。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各种基层力量通过兴办形式各异的基层农业学校、散发农书农报、举办农事演说等教育形式,将西方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普及到基层。虽然这仅仅是个开头,还未能完全改变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全貌,然而,这种有益的尝试,促进了先进农业科技知识在基层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基层农业教育 近代农业科技知识 推广
下载PDF
清末民国士绅与江苏近代农业技术的推广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茂胜 《农业考古》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在引进和推广西方近代农业技术的过程中,江苏的士绅们创办了各种农业公司,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而这些农业公司的创办,较之个人普及推广农业技术更具备有利条件。虽然不久以后,这些公司有的破产,有的顽强地生存下来,但它们毕... 在引进和推广西方近代农业技术的过程中,江苏的士绅们创办了各种农业公司,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而这些农业公司的创办,较之个人普及推广农业技术更具备有利条件。虽然不久以后,这些公司有的破产,有的顽强地生存下来,但它们毕竟是新生事物,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同时也促进了近代农业技术在江苏的普及推广,这对推动江苏传统农业的近代化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江苏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地方士绅们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 农业公司 近代农业技术
下载PDF
从义赈的兴起看晚清统治危机 被引量:2
7
作者 胡茂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93-95,共3页
研究晚清统治危机的著作和文章很多,但从社会救济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研究晚清统治危机的著述却不多。从义赈兴起的整个过程可以窥见晚清政权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晚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一览无余。
关键词 义赈 晚清 统治危机
下载PDF
晚清至抗战前基层士绅与江苏近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茂胜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7-92,共6页
晚清至抗战前,江苏的基层士绅打破传统农业思想的藩篱,发展近代化的农业教育。他们或兴办农业学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或为各种农务机构提供资助,保证了农会、农事试验场等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知识推广功能的发挥。由于基层地区士绅的近代... 晚清至抗战前,江苏的基层士绅打破传统农业思想的藩篱,发展近代化的农业教育。他们或兴办农业学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或为各种农务机构提供资助,保证了农会、农事试验场等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知识推广功能的发挥。由于基层地区士绅的近代化程度较低,所以他们推广农业科技知识的成效也是有限的,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民智,促进了近代农学在江苏的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士绅 农业现代化 农业推广
下载PDF
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 被引量:1
9
作者 胡茂胜 《巢湖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是在战争年代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发展起来的,它不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各种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仍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 皖江根据地 教育事业 教育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财经工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茂胜 《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6-89,共4页
淮南抗日根据地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财经政策,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加强了贸易交流,解决了根据地的军需民用问题;整顿了金融市场;制定了合理的税收政策,使根据地有了稳定的财源。淮南区卓有成效的财经工作为新中国的财经工作提供了... 淮南抗日根据地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财经政策,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加强了贸易交流,解决了根据地的军需民用问题;整顿了金融市场;制定了合理的税收政策,使根据地有了稳定的财源。淮南区卓有成效的财经工作为新中国的财经工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 财经工作
下载PDF
吕惠生与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工作
11
作者 胡茂胜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02-104,108,共4页
介绍了吕惠生的立足抗战、着眼建国的教育思想及其对自己提出的"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私熟教育重于学校教育,干部教育重于普通教育"三大教育方针的实施。
关键词 吕惠生 教育思想 办学实践 抗日根据地
下载PDF
端方农业近代化思想初探
12
作者 胡茂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3-107,共5页
端方是晚清比较务实、有作为的政府官员,是满人督抚中的佼佼者。他在奏折和批文中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农业近代化思想。他力主引进外国先进农业技术和人才;倡导近代农业教育;重视开展各种农业试验,推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提倡农工商一体... 端方是晚清比较务实、有作为的政府官员,是满人督抚中的佼佼者。他在奏折和批文中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农业近代化思想。他力主引进外国先进农业技术和人才;倡导近代农业教育;重视开展各种农业试验,推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提倡农工商一体化。他的农业思想所彰显出来的那种务实、开拓精神,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方 晚清 近代化 农业思想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的农业改良
13
作者 胡茂胜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6-79,共4页
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建立了一系列农村改进试验区。这些试验区将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作为首要任务,开展了颇具规模的农业改良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由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缺陷,中华职业教育社农业改良的成效... 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建立了一系列农村改进试验区。这些试验区将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作为首要任务,开展了颇具规模的农业改良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由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缺陷,中华职业教育社农业改良的成效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使江苏农业经济从根本上摆脱萧条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职业教育社 试验区 农业改良
下载PDF
论端方的农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14
作者 胡茂胜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1-74,共4页
端方是晚清新式农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仅重视兴办新式农业学堂,派遣农科留学生,而且还非常重视利用农书农报、农会以及农业试验场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播和推广近代农业科技知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与实践富有进步意义,理应在中国农... 端方是晚清新式农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仅重视兴办新式农业学堂,派遣农科留学生,而且还非常重视利用农书农报、农会以及农业试验场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播和推广近代农业科技知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与实践富有进步意义,理应在中国农业教育史和现代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方 晚清 农业教育 现代化
下载PDF
皖江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述论
15
作者 胡茂胜 《巢湖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4-128,共5页
新四军七师所开创的皖江抗日根据地,在文化教育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抗战和建国培养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干部和人才,壮大了抗日力量,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关键词 新四军七师 皖江抗日根据地 文化建设
下载PDF
MODIS干旱指数结合RBFNN反演冬小麦返青期土壤湿度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友昕 胡茂胜 +3 位作者 沈永林 刘修国 罗琼 孙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88,共8页
土壤湿度是农业干旱信息最重要的表征因子,它的反演对区域乃至全球农业干旱监测及预报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MODIS遥感干旱监测指数构建了冬小麦返青期土壤湿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协同反演农... 土壤湿度是农业干旱信息最重要的表征因子,它的反演对区域乃至全球农业干旱监测及预报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MODIS遥感干旱监测指数构建了冬小麦返青期土壤湿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协同反演农地土壤湿度。首先,针对单一利用遥感干旱指数反演土壤湿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问题,选取监测土壤含水量、作物需水形态变化、冠层含水量、冠层温度等参量的遥感干旱监测指数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并利用实测土壤湿度作为验证标准,从原始遥感干旱监测指数中选取出适宜的指标集;然后,以选取的评价指标集为输入层,以实测土壤湿度作为输出层的输出,构建RBFNN的农地土壤湿度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在河南省冬小麦返青期时,基于MODIS遥感干旱监测指数与RBFNN协同反演的土壤湿度模型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模型的评价指标集与10cm深度的土壤湿度相关性更好,而且能综合多通道遥感信息来反映土壤湿度的变化;模型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93.27%,与BP-NN和线性回归反演模型相比,反演精度分别提高了2.92和9.97百分点;模型回归分析相对1:1斜线的偏差最小;相关系数为0.84649,回归决定系数为0.8626。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壤湿度的遥感反演提供新的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壤 湿度 干旱指数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MODIS
下载PDF
开发自动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茂胜 张策 张有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9-762,共4页
目的开发一种快速、准确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软件,以指导临床处理酸碱紊乱。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判断酸碱失衡以及代偿预计值计算公式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用VisualBasic6.0编写全部程序。输入动脉血气及血清电解质... 目的开发一种快速、准确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软件,以指导临床处理酸碱紊乱。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判断酸碱失衡以及代偿预计值计算公式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用VisualBasic6.0编写全部程序。输入动脉血气及血清电解质检测数据,而不需要其他临床信息,本软件能自动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结果应用本软件对278例次酸碱平衡紊乱进行分析,对132例单纯型、97例二重混合型、49例三重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使用本软件判断,准确率99.3%;而人工判断准确率为85.6(%P<0.001)。结论本软件界面简洁,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分析时间短,在临床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判断方法较简便,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具有自动分析处理结果、储存查询统计检验的数据、打印结果等多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平衡紊乱 软件设计 计算机分析
下载PDF
基于构件库/工作流的可视化软件开发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成 吴信才 +1 位作者 罗津 胡茂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2-87,共6页
在研究构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流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模式,即通过将可视化的构件库与可视化的工作流编辑系统全面融合实现零编程的软件搭建平台。构件库包含了多层次和多粒度的可视化软件构件集合。工作流以业务流程为核心来... 在研究构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流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模式,即通过将可视化的构件库与可视化的工作流编辑系统全面融合实现零编程的软件搭建平台。构件库包含了多层次和多粒度的可视化软件构件集合。工作流以业务流程为核心来组装各种构件以实现可视化的软件开发。论文提出了软件构件运行与逻辑控制分离的思想,通过构件库不同层次构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软件扩展性和移植性,通过工作流引擎的流程控制取代程序流程的过程控制实现面向业务的快速软件搭建,并支持任意流程的实时测试。这种软件开发模式拓展了传统软件工程的过程开发方式,能较好兼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软件工程方法,并能适用于BS/CS开发模式。该模型已在新一代GIS平台——MapGIS搭建平台中得到成功应用。最后分析了该软件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构件 构件库 可视化编程 工作流
下载PDF
新四军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19
作者 胡茂胜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年第5期41-42,共2页
曾希圣等领导的新四军七师和开创的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抗战和建国培养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干部和人才,壮大了抗日骨干力量,激发了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关键词 曾希圣 新四军七师 皖江抗日根据地 文化教育
下载PDF
论本科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
20
作者 胡茂胜 《科教导刊》 2011年第35期105-106,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和发扬。历史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 精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