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单元多丝漂移室探测器系统研制
1
作者 黄鑫杰 尹小豪 +14 位作者 何周波 马朋 胡荣江 邹海川 邱天力 何志轩 秦智 秦雨浩 魏向伦 杨贺润 鲁辰桂 李蒙 杨远胜 李志杰 段利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4,共7页
为精确测量CSR外靶终端靶前入射粒子的径迹,研制了多套小单元多丝漂移室探测器,该探测器灵敏面积为80 mm×80 mm,每套探测器包括x、x′、y、y′4个探测电极面,每个电极面引出16个阳极丝信号。前端电子学采用基于SFE16芯片的放大器,... 为精确测量CSR外靶终端靶前入射粒子的径迹,研制了多套小单元多丝漂移室探测器,该探测器灵敏面积为80 mm×80 mm,每套探测器包括x、x′、y、y′4个探测电极面,每个电极面引出16个阳极丝信号。前端电子学采用基于SFE16芯片的放大器,数据读出系统采用基于HPTDC芯片的数据采集卡。采用两套小单元多丝漂移室对400 MeV/u的^(16)O束流位置进行了测试,探测器的工作气体为Ar(80%)+CO_(2)(20%),阳极丝电压为+900 V,场丝与阴极丝均接地,拟合得到的单层电极的位置分辨(拟合残差)为105.9μm,探测效率为99.3%,该指标可以满足现阶段CSR外靶终端大部分核物理实验对反应靶点的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单元 多丝漂移室 位置分辨 探测效率
下载PDF
采用多丝正比室读出的屏栅电离室能量分辨研究
2
作者 尹小豪 魏向伦 +11 位作者 黄鑫杰 邹海川 邱天力 何周波 杨远胜 李志杰 李蒙 马朋 杨贺润 鲁辰桂 胡荣江 段利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0,共6页
搭建了一个基于多丝正比室读出的屏栅电离室探测器,使其保留屏栅电离室屏蔽特性的同时具备雪崩放大功能,通过在探测器内部对原初电离信号进行预放大,以提高信噪比,改善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利用241Am源详细测试了探测器在不同气压、沉... 搭建了一个基于多丝正比室读出的屏栅电离室探测器,使其保留屏栅电离室屏蔽特性的同时具备雪崩放大功能,通过在探测器内部对原初电离信号进行预放大,以提高信噪比,改善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利用241Am源详细测试了探测器在不同气压、沉积能量、阳极丝径时能量分辨率及增益随阳极电压的变化关系。探测器最佳能量分辨对应的工作电压与入射粒子在漂移区中沉积的能量有关,能量沉积越小,对应的最佳工作电压越高,探测器的增益越大。对于5.486 MeV的241Am α粒子源的能量分辨率可达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放大 信噪比 能量分辨率 空间电荷效应
下载PDF
半导体探测器的厚度确定及CsI(Tl)的刻度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志勇 段利敏 +9 位作者 吴和宇 靳根明 李祖玉 张保国 王宏伟 肖志刚 柳永英 王素芳 诸永泰 胡荣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8-472,共5页
根据核反应过程中发射带电粒子在硅半导体中的最大能量沉积 ,利用带电粒子在硅半导体中的阻止本领曲线 ,同时实现半导体探测器的厚度确定及与之组合的CsI(Tl)
关键词 能量刻度 半导体探测器 厚度 碘化铯晶体
下载PDF
硅多条探测器性能测试 被引量:4
4
作者 袁小华 胡荣江 +5 位作者 王宏伟 段利敏 谭继廉 李松林 靳根明 徐瑚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9-263,共5页
介绍了对一种由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研制的硅多条探测器性能测试的结果。具体测试内容包括: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Al面厚度以及探测器各条间的cross-talk(相互影响)。同时,也对进口的Canberra有确定标称的硅多条探测器做了类似... 介绍了对一种由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研制的硅多条探测器性能测试的结果。具体测试内容包括: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Al面厚度以及探测器各条间的cross-talk(相互影响)。同时,也对进口的Canberra有确定标称的硅多条探测器做了类似的测试,并进行了性能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多条探测器 能量分辨率 CROSS-TALK 性能测试
下载PDF
中能核反应的余核测量与分布性质 被引量:2
5
作者 肖志刚 吴和宇 +10 位作者 李祖玉 王宏伟 靳根明 段利敏 张保国 胡荣江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朱海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4-337,共4页
报道了 30 Me V/u4 0 Ar+112 ,12 4 Sn反应中余核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对反应中的余核、裂变碎片以及类弹粒子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中的不同响应以及各自的几何探测效率进行了 Monte- Carlo模拟。利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通过 TOF-ΔE的关联... 报道了 30 Me V/u4 0 Ar+112 ,12 4 Sn反应中余核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对反应中的余核、裂变碎片以及类弹粒子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中的不同响应以及各自的几何探测效率进行了 Monte- Carlo模拟。利用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通过 TOF-ΔE的关联成功地鉴别了余核 ,并得到了反应的线性动量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核 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线性动量转移 中能核反应 测量 分布 探测器
下载PDF
β^+延发粒子衰变的一种在束测量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伟 肖志刚 +15 位作者 吴和宇 段利敏 张保国 靳根明 李祖玉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陈克良 胡荣江 朱海东 岑玲 李湘庆 陈陶 华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7-419,439,共4页
报道了一种在束测量β+ 延发粒子的方法。由新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提供的2 0 Na次级束 ,利用飞行时间 (TOF)和能损 (ΔE)符合的方法实现 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将数据获取过程分为有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 ,... 报道了一种在束测量β+ 延发粒子的方法。由新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提供的2 0 Na次级束 ,利用飞行时间 (TOF)和能损 (ΔE)符合的方法实现 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将数据获取过程分为有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 ,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 延发粒子的记录。同时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计数器实现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束流线 β^延发粒子衰变 飞行时间 ^能损 半衰期 在束测量方法 Β射线 探测器 钠20 半衰期
下载PDF
^(16)O(α,γ)^(20)Ne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宏伟 靳根明 +10 位作者 吴和宇 张保国 肖志刚 段利敏 魏志勇 李祖玉 胡荣江 王素芳 李湘庆 陈陶 华辉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9,共7页
讨论了目前16O(α ,γ) 2 0 Ne反应的实验研究工作 ,并对2 0 Na β+—→2 0 N →16O +α的β+ 缓发衰变α能谱的相对强度值同文献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低能激发能级、共振强度及其对共振截面的贡献、S因子的理论研究 .
关键词 氦燃料 β^+缓发α衰变 激发能级 反应率 实验研究 共振强度 恒星演化
下载PDF
用放射性核束进行弹性散射实验的一种角分布归一化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卢朝晖 吴和宇 +15 位作者 诸永泰 张保国 李祖玉 魏志勇 段利敏 王宏伟 肖志刚 胡荣江 陈陶 李湘庆 李智焕 柳永英 朱海东 陈克良 王素芳 靳根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介绍了放射性核束弹性散射实验中测量的角分布进行归一化的方法。由于有限的测量角区及放射性核束有较大的发散度 ,采用了逐个事件计算的方法 ,在探测器空间分布区域用事先产生的一系列点构成的数据库模拟探测器边界 ,对这些点进行坐标... 介绍了放射性核束弹性散射实验中测量的角分布进行归一化的方法。由于有限的测量角区及放射性核束有较大的发散度 ,采用了逐个事件计算的方法 ,在探测器空间分布区域用事先产生的一系列点构成的数据库模拟探测器边界 ,对这些点进行坐标转换 ,再进行选择判断 ,得到每个事件的几何探测效率。通过每个事件的几何探测效率推算到整个空间 ,得到实际的角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 弹性散射 角分布 几何探测效率 归一化方法 探测器 布局 定位系统
下载PDF
高位置分辨平行板雪崩室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朝晖 吴和宇 +18 位作者 张金霞 张保国 凤莹 谭继廉 胡荣江 李祖玉 魏志勇 段利敏 王宏伟 肖志刚 陈陶 李湘庆 李智焕 柳永英 朱海东 陈克良 王素芳 靳根明 诸永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6,99,共4页
描述了灵敏面积为 10 0 mm× 10 0 mm和 150 mm× 150 mm两维位置灵敏雪崩室。采用分块结构 ,电极从两端分前后点引出 ,增加了延迟线的长度 ,延迟线跨边连接和在大气中直接封真空技术。在流动的 4 2 0 Pa的正庚烷气体中 ,用2 52... 描述了灵敏面积为 10 0 mm× 10 0 mm和 150 mm× 150 mm两维位置灵敏雪崩室。采用分块结构 ,电极从两端分前后点引出 ,增加了延迟线的长度 ,延迟线跨边连接和在大气中直接封真空技术。在流动的 4 2 0 Pa的正庚烷气体中 ,用2 52 Cf裂变源对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得到Δx=Δy=1mm的位置分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板雪崩室 位置分辨 分块结构 探测器 入射粒子探测 加速器 放射性束流
下载PDF
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望远镜探测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祖玉 吴和宇 +10 位作者 肖志刚 靳根明 张保国 段利敏 王宏伟 魏志勇 柳永英 王素芳 卢朝晖 朱海东 胡荣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163,170,共4页
描述了一个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带电粒子望远镜探测器。望远镜由三叠层探测器组成 ,其中前两片是全耗尽硅半导体 ΔE探测器 ,后一片是锂漂移硅探测器。其厚度分别为 :350、50 0、350 0μm。此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 :具有... 描述了一个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高质量分辨带电粒子望远镜探测器。望远镜由三叠层探测器组成 ,其中前两片是全耗尽硅半导体 ΔE探测器 ,后一片是锂漂移硅探测器。其厚度分别为 :350、50 0、350 0μm。此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 :具有高能量分辨、高质量分辨 (对1 6 OΔA/ A =3.1 % )、大能量范围 (例如 ,对于氧粒子为 1 2~ 60 Me V/ amu) ,可对直到硫的粒子进行同位素鉴别 ,能较好地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探测器 同位素鉴别 热核同位旋效应
下载PDF
用于放射性束流实验的低气压二维位置灵敏多丝正比室
11
作者 张保国 文万信 +10 位作者 魏智勇 张金霞 风莹 谭继廉 靳根明 肖志刚 王宏伟 吴和宇 李组玉 王素芳 胡荣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为在放射性束流线上进行核反应研究而研制了灵敏面积为50mm×50mm的二维位置灵敏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为穿透式,在真空中使用,工作气压为800Pa,透射性好,不干扰束流。放射性束流在束测试结果表明:它的x、y方向的位... 为在放射性束流线上进行核反应研究而研制了灵敏面积为50mm×50mm的二维位置灵敏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低气压多丝正比室为穿透式,在真空中使用,工作气压为800Pa,透射性好,不干扰束流。放射性束流在束测试结果表明:它的x、y方向的位置双径迹分辨为1mm;对30~40MeV的低Z放射性束的探测效率大于80%,适用于中能次级束实验中入射束的定位和反应中产生的带电粒子出射角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束流 二维 径迹 透射 核反应 工作气压 穿透 灵敏 实验 多丝正比室
下载PDF
4π探测器阵列实验的电子学与获取系统
12
作者 王宏伟 段利敏 +12 位作者 肖志刚 胡荣江 吴和宇 李松林 诸永泰 李祖玉 魏志勇 殷旭 王晓秋 靳根明 朱海东 张保国 卢朝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4-207,共4页
介绍了 4 π多探测器阵列上的第一次中能重离子实验的电子学与数据获取系统。4 π多探测器为快慢塑料探测器和快塑料闪烁体 + Cs I的 Phoswich探测器组成 ,通过电荷数字转换 (QDC)分别记录探测器快慢信号 ,实现粒子的鉴别。在逻辑电路... 介绍了 4 π多探测器阵列上的第一次中能重离子实验的电子学与数据获取系统。4 π多探测器为快慢塑料探测器和快塑料闪烁体 + Cs I的 Phoswich探测器组成 ,通过电荷数字转换 (QDC)分别记录探测器快慢信号 ,实现粒子的鉴别。在逻辑电路中 ,对前后角探测器分别给出 Trigger信号、QDC的清零信号和快慢公共门信号等。结果表明 ,前角探测器从质子、氘、氚、3 He、4He一直到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π多探测器阵列 获取系统 电子学 结构 中能重离子实验
下载PDF
4π探测器获取系统多路模拟求和电路的研究
13
作者 朱海东 苏弘 +3 位作者 李小刚 李祖玉 胡荣江 熊慧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1-553,共3页
介绍了一种高速多路模拟求和电路 ,它接收≥ 2 0 m V的小幅度信号 ,在其 SUMBUS(求和总线 )产生每路 5 0 m V的输出信号。求和电路的输出信号可用于多重性鉴别和产生 4π多重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的 trigger信号。
关键词 4π多重探测器 数据获取系统 多路模拟求和电路 中能重离子核反应 反应产物
下载PDF
低能量沉积下位置灵敏硅探测器位置畸变的修正
14
作者 卢朝晖 吴和宇 +15 位作者 诸永泰 张保国 李祖玉 魏志勇 段利敏 王宏伟 肖志刚 胡荣江 靳根明 王素芳 陈陶 李湘庆 李智焕 柳永英 朱海东 陈克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0-422,446,共4页
介绍了一种低能量沉积下位置灵敏硅探测器位置畸变的修正方法 ,采用了与探测器中能量沉积相关的修正因子 ,f (Δ1,Δ2 ,E)调节可调参数Δ1和Δ2 ,对位置畸变进行了修正 。
关键词 位置灵敏硅探测器 低能量沉积 位置畸变 修正因子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波形采样的PPAC数据处理
15
作者 马朋 马军兵 +10 位作者 魏向伦 杨贺润 王建松 杨彦云 张俊伟 鲁辰桂 段利敏 胡荣江 关远帆 胡强 白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82-2288,共7页
数字化波形采样技术在实验核物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选取合适的采样频率非常重要。本文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和恒比定时方法对采样频率为100MHz^5GHz的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信号进行了模拟分析,采样频率为250~500MHz时,使用脉冲... 数字化波形采样技术在实验核物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选取合适的采样频率非常重要。本文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和恒比定时方法对采样频率为100MHz^5GHz的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信号进行了模拟分析,采样频率为250~500MHz时,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可得到比较精确的位置信息,与传统获取系统定位的位置分辨的差别Sigma小于0.15mm,采样频率低于100MHz时信号定位误差较大。使用高速采样数字化仪可对信号幅度小于20mV的信号进行定时分析,与传统的PPAC获取系统相比,探测效率提升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采样数字化仪 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脉冲幅度甄别定时
下载PDF
用于热核同位旋效应研究的BGO探测器阵列
16
作者 肖志刚 李祖玉 +6 位作者 胡荣江 吴和宇 段利敏 王宏伟 靳根明 张保国 魏志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3-1167,共5页
报道了35MeV/u ^(36)Ar+^(112,124)Sn反应中用于中等质量碎片(IMF)(3≤Z≤5)关联函数测量的ΔE(Si)+E(BGO)望远镜阵列的测试结果。实验表明该探测器阵列的几何安排有利于提高小角关联测量中的动量分辨,可用于IMF发射时标的同位旋依赖性... 报道了35MeV/u ^(36)Ar+^(112,124)Sn反应中用于中等质量碎片(IMF)(3≤Z≤5)关联函数测量的ΔE(Si)+E(BGO)望远镜阵列的测试结果。实验表明该探测器阵列的几何安排有利于提高小角关联测量中的动量分辨,可用于IMF发射时标的同位旋依赖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探测器 小角关联 同位旋效应
下载PDF
在线环境氡浓度测量的离子脉冲电离室研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邱天力 李蒙 +8 位作者 魏向伦 杨贺润 马朋 鲁辰桂 段利敏 胡荣江 何周波 梁珺成 张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2,共6页
氡(Rn)及其子体对人体呼吸器官有严重危害,为避免有害辐射,需准确测量环境空气中的氡浓度。氡及其子体衰变放出的α粒子能将空气分子电离,据此研发了一套基于离子脉冲电离室的探测器系统,实现对单个辐射粒子的信息记录和空气中的浓度准... 氡(Rn)及其子体对人体呼吸器官有严重危害,为避免有害辐射,需准确测量环境空气中的氡浓度。氡及其子体衰变放出的α粒子能将空气分子电离,据此研发了一套基于离子脉冲电离室的探测器系统,实现对单个辐射粒子的信息记录和空气中的浓度准确测量。该探测器通过双屏蔽结构来有效抑制噪声,并采用离子脉冲收集方式,通过示波器波形采样来获取数据。探测器的工作电压区间为-400~-1 200 V,对241Am衰变产生的α粒子的能量分辨半峰全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达到了17%,并在不同地点对空气中的氡含量进行了测量,得到有效信号和计数。测量结果表明:该地点符合GB/T 50325-2020对室内氡浓度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测量 离子脉冲电离室 计数 α 粒子
原文传递
RETGEM探测器的初步测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达 鲁辰桂 +13 位作者 段利敏 胡荣江 鲁彦霞 李祖玉 张金霞 胡正国 孙友梅 徐治国 马朋 耿朋 唐述文 杨贺润 王文昕 周建荣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带有阻抗性电极的TGEM——RETGEM(Thick GEM with Resistive Electrodes)探测器,阻抗性电极可以有效地保护探测器和前端电子学免于偶尔放电的损伤。对RETGEM探测器进行了初步测试,其中包括计数率、能量分辨、增益以及...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带有阻抗性电极的TGEM——RETGEM(Thick GEM with Resistive Electrodes)探测器,阻抗性电极可以有效地保护探测器和前端电子学免于偶尔放电的损伤。对RETGEM探测器进行了初步测试,其中包括计数率、能量分辨、增益以及打火率。结果表明,探测器达到了设计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GEM探测器 计数率 能量分辨 增益 打火率
下载PDF
大发柴油机润滑系统的维修与改进
19
作者 胡荣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第14期34-35,共2页
文章针对大发柴油机润滑系统在压力的控制、流量、设备选型等方面的不足,从管理、制造和设计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保证主机润滑系统平稳良好地运行。
关键词 柴油机 润滑系统 滑油冷却器 维修改进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of the triple GEM-Based Fast Neutron Detector
20
作者 王晓冬 张俊伟 +9 位作者 胡碧涛 杨贺润 段利敏 鲁辰桂 胡荣江 张春晖 周健荣 杨磊 安旅行 罗文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
A detector for fast neutrons based on a 10 × 10 cm^2 tripl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 (GEM) device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A neutron converter, which is a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layer, is combined wi... A detector for fast neutrons based on a 10 × 10 cm^2 triple gas electron multiplier (GEM) device is developed and tested. A neutron converter, which is a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layer, is combined with the triple GEM detector cathode and placed inside the detector, in the path of the incident neutrons. The detector is tested by obtaining the energy deposition spectrum with an Am Be neutron source in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IMP) at Lanzhou. In the present work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the tests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of simulations. The transport of fast neutr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different materials in the detector are simulated with the GEANT4 code, to underst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etector displays a clear response to the incident fast neutrons. However, an unexpected disagreement in the energy dependence of the response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spectra is observed. The neutron sources used in our simulation include deuterium-tritium (DT, 14 MeV), deuterium-deuterium (DD, 2.45 MeV), and Am Be sourc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among the secondary particles generated by the incident neutron, the main contributions to the total energy deposition are from recoil protons induced in hydrogen-rich HDPE or Kapton (GEM material), and activation photons induced by neutron interaction with Ar atoms. Their contributions account for 90% of the total energy deposition. In addition, the dependence of neutron deposited energy spectrum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as mixture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 Simulation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of the triple GEM-Based Fast Neutron Detect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