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评价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及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胡菊林 戴小平 +5 位作者 周建波 李金明 梁青 肖影群 邓秋华 田克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肝门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经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肝纤维化S1期(17例)、S2期(13例)、S3期(15例)、S4期(21例)和中晚期肝硬化(22例)患者及20例对照组患者行CT平扫... 目的探讨肝门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经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肝纤维化S1期(17例)、S2期(13例)、S3期(15例)、S4期(21例)和中晚期肝硬化(22例)患者及20例对照组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CT增强图像上测量各组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宽度,将所测结果与病理学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ROC曲线用于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判断S≥4即早期肝硬化的评价。结果门静脉右支前间隙从S3期开始至肝硬化期逐渐增宽,其中S4期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增宽与对照组、S1~S3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硬化期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分析显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变化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704,P〈0.01)。ROC曲线显示CT测量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判断S≥4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最佳诊断宽度为≥10 m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1%和71.4%。结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CT测量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有助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的判断,尤其是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肝硬化 门静脉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肝脏机会性感染的CT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菊林 戴小平 +3 位作者 吴任泉 熊林平 邓秋华 田克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4年第12期93-94,140,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肝脏感染的CT表现,初步探讨其CT影像特征。方法:收集13例经实验室、CT影像检查和临床诊断性治疗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并发肝内机会性感染病例的临床与CT影像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机会性感染CT表现... 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肝脏感染的CT表现,初步探讨其CT影像特征。方法:收集13例经实验室、CT影像检查和临床诊断性治疗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并发肝内机会性感染病例的临床与CT影像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机会性感染CT表现大致分为3种:第1种表现为无强化的多发或弥漫性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小结节、细小结节或粟粒样影,见于结核(4例)、非结核分枝杆菌(2例)、白色念珠菌(1例)和曲霉菌(1例)感染。第2种表现为具有环形强化的多发小脓肿、弥漫性微脓肿或脓肿样改变,见于白色念珠菌(2例)和曲霉菌(1例)感染;第3种表现为两者兼而有之,见于细菌、真菌和结核的混合感染(2例)。结论:艾滋病肝脏机会性感染在CT影像上主要呈多发而细小的脓肿和低密度结节,无明显特异性,将CT表现与机体免疫状态及临床相结合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肝脏 机会性感染 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肝脏损害的CT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菊林 戴小平 +3 位作者 梁青 邓秋华 熊林平 田克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4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CT表现,以提高对艾滋病肝脏损害的CT影像学认识。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经临床确诊的125例艾滋病住院患者接受CT扫描,对其中83例并发肝脏损害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艾...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CT表现,以提高对艾滋病肝脏损害的CT影像学认识。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经临床确诊的125例艾滋病住院患者接受CT扫描,对其中83例并发肝脏损害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艾滋病患者肝脏损害的CT影像学异常主要包括肝脏弥漫性改变和肝实质病灶,前者表现为单纯性肝肿大10例,单纯肝密度减低9例,肝肿大同时伴肝密度减低36例,弥漫性脂肪肝8例和肝硬化2例;后者表现为肝脏机会性感染10例,艾滋病相关性肝血管瘤6例,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2例。结论:艾滋病患者肝脏损害的CT表现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临床对艾滋病病情的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肝脏损害 X线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内门体分流的CT表现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菊林 戴小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23期3570-3574,共5页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内门体分流的CT影像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初步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7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门体分流病例的CT影像资料,进一步选取具有肝内门体分流的资...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内门体分流的CT影像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初步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经临床和影像确诊的7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门体分流病例的CT影像资料,进一步选取具有肝内门体分流的资料24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 本组由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肝内门体分流发生率为34.3%(24/70),根据分流支的构成分为三组:①附脐静脉组(15例),即门静脉左支与附脐静脉交通,占21.4%(15/70),CT表现为肝左内叶实质内平行于肝圆韧带裂走行的迂曲、增粗的血管影,于镰状韧带附近穿出肝表面后与脐周静脉网连通;②下腔静脉组(7例),即门静脉右后支与下腔静脉交通,占10.0%(7/70),CT表现为门脉右后支增粗或迂曲成团,穿出肝表面后连通下腔静脉;③肝静脉组(2例),即门静脉与肝静脉交通,占2.86%(2/70),CT表现为肝外周部巨大“逗点状”或“曲棍球棒样”的迂曲血管影,连于门脉右前支与肝中静脉或肝右静脉之间.结论 CT扫描,尤其是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肝硬化肝内门体分流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认识肝内门体分流的影像特点不仅有助于肝内疾病的鉴别诊断,而且对临床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肝内门体分流 螺旋CT
下载PDF
肝炎肝硬化胸部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菊林 戴小平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5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肝炎肝硬化并发胸部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连续性肝炎肝硬化病例胸部影像学资料,并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1例中阳性病例450例,其中56例继发于急、慢性肝炎,394例继发于肝硬化。阳性表现包括... 目的探讨分析肝炎肝硬化并发胸部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连续性肝炎肝硬化病例胸部影像学资料,并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1例中阳性病例450例,其中56例继发于急、慢性肝炎,394例继发于肝硬化。阳性表现包括肝性胸水157例;盘状肺不张90例;肺部感染120例;肺血管异常80例,其中肝肺综合征70例,门脉性肺动脉高压1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心脏增大7例;肝癌肺转移12例。结论肝炎肝硬化并发胸部异常表现多样,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胸部异常有助于判断肝炎肝硬化病情,并指导临床治疗和评判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 胸部并发症 X线 CT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不典型CT增强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菊林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不典型CT增强表现,以提高我们对肝细胞癌的CT影像学认识。方法作者收集了49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不具有典型CT表现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CT影像资料,对其增强后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9例共发现50个病灶,其中平扫呈...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不典型CT增强表现,以提高我们对肝细胞癌的CT影像学认识。方法作者收集了49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不具有典型CT表现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CT影像资料,对其增强后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9例共发现50个病灶,其中平扫呈低密度48个,呈等密度2个;增强后持续性强化8个,类填充式强化4个,不规则薄环状强化4个,强化不明显34个。结论肝细胞癌不典型CT增强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对于有慢性肝病基础的肝内占位,如CT增强不典型而不能用其他病变很好解释时,应想到肝癌可能,需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B超,CT,ERCP和MRCP诊断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胡菊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23期3440-344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B超、CT、ERCP和MRCP对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运用。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患者,于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CT、ERCP和MRCP检查,对比分析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目的探讨分析B超、CT、ERCP和MRCP对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运用。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患者,于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CT、ERCP和MRCP检查,对比分析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B超共检出30例,检出率50%;CT共检m43例,检出率为71.67%;ERCP共检出47例,检出率为78.33%;MRCP共检出51例,检出率为78.33%。CT、ERCP、MRcP对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患者的总检出率要明显高于B超(P〈0.05),CT与ERCP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0.391,P〉0.05),CT与MRCP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3.142,P〉0.05),ERCP与MRCP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1.345,P〉0.05)。结论对于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单独使用一种影响学检查往往不能得到最精确的结果,往往需要联合检查,但相对来说MRCP有较高的检出率,若其在价格上有所降低,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计算机体层摄影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管结石 胆管癌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部分性脾栓塞术后的CT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菊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3期5412-5413,共2页
对30例经过部分性脾栓塞术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1w、1个月、3个月、6个月的CT扫描,对术后脾脏大小变化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PSE术后1w脾脏体积较术前增大,脾栓塞梗死区呈弥漫斑片或节段性低密度改变;术后1个月梗死区... 对30例经过部分性脾栓塞术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1w、1个月、3个月、6个月的CT扫描,对术后脾脏大小变化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PSE术后1w脾脏体积较术前增大,脾栓塞梗死区呈弥漫斑片或节段性低密度改变;术后1个月梗死区液化、吸收,残脾增生,脾脏缩小;术后3~6个月梗死区进一步吸收、收缩,脾脏进一步缩小,在不同时间段,脾脏大小趋于固定,脾实质轮廓呈波浪状或分叶状不规则改变.CT所见并发症包括左侧或两侧胸腔少量积液(19例)、左下肺炎或肺不张(10例)、门静脉和(或)脾静脉血栓(6例)、急性胰腺炎(1例)和脾假性囊肿(1例).多数情况下同一病例可有数种并发症.CT可以显示PSE后脾脏大小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评估脾栓塞后效果,显示术后并发症可指导临床进行及时干预,有利于PSE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脾脏 栓塞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下载PDF
AIDS并发腹部异常的CT征象及其原因分析
9
作者 胡菊林 戴小平 +3 位作者 吴任泉 熊林平 邓秋华 田克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23期38-39,41,共3页
目的:对AIDS并发腹部异常的CT征象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AIDS临床期患者合并腹部异常的CT影像资料25例,对25例患者均进行了上腹部CT平扫,其中16例加做了上腹部增强扫描。结果:CT所见异常以单纯性肝、脾肿大(无实质内病灶)... 目的:对AIDS并发腹部异常的CT征象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AIDS临床期患者合并腹部异常的CT影像资料25例,对25例患者均进行了上腹部CT平扫,其中16例加做了上腹部增强扫描。结果:CT所见异常以单纯性肝、脾肿大(无实质内病灶)和(或)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相对较多见,其次为肝脾实质内病灶,胆道、胃肠道、胰腺及其他脏器的影像学异常相对较少。结论:在利用CT诊断AIDS腹部病变时,需要将影像所见与临床紧密结合,尤其是与机体免疫力状态结合,可有助于临床作出初步诊断并进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腹部异常 CT征象 分析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CT分级对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10
作者 戴小平 胡菊林 +2 位作者 汪建辉 田克凰 罗晓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574-1576,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情程度分级的可行性及其预后的评估。方法收集并分析10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头颅、胸部及腹部CT资料,对每个患者的渗出水肿、积液及出血状况进行CT评分,然后将这些病例按临床分型分为轻型... 目的探讨CT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情程度分级的可行性及其预后的评估。方法收集并分析10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头颅、胸部及腹部CT资料,对每个患者的渗出水肿、积液及出血状况进行CT评分,然后将这些病例按临床分型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4组。计算各组CT总评分平均值,取其95%可信区间作参考范围值,进行CT分级(对应临床分型,CT分级分为A、B、C、D4级)。比较CT各级之间及临床各分型之间的CT总评分平均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临床各型之间及CT各级之间的CT总评分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82例(82%)患者的CT分级与临床分型相符合。6例死亡者中有4例因并发颅内出血而死亡,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应用CT对HFRS进行病情程度分级评估是可行的,CT检查能快速、简单、直观、全面的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颅内出血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CT评分 CT分级 病情程度与预后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腹部CT表现 被引量:7
11
作者 戴小平 彭德昌 +3 位作者 汪建辉 梁青 吕定英 胡菊林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腹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并行CT检查的3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腹部CT表现。结果:双肾肿大、肾实质增厚29例,无明显肿大6例,肾实质血肿1例,肾包膜下出血3例,肾髓质出血1例,肾周模糊伴不同... 目的:总结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腹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并行CT检查的3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腹部CT表现。结果:双肾肿大、肾实质增厚29例,无明显肿大6例,肾实质血肿1例,肾包膜下出血3例,肾髓质出血1例,肾周模糊伴不同程度渗出液27例,肾周筋膜水肿增厚28例;并发胰腺炎1例,脾大18例,胃壁水肿增厚3例,肝实质密度减低13例,胆囊壁水肿增厚10例,少量腹水22例,腹壁血肿2例,胸腰筋膜水肿增厚12例。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可引发腹部诸多组织、器官的病变,水肿﹑积液与出血是其主要的影像表现。CT对病变的检出及了解病变程度与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城市律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12
作者 刘克付 胡菊林 《律师世界》 1999年第9期6-7,共2页
关键词 队伍建设 律师工作 小城市 法学本科 执业律师 随州市 律师事务所 执业环境 司法行政机关 负面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