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南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聪然 杨信怡 +3 位作者 王秀坤 胡辛欣 李国庆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属于抗菌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研究药物在体外或体内抑制病原菌生长和复制(抑菌)或使病原菌死亡(杀菌)的作用,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杀菌曲线、抗生素后效应和半数有... 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属于抗菌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研究药物在体外或体内抑制病原菌生长和复制(抑菌)或使病原菌死亡(杀菌)的作用,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杀菌曲线、抗生素后效应和半数有效剂量等测定。本技术指南对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的常用术语、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论述,旨在为创新抗菌药物,包括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和中药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效学 技术指南 抑菌活性 杀菌活性
下载PDF
头孢卡品酯的体内外抗菌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国庆 胡辛欣 +6 位作者 杨信怡 王秀坤 张伟新 宋坤改 母立新 游雪甫 李聪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评价头孢卡品酯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三种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比较,为头孢卡品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及了解其抗菌特性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08至2009年从北京地区收集的临床菌株,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菌落计数等测... 目的评价头孢卡品酯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三种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比较,为头孢卡品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及了解其抗菌特性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08至2009年从北京地区收集的临床菌株,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菌落计数等测定各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包括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杀菌曲线等等,同时以小鼠感染保护试验评价头孢卡品酯及对照药物头孢妥仑酯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头孢卡品酯对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内的多种细菌均具有很强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尤其对细菌性肺炎相关的致病菌具有非常好的疗效。结论头孢卡品酯是一种有效的广谱头孢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卡品酯 体内外抗菌活性 头孢菌素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曦 任志涛 +9 位作者 李聪然 胡辛欣 聂彤颖 黄青山 陆海荣 李雪 李国庆 蒋建东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发生规律和机制。方法用3株临床分离金葡菌,体外以亚抑菌浓度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一步法诱导耐药,观察耐药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改变情况,测序分析肽聚糖甘氨酸五肽... 目的: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发生规律和机制。方法用3株临床分离金葡菌,体外以亚抑菌浓度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一步法诱导耐药,观察耐药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改变情况,测序分析肽聚糖甘氨酸五肽桥联的关键合成酶编码基因 femABX。并观察其中1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1株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的生长曲线、小鼠感染毒力情况。结果金葡菌耐药发生频率为10-4~10-8水平,与原代株比较,耐药株体外生长速率和小鼠体内毒力显著降低,对β内酰胺类敏感性提高2~4000倍。测序结果显示耐药株 f emA编码基因存在突变,可致终止密码子提前。结论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可诱导金葡菌耐药性产生,但耐药株生长繁殖力、致病力及抵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诱导耐药 FEMA B X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游动放线菌PDF-1代谢产物中抗耐药菌株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子强 王莉宁 +7 位作者 胡辛欣 董国霞 魏玉珍 刘红宇 张玉琴 王玉成 游雪甫 余利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目的从一株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PDF-1发酵液中分离抗多种耐药细菌的活性化合物。方法通过活性追踪,利用多种色谱技术手段,结合现代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Actinoplanes sp.PDF-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 目的从一株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p.PDF-1发酵液中分离抗多种耐药细菌的活性化合物。方法通过活性追踪,利用多种色谱技术手段,结合现代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Actinoplanes sp.PDF-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诺西肽(Nosiheptide,1)、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2′-Deoxythymidine,2)、2′-脱氧胞嘧啶核苷(2′-Deoxycytidine,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邻氨基苯甲酸(2-Aminobenzoic acid,5)和N^b-乙酰基色胺(N^b-Acetyltryptamine,6)。结论从Actinoplanessp.PDF-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l为抗耐药细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放线菌属 诺西肽 抗耐药细菌
下载PDF
头孢替坦二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信怡 胡辛欣 +7 位作者 娄人慧 刘京芳 李聪然 张伟新 宋坤改 母立新 陈慧贞 游雪甫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3期82-85,共4页
为评价头孢替坦二钠的体外抗菌活性,本研究测定了其对663株临床分离菌的MIC分布,并与四种头孢菌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头孢替坦二钠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在受试革兰阴性菌中,头孢替坦二钠对大肠埃希... 为评价头孢替坦二钠的体外抗菌活性,本研究测定了其对663株临床分离菌的MIC分布,并与四种头孢菌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头孢替坦二钠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在受试革兰阴性菌中,头孢替坦二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等11种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抗菌活性突出,MIC90分别为4、8μg/mL。在革兰阳性菌中,头孢替坦二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具有一定抗菌活性,但对MRSA、MRSE、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替坦二钠 体外抗菌活性 研究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铁氧还蛋白还原酶FdrA和FprA在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乔峰 张健美 +5 位作者 白银磊 杨信怡 李聪然 李国庆 胡辛欣 游雪甫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3期178-186,共9页
目的体外评价结核分枝杆菌(Mtb)铁氧还蛋白还原酶FdrA和FprA的活性,探索它们分别与两种铁氧还蛋白的偶联作用,并分析它们在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克隆结核分枝杆菌FdrA、FprA和CYP125A1编码基因并进... 目的体外评价结核分枝杆菌(Mtb)铁氧还蛋白还原酶FdrA和FprA的活性,探索它们分别与两种铁氧还蛋白的偶联作用,并分析它们在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克隆结核分枝杆菌FdrA、FprA和CYP125A1编码基因并进行蛋白外源表达;以NADH或NADPH为电子供体,2,6-二氯酚靛酚(DCPIP)为电子受体评价FdrA及FprA的活性;应用细胞色素C为电子受体研究FdrA或FprA与不同铁氧还蛋白的偶联作用;分析CYP125A1对4-胆甾烯-3-酮的代谢作用进而研究FdrA和FprA在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中的作用。结果 FdrA对NADH亲和力较高,Fdx对FdrA活性有明显提升作用,菠菜铁氧还蛋白(spFDX)对其活性没有提升作用,FdrA/Fdx和FdrA/spFDX均不能支持CYP125A1的活性。FprA对NAPDH亲和力较高,Fdx和spFDX均对FprA活性有明显提升作用,Fdx尤甚,FprA/spFDX可以支持CYP125A1的活性,FprA/Fdx不能支持CYP125A1的活性。结论 FprA是结核分枝杆菌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蛋白,FdrA可能不是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铁氧还蛋白NAPP还原酶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电子传递链复合蛋白质类
下载PDF
柽柳内生链霉菌CLR304抗MRSA次级代谢产物304A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少伟 李舟 +2 位作者 胡辛欣 游雪甫 孙承航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第6期514-521,共8页
目的 从沙生植物柽柳来源的内生链霉菌CLR304发酵液中分离鉴定具有强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菌株CLR304进行初步分类鉴定;采用液体发酵、溶剂萃取、正相硅胶层析、薄层层... 目的 从沙生植物柽柳来源的内生链霉菌CLR304发酵液中分离鉴定具有强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菌株CLR304进行初步分类鉴定;采用液体发酵、溶剂萃取、正相硅胶层析、薄层层析以及高效液相制备分离纯化CLR304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304A;根据紫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及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304A的平面结构;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菌株CLR304为链霉菌,从其发酵液中分离获得抗MRSA次级代谢产物304A,证明为维吉尼霉素M_1。抑菌活性实验显示其对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的敏感株和耐药株均具有较强活性(MIC=1~4μg/ml)。结论 首次从柽柳中获得产生维吉尼霉素M_1的内生链霉菌,表明沙生植物柽柳蕴含药用放线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内生放线菌 次级代谢产物 维吉尼霉素
下载PDF
西藏芽孢杆菌XZ7中Amicoumacin类抗生素的分离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少伟 夏曼 +6 位作者 高强 蒋忠科 胡辛欣 何琪杨 游雪甫 张玉彬 孙承航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0,64,共7页
采用UPLC-DAD-MS分析发现西藏当雄土壤来源芽孢杆菌XZ7发酵液中的Amicoumacin类化合物,并利用反相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发现的3个Amicoumacin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紫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及文献比对,鉴定3个化... 采用UPLC-DAD-MS分析发现西藏当雄土壤来源芽孢杆菌XZ7发酵液中的Amicoumacin类化合物,并利用反相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发现的3个Amicoumacin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紫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及文献比对,鉴定3个化合物分别为:Bacilosarcin A(1)、Bacilosarcin B(2)和Bacilosarcin C(3)。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MIC=4-16μg/m L);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对HepG2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抑制作用最强,IC_(50)值为2.8μM。同时,化合物2对MCF-7和He La肿瘤细胞也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IC(50)值分别为6.2μM和4.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coumacin 芽孢杆菌 Bacilosarcin 葡萄球菌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高通量抗结核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爽 蒙建洲 +3 位作者 关艳 胡辛欣 司书毅 肖春玲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目的建立以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新型高通量抗结核药物筛选模型,筛选丙氨酸消旋酶的抑制剂,获得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先导物。 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基因组为模板,pET28a表达质粒为载体,将 alr ... 目的建立以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新型高通量抗结核药物筛选模型,筛选丙氨酸消旋酶的抑制剂,获得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先导物。 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基因组为模板,pET28a表达质粒为载体,将 alr 基因克隆至 pET28a ,构建pET28a:alr 重组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得到重组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通过测定反应产物 NADH 在340 nm处光密度变化速率,检测酶反应活性,构建并优化该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测定活性化合物 IC50以及对结核分枝杆菌的 MIC。 结果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 alr 基因的表达载体;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重组丙氨酸消旋酶,测得该酶的比活力为13.53 kU/mg;所建立的丙氨酸消旋酶高通量筛选模型稳定性高,符合高通量筛选的要求;通过对70000个化合物进行筛选,得到了5个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其中,IMB-XZ5对结核分枝杆菌的 MIC 为4-8μg/ml,且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结论建立了稳定性好、灵敏度较高的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筛选得到了具有较好抗结核活性的丙氨酸消旋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消旋酶 抗结核药 酶抑制剂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注射用双黄连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国庆 胡辛欣 +6 位作者 李聪然 王秀坤 张伟新 宋坤改 母立新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9期84-85,共2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双黄连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注射用双黄连对多种临床分离菌的MIC值,以评价注射用双黄连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注射用双黄连对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内的多种细菌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评价注射用双黄连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注射用双黄连对多种临床分离菌的MIC值,以评价注射用双黄连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注射用双黄连对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内的多种细菌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结论注射用双黄连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菌具有体外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双黄连 体外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劲 胡辛欣 《山东纺织经济》 2010年第4期46-47,共2页
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是广告的一种新形式,也是近年最有前景的广告形式。本文对游戏内置广告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了游戏内置广告的定义、分类及其优势,并提出游戏内置广告设计和投放策略。
关键词 游戏内置广告 游戏玩家 广告
下载PDF
链霉菌CPCC 203577产生的napyradiomycins的分离与鉴定
12
作者 李书芬 胡辛欣 +5 位作者 胡晓敏 江冰娅 刘晓岩 刘红宇 余利岩 武临专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0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对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链霉菌CPCC 203577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ISP2琼脂平板发酵培养链霉菌CPCC 203577,乙酸乙酯提取发酵培养物,获得粗提物;粗提物经反相色谱柱、凝胶色谱柱、制备型TLC和半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 目的对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链霉菌CPCC 203577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ISP2琼脂平板发酵培养链霉菌CPCC 203577,乙酸乙酯提取发酵培养物,获得粗提物;粗提物经反相色谱柱、凝胶色谱柱、制备型TLC和半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获得目标化合物纯品;MS和NMR等确定化合物结构;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从链霉菌CPCC 203577中分离鉴定了含萘醌并吡喃母核的3个已知化合物,3-chloro-6,8-dihydroxy-8-α-lapachone(1)、16-dechloro-16-hydroxynapyradiomycin C2(2)和napyradiomycin A2(3)。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4~8μg/ml;化合物2和3没有抗菌活性。结论链霉菌CPCC 203577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产生napyradiomycins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CPCC 203577 napyradiomycins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企业组织规模膨胀与国际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辛欣 《当代经济》 2010年第9期58-60,共3页
本文根据Greiner组织发展五阶段模型构建组织规模膨胀的经典模型,同时在经典模型中加入国际化因素,推导出组织规模膨胀与国际化的关系及三个相关假设。最后用基于TCL的案例来验证以上假设。
关键词 企业规模膨胀 国际化
下载PDF
肠球菌属细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及其转座子的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健美 乔峰 +6 位作者 胡辛欣 白银磊 李雪 杨信怡 李国庆 游雪甫 李聪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研究2006—2009年北京地区临床分离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肠球菌属细菌的双功能修饰酶基因转座子结构。方法采用脑心肉汤微稀释法测定北京地区169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和21株屎肠球菌的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性,应用菌落PCR扩增方法检... 目的研究2006—2009年北京地区临床分离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肠球菌属细菌的双功能修饰酶基因转座子结构。方法采用脑心肉汤微稀释法测定北京地区169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和21株屎肠球菌的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性,应用菌落PCR扩增方法检测HLGR菌株中双功能修饰酶基因及两端插入序列(IS256),分析转座子结构。结果 169株粪肠球菌中,111株(65.7%)为HLGR株,HLGR菌中97.3%含有双功能修饰酶基因,其中10.2%含有完整结构的转座子(双功能修饰酶基因两端均含有IS256插入序列),89.8%含有截断结构的转座子(缺失一端或两端的插入序列)。21株屎肠球菌中,15株(71.4%)为HLGR株,所有HLGR菌株均含有双功能修饰酶基因,其中13.3%含有完整结构的转座子,86.7%含有截断结构的转座子。结论 2006—2009年北京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HLGR率高,并且绝大多数HLGR株含双功能修饰酶基因,通常形成截断结构的转座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 双功能修饰酶基因 IS256 转座子
下载PDF
化学合成多黏菌素B和E单一组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阿龙 胡辛欣 +3 位作者 高岩 金洁 游雪甫 李卓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化学合成多黏菌素B和E单一组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方法采用Fmoc策略,以H-Thr(t Bu)-2-Cl-Trt树脂为固相载体合成多黏菌素单一组分B1、B2、E1和E2,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通过固相合成方法成功制备多黏菌素单一组分4... 目的化学合成多黏菌素B和E单一组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方法采用Fmoc策略,以H-Thr(t Bu)-2-Cl-Trt树脂为固相载体合成多黏菌素单一组分B1、B2、E1和E2,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通过固相合成方法成功制备多黏菌素单一组分4个,化合物对革兰阴性菌MIC值为1~4μg/m L,体外抗菌活性相当于阳性对照药硫酸多黏菌素E(硫酸黏菌素)和天然多黏菌素E1、E2。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合成多黏菌素,研究结果为多黏菌素其他组分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单一组分 化学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纳米银用于牙科根管消毒的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立民 聂彤颖 +3 位作者 胡辛欣 李聪然 侯晓玫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J0002-J0007,共6页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引起牙科根管治疗失败的致病菌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的抑菌、杀菌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为纳米银应用于根管消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微稀释法测定纳米银及其对照药物对粪肠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引起牙科根管治疗失败的致病菌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的抑菌、杀菌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为纳米银应用于根管消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微稀释法测定纳米银及其对照药物对粪肠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对溶血链球菌的MIC,评价纳米银的抗菌作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粪肠球菌ATCC51299和粪肠球菌ATCC29212,溶血链球菌ATCC6644和溶血链球菌ATCC19615生物被膜形成情况,评价纳米银及对照药物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纳米银对25株粪肠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_(range)为37.5~75μmol/L,MIC_(50)和MIC_(90)均为75μmol/L;对24株链球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_(range)为18.75~37.5μmol/L,MIC_(50)和MIC_(90)均为37.5μmol/L。纳米银对粪肠球菌ATCC51299和粪肠球菌ATCC29212显示较好的杀菌活性,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抑菌浓度比值(MBC/MIC)为2。同时,纳米银对粪肠球菌ATCC51299和粪肠球菌ATCC29212,溶血链球菌ATCC6644和溶血链球菌ATCC19615生物被膜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2倍MIC浓度的纳米银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率为7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根管消毒 粪肠球菌 溶血链球菌 抗菌作用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乔涵 胡辛欣 +3 位作者 聂彤颖 杨信怡 游雪甫 李聪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筛选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菌株,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采用E-test纸条法、群体分析法(PAP)法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亚胺培南异质性耐药的初筛和复筛、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异质性耐药菌株对亚胺培... 目的筛选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菌株,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采用E-test纸条法、群体分析法(PAP)法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亚胺培南异质性耐药的初筛和复筛、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异质性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及其他药物的MIC值、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菌株的可能耐药机制。结果通过E-test纸条法和PAP法鉴别筛选出8株亚胺培南异质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发现异质性耐药菌株对多黏菌素B、头孢他啶、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等更敏感。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无可确证的基因突变,但可能与延伸因子P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碳青霉烯类 耐药机制
下载PDF
Amicoumacin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晓艳 刘少伟 +8 位作者 王飞飞 刘佳萌 陈川 胡辛欣 蒋忠科 游雪甫 尚广东 张玉彬 孙承航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3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Amicoumacin类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广泛,是微生物药物的重要来源。自1975年第一个明确化合物结构的amicoumacin类化合物报道至今,国内外尚无该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的综述。针对国内外amicouma... Amicoumacin类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广泛,是微生物药物的重要来源。自1975年第一个明确化合物结构的amicoumacin类化合物报道至今,国内外尚无该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的综述。针对国内外amicoumacin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结合本课题组最新研究结果,本文首次对该类化合物产生菌来源、化合物结构、生物活性和生物合成途径等各方面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coumacin 异香豆素 微生物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链霉菌CPCC 203718中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鹿瑶 张德武 +8 位作者 胡辛欣 王新位 张新明 游雪甫 方晓梅 魏玉珍 刘红宇 张玉琴 余利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研究链霉菌CPCC203718中的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多种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链霉菌CPCC 203718发酵液... 目的研究链霉菌CPCC203718中的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多种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链霉菌CPCC 203718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macrolactin B(1)、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2)、环(脯氨酸-酪氨酸)(3)、对羟基苯乙醇(4)、对羟基苯甲醛(5)、环(苯丙氨酸-甘氨酸)(6)、3-羟基吡啶(7)、环(缬氨酸-脯氨酸)(8)、germicidin A(9)。结论从链霉菌CPCC 203718发酵液中得到9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具有良好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MIC为8μg/m L,化合物4具有抗肺炎克雷伯菌活性,MIC为512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步洪强 杨延辉 +3 位作者 蒙建州 关艳 胡辛欣 肖春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1-407,共7页
目的建立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筛选该酶抑制剂,以期获得作用于该靶点的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结核药物先导物。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基因dxr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 目的建立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筛选该酶抑制剂,以期获得作用于该靶点的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结核药物先导物。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基因dxr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dxr;IPTG诱导表达并经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具有天然酶活性的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基于该酶促反应底物NADPH在340nm波长下具有光吸收的原理,建立和优化酶活测定体系,构建并评价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此模型进行酶抑制剂筛选并进行抑酶活性及抗菌活性评价。结果成功得到具有天然酶活性的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构建了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并得到3个抑酶活性较高的阳性化合物,其中化合物IMB-DXR-B1为该酶的反竞争性抑制剂,其Ki值为6.2μmol/L,IC50为29.5μmol/L,该化合物对于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MIC为32μg/mL。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结核分枝杆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得到具有抗结核活性的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抑制剂,为获得全新作用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 筛选模型 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