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肖成伟 胡金科 陈汉斌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6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轻症组(n=37)和重症组(n=23)...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6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轻症组(n=37)和重症组(n=23),另选择同期30例RSV阴性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儿童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维生素D受体TaqI、FokI、ApaI、Bsm I基因多态位点,并比较三组儿童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情况。结果重症组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为(52.67±12.22)nmol/L,明显低于轻症组的(65.57±13.54)nmol/L,而轻症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57±15.30)nmol/L,IL-4、IL-5分别为(152.28±22.47)ng/L、(51.83±9.83)ng/L,明显高于轻症组的(130.48±21.35)ng/L、(44.72±8.70)ng/L,而轻症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8±15.26)ng/L、(26.52±7.7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测不同组别间VDR基因序列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数据均符合平衡定律(P<0.05);重症组患儿的VDR TaqI(rs731236)基因型TT及等位基因C均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基因型TC、等位基因T型频率均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基因型的CC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儿童的VDR FokI(rs2228570)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症组患儿的等位基因C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T型频率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的VDR ApaI(rs7975232)基因型GG及等位基因G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基因型GT及等位基因A频率分布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的VDR Bsm I(rs1544410)基因型GA、AA及等位基因A均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基因型GG及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血清25(OH)D明显较低,VDR TaqI、FokI与患儿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患儿VDR基因多态性状况,进一步分析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状况,并及时根据遗传体征状况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拔管后序贯经鼻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金科 邵兰 金澄秋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847-184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拔管后序贯经鼻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室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接诊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拔管后序贯经鼻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室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接诊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鼻导管高流量给氧治疗,观察组采取序贯经鼻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及呼吸频率、心率,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总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aO2、PaCO2[(81.45±5.21)mmHg、(49.47±5.61)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72.31±5.11)mmHg、(41.42±3.6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30.56±1.34)次/min、(120.38±8.51)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38.31±1.37)次/min、(132.25±13.28)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有创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总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经鼻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能够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经鼻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 血气指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胡金科 吴国新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收入的200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脑出血后是否进行规范化的急诊干预措施将其分为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收入的200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脑出血后是否进行规范化的急诊干预措施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早期血肿扩大率。急诊干预是指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做常规检查、依照患者的具体血压情况进行血压调控、监护颅内压、静脉注射止血药以保证患者安静,其中血压调控是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施行早期强化降压措施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收缩压60 min以内下降为130~140 mmHg,尽量降低血压波动。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早期血肿扩大率为13%,对照组的早期血肿扩大率为32%,观察组出现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一般发病较急,病情严重,症状变化较快,规范化的急诊干预对维持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避免脑出血后患者早期血肿的进一步扩大,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临床上应鼓励将急诊科的急救体系以及重症监护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干预 脑出血 血肿扩大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莫西沙星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可行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金科 谭康新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性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高于对照组的63.89%(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性指标(PCT、WBC、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对症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莫西沙星治疗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改善预后,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老年重症肺炎 炎性指标
下载PDF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肺炎的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胡金科 谭康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6期120-122,共3页
目的: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48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A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B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两... 目的: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48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A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B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计数,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BC计数,血清PCT、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B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相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头孢哌酮舒巴坦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处理与转归
6
作者 胡金科 钟文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处理方法,并观察其术后转归情况。方法2017年7月至2021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收治204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指征者采用外... 目的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处理方法,并观察其术后转归情况。方法2017年7月至2021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收治204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指征者采用外科手术(输尿管镜检、输尿管镜碎石取石和肾造瘘)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的处理与转归情况。结果经保守治疗后83例症状缓解,产后复查显示结石排出82例,需输尿管镜碎石1例。121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均症状缓解,其中109例结石排净,12例结石残留,产后需输尿管镜碎石9例,辅助体外碎石3例。204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和肾积水均缓解,199例分娩出正常胎儿,流产5例。随访1年,母婴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其中2例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1.84±0.37)分,低于其治疗前VAS评分(6.85±0.94)分(P<0.001)。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1.05±0.25)分,低于其治疗前VAS评分(6.89±0.96)分(P<0.001)。结论保守治疗是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宜尽早外科手术干预,输尿管镜取石术、输尿管置管或肾造瘘引流治疗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输尿管结石 保守治疗 输尿管镜检术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肾造瘘 术后转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