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钦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 目的:分析并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Scr)、补体C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在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Scr方面,治疗前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在补体C3、IL-6、IL-8、TNF-α方面,治疗前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4)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75%(P<0.05)。结论: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相比,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更佳,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与细胞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环磷酰胺 激素 狼疮性肾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在成人Still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钦凤 顾美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0,1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成人Still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例成人Still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记录治疗前后用放免法测定的SF水平,并同时测定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SF与ESR、CR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SF、ESR...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成人Still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例成人Still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记录治疗前后用放免法测定的SF水平,并同时测定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SF与ESR、CR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SF、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SF与活动性指标ESR、CRP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SF不仅可作为成人Still病的一个诊断性指标,其浓度的检测亦有助于判断疗效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STILL病 血清铁蛋白 血沉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体及其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胡钦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4期131-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性,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55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原体及耐药性。结果 55病患者中腹透液培养阳性26例,培养阳性率47.3%,共培养病原体2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 目的分析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性,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55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原体及耐药性。结果 55病患者中腹透液培养阳性26例,培养阳性率47.3%,共培养病原体2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株(66.7%),革兰阴性杆菌6株(22.2%),真菌1株(3.7%),革兰阳性杆菌1株(3.7%),革兰阴性球菌1株(3.7%)。革兰阳性球菌中最常见的是链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4株(66.7%),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定、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丁胺卡那均敏感。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病原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65例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玉园 沈平 +3 位作者 胡钦凤 汤立 袁刚 柴华旗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伴慢性肾功能不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A、B两组;分别按WHO分型、牛津病理分级(MSET)进行病理分型;Kata... 目的探讨IgA肾病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伴慢性肾功能不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A、B两组;分别按WHO分型、牛津病理分级(MSET)进行病理分型;Katafuchi R半定量积分法评估。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并分析其与eGF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65例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按WHO分型和牛津病理分级,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是增生硬化型(PSGN)和M1S1EOT0,其中绝大数患者出现肾小球硬化;免疫荧光检查以单纯IgA沉积最多见(46.1%),44.6%的患者伴c3沉积,4.6%伴C1q沉积;相关性分析显示eGFR水平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及肾小球球性硬化率呈负相关(P〈0.05),而与系膜细胞增生、节段硬化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IgA肾病伴慢性肾功能不全好发于中青年,临床情况差,病理损害重,肾功能情况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及肾小球球性硬化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特征 病理改变
下载PDF
IL-15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顾美华 王丽 +1 位作者 胡钦凤 蒋玲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8年第1期65-66,7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IL-15水平,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RA患者病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RA和骨关节炎(OA)患者血浆IL-15水平。方法RA患者68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制定的RA分类标准;膝OA患者32例,均符合AR...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IL-15水平,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RA患者病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RA和骨关节炎(OA)患者血浆IL-15水平。方法RA患者68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制定的RA分类标准;膝OA患者32例,均符合ARA制定的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分类标准;正常对照组30例,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血浆中IL-15水平。结果RA患者血浆IL-1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OA组(P<0.01),RA活动组血浆IL-15水平显著高于RA缓解组,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不同X线分期的RA患者血浆IL-15水平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期与Ⅱ期、Ⅱ期与Ⅲ期、Ⅲ期与Ⅳ期分别为P<0.01、P<0.01、P<0.05)。结论IL-15在RA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RA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之一。IL-15也参与了RA的骨破坏,可作为RA与OA鉴别诊断的推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介素-15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与预后特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汤立 沈平 +1 位作者 胡钦凤 柴华旗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5期211-216,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的分布和预后特点,以指导临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72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 目的分析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的分布和预后特点,以指导临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72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中青年组(<65岁),将老年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以及预后情况与中青年组相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结果 43例患者(老年组22例,中青年组21例)发生72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老年组38例次,中青年组34例次),共培养出58株致病菌,老年组31株(包括G^+菌19株,G^-菌11株,真菌1株);中青年组27株(包括G^+菌19株,G^-菌5株,真菌3株)。老年组的主要致病菌为G^+菌(61. 29%)。老年组的表皮葡萄球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29. 03%与3. 70%,P=0. 028)。老年组G^-菌和真菌的发生率与中青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腹膜炎的治疗转归(治愈率、拔管率、死亡率)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65,P=0. 066,P=0. 279)。Kaplan-Meier分析显示老年组的总体生存率并不低于中青年组(P=0. 282),而老年组的技术生存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 007)。结论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分布与中青年患者有所不同,与他们更容易出现接触污染有关。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总体预后并不比中青年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老年患者 致病菌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浆骨桥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顾美华 胡钦凤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骨桥蛋白(OPN)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RA患者共65例,其中活动组37例,缓解组28例。正常对照组22例,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RA临床评价核心指标采用ARA推荐的RA疾病活动性评价核心指标,摄RA患者手部正... 目的探讨血浆骨桥蛋白(OPN)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RA患者共65例,其中活动组37例,缓解组28例。正常对照组22例,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RA临床评价核心指标采用ARA推荐的RA疾病活动性评价核心指标,摄RA患者手部正位X片,采用ARA的RAX线分期标准,同时记录患者有无关节外损害。应用ELISA测定血浆OPN水平。结果RA患者血浆OP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9±2.06)、(1.42±0.94)ng/L,P〈0.01];RA活动组血浆OPN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3.98±2.28)、(2.37±1.27)ng/L,P〈0.01],且和疾病活动性相关(P〈0.05);不同X线分期的RA患者血浆OPN水平具有差异,分期越高,其水平越高[Ⅰ期23例,OPN(1.83±0.89)ng/L;Ⅱ期11例,OPN(2.64±0.99)rig/L;Ⅲ期17例,OPN(3.75±1.47)ng/L;Ⅳ期14例,OPN(5.63±2.43)ng/L,P均〈0.05];RA患者血浆OPN水平有关节外损害患者高于无关节外损害者[(4.53±3.17)、(2.91±1.43)ng/L,P〈0.05]。结论OPN在RA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RA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之一,其可能参与RA的骨破坏及关节外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炎 骨桥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