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力刺激对经脉筋膜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亚基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熊江艳 陈波 +1 位作者 刘峰 胡铁汉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张力刺激对来自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整合素β1亚基的影响,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佐证针推基本机械力学感受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不同强度的张力对培养的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施加单次和多次刺激,成... 目的:探讨体外张力刺激对来自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整合素β1亚基的影响,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佐证针推基本机械力学感受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不同强度的张力对培养的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施加单次和多次刺激,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表达情况通过荧光显微镜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观测。结果:跟空白对照组相比,在不同的刺激强度因素和刺激次数情况下,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荧光密度表达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结论:在张力刺激作用下,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表达量发生了改变,在微观力学上可能揭示针推张力刺激在经脉组织细胞中信号感受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刺激 经脉 筋膜 成纤维细胞 整合素Β1
下载PDF
浅谈针刺补泻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铁汉 陈波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6期94-94,共1页
针刺补泻是针刺产生效应的一个关键因素,经云"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补泻反则病益笃",可见正确熟练掌握针刺补泻方法对临床针灸师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针刺补泻手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难点。从古至今,针刺补泻手法众说纷纭,特别... 针刺补泻是针刺产生效应的一个关键因素,经云"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补泻反则病益笃",可见正确熟练掌握针刺补泻方法对临床针灸师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针刺补泻手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难点。从古至今,针刺补泻手法众说纷纭,特别是一些复式手法更是存在争议,比如烧山火、透天凉、赤凤迎源、苍龟探穴等接气法,《针灸逢源》之高武、《针灸问对》之汪机,斥这些手法为"巧立名色,无稽之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补泻
下载PDF
毫针针刺对腧穴筋膜结缔组织细胞整合素β1、β3亚基和PC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程 陈波 +1 位作者 胡铁汉 陈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442-4444,共3页
目的探讨毫针针刺对SD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细胞2种整合素β亚基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细针刺激组、中针刺激组(中等粗细毫针刺激组)和粗针刺激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针刺各组... 目的探讨毫针针刺对SD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细胞2种整合素β亚基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细针刺激组、中针刺激组(中等粗细毫针刺激组)和粗针刺激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针刺各组在大鼠中脘穴沿任脉循行方向平刺施以捻转平补平泻刺激,治疗1次/d,治疗3 d后,切取穴区筋膜结缔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镜下观察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整合素β1亚基(integrinβ1)、integrinβ3及PCNA蛋白表达。结果毫针针刺作用后,腧穴筋膜结缔组织integrinβ亚基的表达变化情况不同:细针刺激组和中针刺激组筋膜结缔组织中integrinβ1的表达比空白对照组均有增强,其中细针刺激组integrinβ1的表达统计无显著差异(P=0.314),中针刺激组integrinβ1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00),然而,粗针刺激组integrinβ1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下降,呈翻转趋势,差异显著(P=0.001);integrinβ3除部分大小血管可见少量表达外,在腧穴筋膜结缔组织中始终为阴性表达;筋膜结缔组织中PCNA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02,0.005,0.039),其中细针刺激组最强。结论毫针针刺能够激发受治腧穴穴区细胞活性变化,其中β1类integrin是腧穴筋膜结缔组织中主要的力学信号蛋白,β3类integrin不是腧穴筋膜结缔组织中主要的力学信号蛋白,这可能进一步揭示了腧穴感受针刺治疗信号的非神经生物学细胞力学基本原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针针刺 筋膜结缔组织 力感受分子 整合素β亚基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 规范强检项目的设定与实施
4
作者 胡铁汉 《中国计量》 2005年第3期19-20,共2页
强检行政许可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管理法制计量的一种重要事前控制方式,其基本功能就是要从源头控制因重要计量器具量值失准而引发的潜在危险。
关键词 项目 规范 政府 事前控制 目的 源头控制 《行政许可法》 贯彻实施 行政部门 设定
下载PDF
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穴区筋膜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程 陈波 +1 位作者 胡铁汉 陈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结构、细胞活性、胶原纤维排列形态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细针组、中针组和粗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分别采用不同规格毫针在大鼠"中脘&q...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结构、细胞活性、胶原纤维排列形态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细针组、中针组和粗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分别采用不同规格毫针在大鼠"中脘"沿任脉循行方向平刺,施以捻转平补平泻刺激,每天1次,空白组予相同的麻醉、抓取、固定。干预3天后,切取各组穴区筋膜结缔组织,采用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MASSON染色,镜下观察腧穴筋膜结缔组织形态、细胞中PCNA表达、胶原纤维的排列形态和表达变化。结果:各组毫针针刺后,腧穴筋膜结缔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排布一致性发生改变;各组腧穴筋膜结缔组织细胞中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P<0.05);胶原纤维的面积分布发生改变,其中细针组较空白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针组与粗针组胶原纤维的面积分布均较空白组减小(均P<0.05)。结论: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均能够改变受治腧穴穴区局部组织形态、增强细胞活性和调节胶原纤维蛋白表达变化,这可能是毫针针刺治疗"通经脉"作用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但规格不同,其所产生的刺激量不同,穴区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变化的量-效差异存在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针针刺 筋膜结缔组织 形态结构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胶原蛋白
原文传递
动态力学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缩活性物质ET-1和PGI_2合成释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程 江瑜 +2 位作者 陈磊 胡铁汉 陈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F0003-F0004,共2页
目的通过探讨体外动态力学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缩活性物质合成释放的影响,为针推物理力学性质治疗手段"运行气血"的作用提供细胞生物方面的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Hz... 目的通过探讨体外动态力学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缩活性物质合成释放的影响,为针推物理力学性质治疗手段"运行气血"的作用提供细胞生物方面的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Hz振荡力学刺激组和2Hz振荡力学刺激组,分别实施0Hz、1Hz和2Hz的动态力学刺激后,检测细胞外培养液血管活性物质ET-1和PGI2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频率力学作用后,细胞外培养液中ET-1的含量减少,PGI2的含量增加,动态力学振荡频率因素是造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的原因。结论不同频率振荡力学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缩活性物质ET-1和PGI2合成释放的调节,可能是针推治疗后发挥"运行气血"作用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针灸 推拿 动态力学刺激 运行气血 血管内皮细胞 ET一1 PGI2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防治正畸牙痛与口腔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贾莹 陈波 +1 位作者 蔡绍祥 胡铁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防治正畸牙齿疼痛和口腔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错畸形初诊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心理干预组(22例)、药物治疗组(20例)、TEAS组(23例)...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防治正畸牙齿疼痛和口腔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错畸形初诊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心理干预组(22例)、药物治疗组(20例)、TEAS组(23例)4组,均给予正畸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其他干预;心理干预组给予综合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教育和音乐治疗;药物治疗组口服布洛芬治疗;TEAS组予TEAS治疗,穴取巨髎、夹承浆和耳穴"牙",每日治疗2次,早晚各1次,均治疗7d。观察各组患者正畸牙齿疼痛评分和口腔功能障碍变化情况。结果:1 TEAS组从第12h到第4d5个评测点正畸自发痛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1),同时段评分均低于心理干预组(P<0.05,P<0.01);TEAS组自发痛评分与药物治疗组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自发痛高峰期,TEAS组激惹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无论分时统计还是总体统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激惹痛评分也低于心理干预组(均P<0.01);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对照组比较,余组说话障碍分级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 TEAS组较对照组能有效降低正畸患者中重度进食的障碍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治疗组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中重度进食的障碍分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5药物治疗组出现3例胃肠不良反应,余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TEAS能有效防治正畸牙齿疼痛和口腔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心理干预,并与药物治疗相当,且能避免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TEAS 牙痛 功能障碍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体外压力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ET-1、PGI2、IFN-β和TNF-α合成释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江瑜 陈波 +2 位作者 李程 陈磊 胡铁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18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体外压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ET-1、PGI2、IFN-β和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平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压力力学刺激组和高压力刺激组,分别予以0kPa、100kPa和200kPa压力刺激,检测细胞外培养液血管活性物质E...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体外压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ET-1、PGI2、IFN-β和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平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压力力学刺激组和高压力刺激组,分别予以0kPa、100kPa和200kPa压力刺激,检测细胞外培养液血管活性物质ET-1、PGI2、IFN-β和TNF-α含量.结果:低、高压力刺激组PGI2合成释放量均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高压力刺激组ET-1合成释放多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压力刺激组IFN-β合成释放量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P<0.05),低、高压力刺激组TNF-α合成释放量均多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刺激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缩活性物质ET-1、PGI2合成释放,促进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IFN-β、TNF-α合成释放,可能是针灸推拿发挥"运气血、扶助正气"作用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ET-1 PGI2 IFN-Β TNF-Α 针灸 推拿 力学刺激
原文传递
体外不同压力刺激对筋膜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亚基和微丝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峰 胡铁汉 +1 位作者 罗明鸿 陈波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体外不同压力对来源于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的整合素β1亚基(integrinβ1)和微丝(microfilaments,MF)力学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Fb,运用不同强度压力对细胞进行单... 目的:研究体外不同压力对来源于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的整合素β1亚基(integrinβ1)和微丝(microfilaments,MF)力学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Fb,运用不同强度压力对细胞进行单次和多次刺激,检测Fb的细胞膜integrinβ1表达情况,并观察Fb的细胞骨架中MF形态学变化。结果:(1)经脉筋膜结缔组织Fb能通过细胞膜integrinβ1感受压力学刺激:单次压力刺激时,中重度刺激强度下integrinβ1表达量高;多次压力刺激时,轻中度刺激强度下integrinβ1表达量高。析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压力刺激强度因素和刺激次数是引起integrinβ1表达量改变的原因(P<0.01),且存在交互作用(P<0.01)。(2)当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Fb接受不同强度与不同次数的压力刺激后,细胞骨架中MF的构型均发生改变,呈现渐变特征,且受到多次刺激者,其渐变特征较单次刺激更为明显。结论:体外压力导致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Fb细胞膜integrinβ1表达和细胞骨架MF形态学改变的现象可能从细胞力学角度揭示了针灸推拿机械力刺激对筋膜结缔组织Fb物理学信号感受和传导改变的细胞生物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刺激 经脉 筋膜 成纤维细胞 整合素Β1 微丝
原文传递
体外压力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整合素亚基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铁汉 江瑜 +2 位作者 陈波 陈磊 罗明鸿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推拿压力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整合素亚基的影响,为推拿治疗作用的非神经信号传导机制提供实验证据和理论依据。方法:离体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即OkPa压力刺激组)、100kPa压力刺激组、200kPa压力刺激组,实... 目的:探讨推拿压力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整合素亚基的影响,为推拿治疗作用的非神经信号传导机制提供实验证据和理论依据。方法:离体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即OkPa压力刺激组)、100kPa压力刺激组、200kPa压力刺激组,实施相应强度的静态压力刺激,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Integrinβ1、β3、α1、α2、α3、αv的含量变化。结果:100kPa压力刺激组及200kPa压力刺激组Integrinβ1、β3、α1、α2、α3、αv表达量均多于空白对照组(P〈0.05),Integrinβ3,表达量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推拿压力刺激过程中,介导机械信号的Integrin亚基在腧穴血管内皮细胞胞膜的表达产生变化。一定程度揭示了推拿压力刺激信号在血管内皮细胞上传导的非神经信号通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压力刺激 血管内皮细胞 整合素亚基 非机械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摩擦力对经脉筋膜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亚基和微丝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刘峰 胡铁汉 +1 位作者 罗明鸿 陈波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18期137-14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摩擦力刺激对经脉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整合素β1亚基和细胞骨架中微丝力学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不同强度摩擦力单次或多次刺激后检测细胞整合素β1表达情况,观察其微... 目的:研究不同摩擦力刺激对经脉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整合素β1亚基和细胞骨架中微丝力学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不同强度摩擦力单次或多次刺激后检测细胞整合素β1表达情况,观察其微丝形态学变化.结果:⑴经脉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可以通过整合素β1感受摩擦力学刺激,单次摩擦力刺激以中重度刺激整合素β1表达量高,多次摩擦力刺激以轻度刺激整合素β1表达量高,重度刺激整合素β1表达量甚至低于空白组;析因方差分析表明摩擦力的刺激强度因素和刺激次数因素均是整合素β1表达量改变的原因,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P<0.01).⑵经脉相关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感受不同摩擦力刺激能引起细胞骨架中微丝的构型改变,单次及多次刺激微丝形态结构均呈渐变特征,且多次刺激较单次刺激明显.结论:整合素β1亚基和细胞骨架微丝的表达变化规律可能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了经脉相关组织细胞对针推摩擦力刺激的物理学信号感受和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力刺激 经脉 筋膜 成纤维细胞 细胞骨架 整合素Β1 微丝
原文传递
机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改革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铁汉 《中国机关后勤》 2003年第9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物业管理改革 住宅小区 物业管理公司 物业管理中心 物业管理单位 住宅物业 服务意识 物业管理费 有偿服务 服务质量
原文传递
从五脏论治抑郁症
13
作者 胡铁汉 王丽 刘洋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自我评价过低、思维迟钝、言语过少,常伴失眠、多梦、纳差、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少数患者有自杀倾向。在治疗方面,西医目前存在抗抑郁药谱窄、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自我评价过低、思维迟钝、言语过少,常伴失眠、多梦、纳差、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少数患者有自杀倾向。在治疗方面,西医目前存在抗抑郁药谱窄、药物副作用大、易复发等问题;既往中医多从肝、心、脾论治,多以单纯中药治疗为主。笔者认为,五脏皆可导致抑郁症,不独肝、心、脾。因此,从五脏论治抑郁症,注重五脏各自特质性症状,兼顾五脏间的联系,辨证论治、针药并用,对于提高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五脏论治 针刺 中药
原文传递
毫针针刺对SD大鼠腧穴筋膜组织CSK、ATP和PCNA影响
14
作者 胡铁汉 李程 +3 位作者 司原成 陈波 张婷 赖清 《医学信息》 2022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研究毫针针刺对腧穴筋膜组织细胞骨架(CSK)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为针刺作用原理提供新的实验证据。方法将1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n=8)和针刺组(n=8),针刺组针刺中脘穴... 目的研究毫针针刺对腧穴筋膜组织细胞骨架(CSK)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为针刺作用原理提供新的实验证据。方法将1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n=8)和针刺组(n=8),针刺组针刺中脘穴,捻转行针(60±3)次/min,共5 min,留针10 min,共操作3轮后出针,1次/d,连续3 d。术毕剪取以大鼠中脘穴的穴点为圆心、直径约0.5 cm区域的筋膜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SK微丝(actin)、中间丝(vimentin)、微管(tubulin)和PCNA的差异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组织中ATP的含量差异。结果针刺组的CSK微丝、微管表达的平均光密度(Mean density,MD)均低于空白组(P<0.01);两组中间丝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腧穴组织ATP含量及PCNA阳性细胞计数率均高于空白组(P<0.01)。结论毫针针刺可能通过细胞骨架通路,增强腧穴组织能量代谢和细胞活力,进而激发针刺治疗作用,是现代针灸医学研究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力学信号传导 CSK ATP PC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