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7-H3在肿瘤生长、耐药性生成及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陈睿 赵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7,共6页
B7H3(也称为CD276)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免疫协同刺激分子,是免疫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中的一员。由于B7-H3的受体目前还没有被确认,所以有关于其免疫功能以及胞内信号传递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B7-H3在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着极高的表达,这... B7H3(也称为CD276)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免疫协同刺激分子,是免疫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中的一员。由于B7-H3的受体目前还没有被确认,所以有关于其免疫功能以及胞内信号传递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B7-H3在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着极高的表达,这代表着其不但可以作为诸多恶性肿瘤的肿瘤标志物辅助临床诊断,而且可以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本篇综述主要介绍协同刺激分子B7-H3发展的历史,在各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与产生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以B7-H3为靶点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刺激分子 B7-H3 恶性肿瘤 肿瘤耐药性 肿瘤靶向治疗
下载PDF
胃间质瘤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探讨
2
作者 胡陈睿 孙明兵 +2 位作者 赵鑫 虞竹雯 肖坤庭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7-31,43,共6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住入院的胃间质瘤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36例。对该组病例术前检查(包括胃镜和CT检查)和肿瘤相关指标(包括CA125、CA199、CYFRA211、CA72-4、CA153、SCCA、AFP...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住入院的胃间质瘤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36例。对该组病例术前检查(包括胃镜和CT检查)和肿瘤相关指标(包括CA125、CA199、CYFRA211、CA72-4、CA153、SCCA、AFP、CEA)以及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包括CD117、CD34、vimentin、SMA)进行统计分析。术后随访时间为术后3、6、12、24、36个月,主要通过电话进行随访。结果患者行CT检查和(或)胃镜以初步诊断,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胃肿瘤剜除术,全胃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等。该组中,1例(2.8%,1/36)CA125>35 U/mL,该例确诊为胃间质瘤腹腔转移。CT检查主要表现为团块状软密度影,增强不均匀。术后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vimentin阳性率均在90%以上,SMA均为阴性。随访三年生存率为90.0%(27/30)。结论该病初步诊断通过CT检查,尽可能完善胃镜检查,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胃镜下止血;病灶完整切除是治疗该病的首选;CA125的检测有可能对肿瘤的良恶性行为做出初步指导;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是确诊该病的金标准;该病预后较好,早期切除病灶可以获得良好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出血 胃镜检查 免疫组化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