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砷化镓材料与激光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舒柏宏 侯静 +1 位作者 陆启生 刘泽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9年第1期40-42,共3页
从实验的角度对本征砷化镓与激光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不同功率的Nd:YAG连续激光对该材料进行照射,观察其电导的变化。实验中发现,砷化镓材料对大于其长波限1.06μm的激光有明显的吸收,并表现出光电导现象。... 从实验的角度对本征砷化镓与激光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不同功率的Nd:YAG连续激光对该材料进行照射,观察其电导的变化。实验中发现,砷化镓材料对大于其长波限1.06μm的激光有明显的吸收,并表现出光电导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应的吸收机理进行了讨论。其次,对于受激光作用后的砷化镓材料样品,利用扫描电镜进行分析,得以观察到激光对材料的热学损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激光破坏 光电导 激光技术
原文传递
四象限探测器的激光破坏及其对光学制导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舒柏宏 陆启生 +1 位作者 张国清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63-465,共3页
利用YAG脉冲激光器对硅光电池四象限探测器进行了激光破坏实验,证实了破坏后的探测器用于方位角探测时相当于引入了一个固定的角偏差,并讨论了将其用于光学制导时对导弹脱靶量的影响。
关键词 四象限探测器 激光破坏 光学制导 导弹制导
下载PDF
运动模糊图像点扩散函数尺度鉴别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前荣 陆启生 +4 位作者 成礼智 刘泽金 舒柏宏 王红霞 黎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5-19,49,共6页
运动模糊图像的运动模糊方向被高精度地鉴别出来后,将之旋转到水平轴,则二维问题可简化为一维问题来处理。将旋转后的模糊图像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一阶微分,然后在水平方向上求微分图像的自相关,并将自相关图像的各列加起来,得到一条鉴别曲... 运动模糊图像的运动模糊方向被高精度地鉴别出来后,将之旋转到水平轴,则二维问题可简化为一维问题来处理。将旋转后的模糊图像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一阶微分,然后在水平方向上求微分图像的自相关,并将自相关图像的各列加起来,得到一条鉴别曲线,在鉴别曲线上的零频尖峰两侧,会对称地出现一对共轭的负相关峰,两负相关峰间的距离等于运动模糊点扩散函数尺度的两倍。这一新的运动模糊点扩散函数尺度鉴别方法,不仅适用于匀速运动模糊尺度鉴别,也适用于振动、加速运动等变速直线运动的模糊尺度鉴别,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鉴别精度高。文中借用信息光学中用于目标识别的光学联合变换相关器JTC概念,给出了该新鉴别方法的解析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恢复 运动模糊 点扩散函数 鉴别 模糊尺度 联合变换相关器
下载PDF
三路掺镱光纤放大器的相干合成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侯静 肖瑞 +3 位作者 姜宗福 舒柏宏 陈金宝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85-1588,共4页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是实现高功率、高亮度光纤激光系统的重要技术途径。采用主振荡并联放大器(MOPA)方案对三路掺镱光纤放大器进行实时相位探测与校正,其中每路光纤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 W,三路总功率大于等于3 W。采用铌酸锂光...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是实现高功率、高亮度光纤激光系统的重要技术途径。采用主振荡并联放大器(MOPA)方案对三路掺镱光纤放大器进行实时相位探测与校正,其中每路光纤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 W,三路总功率大于等于3 W。采用铌酸锂光纤相位调制器,外差法系统的移频量为40 MHz,相位探测与校正精度优于λ/20,整个光路为全保偏光路。实验分别给出了两路和三路光纤放大器的相干合成结果。系统开环时,远场光斑为动态、模糊干涉条纹,条纹可见度为7%和6%;系统闭环运行时,远场光斑为稳定、高对比度干涉条纹,条纹可见度有大幅度提高,达到44%和48%。这表明闭环控制使两路和三路光纤激光的相位变化得到了有效补偿,系统实现了相位锁定运行和高相干度合成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阵列 相干合成 相位探测与校正 光纤放大器 主振荡并联放大器
下载PDF
激光照明的大气后向散射理论模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许晓军 陆启生 +4 位作者 舒柏宏 刘泽金 杜少军 郭少峰 赵伊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5,69,共7页
分析了瑞利与米氏散射模型的后向散射对激光照明的影响 ,讨论并计算了不同气溶胶模型的散射相函数。建立了激光照明后向散射的物理模型 ,提出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后向散射影响函数及其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面阵CCD探测器... 分析了瑞利与米氏散射模型的后向散射对激光照明的影响 ,讨论并计算了不同气溶胶模型的散射相函数。建立了激光照明后向散射的物理模型 ,提出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后向散射影响函数及其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面阵CCD探测器对实际大气条件下后向散射对照明的背景干扰进行了测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散射 采氏散射 后向散射 激光照明 背景干扰
原文传递
利用表面散射光偏振差异的目标识别技术 被引量:20
6
作者 黎全 刘泽金 +2 位作者 舒柏宏 陆启生 陈前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分析了不同物体散射场偏振特性的差异,依据消光定理的矢量微扰解方法将物体散射场分为零阶和高阶解,零阶反射光可完全保持入射光的偏振度,高阶散射则会导致偏振度的降低,因而总散射光的偏振度依赖于散射表面的粗糙程度。提出了利用斯托... 分析了不同物体散射场偏振特性的差异,依据消光定理的矢量微扰解方法将物体散射场分为零阶和高阶解,零阶反射光可完全保持入射光的偏振度,高阶散射则会导致偏振度的降低,因而总散射光的偏振度依赖于散射表面的粗糙程度。提出了利用斯托克斯穆勒体系测量物体消偏特性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一些物体作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光滑表面可以较好地保留入射光偏振度,而粗糙表面则有很强的消偏作用,因此偏振成像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目标探测和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 目标识别 激光散射场 穆勒矩阵 主动成像
下载PDF
1.06μm激光对PC型HgCdTe探测器的破坏阈值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许晓军 曾交龙 +2 位作者 陆启生 舒柏宏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52-556,共5页
通过用1.06μm连续波YAG激光对PC型HgCdTe探测器的辐照实验研究,给出了激光对单元和多元PC型HgCdTe探测器的不同部位辐照的破坏阈值。对工作电流对破坏阈值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连续波 YAG激光 破坏阈值 红外探测器 汞镉碲
下载PDF
CW CO_2激光对PV型InSb探测器的破坏效应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金宝 陆启生 +2 位作者 舒柏宏 李文煜 许晓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测量光伏型锑化铟探测器在不同功率密度、不同辐照时间的CWCO2 激光辐照时性能的变化 ,得到其破坏阈值区间。理论上用一维热模型计算了探测器在激光辐照过程中的温升 ,结果表明 ,PV型InSb探测器的破坏效应源于连续波激光辐照过程中... 通过测量光伏型锑化铟探测器在不同功率密度、不同辐照时间的CWCO2 激光辐照时性能的变化 ,得到其破坏阈值区间。理论上用一维热模型计算了探测器在激光辐照过程中的温升 ,结果表明 ,PV型InSb探测器的破坏效应源于连续波激光辐照过程中温升达到InSb材料熔点时其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CW CO2激光 破坏效应 PV型 锑化铟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
下载PDF
PC型HgCdTe探测器的记忆效应 被引量:14
9
作者 陆启生 蒋志平 +1 位作者 刘泽金 舒柏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7-320,共4页
通过测量PC型HgCdTe探测器的动态响应,发现在工作温度(77K)下,激光辐照后,探测器的电导率产生改变(记忆),电阻变化率提高,这种现象在工作温度下能长期保持.当升温(至室温)后,记忆功能消失.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 通过测量PC型HgCdTe探测器的动态响应,发现在工作温度(77K)下,激光辐照后,探测器的电导率产生改变(记忆),电阻变化率提高,这种现象在工作温度下能长期保持.当升温(至室温)后,记忆功能消失.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和机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效应 动态响应 汞镉碲探测器 红外探测
下载PDF
主动成像系统距离选通实验方案设计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黎全 刘泽金 +2 位作者 舒柏宏 陈金宝 许晓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距离选通技术是克服大气后向散射,提高主动成像系统信噪比的有效方法。分析了距离选通 的技术要求,分别使用电源调制和机械调制的方法获得了适合用于主动成像系统脉冲光源,并进行了距离选通 实验,机械调制方法适用于大功率连续... 距离选通技术是克服大气后向散射,提高主动成像系统信噪比的有效方法。分析了距离选通 的技术要求,分别使用电源调制和机械调制的方法获得了适合用于主动成像系统脉冲光源,并进行了距离选通 实验,机械调制方法适用于大功率连续半导体激光器。使用氙灯泵浦YAG激光器实现了对675m和1509m 距离目标的主动成像,详细分析了几种方案的利弊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选通 后向散射 主动成像 脉冲调制
下载PDF
1.06μm连续与脉冲激光对GaAs材料的联合破坏效应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曾交龙 陆启生 +2 位作者 舒柏宏 许晓军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通过1.06μm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联合破坏GaAs材料的实验研究,给出了GaAs材料在三种不同的连续激光功率密度辐照下,所需脉冲激光的破坏阈值,结果表明,联合破坏时所需脉冲激光的破坏阈值小于单独使用脉冲激光的破坏阈值... 通过1.06μm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联合破坏GaAs材料的实验研究,给出了GaAs材料在三种不同的连续激光功率密度辐照下,所需脉冲激光的破坏阈值,结果表明,联合破坏时所需脉冲激光的破坏阈值小于单独使用脉冲激光的破坏阈值。根据轴对称二维热模型,计算了三种情况下连续激光辐照时GaAs材料的表面温度分布曲线及表面辐照中心处温升随辐照时间的关系,并估算了其后作用的脉冲激光对材料的温升,对实验及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比较了联合破坏方式和单独破坏方式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激光 脉冲激光 破坏效应 砷化镓
下载PDF
连续波YAG激光辐照对面阵CCD探测器成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晓军 曾交龙 +2 位作者 陆启生 舒柏宏 刘泽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9年第1期36-39,共4页
用可见光面阵CCD探测器破坏阈值以下的YAG连续波激光辐照CCD探测器,同时对其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YAG脉冲激光对可见光面阵CCD的破坏进行了对比。得出了连续波激光对面阵CCD破坏的一些结论,最后对破... 用可见光面阵CCD探测器破坏阈值以下的YAG连续波激光辐照CCD探测器,同时对其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YAG脉冲激光对可见光面阵CCD的破坏进行了对比。得出了连续波激光对面阵CCD破坏的一些结论,最后对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激光 面阵CCD 破坏机理 激光器
原文传递
激光辐照下非稳腔镜变形对激光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少军 陆启生 +1 位作者 舒柏宏 王默戈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7,共5页
分析了正支虚共焦非稳腔中腔镜变形对激光模式的影响,采用时间离散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有限元分析(FEA)方法解决腔镜变形和激光模式两者之间的耦合问题。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器工作时间的增加,腔镜温升和变形相应增大,谐振腔模... 分析了正支虚共焦非稳腔中腔镜变形对激光模式的影响,采用时间离散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有限元分析(FEA)方法解决腔镜变形和激光模式两者之间的耦合问题。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器工作时间的增加,腔镜温升和变形相应增大,谐振腔模式变差,输出光场相位均匀性变差,呈现散焦现象,输出光束质量下降。实验验证了激光器输出光束质量随出光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腔 激光模式 腔镜变形 时间离散 快速傅里叶变换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利用拉氏算子鉴别散焦模糊图像点扩散函数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前荣 陆启生 +4 位作者 成礼智 刘泽金 舒柏宏 黎全 王红霞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9期40-43,共4页
对于散焦模糊图像,通常把其散焦点扩散函数近似为圆柱形函数。若能有效地从模糊图像中鉴别出该圆柱形的半径,则等价于求出了散焦模糊点扩散函数。利用拉氏算子对散焦模糊图像进行无方向性的二阶微分,然后求微分图像的自相关,则三维显示... 对于散焦模糊图像,通常把其散焦点扩散函数近似为圆柱形函数。若能有效地从模糊图像中鉴别出该圆柱形的半径,则等价于求出了散焦模糊点扩散函数。利用拉氏算子对散焦模糊图像进行无方向性的二阶微分,然后求微分图像的自相关,则三维显示的自相关图像上会出现一个环形槽。环形槽由数值为负的一系列相关峰连成,槽底位置连成鉴别圆。该鉴别圆以零频尖峰为圆心,直径等于作为散焦点扩散函数的圆柱形直径的两倍。通过插值求和,得到一条鉴别曲线,可以直接鉴别出其直径。这一新的鉴别方法计算量小,鉴别精度高,抗噪声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恢复 散焦模糊图像 点扩散函数 鉴别 拉普拉斯算子
下载PDF
激光窗口热效应和应力双折射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少军 陆启生 舒柏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581,共7页
 分析了平板窗口在激光加热和内外压强差作用下对光束带来的附加相移,详细讨论了应力双折射部分的相移,计算了CaF2窗口的温升、应力、附加相移、远场Strehl比和退偏度等的分布。结果表明:窗口变形和折射率随温度变化是产生附加相移的...  分析了平板窗口在激光加热和内外压强差作用下对光束带来的附加相移,详细讨论了应力双折射部分的相移,计算了CaF2窗口的温升、应力、附加相移、远场Strehl比和退偏度等的分布。结果表明:窗口变形和折射率随温度变化是产生附加相移的主要原因,窗口的非均匀温升将导致光束质量下降,应力双折射部分的相移与窗口表面Miller指数有关,对入射光产生一定的退偏效应,从而影响光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窗口 附加相移 应力双折射 退偏 Miller指数
下载PDF
连续照明时成像对比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黎全 刘泽金 +2 位作者 陆启生 舒柏宏 郭少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57-860,共4页
 通过同轴激光连续照明成像模型分析了大气后向散射对成像对比度的影响,得出了考虑散射因素时成像对比度的计算公式。基于不同气象条件下大气粒子散射特点,讨论了霾和雾两种不同天气时成像对比度随照明距离的变化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  通过同轴激光连续照明成像模型分析了大气后向散射对成像对比度的影响,得出了考虑散射因素时成像对比度的计算公式。基于不同气象条件下大气粒子散射特点,讨论了霾和雾两种不同天气时成像对比度随照明距离的变化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照明 对比度 散射 阈值距离
下载PDF
大气湍流光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武明 吴慧云 +3 位作者 吴毅 许晓军 习锋杰 舒柏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22-2026,共5页
利用两种不同大气湍流结构常数模型,讨论了不同高度的湍流对大气湍流光学参数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相干长度和对数振幅起伏方差主要由低层大气湍流决定,而等晕角、倾斜等晕角、格林伍德频率和泰勒频率由对流层顶附近的高层湍流决... 利用两种不同大气湍流结构常数模型,讨论了不同高度的湍流对大气湍流光学参数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相干长度和对数振幅起伏方差主要由低层大气湍流决定,而等晕角、倾斜等晕角、格林伍德频率和泰勒频率由对流层顶附近的高层湍流决定。分析了垂直高度30km以下的3部分大气湍流对等晕角的贡献比例,在给定的不同强度湍流下,对流层顶附近的高层大气湍流贡献比例都大于25%,而低层大气湍流的贡献比例都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系统 大气湍流光学参数 大气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 等晕角
下载PDF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中倾斜和锁相同时控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雄 王小林 +5 位作者 周朴 粟荣涛 耿超 李新阳 许晓军 舒柏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43-1447,共5页
光纤激光的相干合成是获得高能量密度、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相干合成中,各个单元光束的倾斜波前畸变和活塞相位误差对合成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搭建了两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利用光纤自适应准直器和相位调制器对相... 光纤激光的相干合成是获得高能量密度、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相干合成中,各个单元光束的倾斜波前畸变和活塞相位误差对合成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搭建了两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利用光纤自适应准直器和相位调制器对相干合成中倾斜波前畸变和活塞相位误差进行校正。实验系统以高速相机采集的光斑数据作为评价依据,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控制,控制算法为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在倾斜和锁相控制前,合成光斑的条纹对比度为0.03,桶中功率为8.03;在倾斜和锁相控制后,合成光斑的条纹对比度达到了0.59,桶中功率达到了32.89,说明实验中倾斜和锁相控制显著提高了相干合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相干合成 倾斜波前 活塞相位 高速相机
原文传递
光纤放大器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抑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文博 王小林 +3 位作者 朱家健 周朴 许晓军 舒柏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8-60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多波长窄线宽光纤放大器,其种子光由多个单频激光耦合而成,所有单频激光波长几乎相等(波长间隔小于1nm),频率间隔大于两倍布里渊频移。建立了此类多波长窄线宽光纤放大器的完整理论模型,分析了放大器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与... 提出了一种多波长窄线宽光纤放大器,其种子光由多个单频激光耦合而成,所有单频激光波长几乎相等(波长间隔小于1nm),频率间隔大于两倍布里渊频移。建立了此类多波长窄线宽光纤放大器的完整理论模型,分析了放大器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与种子数目的关系。搭建了双波长和三波长窄线宽光纤放大器,进行SBS阈值输出功率测定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双波长和三波长放大可以有效抑制SBS效应,大幅提高放大器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受激布里渊散射抑制 多波长放大 窄线宽
下载PDF
DF激光作用下氟玻璃破坏阈值的测量及机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少锋 陆启生 舒柏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2-274,共3页
实验测量了氟铝酸盐玻璃对 3.8μm激光的透射率以及在高功率连续DF激光作用下的破坏阈值。根据实验结果 ,应用耦合热弹性理论和大型有限元程序 ,模拟了氟玻璃窗口在矩形光斑作用下的温度响应和力学响应 ,分析了氟玻璃破坏的机理 ,由此... 实验测量了氟铝酸盐玻璃对 3.8μm激光的透射率以及在高功率连续DF激光作用下的破坏阈值。根据实验结果 ,应用耦合热弹性理论和大型有限元程序 ,模拟了氟玻璃窗口在矩形光斑作用下的温度响应和力学响应 ,分析了氟玻璃破坏的机理 ,由此推断靶材断裂的危险点 ,并和实验情况相比较。最后 ,对氟玻璃材料作为高功率激光器输出窗口的可行性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激光 吸收系数 氟玻璃窗口 破坏阈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