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研能力及水平的文献量化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艾育德 刘建一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91-293,共3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文献计量 统计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弱视儿童视觉诱发电位时间对比敏感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艾育德 卢启铭 +1 位作者 陈建华 吴荷花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5年第6期331-332,共2页
本文采用视觉诱发电位做指标,观察了23例正常儿童和12例弱视儿童的时间对比敏感度。正常儿童的时间对比敏感度VEP最大振幅在12Hz,低和高时间频率两端振幅较平稳下降,两眼间各时间频率的VEP振幅无明显差异。弱视儿童的... 本文采用视觉诱发电位做指标,观察了23例正常儿童和12例弱视儿童的时间对比敏感度。正常儿童的时间对比敏感度VEP最大振幅在12Hz,低和高时间频率两端振幅较平稳下降,两眼间各时间频率的VEP振幅无明显差异。弱视儿童的时间对比敏感度在不同频率下其VEP振幅都普遍低于正常儿童组,屈光不正弱视在20Hz时间频率下视觉诱发电位振幅比斜视性弱视振幅明显降低。表明弱视儿童的时间分辨力比正常儿童明显降低,也为弱视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对比敏感度 弱视 儿童 视诱发电位
下载PDF
蒙药治疗单疱病毒角膜炎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艾育德 乌仁图亚 +1 位作者 陆蓓 那生桑 《内蒙古中医药》 1991年第4期14-15,共2页
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病毒药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不少病例产生耐药现象,因此开发新药很有必要。我们采用蒙药藏红花和黄连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蒙医药 病毒性 角膜炎
下载PDF
2003--2005年《内蒙古医学杂志》引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艾育德 吕海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938-939,共2页
关键词 内蒙古医学杂志 引文分析 医学论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3-2005年
下载PDF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技论文被引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艾育德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医学科技论文 附属医院 相关因素分析 内蒙古医学院 科研能力 管理部门 基础研究 管理工作 医院科研 论文发表
下载PDF
开角型青光眼视觉诱发电位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6
作者 艾育德 陈建华 +1 位作者 吴荷花 卢启铭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33-35,共3页
利用稳态VEP做指标,测定了7例正常人和25例开角型青光眼对比敏感度。正常人对比敏感度曲线,其峰值位中频3.2c/deg,低频和高频区敏感度下降,两眼间各空间频率相近;青光眼组因病情不同而异,视野正常者,为高频区异常... 利用稳态VEP做指标,测定了7例正常人和25例开角型青光眼对比敏感度。正常人对比敏感度曲线,其峰值位中频3.2c/deg,低频和高频区敏感度下降,两眼间各空间频率相近;青光眼组因病情不同而异,视野正常者,为高频区异常;视野缺损者各空间频率均异常;在视野缺损和对比敏感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结果提示:对比敏感度检查,可能为青光眼病人视功能改变的判断和临床观察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度 视觉 诱发电位 开角型 青光眼 诊断
下载PDF
间歇性外斜手术时机的选择
7
作者 艾育德 朱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 :4 5~ 9岁儿童间歇性外斜视 4 3例 ,A组 :4 5~ 6岁共 19例 ;B组 :7~ 9岁共 2 4例。采用双外直肌后徙缝线悬吊术 ,手术前后分别测定 33cm和 5m斜视角及双眼视觉诱发电位 (VEP)双眼总和 ... 目的 :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 :4 5~ 9岁儿童间歇性外斜视 4 3例 ,A组 :4 5~ 6岁共 19例 ;B组 :7~ 9岁共 2 4例。采用双外直肌后徙缝线悬吊术 ,手术前后分别测定 33cm和 5m斜视角及双眼视觉诱发电位 (VEP)双眼总和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1术后眼位 :斜视度≤ 10 Δ 为正位 ,小年龄组术后 1周及 6个月正位明显高于高年龄组 ,6个月高年龄组欠矫明显高于低年龄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两组间双眼总和比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6个月双眼VEP振幅比术前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小年龄儿童手术成功率并无明显增高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不一定必须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眼正位 VEP双眼总合 儿童 手术时机
下载PDF
LASIK术中瞬时高眼压对视网膜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海霞 黄一飞 +4 位作者 陆蓓 李晓芳 艾育德 李晓玲 秦丽茹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LASIK术中瞬时高眼压对兔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负压吸引20s组和3min组。实验组于术后即刻,术后7d、4周和8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兔眼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LASIK术中瞬时高眼压对兔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负压吸引20s组和3min组。实验组于术后即刻,术后7d、4周和8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兔眼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神经和视网膜结构无改变。负压吸引20s组各时间点视神经和视网膜细胞改变轻微;3min组术后即刻至14d神经纤维和视网膜结构明显异常,至术后28d恢复正常。结论LASIK术中负压吸引致眼压急剧升高,可能会导致视网膜亚细胞结构的改变,但这种改变为可逆的,负压吸引持续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压 视网膜 超微结构 负压吸引
下载PDF
盐酸环喷托酯对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姚润莲 艾育德 阿拉腾其木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对屈光不正儿童验光睫状肌麻痹的效果。方法:对6~12岁屈光不正儿童60例120眼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及阿托品眼膏滴眼。在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点对3组患者分别在电... 目的:探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对屈光不正儿童验光睫状肌麻痹的效果。方法:对6~12岁屈光不正儿童60例120眼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及阿托品眼膏滴眼。在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点对3组患者分别在电脑验光仪上进行客观验光并测量瞳孔直径,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主观验光并用移近法测量调节力和剩余调节力。结果: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最大睫状肌麻痹时间是60min,在最大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盐酸环喷托酯组剩余调节力较复方托吡卡胺组小(P<0.05),与阿托品组相近(P>0.05)。结论:用盐酸环喷托酯代替阿托品对6~12岁屈光不正非斜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环喷托酯 复方托吡卡胺 阿托品 睫状肌麻痹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毛俊峰 阎元奎 +3 位作者 艾育德 刘双珍 徐慧 田晓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的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成 7组 :正常组和再灌注 0、2、6、12、2 4、4 8h组 ...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的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成 7组 :正常组和再灌注 0、2、6、12、2 4、4 8h组 ,每组 10只。用眼内灌注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制作大鼠视网膜冰冻及石蜡切片 ,分别作免疫组化SP染色和常规HE染色 ,并对SP染色结果作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ICAM 1在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微量表达 ,缺血 6 0min后 ,ICAM 1表达上调 ,至再灌注2 4h达高峰 ,在再灌注 4 8h仍维持较高水平。再灌注 6h ,视网膜开始有白细胞浸润 ,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多 ,再灌注 2 4、4 8h组 ,视网膜中发现较多浸润的白细胞。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早期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CAM 1表达上调 ,继而 ,视网膜中白细胞浸润增多 ,这一过程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缺血再灌注损伤 视网膜 白细胞浸润
下载PDF
老视矫正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艾育德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老视矫正 手术矫正 凸透镜矫正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兔视网膜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红星 艾育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EGb761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前后的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和形态学的影响,探讨EGb761抗氧化作用及视网膜缺血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升高新西兰白兔眼压至130mmHg持续60min来诱导视网膜缺血,实验组动物给予EGb761,对...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EGb761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前后的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和形态学的影响,探讨EGb761抗氧化作用及视网膜缺血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升高新西兰白兔眼压至130mmHg持续60min来诱导视网膜缺血,实验组动物给予EGb761,对照组动物给予生理盐水,在缺血前、中、后记录P-ERG波幅变化,并在再灌注19h摘除眼球,作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缺血60min再灌注19h引起b波振幅降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核层细胞缺失(调亡、坏死),给予EGb761后可以改善b波的恢复,并可抑制或减少视网膜细胞损害。结论:自由基清除剂EGb761可改善视网膜缺血损伤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 图形视网膜电图 坏死 凋亡 自由基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
下载PDF
毛果芸香碱防止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眼压升高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春燕 艾育德 陶格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了解毛果芸香碱是否能有效降低棕色虹膜人种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眼压急性升高。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8例58眼,按年龄、性别进行匹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30min和术后即刻滴用20g/L毛果芸香碱,对照组滴用安慰剂。术后0.... 目的:了解毛果芸香碱是否能有效降低棕色虹膜人种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眼压急性升高。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8例58眼,按年龄、性别进行匹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30min和术后即刻滴用20g/L毛果芸香碱,对照组滴用安慰剂。术后0.5,1.0,1.5,2.0,3.5h观察眼压和其他情况。结果:激光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眼压最大升高值分别为0.62±0.67kPa(1kPa=7.5mmHg)和1.13±0.87kPa,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3)。治疗组的眼压明显下降发生于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0.5,1.0和1.5h。除治疗组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瞳孔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外,未见其他眼部和全身的副作用。结论:20g/L毛果芸香碱在棕色人种中可以有效地防止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激光手术 毛果芸香碱
下载PDF
PBL教学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孙怡 艾育德 +1 位作者 陆蓓 李晓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122-122,139,共2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教学的比较,探讨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PBL)模式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80名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BL与幻灯教学两种模式,观察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采用主观问卷调查知识掌握情况和理论考核方式对教... 目的:通过与传统教学的比较,探讨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PBL)模式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80名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BL与幻灯教学两种模式,观察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采用主观问卷调查知识掌握情况和理论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分析PBL教学模式在眼科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结果:两组学生,用PBL教学的学生热情明显高于另一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喜爱这种PBL模式;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处于学习主导地位,学习主动性提高;可提高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结论:PBL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实习的学习效果;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PBL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适合目前的医学教学资源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眼科 临床实习 医学生
下载PDF
牛磺酸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朝霞 蓝育青 +1 位作者 肖剑晖 艾育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47-1850,共4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作用机制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以双盲、分组、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对治疗前后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图形视网膜电流图(PERG)的联合检测及彩色多普勒显像(CDI)各指标的检测,分...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作用机制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以双盲、分组、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对治疗前后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图形视网膜电流图(PERG)的联合检测及彩色多普勒显像(CDI)各指标的检测,分析比较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牛磺酸治疗POAG后PVEP及PERG有特异性改善;CDI各血管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等同于维拉帕米组;维拉帕米组对PVEP和PERG没有明显作用;安慰剂组对PVEP、PERG及CDI各指标均无改善作用。结论牛磺酸作用于POAG,可以防止视感光细胞受损,从而保护视功能;牛磺酸可以改善眼底微循环,提高视乳头血流灌注压,从而避免POAG患者因缺血而致的视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图形视网膜电流图 彩色多谱勒显像
下载PDF
眼前节毒性综合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丽萍 艾育德 朱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防盲治盲的主要眼科手术,术后炎症反应轻微。但近年来,发现一种眼前节毒性综合征,不同于感染性炎症,属于特殊类型术后炎症。本文将从临床表现、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眼前节毒性综合征 眼内炎 白内障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俊峰 阎元奎 +1 位作者 艾育德 刘双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ICAM-1多克隆抗体(ICAM-1Pab)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糖尿病(ICAM-1PAb)组(DM(ICAM-1PAb))和糖尿病(生理盐水)组(DM(...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ICAM-1多克隆抗体(ICAM-1Pab)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糖尿病(ICAM-1PAb)组(DM(ICAM-1PAb))和糖尿病(生理盐水)组(DM(saline)),每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DM(ICAM-1PAb)组右眼结膜下注射ICAM-1PAb,连续1周。制作大鼠视网膜冰冻及石蜡切片分别行免疫组化SP染色和常规HE染色,对SP染色结果作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ICAM-1在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胞膜有表达。SP染色结果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其中DM组分别与CON组、DM(ICAM-1P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M组视网膜血管内有较多附壁的白细胞。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ICAM-1表达上调,ICAM-1PAb通过阻断ICAM-1,抑制白细胞黏附,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糖尿病 大鼠 视网膜 表达
下载PDF
四省区5~17岁儿童青少年鼻部发育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毅 王永江 +2 位作者 韦秀菊 洪荣照 艾育德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 调查我国儿童少年鼻高、鼻基宽和鼻基根角的正常值 ,以规范儿童少年眼镜架鼻托角度。 方法 对青岛、厦门、开封和呼和浩特 4地区随机抽取 5~ 17岁儿童少年 10 171例进行活体测量。 结果  5~ 17岁儿童少年各年龄段鼻高和鼻... 目的 调查我国儿童少年鼻高、鼻基宽和鼻基根角的正常值 ,以规范儿童少年眼镜架鼻托角度。 方法 对青岛、厦门、开封和呼和浩特 4地区随机抽取 5~ 17岁儿童少年 10 171例进行活体测量。 结果  5~ 17岁儿童少年各年龄段鼻高和鼻基宽与年龄呈正相关增长。鼻高男性 15岁前、女性 13岁前各年龄段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鼻基宽男性 16岁前、女性 14岁前各年龄段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鼻基根角男性和女性各年龄段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3项鼻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 (P<0 .0 1)。 4地区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我国 5~ 17岁儿童少年鼻高和鼻基宽男性 15岁前、女性 13岁前为发育变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测量 儿童 发育
下载PDF
儿童少年头-眼部测量与眼镜架设计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永江 赵毅 +15 位作者 于海涛 宫桂芳 赵武令 洪荣照 张铭志 叶梅 杨辉 付智伏 韦秀菊 马林 林静 穆红梅 王韫 艾育德 李晓芳 李芳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设计适合我国儿童少年使用的系列眼镜架,在4省市对5—17岁儿童少年10171人进行了瞳孔距离(所得平均数据为52.17—60.39毫米)和耳根上点眶距(所得平均数据为68.94—80.39毫米)活体测量。以测得数据... 为设计适合我国儿童少年使用的系列眼镜架,在4省市对5—17岁儿童少年10171人进行了瞳孔距离(所得平均数据为52.17—60.39毫米)和耳根上点眶距(所得平均数据为68.94—80.39毫米)活体测量。以测得数据为依据,以瞳孔距离为主要参考指标,计算出5种适合儿童少年使用的眼镜架的鼻梁、镜圈和镜脚的规格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测量 儿童少年 眼镜架
下载PDF
高度近视性斜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大勇 艾育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06-508,共3页
高度近视性斜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斜视,以固定性内斜视和下斜视多见。本文系统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特征,并初步总结了针对该疾病的特征性检查,分析比较了近期国内外对高度近视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高度近视性斜视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