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缺氧代谢对肺泡上皮Ⅱ型细胞超微结构、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苌恩强 潘灵辉 林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肺缺氧代谢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超微结构、肺组织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A、B、C及D组,A、B、C组行单肺通气;D组行双肺通气。分别于实验30min(A... 目的研究急性肺缺氧代谢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超微结构、肺组织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A、B、C及D组,A、B、C组行单肺通气;D组行双肺通气。分别于实验30min(A组)、60min(B组)及120min(C和D组)测定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以及血清和肺组织TGF-β1、AIF表达。结果 A、B及C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AEC-Ⅱ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而D组基本正常。A、B、C组肺组织与血清中TGF-β1、AIF表达高于D组,且随缺氧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D组<A组<B组<C组,P<0.01)。结论低氧代谢引起大鼠肺组织细胞结构发生改变及TGF-β1和AIF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代谢 肺上皮Ⅱ型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凋亡诱导因子
下载PDF
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疗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卢伟东 赵亮 +3 位作者 张加 李慧蕴 孙志国 苌恩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疗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照组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红细... 目的 探讨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后疗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对照组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炎性因子及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总优良率为87.1%,对照组为64.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感染,对照组总感染率为12.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第3 d及第7 d观察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干扰素-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第3 d及第7 d观察组红细胞C3b受体、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及肿瘤红细胞花环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中回收自体输血可以促进脑动脉瘤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降低免疫反应及炎性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术中回收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疗效 感染发生率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胃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卢伟东 赵亮 +3 位作者 张加 李慧蕴 孙志国 苌恩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胃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择期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时间、自主呼...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胃癌手术患者应激激素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择期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 m in、插管后5 m in、切皮时、切皮后30 m in、手术结束时的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切皮时、切皮后30 m in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能减轻胃癌患者手术中过强的应激反应,降低应激激素水平,维持理想、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有利于保证手术麻醉安全,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手术 瑞芬太尼 麻醉 应激激素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经胸肺超声在宫腔镜四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阮孝国 马丽斌 +5 位作者 苏丹 苌恩强 张伟 张春艳 马晓君 张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5-916,共2页
力持续存在,膨宫介质通过子宫内膜肌层开放的血窦及腹膜、腹膜-血管途径大量吸收进入人体,引起以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血容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其发生机制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综... 力持续存在,膨宫介质通过子宫内膜肌层开放的血窦及腹膜、腹膜-血管途径大量吸收进入人体,引起以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血容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其发生机制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综合征相同,故宫腔镜的这一并发症也统称为TURP综合征。宫腔镜手术中TURP 综合征发生率为0. 1%~0. 2%,是宫腔镜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手术中 患者 TURP综合征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临床综合征 稀释性低钠血症 超声
下载PDF
可视食管引流型、免充气与Supreme喉罩用于全麻剖宫产术患者气道管理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阮孝国 郭高峰 +7 位作者 孙铭阳 苌恩强 李宁涛 马丽斌 丛旭辉 李普乐 林必盛 张加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988-993,共6页
目的评估可视食管引流型、免充气(OPLAC)、Supreme喉罩在全麻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合并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4):可视食管引流型喉罩组(V组)、O... 目的评估可视食管引流型、免充气(OPLAC)、Supreme喉罩在全麻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合并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4):可视食管引流型喉罩组(V组)、OPLAC喉罩组(O组)、Supreme喉罩组(S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置入可视食管引流型喉罩、OPLAC喉罩和Supreme喉罩,根据孕产妇体重选择不同喉罩型号。术前于预麻间行胃超声评估。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放置胃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首要指标喉罩置入成功率,漏气发生情况及密封压,次要指标喉罩放置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V组首次置入成功率降低、漏气发生率升高、密封压降低,O组首要指标发生情况与S组相似;与S组比较,V组拔除喉罩后喉罩粘血和咽痛的发生率升高,O组发生率降低;与S组比较,V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级评分4分患者减少,O组与S组相似;与S组比较,V组喉罩罩体旋转等级评分0分患者减少,O组与S组相似。3组患者术中SpO_(2)、P_(ET)CO_(2)未见差异,均未发现反流误吸证据。结论在择期全麻剖宫产气道管理中,可视食管引流型喉罩、OPLAC与Supreme喉罩均可保证有效通气,OPLAC与Supreme喉罩较可视食管引流型喉罩置入操作更简便、对位更准确,且OPLAC喉罩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产科 剖宫产 喉罩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加 苌恩强 +3 位作者 张伟 赵健 李赛飞 孟凡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型猪20头,体质量25 - 35 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ex组)、对照组(C组),每组10头.肌肉注射氯胺酮及咪达唑仑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机械控制...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型猪20头,体质量25 - 35 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ex组)、对照组(C组),每组10头.肌肉注射氯胺酮及咪达唑仑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机械控制通气,七氟烷维持麻醉.Dex组同时静脉注射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持续泵入0.5μg/(kg·h)维持至冠状动脉阻断前,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开胸暴露心脏后,于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下1/3处阻断30 min,再灌注时间为60 min.阻断前后不同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开胸前、阻断后30 min、再灌注后30、60 min抽取颈内静脉血4ml,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猪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浓度.心肌缺血再灌注20 min进行心律失常评分.再灌注结束后,重新阻断冠状动脉前降支,伊文氏蓝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IS%).结果 再灌注30 min和再灌注60 min时C组的CK-MB及cTnI高于D组(P<0.05).C组和D组再灌注20 min心律失常评分分别为(3.300 ±0.675)和(2.000 ±0.67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IS%(42.4%)高于D组(23.5%,P<0.05).结论 Dex预处理可减轻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预处理
原文传递
神经元NKCC1在七氟醚麻醉诱发新生大鼠皮层癫痫样脑电图波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加 苌恩强 +1 位作者 孙铭阳 孟凡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评价神经元Na^+.K^+-2Cl^-联合转运蛋白(NKCCl)在七氟醚麻醉诱发新生大鼠皮层癫痫样脑电图波中的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24只,4~6日龄,体重8~1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和NKCCl... 目的评价神经元Na^+.K^+-2Cl^-联合转运蛋白(NKCCl)在七氟醚麻醉诱发新生大鼠皮层癫痫样脑电图波中的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24只,4~6日龄,体重8~1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和NKCCl抑制剂布美他尼+七氟醚组(B组)。正确放置电极后,持续监测脑电图,监测30min时D组和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μl/g,B组腹腔注射布美他尼10μg/g。腹腔给药结束后60min时S组和B组开始吸入6%七氟醚3min进行麻醉诱导,随后吸入2.1%七氟醚维持麻醉,麻醉时间1h。记录麻醉期间惊厥波的总持续时间、单次持续时间及次数,棘波振幅和频率。结果C组未见惊厥波和惊厥发生,B组未见棘波发生。与C组比较,S组和B组惊厥波发生率(75%、25%),S组棘波发生率(100%)升高(P〈0.05);与S组比较,B组惊厥波和棘波发生率降低,惊厥波总持续时间和单次持续时间缩短,次数减少(P〈0.05)。结论神经元NKCCl可能参与了七氟醚麻醉诱发的新生大鼠皮层癫痫样脑电图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吸入 婴儿 新生 脑电描记术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幼年大鼠皮层脑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建平 张加 +2 位作者 李宁涛 苌恩强 阮孝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5-777,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七氟烷对幼年大鼠皮层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出生14 d大鼠,建立大脑皮层脑电图(EEG)监测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组)、低浓度七氟烷组(S1组)、高浓度七氟烷组(S2组).动物模型建立后持续记录EEG.D...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七氟烷对幼年大鼠皮层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出生14 d大鼠,建立大脑皮层脑电图(EEG)监测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组)、低浓度七氟烷组(S1组)、高浓度七氟烷组(S2组).动物模型建立后持续记录EEG.D组只记录EEG不给予七氟烷麻醉;S1组吸入6.0%七氟烷麻醉诱导,2.1%维持;S2组吸入8.0%的七氟烷诱导,3.5%维持,七氟烷麻醉1h停止吸入.记录麻醉诱导期间及维持期间EEG棘波的振幅和频率.实验结束后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皮质酮浓度.结果 麻醉诱导期间S2组棘波频率及振幅显著高于S1组(P<0.05),麻醉维持期间S2组棘波频率高于D组(P<0.05).D组、S1、S2组的皮质酮浓度分别为(26.8±3.8)、(106.5±15.1)、(155.9±13.6) μg/L,S1、S2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麻醉期间幼年大鼠皮层EEG可出现棘波,其机制可能与皮质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幼鼠 脑电图 棘波
原文传递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曲线下面积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璐瑶 孙铭阳 +4 位作者 苌恩强 阮孝国 周据津 李璐 张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采用曲线下面积法评价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75岁,BMI 20~28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瑞马唑仑组(R组... 目的:采用曲线下面积法评价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75岁,BMI 20~28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采用滴定法缓慢静脉注射1 mg/ml瑞马唑仑或10 mg/ml丙泊酚,当对口头指令反应消失时停止给药。计算丙泊酚或瑞马唑仑给药后第1个10 min内MAP低于或高于基础值的曲线下面积(AUC_(MAP-)、AUC_(MAP+))和HR低于或高于基础值10%的曲线下的面积(AUC_(HR-)、AUC_(HR+))。记录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注射痛发生情况。术后24 h随访术中知晓发生情况,记录术后30 d内心血管并发症、脑梗死及少尿或无尿的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P组AUC_(MAP-)增大(平均差值为59.375 mmHg·min,95%CI 26.763~91.987 mmHg·min),AUC_(HR-)增大(P<0.05),AUC_(MAP+)和AUC_(HR+)、血管活性药使用率、使用例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见注射痛和术中知晓发生。结论: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瑞马唑仑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优于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 瑞马唑仑 麻醉诱导期
原文传递
产妇腰麻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鹏飞 孙铭阳 +4 位作者 李宁涛 苌恩强 朱永锋 张加 阮孝国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筛选产妇腰麻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的病历资料, 根据腰麻后SBP下降30 mmHg或下降至80 mmHg以下标准, 将产妇分为非SHS组和SHS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前... 目的筛选产妇腰麻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的病历资料, 根据腰麻后SBP下降30 mmHg或下降至80 mmHg以下标准, 将产妇分为非SHS组和SHS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前体位变动时髂外静脉流量差值(ΔIVF)等, 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 筛选危险因素并建立加权评分回归预测模型, 绘制ROC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腰麻后发生SHS的产妇64例, 发生率5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儿腹围、羊水指数、ΔIVF和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是产妇腰麻后发生SH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983, 95%CI为0.968~0.999, 灵敏度为90.6%, 特异度为96.2%, 约登指数为0.868。列线图预测模型经Hosmer-Lemshow检验, P=0.984, 可视化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983。结论胎儿腹围、羊水指数、ΔIVF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是产妇腰麻后发生SHS的独立危险因素, 由此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产妇腰麻后SH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 脊椎 仰卧位 低血压综合征 危险因素 预测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宁涛 张加 +1 位作者 阮孝国 苌恩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体重240~270 g,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胸部创伤组(T组)和胸部创伤+右美托咪定组(TD组)。TD...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体重240~270 g,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胸部创伤组(T组)和胸部创伤+右美托咪定组(TD组)。TD组胸部创伤模型建立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 μg· kg^-1·h^-16 h。于模型制备后6 h时取股动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股动脉放血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Bax和Bcl-2的表达,计算Bcl-2/Bax比值;采用TUNEL法确定凋亡指数(AI)。结果与C组比较,T组及TD组血清TNF-α、IL-6浓度和AI升高,肺组织Bax和Bcl-2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降低(P〈0.01);与T组比较,TD组血清TNF-α、IL-6浓度和AI降低,肺组织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胸部创伤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创伤和损伤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卢伟东 赵亮 +3 位作者 张加 李慧蕴 孙志国 苌恩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8-401,405,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的影响,筛选能稳定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稳定的麻醉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用...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的影响,筛选能稳定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稳定的麻醉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T1)、静注麻药5min后(T2)、插管时(T3)、插管5min后(T4)、切皮5min后(T5)、拔管5min后(T6)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氧代谢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乳酸的变化,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静脉麻醉药物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体重指数(BMI)、感染休克原发疾病、入室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SpO2、SvO2、动脉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2、T3、T4、T5、T6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T1时均升高,但试验组在T2、T3、T4、T5、T6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T2、T3、T4、T5、T6时的SpO2、Sv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氯胺酮和芬太尼用量分别为(51.63±5.04)mg、(18.64±3.72)m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全身麻醉用药量,降低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有效保持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稳定,避免休克患者因低血压、低氧代谢而加重感染休克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血流动力学 氧代谢 影响分析
原文传递
瘢痕体质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声门下气管狭窄的发生情况 被引量:7
13
作者 苌恩强 阮孝国 +3 位作者 李宁涛 孙铭阳 周胜理 张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瘢痕体质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声门下气管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既往在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再次入院进行气道治疗的患者。将发生声门下气管狭窄的患者分为瘢痕体质组和非瘢痕体质组。记录狭窄部位样本... 目的探讨瘢痕体质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声门下气管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既往在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再次入院进行气道治疗的患者。将发生声门下气管狭窄的患者分为瘢痕体质组和非瘢痕体质组。记录狭窄部位样本的病理检测结果;采用Myer-Cotton分级评估声门下气管狭窄程度。记录带套管时间、声门下气管狭窄发生时间,记录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气管切开术患者2276例(瘢痕体质患者139例、非瘢痕体质患者2137例),声门下气管狭窄发生率2.90%,瘢痕体质患者声门下气管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瘢痕体质患者(P<0.01)。与非瘢痕体质组比较,瘢痕体质组Myer-Cotton分级升高,声门下气管狭窄发生时间缩短,治疗次数增多,治疗有效率降低,瘢痕形成率升高(P<0.01)。结论瘢痕体质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更易发生声门下气管狭窄,程度严重,治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狭窄 瘢痕体质 气管切开
原文传递
我国麻醉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宁涛 孙铭阳 +5 位作者 张维佳 阮孝国 苌恩强 丛旭晖 左明章 张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我国麻醉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通过微信平台方式对为COVID-19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的麻醉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从2020年2月18日至3月13日。... 目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我国麻醉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通过微信平台方式对为COVID-19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的麻醉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从2020年2月18日至3月13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到116份问卷调查,回收率为96.7%。剔除4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12份,有效率为96.6%。参与问卷调查的麻醉医师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其中来自于三级医院的比率为77.7%,二级医院的比率为22.3%,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比率为75.9%。行治疗气管插管术的比率为63.4%,行急救气管插管术的比率为36.6%。采取三级防护的比率为76.8%,三级医院采取三级防护的比率高于二级医院(P<0.05)。麻醉医师采用Mallampati分级对患者进行气道评估的比率为63.4%,采用询问困难气道史、检查颈椎活动情况、测量颏甲间距和门齿间距的方法进行气道评估的比率高于采用Mallampati分级的比率(P<0.05)。麻醉医师采用快速序贯诱导气管插管的比率为24.1%,使用可视化气管插管工具的比率为94.6%,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的比率为96.4%。气管插管前使用肌松药的比率为81.2%,与未用肌松药相比,使用肌松药明显提高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的比率(P<0.05)。结论目前我国麻醉医师在三级防护下为COVID-19患者行气管插管术尚未完全普及;快速序贯诱导气管插管方式使用率较低;可视化气管插管工具应用广泛;使用肌松药气管插管更适用于该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插管法 气管内 调查和问卷
原文传递
羟考酮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镇痛研究
15
作者 苌恩强 李宁涛 张加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羟考酮替代舒芬太尼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10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A组)和羟考酮组(B组)。术前5分钟,A组静脉缓慢注射负荷量舒芬太尼0.1μg/kg,然后静脉泵注舒芬太尼0.1... 目的探讨羟考酮替代舒芬太尼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10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A组)和羟考酮组(B组)。术前5分钟,A组静脉缓慢注射负荷量舒芬太尼0.1μg/kg,然后静脉泵注舒芬太尼0.1μg/(kg·h);B组静脉缓慢注射负荷量羟考酮0.1 mg/kg,然后静脉泵注羟考酮0.1 mg/(kg·h)。患者疼痛时,A组增加舒芬太尼至0.2μg/(kg·h);B组增加羟考酮至0.2 mg/(kg·h)。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围术期MAP、HR、RR、SpO2,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OAA/S评分),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头晕情况、遗忘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B组术中OAA/S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中呼吸抑制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比较,羟考酮术中并发症更少,能够安全有效的应用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舒芬太尼 镇痛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麻醉因素对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七氟烷-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旭 张伟 +1 位作者 张加 苌恩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评价七氟烷-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6例,性别不限,年龄45~60岁,体重60~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 目的:评价七氟烷-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6例,性别不限,年龄45~60岁,体重60~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常规全麻组(C组)、七氟烷复合全麻组(S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组(D组)和七氟烷-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组(SD组)。D组与SD组于麻醉诱导开始时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随后以0.4μg·kg^(-1)·h^(-1)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S组和SD组于气管插管后吸入1%~2%七氟烷。于麻醉诱导前、CPB前、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6 h及术后24 h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的浓度。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术中及术后24 h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气管插管保留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3组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降低,SD组术后气管插管保留时间缩短(P<0.05);与S组或D组比较,SD组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降低(P<0.05),术后气管插管保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CU停留时间及心脏自主复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4 h内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七氟烷-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有助于减轻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炎性反应,但无临床转归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吸入 右美托咪啶 心肺转流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原文传递
PPARγ在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与NOX-4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跃丹 张加 +2 位作者 李陈茜 苌恩强 孟凡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评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与NADPH氧化酶4(NOX-4)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2月龄,体重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肺动脉高压组(PH组)、P... 目的评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与NADPH氧化酶4(NOX-4)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2月龄,体重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肺动脉高压组(PH组)、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处理组(R组)和PPARγ拮抗剂GW9662处理组(G组)。PH组采用颈背部皮下单次注射野百合碱60mg/kg的方法制备肺动脉高压模型。R组和G组在注射野百合碱后,给予罗格列酮生理盐水混悬液5mg·kg^-1·d^-1或GW9662溶液2mg·kg^-1·d^-1灌胃,连续4周。于模型制备后4周开胸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随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计算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采用Westernblot法和RT-PCR定量法检测PPARγ、NOX-4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PH组、R组和G组mPAP及中膜厚度百分比升高,肺组织PPARγ及其mRNA表达下调,NOX-4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PH组比较,R组mPAP及中膜厚度百分比降低,肺组织PPARγ及其mRNA表达上调,NOX-4及其mRNA表达下调,G组mPAP及中膜厚度百分比升高,肺组织PPARγ及其mRNA表达下调,NOX-4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PPARγ在大鼠肺动脉高压发展和肺血管重建中内源性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OX-4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高血压 肺性 肺动脉 细胞增殖 NADPH氧化酶
原文传递
合并卡-梅现象患儿行头颈部巨大血管瘤根治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铭阳 李宁涛 +4 位作者 阮孝国 苌恩强 贾佳 张伟 张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2-465,共4页
本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合并头颈部重症血管瘤合并卡-梅现象行头颈部巨大血管瘤手术患儿9例,其中女性4例,男性5例,年龄15~ 135 d.2例患儿术前激素治疗敏感,血小板计数上升至接近正常,7例患儿术前激素治疗不敏感,血小板计数上升不明显... 本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合并头颈部重症血管瘤合并卡-梅现象行头颈部巨大血管瘤手术患儿9例,其中女性4例,男性5例,年龄15~ 135 d.2例患儿术前激素治疗敏感,血小板计数上升至接近正常,7例患儿术前激素治疗不敏感,血小板计数上升不明显.当血小板计数<40×10^9/L时,术前12 h开始输注血小板,直至血小板计数>100×10^9/L.颌面部血管瘤体较大的2例患儿采取保留自主呼吸下吸入高浓度七氟醚行麻醉诱导,其余7例患儿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后行机械通气,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气道压设置为9~12cmH2O.所有患儿吸入七氟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维持HR和SP在正常范围内.术中根据出血量、尿量、生理需要量、CVP等输注液体和血制品.术毕送入PICU,待患儿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1例患儿发生术后肺部感染,术后7d时转出PICU,术后20 d时治愈出院;其余8例患儿术后2d时转出PICU,术后5~10d时治愈出院.术后1年随访患儿恢复良好,血小板计数正常,肿瘤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头颈部肿瘤 麻醉 卡-梅现象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肾癌细胞及肾癌根治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宁 苌恩强 +1 位作者 吕爽 张加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24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肾癌根治术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及对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行单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肾癌根治术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及对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行单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是否应用Dex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NDEX组),比较两组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体外培养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Cortex Proxiamal Tubule Epithelial Cell,HK-2),分别将RCC和HK-2细胞分为右美托咪定组(RD组、HD组)和对照组(RND组、HND组),研究Dex对RCC细胞和HK-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和显著协变量调整后,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102 P=0.294)。2、HD组与HND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ND组相比,RD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P<0.05),侵袭能力增强(P<0.01)。结论在细胞水平,Dex增强了肾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但在机体水平,Dex对肾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则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肾癌根治术 5年生存率 增殖 转移 倾向性得分匹配
原文传递
超声判断喉罩置入位置的准确性:3D-CTR评价
20
作者 吕爽 苌恩强 +2 位作者 范育彩 阮孝国 张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以三维CT重建(3D-CTR)图像为标准,评价超声判断喉罩置入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本院行脑血管介入性支架手术患者134例,年龄18~64岁,体重30~10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分别于喉罩置入前后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术中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以三维CT重建(3D-CTR)图像为标准,评价超声判断喉罩置入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本院行脑血管介入性支架手术患者134例,年龄18~64岁,体重30~10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分别于喉罩置入前后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术中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获得3D-CTR图像。分析患者颈部超声和3D-CTR图像并进行分级。结果最终12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在喉罩垂直位置上,超声分级与3D-CTR分级呈正相关(r=0.742,P<0.05);超声判断喉罩旋转的灵敏度为73.0%(95%CI:62.0%~84.4%)、特异度92.8%(95%CI:86.9%~98.7%)、阳性预测值89.1%(95%CI:80.5%~97.7%)、阴性预测值81.0%(95%CI:72.6%~89.4%)、准确度74.2%(95%CI:65.2%~81.1%)。在喉罩深度分级方面,超声分级与3D-CTR分级呈正相关(r=0.332,P<0.05),超声判断喉罩深度的灵敏度为58.5%(95%CI:46.9%~70.1%)、特异度93.3%(95%CI:87.2%~99.4%)、阳性预测值90.5%(95%CI 82.0%~99.0%)、阴性预测值67.5%(95%CI:57.7%~77.3%)、准确度33.2%(95%CI:16.8%~47.8%)。超声判断喉罩最佳置入位置的阳性预测值61.1%(95%CI:48.6%~73.6%)。结论虽然超声无法测量喉罩尖端入食管的深度,但检测旋转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临床上检测喉罩位置,尤其是旋转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喉面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