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镜与开放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红强 殷德涛 +4 位作者 马润声 王勇飞 柳桢 苌群刚 唐艺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评价腔镜与开放两种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探讨腔镜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按... 目的评价腔镜与开放两种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探讨腔镜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46例,开放组52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清扫淋巴结数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低钙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 3,0.914 1,0.581 9);腔镜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5.06±3.20)枚,开放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4.80±3.19)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6 7)。结论腔镜与开放术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相当,但腔镜术式美容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15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勇飞 殷德涛 +4 位作者 马润声 李红强 柳桢 苌群刚 唐艺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前景。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153例甲状腺单发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RFA术的病例,收集相...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前景。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153例甲状腺单发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RFA术的病例,收集相关资料。行RFA术后第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第1、3、6个月超声下观察结节变化,计算甲状腺结节体积改变及病灶缩小率,分析RFA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进行超声引导下RFA术,术后随访153例,结节最大径和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症状亦明显改善,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RFA技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确切等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 甲状腺良性结节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难治性淋巴漏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柳桢 殷德涛 +4 位作者 马润声 李红强 王勇飞 苌群刚 唐艺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疗效。方法入组14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病例,对其应用奥曲肽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14例难治性颈淋巴漏中,12例(12/14,86%)在应用奥曲肽后最终成功愈合...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疗效。方法入组14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病例,对其应用奥曲肽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14例难治性颈淋巴漏中,12例(12/14,86%)在应用奥曲肽后最终成功愈合并拔管。全部病例中,7例(7/14,50%)应用奥曲肽后次日引流量较之前减少50%以上,4例(4/14,29%)应用奥曲肽后次日引流量无明显减少。结论奥曲肽是处理难治性颈淋巴漏的手段之一,对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淋巴漏 颈清扫术 甲状腺癌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钱连连 潘晓培 +2 位作者 李红强 苌群刚 殷德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7期3241-3244,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1-6月,43例)与研究组(2019年7-12月,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理应激反应情况[术前、术后2 h、术后6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心理应激反应情况[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研究组SBP、DB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术后机体生理状态恢复,同时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全程护理干预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预后因素评价
5
作者 李红强 王龙龙 +3 位作者 马润声 唐艺峰 苌群刚 殷德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9-893,共5页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071例早期DTC和228例局部进展期DTC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术后随访资料,筛选其中...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071例早期DTC和228例局部进展期DTC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术后随访资料,筛选其中影响局部进展期DTC复发的危险因素,基于筛选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局部进展期DTC与早期DTC病人在年龄≥55岁、合并桥本甲状腺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早期DTC相比,局部进展期DTC病人男性、肿瘤长径>2 cm、多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肿瘤长径>2 cm,侵犯周围器官是局部进展期DT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1年、3年、5年无病生存概率的受试者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95%CI 0.623-0.911)、0.717(95%CI 0.582-0.852)、0.744(95%CI 0.617-0.872),提示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结论 男性、肿瘤长径>2 cm、多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DTC病人更有可能出现局部进展;年龄≥55岁、肿瘤长径>2 cm,侵犯周围器官的局部进展期DTC更易复发,建议制定更积极的治疗和随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局部进展期甲状腺癌 复发 列线图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梓洋 苌群刚 +3 位作者 郭浩浩 杜新 刘益豪 殷德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2175-2182,共8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相关因素,并建立评估LN‑prRLN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PTC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多因...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LN‑prRLN)转移的相关因素,并建立评估LN‑prRLN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PTC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N‑prRLN转移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收集甲状腺外科2022年1至6月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外部验证。结果纳入466例PTC患者,男106例,女360例,年龄M(Q_(1),Q_(3))44(33,53)岁,训练组280例,内部验证组18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66,95%CI:0.938~0.996,P=0.027)、肿瘤大小(OR=1.048,95%CI:1.001~1.098,P=0.043)、多灶(OR=2.459,95%CI:1.268~4.767,P=0.008)、超声报告右中央区淋巴结转移(OR=3.099,95%CI:1.255~7.651,P=0.014)、腺外侵犯(OR=3.561,95%CI:1.255~10.102,P=0.017)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OR=1.010,95%CI:1.001~1.018,P=0.032)是LN‑prRLN转移的相关因素。训练组、内部验证组和外部验证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95%CI:0.691~0.840)、0.747(95%CI:0.657~0.837)和0.754(95%CI:0.639~0.869)。结论对于肿瘤直径大、多灶、超声报告右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腺外侵犯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高的年轻PTC患者,建议行LN‑prRLN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喉返神经 淋巴结 列线图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及颈淋巴结转移特征 被引量:36
7
作者 殷德涛 韩飏 +4 位作者 张亚原 李红强 王勇飞 柳桢 苌群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病理及颈淋巴结转移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6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23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多灶性PTC患者148例,单灶性PTC患...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病理及颈淋巴结转移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6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23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多灶性PTC患者148例,单灶性PTC患者175例。结果:多灶性PTC患者与单灶性PTC患者间性别、年龄、癌灶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前者更易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01)、颈侧区淋巴结转移(P=0.028)及腺外浸润(P<0.001);多灶性PTC患者中,癌灶数≥3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P=0.010)、侧区淋巴结转移率(P=0.018)及腺外浸润的发生率(P=0.020)明显高于癌灶数=2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癌灶最大径(P=0.005)及癌灶数量(P=0.006)为多灶性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灶性PTC较单灶性PTC侵袭性强,更易发生转移、浸润,建议选择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作为标准化手术方式,颈侧区存在可疑肿大淋巴结者应积极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绕肝提拉法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志明 胡宽 +5 位作者 苌群刚 黄云 周乐杜 李新营 李劲东 陶一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LHM)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ALPPS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肝右叶肿瘤3例,肝尾状叶肿瘤1例,均采用LHM法导引的一期左、右肝脏原位劈离...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LHM)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ALPPS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肝右叶肿瘤3例,肝尾状叶肿瘤1例,均采用LHM法导引的一期左、右肝脏原位劈离,右门静脉切断;二期行肿瘤完整切除。结果:4例均预先游离肝脏,成功安置弹力带,顺利实施二期肝切除术;一期手术时间195~273(232.2±35.3)min,术中失血420~1 210(735±344.3)m L,并发胆瘘1例;二期手术时间98~186(139.5±36.6)min,术中失血100~320(197.5±95.3)m L;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3例情况良好,1例术后2个月复发死亡。结论:LHM法对于下腔静脉的保护,充分显露左右肝动脉、肝静脉、肝内胆管有较好的效果,可常规适用于肝肿瘤ALPPS二步肝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绕肝提拉法
原文传递
T1-2N0M0期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红强 马润声 +3 位作者 唐艺峰 苌群刚 王龙龙 殷德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2-894,899,共4页
目的分析T1-2N0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治疗术式的肿瘤复发再手术率,探讨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28例术前评估为T1-2N0M0期,行全甲状腺切除加中... 目的分析T1-2N0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治疗术式的肿瘤复发再手术率,探讨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28例术前评估为T1-2N0M0期,行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临床资料。参考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评估如果选择行腺叶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而不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能出现肿瘤复发的情况,并统计复发再手术率。结果如果选择行全甲状腺切除术不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肿瘤复发再手术率35.2%(19/54);如果选择行腺叶切除术不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肿瘤复发再手术率32.7%(54/165);两者总体肿瘤复发再手术率为33.3%(73/219)。结论选择T1-2N0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时,参考ATA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可能会缩小手术范围,增加肿瘤复发再手术率。选择手术方式时应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根据肿瘤大小、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保证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安全前提下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全甲状腺切除术 腺叶切除术 复发
原文传递
1~4cm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选择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效益和风险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殷德涛 张亚原 +4 位作者 韩飓 王勇飞 李红强 柳桢 苌群刚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研究和分析初次手术选择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1-4 cm甲状腺癌患者带来的效益和风险。方法 系统性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间因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病例,依据最新修订后的... 目的 研究和分析初次手术选择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1-4 cm甲状腺癌患者带来的效益和风险。方法 系统性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间因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病例,依据最新修订后的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指南,选取符合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4 cm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171例,依据原发灶的病理结果特点,评估病例中如果初次手术选择了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则最终可能需要二次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比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49%面临行二次手术的风险。结论 术前诊断为1-4 cm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如果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则面临行二次手术的风险,甲状腺医师及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权衡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能带来的获益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指南 甲状腺二次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清君 王永波 +1 位作者 苌群刚 殷德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复杂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一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手术时长>3h的患者373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探讨复杂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一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手术时长>3h的患者373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一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手术时长>3h的患者38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给予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应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引流管天数(2.5±0.42vs3.2±0.63,t=25.72,P<0.001)及术后住院时间(3.6±0.57vs4.8±0.71,t=18.07,P<0.001)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术后呼吸音粗(3.1%vs6.7%,x^2=4.790,P=0.029)、轻中度呼吸困难(1.0%vs3.2%,x^2=4.191,x^2=0.041),咳嗽咳痰(8.3%vs14.2%,x^2=5.366,P=0.021)、咽痛(4.9%vs9.4%,x^2=4.952,P=0.026)、头痛(8.8%vs11.5%,x^2=4.392,x^2=0.036)、恶心呕吐(3.6%vs8.6,x^2=7.235,P=0.007)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术后声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vs2.1%,x^2=0.352,P=0.553);两组患者术后感染(2例vs1例x^2=0.299,P=0.585)、伤口愈合延迟(3例vs3例,x^2=0.002,P=0.964)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杂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手术 围手术期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21980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53
12
作者 王龙龙 李红强 +2 位作者 苌群刚 李铄 殷德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趋势变化。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新发甲状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数目、中央区及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趋势变化。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新发甲状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数目、中央区及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甲状腺癌患者21980例,女16895例,男5085例(性别比例3.3∶1),年龄4~95(47.6±11.8)岁。除2012年外,女性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均高于男性,两者发病年龄均呈随时间减小趋势(女性:Z=-2.703,P=0.007;男性:Z=-3.004,P=0.003)。女性25~39岁、男性20~39岁年龄段的患者占比呈增高趋势;两组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均呈递减趋势(均P<0.05)。新发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绝大部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占98.5%(21645/21980)。新发PTC主要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74.8%,16189/21645),各类型及大小的肿瘤的构成比未见明显时间变化趋势(均P>0.05)。随着肿瘤长径的增加,中央区(Z=-2.205,P=0.027)及侧区(Z=-2.205,P=0.027)淋巴结阳性率逐渐升高。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建议加强相应年龄范围人群的筛查。新发甲状腺癌主要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其淋巴结转移和多灶性比例较高,治疗方法仍需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发病年龄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席镤 李红强 +4 位作者 柳桢 王勇飞 唐艺峰 苌群刚 殷德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人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规律(中央区淋巴结无转移而颈侧区淋巴结有转移)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人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规律(中央区淋巴结无转移而颈侧区淋巴结有转移)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有侧区淋巴结转移的275例PTC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发生率为13.1%(36/275),肿瘤位于上极(OR 2.780,95%CI 1.270~6.083;P=0.011),年龄(OR 1.077,95%CI 1.039~1.116;P<0.001),单侧癌(OR 2.459,95%CI 1.094~5.529;P<0.001)是PTC病人出现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预测跳跃性转移的最佳年龄界值为48.5岁(敏感度=0.556,特异度=0.753,曲线下面积=0.680,P=0.001)。跳跃性转移病人检出的中央区淋巴结个数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与非跳跃性转移病人相比均较少。结论PTC病人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并不少见,对肿瘤位于腺体上极,年龄≥48.5岁,单侧癌的病人应仔细评估,必要时可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跳跃性转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基因和TERT启动子基因突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飞红 李红强 +5 位作者 马润声 王勇飞 柳桢 苌群刚 唐艺峰 殷德涛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816-819,共4页
目的 阐明BRAFV600E基因和TERT启动子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7年2月-9月期间,手术治疗的4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BRAFV600E及TERT... 目的 阐明BRAFV600E基因和TERT启动子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7年2月-9月期间,手术治疗的4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BRAFV600E及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应用x2检验分析BRAFV600E及TER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 BRAFV600E和TERT启动子的突变率分别为77.8% (336/432)和5.3% (23/432).BRAFV600E发生突变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未突变的患者显著增加(P<0.05).TERT启动子发生突变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未突变的患者显著增加(P<0.05).BRAFV600E和TERT启动子同时突变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比单独BRAFV600E突变的患者显著增加(P<0.05).结论 BRAFV600E突变和(或)TERT启动子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通过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术后常规病理分子诊断对二者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策略,并对患者的复发风险作出更准确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卡方分布 TERT启动子 BRAFV600E 颈部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