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MT启动子甲基化在接受放化疗的新发 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预后作用
1
作者 古威芹 李晨曦 +2 位作者 陈小红 苏丽萍 郑亚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对新发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术后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诊断的41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GB... 目的探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对新发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术后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诊断的41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GB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焦磷酸测序评估GBM患者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分析与患者预后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43%。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未甲基化患者(P<0.05),甲基化患者的总生存期也明显长于未甲基化患者(P<0.05)。结论MGMT启动子甲基化可延长IDH野生型GBM患者术后放化疗后生存期,但未见线性关系,提示MGMT启动子甲基化对预后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MGMT 甲基化 烷化治疗 焦磷酸测序
下载PDF
HK2和VDAC1在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
作者 肖锦玲 管雅玲 +3 位作者 朱森森 庄梦婕 苏丽萍 蒲红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HK2和VDAC1在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方法,建立二乙酰吗啡成瘾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Control,n=10)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Model,n=15)首次皮下注射二乙酰吗啡剂量为5 m... 目的探讨HK2和VDAC1在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方法,建立二乙酰吗啡成瘾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Control,n=10)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Model,n=15)首次皮下注射二乙酰吗啡剂量为5 mg/kg,以后逐日递增剂量2.5 mg/(kg·d),连续注射20 d;模型+10 D组(Model+10D,n=15)在模型组基础上继续递增剂量至第10天。采用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TUNEL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K2、VDAC1及凋亡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发现随着二乙酰吗啡干预时间的延长,心肌组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损伤。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血清LDH、GOT含量及心肌凋亡率升高,HK2和抗凋亡因子Bcl-2的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VDAC1和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Clevea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10 D组中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乙酰吗啡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HK2和VDAC1可能参与了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吗啡 心肌凋亡 己糖激酶2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 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苏丽萍 袁菱 +1 位作者 吴敏 陆芬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应用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8例AMI合并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入组者均给予利尿剂扩血管、强心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39例在此基础上给...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应用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8例AMI合并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入组者均给予利尿剂扩血管、强心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3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EN,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心功能、并发症及炎性因子。结果:干预后ALB、Hb水平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CO、LVEF及SV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CRP、IGF-1、IL-6水平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BNP水平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5.12%低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AMI合并心衰应用早期EN,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心功能改善,并减轻炎症损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早期肠内营养 急性心肌梗死 营养状况 低钠血症 心功能
下载PDF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马倩 苏丽萍 +3 位作者 苗娜 刘婷 黄晶 张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822,共7页
目的分析3例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PTP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21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PTPR患者,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 目的分析3例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PTP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21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PTPR患者,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结合文献复习了解该病的相关分子特征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结果3例PTPR患者均以头痛及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组织学形态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单层或复层乳头状结构,且细胞呈极性分布(近血管侧胞质丰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3例广谱细胞角蛋白(AE1/AE3)、极低分子量角蛋白(CAM5.2)、角蛋白18(CK18)、配对盒蛋白8(PAX8)呈弥漫强阳性;波形蛋白(VIM)阳性,靠近血管端胞质浓染明显;2例神经胶质标志物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呈弥漫阳性,1例呈灶状阳性;3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均呈阴性。3例PTEN表达缺失,p-Akt呈阳性表达。英文文献检索PTPR报道中涉及分子检测9篇,其中7篇运用基因组杂交比对检测29例(29/62)PTPR患者的染色体改变,发现96.6%(28/29)的患者10号染色体缺失、57.1%(16/28)的患者8号染色体增加。结论PTPR呈特定的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特征有助于诊断。PTEN蛋白缺失及p-Akt、PAX8阳性表达提示PAX8、PTEN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PTPR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骨科护士培训运用ADDIE模型联合反转课堂的设计及应用
5
作者 吕畅 陈琰琰 +1 位作者 苏丽萍 王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0152-0156,共5页
目的以在职骨科护士的岗位培训为导向,运用ADDIE模型联合反转课堂设计应用临床岗位培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职骨科临床护士15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培训员的年龄、职称、学历以及性别进行配对分组。其中传统培训... 目的以在职骨科护士的岗位培训为导向,运用ADDIE模型联合反转课堂设计应用临床岗位培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职骨科临床护士15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培训员的年龄、职称、学历以及性别进行配对分组。其中传统培训组75人(对照组),ADDIE模型联合反转课堂组75人(实验组), 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培训模式,实验组实施ADDIE模型联合反转课堂设计应用岗位培训。比较两组临床护士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培训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科研成果。结果试验在组护士理论考核试卷得分(P = 0.034),教学整体满意度得分(P<0.001),护理患者满意度(P = 0.038)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DIE模式联合反转课堂培训模式激发了护士学习兴趣,促进护士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提高,锻炼了护士科研思维,提升培训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课堂 ADDIE模型 在职护士 岗位培训
下载PDF
MICM分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凯祺 苏丽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275-1278,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异质性,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随着基因组学、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的发展,淋巴瘤的诊断分型不再局限于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异质性,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随着基因组学、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的发展,淋巴瘤的诊断分型不再局限于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逐渐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出现的各种生物标志物也为深入了解淋巴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优化治疗及评估预后奠定了基础。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分型一起构成了淋巴瘤诊疗的MICM分型。现就MICM分型在DLBCL诊断、分型、分期、治疗及预后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病理形态学 免疫表型 细胞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MICM分型
下载PDF
骨髓浸润伴染色体异常的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李香霖 关涛 +4 位作者 赵志强 刘小兰 王慧 苏丽萍 王列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6-1371,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浸润伴染色体异常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染色体异常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断为骨髓浸润且具有完整染色体结果的8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其... 目的:探讨骨髓浸润伴染色体异常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染色体异常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断为骨髓浸润且具有完整染色体结果的8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无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分析,log-rank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有31例检测出染色体异常(35.2%),其中复杂核型者15例(17.0%)。复杂核型患者BCL-2、BCL-6、C-MYC、Ki-67≥80%阳性检出率高,且多为双表达。生存分析发现复杂核型的DLBCL患者PFS和OS明显差于染色体正常及1-2条染色体异常患者。结论:骨髓浸润且染色体异常的DLBCL患者中,复杂核型患者的生存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染色体异常 生存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EZRIN与ASAP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8
作者 管雅玲 季敏 +4 位作者 肖锦玲 刘丽 苏丽萍 马丽娟 蒲红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3-49,55,共8页
目的探讨EZRIN(EZRIN-radixin-moesin)与ASAP3(Arf-GAP containing SH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样本库中经手术切除的175例食管鳞癌组织芯片样本... 目的探讨EZRIN(EZRIN-radixin-moesin)与ASAP3(Arf-GAP containing SH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样本库中经手术切除的175例食管鳞癌组织芯片样本及6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芯片样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芯片中EZRIN与ASAP3的表达情况,临床病理参数及其预后相关性。结果EZRIN、ASAP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3%(144/175)、70.9%(124/175);临床病理参数研究结果显示,EZRIN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其中低分化、全层浸润、TNM IIIA+B+C期及有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P3与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ZRIN与总生存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AP3低表达患者相比,ASAP3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更短(P<0.05);ASAP3高表达和TNM IIIA+B+C期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ZRIN与ASAP3的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进展有关,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 ASAP3 食管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女性患者心脏康复的现状与展望
9
作者 李孟娟 李真 +4 位作者 张秀杰 苏丽萍 刘萌垚 薛亚男 刘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8-549,共2页
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女性每年死亡人数的35%,2019年全球约有2.75亿女性患有CVD,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6420/10万。北京安贞医院调查了来自全国39个社区的47841名居民,发现我国在CVD... 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女性每年死亡人数的35%,2019年全球约有2.75亿女性患有CVD,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6420/10万。北京安贞医院调查了来自全国39个社区的47841名居民,发现我国在CVD的预防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目前我国也更加关注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预防,2017年颁布的中国女性心血管病预防专家共识,号召加强并推动我国女性CVD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心血管疾病 心脏康复 二级预防 康复管理
下载PDF
IP3R1调控CaMKⅡ和VDAC1在海洛因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中的作用
10
作者 管雅玲 肖锦玲 +7 位作者 苏丽萍 庄梦婕 刘丽 季敏 朱森森 刘静宇 戴晨璐 蒲红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1-1930,共10页
目的:探讨1,4,5-三磷酸肌醇1型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1,IP3R1)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oltage-dependent anion ... 目的:探讨1,4,5-三磷酸肌醇1型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1,IP3R1)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1,VDAC1)在海洛因(heroin,HE)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联合蛋白组学和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分析心律失常芯片数据,寻找关键调控因子。构建IP3R1基因敲减慢病毒并感染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HE组和HE+shIP3R1组。结晶紫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学变化;Fluo-4/AM探针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水平;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分析IP3R1与CaMKⅡδ和VDAC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检测IP3R1、CaMKⅡδ、p-CaM-KⅡδ(T287)和VDAC1的蛋白水平。结果:结合蛋白质组学和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89410分析,筛选得到80个差异共表达分子,基于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关键因子IP3R1,且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IP3R1结合蛋白:CaMKⅡδ和VDAC1。Co-IP结果验证IP3R1与CaMKⅡδ和VDAC1存在相互作用,且HE干预后NRCMs中IP3R1与CaMKⅡδ和VDAC1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E组NRCMs数量急剧减少,细胞膜变窄,伪足减少,细胞核结构模糊;LDH和AST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严重,证实HE对NRCMs具有毒性作用并导致线粒体损伤。与control组相比,HE组心肌细胞内Ca^(2+)浓度、ROS水平、MMP以及IP3R1、p-CaMKⅡδ(T287)和VDAC1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HE+shIP3R1组这些指标均显著减低(P<0.05);ATP水平则相反。这证实沉默IP3R1表达可减轻HE干预后NRCMs的钙超载及线粒体损伤。结论:IP3R1通过调控CaMKⅡ和VDAC1引起心肌细胞钙超载和ROS生成增多,参与HE诱导的心肌细胞节律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心律失常 1 4 5-三磷酸肌醇1型受体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
下载PDF
抑制剂KN-93干预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11
作者 季敏 苏丽萍 +3 位作者 刘丽 管雅玲 肖锦玲 蒲红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9期4-9,共6页
目的使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抑制剂KN-93干预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的作用。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乳鼠,雌雄不限,提取心肌组织,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100μmol/L二乙酰吗啡作用24 h,实验组使... 目的使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抑制剂KN-93干预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的作用。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乳鼠,雌雄不限,提取心肌组织,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100μmol/L二乙酰吗啡作用24 h,实验组使用100μmol/L二乙酰吗啡+1μmol/L KN-93作用24 h。采用TMT相对定量蛋白质技术筛选出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具有显著性表达差异蛋白质,筛选标准:表达倍数上调>1.2倍或下调<0.83倍且P<0.05。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细胞定位和参与的生物学过程,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参与的代谢或信号通路,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蛋白质之间有结合作用或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磷酸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T技术共筛选出34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对细胞因子的反应、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等过程,影响相同的蛋白质结合、信号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和细胞外区域部分、胞外区等细胞组分蛋白,主要富集在癌症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阿尔茨海默病等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显示,MSH6、NFk B1等可能与CaMKⅡ存在蛋白质互相作用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DCY7、NFk B1、MSH6、MMP2、MMP9、NQO1、TXNRD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MKⅡ可能通过调控NFk B、MSH6等蛋白的改变,通过癌症途径信号通路调节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二乙酰吗啡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吗啡 心肌细胞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基于RTDS的光伏并网系统实时仿真平台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苏丽萍 陈侃 +1 位作者 李国杰 金之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0-115,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伏并网系统实时仿真方法:它基于实际天气情况包括日照强度和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温度,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的软件部分RSCAD仿真平台中搭建实时仿真模型,对光伏并网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通过编写script文件导入大量实际...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伏并网系统实时仿真方法:它基于实际天气情况包括日照强度和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温度,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的软件部分RSCAD仿真平台中搭建实时仿真模型,对光伏并网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通过编写script文件导入大量实际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数据,研究在RTDS平台上进行模拟室外光伏的实时仿真实验。该实时数字仿真平台不仅克服了实物系统受光照与温度信号现实条件的限制,而且可以兼顾硬件环境对实验的影响,为实验室内进行光伏系统实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仿真结果不仅表明此仿真方法的可行性,而且提供了更多更详细的关于光伏并网系统动态特性的实时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DS 实时仿真 光伏并网系统 数据导入 动态特性
下载PDF
CXCR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3
作者 苏丽萍 张进平 +2 位作者 陈晋 王缨 熊思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CXCR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通过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肺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XCR4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肺组织相比,36例中34例肺癌组织表达较高水平的CXCR4。CXCR4的高表达与肺... 目的:探讨CXCR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通过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肺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XCR4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肺组织相比,36例中34例肺癌组织表达较高水平的CXCR4。CXCR4的高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肺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临床转移(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浸润)有关。结论:CXCR4的上调表达见于肺癌的发生早期,其高水平与肺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XCR4 表达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人肺癌高转移细胞株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苏丽萍 张进平 +3 位作者 徐焕宾 郑秀娟 储以薇 熊思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03-606,616,共5页
目的 :以人肺癌高、低转移细胞株 95D、95C为研究对象 ,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细胞体外转移潜能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检测 95D、95C细胞CXCR4mRNA的表达情况 ;以PMA活化肿瘤细胞 ,研究CXCR4mRNA表达水平与... 目的 :以人肺癌高、低转移细胞株 95D、95C为研究对象 ,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细胞体外转移潜能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检测 95D、95C细胞CXCR4mRNA的表达情况 ;以PMA活化肿瘤细胞 ,研究CXCR4mRNA表达水平与细胞活性状态的关系 ;应用钙离子内流实验验证其表达是否具有功能 ;通过趋化实验观察CXCR4特异性配件SDF 1α和裸鼠组织匀浆液对 95D细胞的趋化迁移作用 ;通过MTT法测定 95D细胞对SDF 1α作用的增殖反应。结果 :95D细胞功能性地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 ,且其表达水平与细胞活性状态有关 ;CXCR4特异性配件SDF 1α和裸鼠肺、淋巴结组织匀浆均可在体外趋化 95D细胞的迁移 ,SDF 1α还可促进 95D细胞的增殖。结论 :95D细胞功能性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可能与人肺癌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人肺癌细胞 转移
下载PDF
CXCR4表达水平对肺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苏丽萍 张进平 +2 位作者 郑秀娟 储以薇 熊思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水平对人肺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FACS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肺癌细胞株95C,95D细胞的表达。构建CXCR4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至95C和95D细胞内,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水平对人肺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FACS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肺癌细胞株95C,95D细胞的表达。构建CXCR4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至95C和95D细胞内,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株。通过趋化和趋化侵袭实验测定转染前后细胞对基质衍生因子(SDF-1α)的迁移能力,通过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活性,通过FACS检测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CXCR4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质粒pcDNA3-X4和pcDNA3-ASX4能明显上调或下调肺癌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上调95C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可以增强其对SDF-1α的趋化反应性、MMP-2活性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相反,下调95D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抑制了其对SDF-1α的趋化反应性、MMP-2活性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结论:上调或下调肺癌细胞表面CXCR4表达可以显著增强或抑制其转移潜能,提示CXCR4表达水平与肺癌细胞转移潜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 肺癌细胞 转移潜能
下载PDF
AJUBA调控MST1 YAP1和TAZ因子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丽萍 季敏 +5 位作者 路子扬 刘丽 王维娜 苗娜 张巍 蒲红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1-337,共7页
目的:探讨AJUB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中表达以及是否通过调控MST1、YAP1和TAZ因子影响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JUBA蛋白在食管癌细胞系KYSE30、KYSE150与KYSE450... 目的:探讨AJUB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中表达以及是否通过调控MST1、YAP1和TAZ因子影响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JUBA蛋白在食管癌细胞系KYSE30、KYSE150与KYSE450中的表达水平,构建shRNA干扰载体AJUBA转染至KYSE150食管癌细胞系;通过体外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探究AJUBA对KYSE150细胞的增殖、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ST1、YAP1和TAZ mRNA和蛋白的表达;核质分离实验检测AJUBA、YAP1和TAZ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稳定干扰AJUBA基因后,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hAJUBA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shAJUBA组中的细胞阻滞于G0/G1期,G2/M期与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AJUBA空染组相比,shAJUBA组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减弱(P<0.001);RT-PCR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shAJUBA组细胞中的MST1、YAP1、TAZ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质分离实验结果提示AJUBA蛋白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株(SHEE)细胞核中表达,而在KYSE150细胞胞质与胞核中表达;YAP1和TAZ蛋白在SHEE细胞中不表达,在KYSE150细胞质与细胞核中表达,上述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JUBA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可能与激活MST1、YAP1、TAZ因子的表达而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AJUBA蛋白 Hippo信号通路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SCID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丽萍 郝福荣 +4 位作者 张永芳 缪竞诚 白艳艳 张占英 张澜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7-409,413,共4页
目的 :检测扩增后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的体内移植能力和造血活性 ,建立脐血细胞体外扩增优化方案和体内移植的SCID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方法扩增脐血CD34+ 细胞 ,将扩增前后的细胞移植给预先经过亚致死量辐照的S... 目的 :检测扩增后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的体内移植能力和造血活性 ,建立脐血细胞体外扩增优化方案和体内移植的SCID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方法扩增脐血CD34+ 细胞 ,将扩增前后的细胞移植给预先经过亚致死量辐照的SCID小鼠 ,4w后通过免疫荧光标记、PCR等检测存活小鼠体内的人源细胞。结果 :连续培养一定时间后 ,FL +TPO +SCF +IL 6组脐血细胞得到持续扩增 ,并能维持一定比例的CD34+ 细胞 ;SCF +IL 3+IL 6 +GM CSF +EPO组在第 2周时集落形成数已降低 ,第 4周时集落形成的细胞、CD34+ 细胞已基本检测不到。移植至少 4w后 ,在存活小鼠体内检测到人CD4 5 + 细胞和Alu基因。结论 :因子组合FL +TPO +CSF +IL 6可以有效扩增脐血CD34+ 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脐血 扩增 移植 造血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
下载PDF
复合纤维素酶制剂对育肥羊的增重效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苏丽萍 马双青 +3 位作者 韩增祥 何长芳 辛总秀 海存秀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45,共3页
选择24只育肥羊,按品种、年龄、体重、性别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只,两组羊在基础日粮及饲养管理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羊日粮中添加含有复合纤维素酶制剂的预混料,对照组添加不含纤维素酶制剂的预混料,经9... 选择24只育肥羊,按品种、年龄、体重、性别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只,两组羊在基础日粮及饲养管理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羊日粮中添加含有复合纤维素酶制剂的预混料,对照组添加不含纤维素酶制剂的预混料,经90 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羊只均增重分别为11.76 kg和15.59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只均多增重3.83 kg,差异极显著(P<0.01),增重提高32.6%。试验组和对照组羊只获利分别为40.54元和1.11元,试验组比对照组多收入39.43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羊 复合纤维素酶 增重
下载PDF
二乙酰吗啡致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凋亡过程中C-Jun、Cytc和Caspase-9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丽萍 路子扬 +5 位作者 刘丽 张巍 天园 胡夏韵 蒲红伟 韩登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3943-3948,共6页
背景:二乙酰吗啡药物可导致神经元损伤,但是目前二乙酰吗啡是否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C-jun、Cytc和Caspase-9因子是否参与此过程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C-jun、Cytc、Caspase-9是否参与二乙酰吗啡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过程。方法:将SD乳鼠... 背景:二乙酰吗啡药物可导致神经元损伤,但是目前二乙酰吗啡是否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C-jun、Cytc和Caspase-9因子是否参与此过程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C-jun、Cytc、Caspase-9是否参与二乙酰吗啡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过程。方法:将SD乳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7 d,采用不同质量浓度二乙酰吗啡(0,10,40,80,100,120 mg/L)干预神经元细胞24 h,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100 mg/L二乙酰吗啡和20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作用于细胞24 h,通过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C-jun、Cytc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在不同质量浓度二乙酰吗啡干预下,随着给药质量浓度的增加,神经元细胞胞体萎缩、亮度降低,部分呈灰黑色,细胞碎裂,神经元网状结构不同程度的消失,细胞改变数量逐渐增加;②随着给药质量浓度的增加,形态改变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 <0.01),细胞凋亡率也显著增高(P <0.01);③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二乙酰吗啡作用神经元细胞时,二乙酰吗啡组C-jun、Cytc和Caspase-9蛋白呈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与二乙酰吗啡组相比,二乙酰吗啡+SP600125组C-jun、Cytc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④结果表明,二乙酰吗啡可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凋亡,C-jun、Cytc和Caspase-9参与了二乙酰吗啡致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吗啡 小脑 神经元 C-JUN CYTC CASPASE-9 凋亡
下载PDF
数字技术在古建筑遗址复原中的应用研究——以避暑山庄碧静堂为例
20
作者 李新月 苏丽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6期42-45,共4页
运用数字技术对古建筑文化遗址进行数字化复原以及文化的加工,为大众提供一个真实体验的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避暑山庄多处建筑被损毁的原因,导致很多非常优秀的中国园林建筑被掩盖。本文通过分析古建筑数字复原的思路,以... 运用数字技术对古建筑文化遗址进行数字化复原以及文化的加工,为大众提供一个真实体验的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避暑山庄多处建筑被损毁的原因,导致很多非常优秀的中国园林建筑被掩盖。本文通过分析古建筑数字复原的思路,以碧静堂为例,详细研究了数字化复原过程,以此实现让游客通过数字技术感受古建筑魅力,达到传播古建筑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山庄 交互技术 古建筑复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