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非编码核糖核酸研究进展
1
作者 鲍迁 刘爱军 苏俊武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由于先天性的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出现的解剖畸形,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在中国,每1 000名新生儿就有9例患病[1]。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大大改善的危重症CHD患者的预后;但是,...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由于先天性的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出现的解剖畸形,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在中国,每1 000名新生儿就有9例患病[1]。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大大改善的危重症CHD患者的预后;但是,CHD患者成年后不良健康事件,如癌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较于正常人明显增加[2]。CHD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及人口生命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方面的负担[3]。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非编码核糖核酸 微小核糖核酸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下载PDF
云南24个紫山药品系的营养保健功能成分分析
2
作者 孙志刚 陈强 +5 位作者 苏俊武 槐可跃 刘永刚 陈友祥 王绍昌 凌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85-189,254,共6页
对云南24个紫山药品系8个主要功能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云南紫山药的主要营养保健功能成分。结果表明,云南紫山药的淀粉、膳食纤维、蛋白质、粗多糖、花青素、尿囊素和多酚等营养保健功能成分含量较高,而薯蓣皂苷的含量较低。24个品系鲜样... 对云南24个紫山药品系8个主要功能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云南紫山药的主要营养保健功能成分。结果表明,云南紫山药的淀粉、膳食纤维、蛋白质、粗多糖、花青素、尿囊素和多酚等营养保健功能成分含量较高,而薯蓣皂苷的含量较低。24个品系鲜样平均的淀粉含量为23.7%,膳食纤维含量为2.42%,蛋白质含量为2.56%,粗多糖含量为0.65%,花青素总量为161.8 mg/kg;干样平均的薯蓣皂苷含量为0.012 5%,尿囊素含量为0.75%,多酚含量为0.23%。花青素主要是矢车菊色素,其次是芍药素,还含有少量的天竺葵色素、飞燕草色素和锦葵色素,基本不含有矮牵牛色素。不同功能成分间的相关性不强,仅淀粉含量与粗多糖、薯蓣皂苷的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膳食纤维与多酚的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尿囊素、多酚的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系间的营养保健功能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在良种选育上有较大的潜力,通过对8个功能成分排序进行综合评价,较为优良的品系为YP3-3、LD13-1、JC1-1、LD25-6、MZ1-3、PE1、LD21-1、SXC3-2、YS5-3、YP7-1和YP7-5共1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山药 品系 营养保健 功能成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云南紫山药茎叶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前景
3
作者 孙志刚 陈友祥 +4 位作者 陈强 刘永刚 王绍昌 凌敏 苏俊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87-191,共5页
对云南紫山药茎叶的营养、功能成分和开发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紫山药茎叶中除蛋白质(157 g/kg)、脂肪(9 g/kg)、碳水化合物(666 g/kg)、粗纤维(309 g/kg)、灰分(96 g/kg)和能量(14320 kJ/kg)等常规营养成分高外,还含有丰富的尿囊... 对云南紫山药茎叶的营养、功能成分和开发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紫山药茎叶中除蛋白质(157 g/kg)、脂肪(9 g/kg)、碳水化合物(666 g/kg)、粗纤维(309 g/kg)、灰分(96 g/kg)和能量(14320 kJ/kg)等常规营养成分高外,还含有丰富的尿囊素(5.3 g/kg)、多酚(2.7 g/kg)、粗多糖(25.9 g/kg)、16种氨基酸、氮(25.1 g/kg)、磷(2887 mg/kg)、钾(3340 mg/kg)、钠(6.58 mg/kg)、钙(9023 mg/kg)、镁(2293 mg/kg)、锰(210 mg/kg)、锌(29.7 mg/kg)、铁(122.6 mg/kg)、硼(28.8 mg/kg)、钼(0.182 mg/kg)、β-胡萝卜素(1413μg/g)、维生素E(73.6 mg/kg)和烟酸(31.12μg/g)等成分,其地上生物量较高,在生长中可修剪下一部分茎叶和在秋季后采收利用,幼嫩的茎尖作蔬菜食用,叶片制成紫山药茶饮用,茎叶作为饲料可提高肉质和品质,对功能成分进行提取加工生产营养保健品、食品和药品,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山药 茎叶 营养成分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滑坡区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刘勐 苏俊武 薛洪文 《自动化仪表》 CAS 2023年第9期87-91,96,共6页
为了提高滑坡区域监测能力,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实现滑坡区域监测,同时采用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特征点的方法对滑坡监测区域数据信息特征进行监测。通过影像分析和变换,以提取所需特征的方法,提高数据信息应用和监测能力。将不同的硬件... 为了提高滑坡区域监测能力,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实现滑坡区域监测,同时采用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特征点的方法对滑坡监测区域数据信息特征进行监测。通过影像分析和变换,以提取所需特征的方法,提高数据信息应用和监测能力。将不同的硬件结构划分为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模拟/数字(A/D)转换模块、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模块、电平转换模块。通过这四个模块的配合,能够实现远程摄影相关工作。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所运用的方法监测误差更小,最低达到4%以下。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倾斜摄影 区域监测 控制系统 特征点提取 模拟/数字转换模块 脉冲宽度调制
下载PDF
16例一侧肺动脉起源异常临床报告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俊武 罗毅 +6 位作者 程沛 李玲 张辉 李磊 刘虎 吴永涛 伊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诊治方法。方法:自1993年3月~2004年11月共收治16例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患者,其中11例为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包括合并动脉导管未闭9例、法乐四联症及室间隔缺损各1例;5例为左肺动脉起源... 目的:探讨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诊治方法。方法:自1993年3月~2004年11月共收治16例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患者,其中11例为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包括合并动脉导管未闭9例、法乐四联症及室间隔缺损各1例;5例为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合并法乐四联症4例,室间隔缺损1例。4例未手术,12例在全麻低温低流量下行根治术。结果:16例中外科手术12例,10例治愈出院,手术死亡2例,1例术后24天死于呼吸衰竭,另1例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随访2月~9年,结果良好。结论: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易于漏诊,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起源异常 升主动脉
下载PDF
右外侧小切口剖胸矫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1972例 被引量:26
6
作者 苏俊武 凌雁 +8 位作者 李晓锋 范祥明 李志强 李磊 吴永涛 朱耀斌 贺彦 程沛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总结右外侧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经验,探讨右外侧切口在先心病的应用与推广。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手术组经右外侧剖胸小切口完成1 97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其中男性1 143例,女性829例。年龄平均3... 目的:总结右外侧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经验,探讨右外侧切口在先心病的应用与推广。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手术组经右外侧剖胸小切口完成1 97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其中男性1 143例,女性829例。年龄平均38.7个月(3~489个月),体质量平均11.6 kg(4.8~69 kg)。主要病种: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法洛四联症等。结果 :术后并发症81例(4.1%):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26例(死亡3例)、严重肺部感染22例(死亡2例)、二次开胸止血8例(死亡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死亡1例)、一过性脑功能障碍5例、术后残余分流6例(经原切口再次手术1例)、右膈神经麻痹5例(1例膈肌折叠)、术后房室传导阻滞4例(1例置永久起搏器)、乳糜胸2例。随访3~108个月,3例法洛四联症存在残余梗阻26~50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中,1例二尖瓣成型术后大量反流行二尖瓣置换。结论:先心病可以在右外侧剖胸小切口下完成,该入路安全可靠、创伤小、暴露好并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外侧小切口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对云南松人工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苏俊武 李莲芳 +5 位作者 郑畹 杨伟斌 韩明跃 黄智敏 许萍波 冯志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3期27-32,共6页
在云南省石屏牛达林场小白得林区,对造林密度为4 464株/hm2的14年生云南松人工林,设置了伐除林分中林木株数15%、25%、35%、50%的4个间伐强度试验,以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云南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间伐3年后林木的胸径... 在云南省石屏牛达林场小白得林区,对造林密度为4 464株/hm2的14年生云南松人工林,设置了伐除林分中林木株数15%、25%、35%、50%的4个间伐强度试验,以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云南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间伐3年后林木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林分单株材积以及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生长量的测试分析,提出该云南松人工林幼林期最佳的间伐强度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云南松人工林 幼林期 林分生长
下载PDF
右外侧小切口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苏俊武 李晓锋 +7 位作者 张晶 范祥明 李志强 贺彦 李玲 张辉 程沛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总结右外侧小切口剖胸行法洛四联症根治的经验及技术关键.方法:1997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手术组经右外侧小切口根治法洛四联症346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187例.年龄4个月~5岁;体质量6~ 15kg,平均体质量(9.7 ±2.4)kg.合... 目的:总结右外侧小切口剖胸行法洛四联症根治的经验及技术关键.方法:1997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手术组经右外侧小切口根治法洛四联症346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187例.年龄4个月~5岁;体质量6~ 15kg,平均体质量(9.7 ±2.4)kg.合并卵圆孔未闭43例、房间隔缺损22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0例、主动脉瓣下隔膜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跨环补片205例,右心室流出道补片141例.结果:术中体外循环时间(90±24)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4±17) 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165 h,监护室停留时间(3.2±1.7)d,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138±91)mL,平均带胸管(2.5±0.9)d.术后并发症36例(1.04%):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17例(死亡5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灌注肺5例(死亡1例),右肺损伤7例,膈神经损伤4例,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2例,乳糜胸2例.死亡共计7例,病死率2.02%.结论:经右外侧小切口行法洛四联症根治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外侧小切口 法洛四联症 微创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6
9
作者 苏俊武 冷昭廷 +6 位作者 李晓锋 范祥明 李志强 贺彦 刘爱军 张晶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89-691,共3页
目的:分析39例三尖瓣下移畸形(Ebslein畸形)的外科治疗,探讨不同分型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我院小儿心脏外科收治的39例Ebstein畸形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0.8~35岁.5例... 目的:分析39例三尖瓣下移畸形(Ebslein畸形)的外科治疗,探讨不同分型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我院小儿心脏外科收治的39例Ebstein畸形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0.8~35岁.5例(12%)术前经ECG诊断合并预激综合征.手术方式包括:双心室矫治26例,一个半心室矫治10例,双向Glenn术1例,肺动脉环缩术2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病死率2.5%.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提示三尖瓣关闭不全程度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明显.结论:根据三尖瓣瓣叶发育情况、瓣环大小及房化右心室与功能右心室的比例,选择适当的术式,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下移畸形 房化心室 功能心室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西南桦育苗造林及丰产管理技术 被引量:19
10
作者 苏俊武 王达明 +2 位作者 李莲芳 杨绍增 谢超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6期24-26,共3页
介绍了西南桦的地理分布、用途及育苗、造林、丰产管理技术。采用沼液育苗 ,西南桦苗期可缩短 4 0~6 0d ,能更好地适合造林季节的需要。
关键词 丰产管理技术 西南桦 育苗技术 造林技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白细胞对肺损伤机制及白细胞过滤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俊武 闫作义 刘迎龙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17-119,共3页
肺损伤为体外循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血液与体外循环管道接触 ,能够活化补体、激活白细胞 ;白细胞激活后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或进入肺组织 ,释放具有趋化作用的炎性介质及代谢产物 ,如蛋白酶、氧自由基和花生四烯酸等在肺损伤中起着... 肺损伤为体外循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血液与体外循环管道接触 ,能够活化补体、激活白细胞 ;白细胞激活后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或进入肺组织 ,释放具有趋化作用的炎性介质及代谢产物 ,如蛋白酶、氧自由基和花生四烯酸等在肺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在体外循环中对白细胞进行过滤 ,肺血管阻力明显降低 ,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升高 ,尤其对术前缺氧越重和体外循环时间越长的患者作用越明显。因此 ,在体外循环中进行白细胞过滤能够减轻其对肺的损伤 ,起到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损伤 白细胞过滤
下载PDF
高阿丁枫人工林幼中林期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俊武 刘国栋 徐玉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对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的21年生高阿丁枫人工林进行了样地调查,选取平均木作树干解析,据此全面分析了高阿丁枫人工林幼中林期的直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以及林分状态、林木的年生长节律和结实状况,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高阿丁枫人工林林... 对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的21年生高阿丁枫人工林进行了样地调查,选取平均木作树干解析,据此全面分析了高阿丁枫人工林幼中林期的直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以及林分状态、林木的年生长节律和结实状况,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高阿丁枫人工林林木的树高生长旺盛期在3~5年,胸径在3~7年,材积在15年以后增长较快;林分中林木分化不明显;年生长期长.林分尚未进入数量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阿丁枫 人工林 幼中林期 生长规律
下载PDF
山桂花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苏俊武 王达明 +2 位作者 杨绍增 白云旺 谢超 《林业科技开发》 2001年第5期20-22,共3页
198 5年将山桂花自西双版纳引种到屏边县 ,进行圃地育苗、不同海拔和立地条件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在海拔 80 0m以下的地区生长发育正常 ,且具有生长快、干形直等特点。山桂花可作为屏边热区的重要造林树种或混交树种。
关键词 山桂花 引种 栽培 试验研究 桂花
下载PDF
秃杉育苗微量元素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俊武 孙志刚 +5 位作者 刘云彩 陈强 刘永刚 段成波 周筑 孙宏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84-87,102,共5页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本文探讨了圃地育苗中喷施锌(Zn)、锰(Mn)和硼(B)等3种微量元素对秃杉苗木生长产生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追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3种微量元素对2 a生秃杉苗高、地径、分枝和侧根生长影...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本文探讨了圃地育苗中喷施锌(Zn)、锰(Mn)和硼(B)等3种微量元素对秃杉苗木生长产生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追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3种微量元素对2 a生秃杉苗高、地径、分枝和侧根生长影响的最佳处理是A1B2C2,即不施硫酸锌,喷施0.03%的硫酸锰和0.03%的硼酸的苗木生长最好,2 a生苗高达32.5 cm,地径达3.91 mm,分枝数为12.9枝,侧根数为7.3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育苗 微量元素 优化
下载PDF
白藤和版纳省藤的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俊武 尹嘉庆 +2 位作者 王达明 杨绍增 苏智良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5-157,160,共4页
为探索云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人工林种植结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热区水、热、土地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林木资源和林下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1994年在山桂花人工林下进行了白藤和版纳省藤2个藤种的引种栽培试验。经过多年的试验观测和... 为探索云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人工林种植结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热区水、热、土地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林木资源和林下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1994年在山桂花人工林下进行了白藤和版纳省藤2个藤种的引种栽培试验。经过多年的试验观测和分析比较,白藤和版纳省藤均能适宜在山桂花人工林下种植。林下种植10 a后即可逐年采收藤条。与单一种植山桂花人工林相比较,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藤 版纳省藤 引种 适应性
下载PDF
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高压性心脏病中肺动脉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俊武 刘迎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4-256,共3页
血管内超声是超声与心导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显像技术,它在肺血管中的应用,弥补了肺血管造影检查的不足,开创了肺血管影像检查的新途径。它既能观测到血管横断面积、血流情况,又能探及血管内膜、中层、外膜的结构形态,能与病理检查... 血管内超声是超声与心导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显像技术,它在肺血管中的应用,弥补了肺血管造影检查的不足,开创了肺血管影像检查的新途径。它既能观测到血管横断面积、血流情况,又能探及血管内膜、中层、外膜的结构形态,能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吻合,从而以微创方法判定肺血管的结构形态学变化,这对选择手术适应证提供了良好依据。同时对肺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的术中引导、术后疗效的判定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脏病 肺动脉 病理变化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