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遥感快速提取及其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77
1
作者 苏凤环 刘洪江 韩用顺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6-963,共8页
针对泥石流滑坡灾害体特有的物质组成与活动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其在不同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差异,选择E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提取湿度指数与绿度指数,利用ETM+的穗帽变换、影像差值增强、密度分割和掩膜技术建立了泥石流滑坡山地灾害快... 针对泥石流滑坡灾害体特有的物质组成与活动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其在不同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差异,选择E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提取湿度指数与绿度指数,利用ETM+的穗帽变换、影像差值增强、密度分割和掩膜技术建立了泥石流滑坡山地灾害快速提取模型,并用于汶川地震。通过灾害体的提取,分析了本次地震山地次生灾害的分布规律,利用空间叠加进行了成因的分析。本次地震山地灾害具有如下特点:(1)沿主要地表破裂带分布;(2)山地灾害主要出现在8度—9度地震烈度区,随着烈度的降低,山地灾害的总面积也相应的减少;(3)山地灾害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度1000—2500m的地带;(4)主要发生在坡度20°—50°之间的边坡上;(5)地震及余震期间以崩塌滑坡滚石为主,后期以泥石流滑坡为主;(6)具有河流左右两岸呈不对称分布等特点。结果表明,利用ETM+影像建立基于湿度指数与绿度指数的快速提取模型,对于大规模泥石流滑坡提取效果较好,进行大区域山地灾害的遥感快速提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遥感 快速提取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都汶公路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凤环 崔鹏 +1 位作者 韩用顺 刘应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选择汶川县境内的都汶公路(漩口-汶川路段)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公路沿线的各类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信息,将灾害,苣分布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等要素进行叠加分析,获得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其特点为:①... 选择汶川县境内的都汶公路(漩口-汶川路段)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公路沿线的各类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信息,将灾害,苣分布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等要素进行叠加分析,获得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其特点为:①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集中分布在映秀-北川断裂与汶川-茂汶断裂之间;②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度1000~2000m的地带;③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分布在30~60。的边坡;④地震及余震期间以崩塌、滑坡、滚石为主,后期以泥石流、滑坡为主;⑤次生山地灾害具有沿岷江河谷发育且在河流左右两岸呈不对称分布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次生山地灾害 汶川地震 分布规律 遥感 都汶公路
下载PDF
芦山地震重灾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0
3
作者 苏凤环 崔鹏 +1 位作者 张建强 甘国兵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2-509,共8页
2013-04-20 T08:02,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在芦山、宝兴、天全三个地震重灾县6 651.35 km2的区域内,采用震后遥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共解译出1 379处崩塌(含落石)滑坡。应用GIS技术,... 2013-04-20 T08:02,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在芦山、宝兴、天全三个地震重灾县6 651.35 km2的区域内,采用震后遥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共解译出1 379处崩塌(含落石)滑坡。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芦山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灾害及相关地形、地质空间数据库,分析了岩性、断层、地震动加速度、高程、坡度等5个因素与崩塌滑坡分布的关系,应用崩塌滑坡数量百分比这一标准来分别衡量每个因素中各个级别对崩塌滑坡的影响程度;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这5个参数进行权重分析;在GIS平台下对这些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将研究区内的崩塌滑坡按易发程度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4类,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面积约2 149.8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RS GIS 崩塌滑坡 易发性
下载PDF
散粒体的自组织临界性与非均匀介质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苏凤环 姚令侃 何越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4239-4246,共8页
目前,普遍认为自组织临界性的发生与尺度效应和组织原则有关。尺度效应以各国开展的沙堆试验为基础,而组织原则未见有人讨论。首先,进行了不同级配的散粒体沙坡试验,发现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与粒径的非均匀系数有关。随着非均匀系数的逐... 目前,普遍认为自组织临界性的发生与尺度效应和组织原则有关。尺度效应以各国开展的沙堆试验为基础,而组织原则未见有人讨论。首先,进行了不同级配的散粒体沙坡试验,发现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与粒径的非均匀系数有关。随着非均匀系数的逐渐增大,散粒体呈现出不同的试验现象和统计结果,并且散粒体系统的动力行为由准周期到自组织临界性再到准周期进行演化。其次,设计了能够描述非均匀介质和体现非均匀系数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即引入由于摩擦力造成的能量损耗作为表征沙粒表面不同粗糙度的物理量。通过调整能量损耗和半径的取值,可以进行不同非均匀系数、不同规模的元胞自动机数值模拟,其统计结果与真实散粒体沙堆试验相类似。通过沙堆试验和计算机模拟,发现组织原则与系统的鲁棒性和敏感性是否达到平衡有关。只有当非均匀散粒体维持整体的鲁棒性和敏感性的平衡时,才可能突破尺度局限,使大尺度的系统仍呈现自组织临界性;但当非均匀系数继续增大,使系统的鲁棒性占优,而敏感性消失或减弱,两者的平衡被破坏时,非均匀散粒体仍不能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现象。因此系统的鲁棒性和敏感性达到平衡是系统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现象的必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物理学 自组织临界性 组织原则 沙堆模型 鲁棒性 非均匀元胞自动机
下载PDF
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对岷江干流都江堰-汶川段水电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苏凤环 崔鹏 +1 位作者 葛永刚 刘应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156,共6页
"5.12"汶川地震震级强、烈度大、波及面广、成灾重,震后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对山区城镇村庄、道路交通、水利水电工程和通讯基础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以都汶公路沿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震... "5.12"汶川地震震级强、烈度大、波及面广、成灾重,震后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对山区城镇村庄、道路交通、水利水电工程和通讯基础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以都汶公路沿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震诱发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岷江上游重大水电工程的震害损失调查,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对水电工程度危害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沿线的37条泥石流沟进行危险度评价,其中属于高度危险的泥石流16条,中度危险的泥石流18条,这些泥石流造成严重的堵河危害;最后对水电工程恢复重建提出减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水电工程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三维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中查找邻居元的一种新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凤环 姚令侃 陈春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9-151,共3页
将三维离散单元法 (DEM )运用到模拟泥石流运动的计算中时 ,发现查找邻居元耗费大量时间和空间。为了克服缺点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链树图法 ,并对其原理、算法、运行时间和空间进行分析。通过与原算法盒子空间法的比较表明 ... 将三维离散单元法 (DEM )运用到模拟泥石流运动的计算中时 ,发现查找邻居元耗费大量时间和空间。为了克服缺点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链树图法 ,并对其原理、算法、运行时间和空间进行分析。通过与原算法盒子空间法的比较表明 ,新算法在运行时间和空间都明显优于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离散单元法 邻居 链树法 盒子空间法
下载PDF
分形元胞自动机在自组织临界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凤环 姚令侃 高召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5-679,共5页
基于元胞自动机分形模型,探讨了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SOC)的机制.不同级配散粒体单面坡的已有试验表明,散粒体的SOC与非均匀系数有关.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沙堆颗粒级配的分维数,结果表明,呈现SOC的沙堆,颗粒级配具有分形特征.进而假设:若... 基于元胞自动机分形模型,探讨了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SOC)的机制.不同级配散粒体单面坡的已有试验表明,散粒体的SOC与非均匀系数有关.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沙堆颗粒级配的分维数,结果表明,呈现SOC的沙堆,颗粒级配具有分形特征.进而假设:若大尺度非均匀沙系统的组构特征具有分形特性,系统也能呈现SOC.为解释此假设,建立了既能表征非均匀系数又具有分形组构特征的元胞自动机沙堆模型.数值模拟表明,元胞排列方式服从分形时,沙堆模型呈现SOC,而等间隔排列的模型不呈现SOC,结果与假设一致.最后对SOC的判据进行了讨论,认为系统组构特征具有分形特性是大尺度非均匀沙系统呈现SOC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临界性 沙堆模型 散粒体 分形元胞自动机
下载PDF
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苏凤环 韩用顺 刘洪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40-45,共6页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破坏。本文初步分析地震发震机制及其影响,同时对次生灾害、灾情进行初步的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次生灾害 灾后重建科学问题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沙堆模型并行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凤环 姚令侃 李洪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了研究大规模沙堆模型的自组织临界性,必须进行大量计算,为了克服原有串行计算技术浪费大量时间的缺点,引入并行计算技术。利用MPI消息传递和C语言,采用主从模式编程实现沙堆模型的并行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模型格点总数不大时,... 为了研究大规模沙堆模型的自组织临界性,必须进行大量计算,为了克服原有串行计算技术浪费大量时间的缺点,引入并行计算技术。利用MPI消息传递和C语言,采用主从模式编程实现沙堆模型的并行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模型格点总数不大时,并行计算的优势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但当模型规模增大到L≥200后,并行计算时间大大缩短,取得较好的加速比。将并行计算技术应用到二维沙堆模型,将会减少大规模模型的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为下一步研究自组织临界性是否具有尺度效应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沙堆模型 自组织临界性 并行计算 消息传递
下载PDF
自组织临界性研究及其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凤环 姚令侃 +1 位作者 何越磊 李仕雄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自组织临界性为灾害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不同级配的散粒体沙堆实验,发现散粒体SOC与粒径的非均匀系数有关。实验表明随着非均匀系数的逐渐增大,散粒体呈现出不同的实验现象和统计结果,并且散粒体系统的动力行为由准... 自组织临界性为灾害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不同级配的散粒体沙堆实验,发现散粒体SOC与粒径的非均匀系数有关。实验表明随着非均匀系数的逐渐增大,散粒体呈现出不同的实验现象和统计结果,并且散粒体系统的动力行为由准周期-SOC-准周期进行演化。由此得出SOC主要由系统的组构特征确定的结论。最后探讨了SOC和准周期两种不同系统的灾害预测的方法,以及SOC理论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临界性 灾害预测 沙堆实验 准周期
下载PDF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水土流失的危害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凤环 王玉宽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3,共2页
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环境背景复杂,侵蚀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泛。在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土壤肥力、粮食... 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环境背景复杂,侵蚀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泛。在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土壤肥力、粮食安全生产、河道、水库湖泊、水环境产生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危害 长江上游 西南诸河
下载PDF
“4·20”芦山7.0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活动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44
12
作者 崔鹏 陈晓清 +6 位作者 张建强 杨宗佶 游勇 范建容 苏凤环 孔应德 朱兴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5,共9页
2013-04-20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 km。截至4月29日地震共造成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 484人受伤,200余万人受灾。地震发生后,我们立即开展了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遥感解译、实地调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作者定义了地震次生山地灾... 2013-04-20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 km。截至4月29日地震共造成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 484人受伤,200余万人受灾。地震发生后,我们立即开展了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遥感解译、实地调查及危险性评估工作。作者定义了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分析了次生山地灾害的活动特征、形成机制与模式以及发展趋势,并与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进行了对比。初步查明芦山地震诱发了1 460余处崩塌和滑坡,大量落石和4处堰塞湖。次生山地灾害具有规模小、群发性和高位破坏的特征。崩塌和落石成群发育于坚硬岩石形成的陡坡上,主要发育区段有:芦山县的宝盛乡金鸡峡、双石镇大岩峡以及省道S210线K317路段和灵关镇以北小关子段,对沿河公路及救援生命通道影响严重。滑坡数量较少,以中小规模为主,主要发生于砂岩、页岩和松散堆积层中,仅发现一处大型滑坡并转化为碎屑流。堰塞湖主要由崩塌、滑坡形成,均为低危险性小型堰塞湖。芦山地震次生灾害的主控因素为构造、岩性、结构面和地形,崩塌破坏主要表现为顺层滑动破坏型、切层倾倒破坏型和结构面控制破坏型3种模式。芦山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的数量、分布范围和规模比汶川地震小得多,其数量仅为汶川地震的5.53%,造成的地表破坏面积(3.06 km2)仅为0.57%。芦山地震区两次地震扰动的叠加效应,大大降低坡体的稳定性,震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性增加,增幅有限,活跃期也相对较短,但震区山地灾害的隐伏性和隐蔽性强,给隐患排查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崩塌 滑坡 落石 泥石流 堰塞湖 减灾
下载PDF
汶川地震危害道路交通及其遥感监测评估--以都汶公路为例 被引量:32
13
作者 韩用顺 崔鹏 +3 位作者 朱颖彦 苏凤环 张勇 杨应常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83,共11页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规模、群发性次生山地灾害,严重损毁道路及其基础设施,造成交通瘫痪,阻碍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进程。通过对都汶公路汶川段次生山地灾害的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阐述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与分布规律,分析都汶公路沿线路...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规模、群发性次生山地灾害,严重损毁道路及其基础设施,造成交通瘫痪,阻碍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进程。通过对都汶公路汶川段次生山地灾害的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阐述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与分布规律,分析都汶公路沿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的损毁情况,并结合灾害的时空活动特性,提出道路交通系统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引发大量群发性次生山地灾害,研究区内崩塌3863处、滑坡18处,二者总面积达71.985 km2,泥石流沟74条,堰塞湖5座,长度大于1 km的地裂缝6条;2)地震以及次生山地灾害严重损毁道路交通,其中国道213线、国道317线和都汶公路损毁最为严重,共阻断道路875处、断道长度83.622 km、损毁比例81.19%、另有87座桥梁和10座隧道受损,省道303线阻断27处、断道长度2.605 km、损毁比例82.22%,其他乡村道路断道3015处、断道长度为275.815 km、路损毁率58.77%;3)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受地震烈度、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的控制,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延续性;4)利用G IS和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动态监测与灾情评估,从而为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遥感监测 都汶公路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及其风险分析 被引量:59
14
作者 崔鹏 陈容 +1 位作者 向灵芝 苏凤环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基于青藏高原1930-2010年山地灾害实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湖溃决灾害增多,冰川泥石流趋于活跃,特大灾害出现频繁,灾害链生特征明显,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延拓性,巨灾发生概率增大;... 基于青藏高原1930-2010年山地灾害实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湖溃决灾害增多,冰川泥石流趋于活跃,特大灾害出现频繁,灾害链生特征明显,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延拓性,巨灾发生概率增大;在藏东南地区表现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构成了利于冰川类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波密县城位于两条泥石流危险区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由1988年0.014 km^2扩展到2012年1.004 km^2,人口与经济密集区与灾害高风险区重叠,加之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危险性增加,青藏高原灾害风险显著增大。上述结果提供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影响的证据,初步阐述了其影响特征,有助于山地减灾和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山地灾害 灾害风险 冰湖溃决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提取 被引量:22
15
作者 范建容 田兵伟 +5 位作者 程根伟 陶和平 张建强 严冬 苏凤环 刘斌涛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62,共6页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后形成的堰塞湖则是震后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四川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查明了灾区主要堰塞...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后形成的堰塞湖则是震后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四川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查明了灾区主要堰塞体的分布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同时获取了形成堰塞体的滑坡体的部分信息。研究表明,主灾区堰塞体总数37个,其分布与地震断裂带一致;73%的堰塞体呈串珠状分布;80%的堰塞体发生在河流急拐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汶川地震 堰塞体 堰塞湖 调查
下载PDF
施工时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姚裕春 姚令侃 +2 位作者 袁碧玉 苏凤环 周志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75-1080,共6页
不同施工时序对边坡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应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和分析不同施工时序对边坡变形破坏和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挖后及时支护程度越高,不但能减少边坡变形量,而且有利于边坡的稳定(试验中两级边坡开挖,及时支护比... 不同施工时序对边坡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应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和分析不同施工时序对边坡变形破坏和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挖后及时支护程度越高,不但能减少边坡变形量,而且有利于边坡的稳定(试验中两级边坡开挖,及时支护比开挖完成后进行一次支护的最后破坏加速度提高14.15%;上级开挖后进行及时支护,而下级开挖后未进行及时支护,其最后破坏加速度比一次性支护提高8.49%)。及时支护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边坡稳定的作用机制,也可有效改善边坡坡面剪应力集中程度和最大剪应力的连通情况,并限制应力松弛程度;边坡土体的应力路径(应力历史)更加有利于边坡的稳定。另外,对于特别高大的边坡多级开挖,建议对上级开挖边坡进行临时支护,在开挖完成后再进行永久支护,这样既能发挥边坡的“新奥法”原理,又能避免因下级开挖应力调整而导致上级支护结构受力过大而失稳的影响,且支护成本可降低,该结论对于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施工时序 离心模型试验 多级开挖
下载PDF
地震诱发崩塌滑坡敏感性评价--以北川县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建强 范建容 +2 位作者 严冬 郭芬芬 苏凤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0-145,共6页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北川县为例,对研究区进行崩塌滑坡敏感性评价,并探究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研究建立研究区崩塌滑坡空间数据库,选取距断裂带距离、坡度、坡型、高差、地层岩性等5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北川县为例,对研究区进行崩塌滑坡敏感性评价,并探究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研究建立研究区崩塌滑坡空间数据库,选取距断裂带距离、坡度、坡型、高差、地层岩性等5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指标的权重定量,使用因子加权相加模型对北川县的由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距断裂带距离和坡度对崩塌滑坡影响较强。研究结果将北川县划分为崩塌滑坡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五个区域。其中,极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北川县东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并沿断裂带延伸,在西部河流两岸也有少量分布,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区在极敏感区外围辐射分布,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滑坡 敏感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北川
下载PDF
流域演化与泥石流的系统性——以云南东川蒋家沟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泳 胡凯衡 +1 位作者 苏凤环 苏鹏程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9-456,共8页
以典型的云南东川蒋家沟为例,根据Strahler面积-高程曲线的积分将其分区,揭示了流域的演化差异,证明了泥石流发生在特定的演化区域,并具有特定的物质组成。通过概率模型,定性说明了泥石流在流域的形成和扩张,其结果就表现为间歇性的阵... 以典型的云南东川蒋家沟为例,根据Strahler面积-高程曲线的积分将其分区,揭示了流域的演化差异,证明了泥石流发生在特定的演化区域,并具有特定的物质组成。通过概率模型,定性说明了泥石流在流域的形成和扩张,其结果就表现为间歇性的阵流。阵流的时空特征反过来证明了泥石流的系统性。统计还表明,阵流的流量分布和衰减取决于最大流量;最大流量序列很好继承了作为流域系统行为的动力学特征。最后,可以根据单沟泥石流的过程系统考察区域泥石流活动。泥石流在大尺度水系的分布,从概率过程看,完全等同于泥石流源地小分支在单个流域的分布,而且满足相似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演化 流域分区 泥石流 概率分布 蒋家沟
下载PDF
斜坡灾害自组织临界性与极值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越磊 姚令侃 +1 位作者 苏凤环 王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9,共5页
用3种非均匀沙堆作为斜坡灾害的概化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其演化行为规律,结果均呈现自组织临界性。进一步分析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斜坡灾害实例,表明幂律特征和自组织临界性是许多斜坡灾害的共性。证明幂律分布特征下,斜坡灾害暴发规模... 用3种非均匀沙堆作为斜坡灾害的概化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其演化行为规律,结果均呈现自组织临界性。进一步分析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斜坡灾害实例,表明幂律特征和自组织临界性是许多斜坡灾害的共性。证明幂律分布特征下,斜坡灾害暴发规模的极值分布的极限收敛于Ⅰ型渐进分布。运用推导出的计算公式,以云南蒋家沟泥石流为例,进行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灾害 自组织临界性 幂律 极值统计
下载PDF
沙堆模型动力学特性与灾害系统演化预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越磊 姚令侃 +1 位作者 苏凤环 李仕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50,共7页
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的理论框架,针对处于周期区与混沌区之间状态的灾害系统,研究其可预测性及预测方法。通过均匀和非均匀沙堆对比实验,发现两类沙堆模型表现出两种动力学行为———自组织临界性和准周期性。采用时序分析、功率谱分析和R/... 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的理论框架,针对处于周期区与混沌区之间状态的灾害系统,研究其可预测性及预测方法。通过均匀和非均匀沙堆对比实验,发现两类沙堆模型表现出两种动力学行为———自组织临界性和准周期性。采用时序分析、功率谱分析和R/S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两类系统的演化行为,反映了灾害系统的可预测特征;进一步提出了灾害预测的几个研究方向及方法。最后以极值统计法为例,介绍了其在两类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预测 沙堆 自组织临界性 准周期 长程相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