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绞痛患者血清sLOX-1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分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华科 吴莹 +2 位作者 甄怀蒙 霍刚 李文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检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的浓度,选择性冠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分数,分析血清sLOX-1水平与危险分数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组:心绞痛组,经冠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脉狭窄的心绞痛患者43... 目的检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的浓度,选择性冠脉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分数,分析血清sLOX-1水平与危险分数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组:心绞痛组,经冠脉造影证实有明显冠脉狭窄的心绞痛患者43例;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及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15例。两组患者均采集外周血,测定血清sLOX-1浓度。冠脉病变情况以Califf介绍的危险分数进行评价。结果心绞痛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sLOX-1浓度均明显增高(P<0.01),与危险分数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sL-OX-1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分数密切相关,对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冠心病患者病情监测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状动脉循环 血清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华科 吴莹 +5 位作者 甄怀蒙 霍刚 赵生家 李文军 李金生 林燕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1967-1968,共2页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降压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降压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30 mg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降压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治...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降压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降压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30 mg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降压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压、血脂,并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患者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明显降低,而降压治疗组不明显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FMD)两组用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FMD改善程度显著优于降压治疗组,两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用药前后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显著的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可以进一步的降低血脂,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控释片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下载PDF
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苏华科 宋耀明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期155-156,159,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有症状冠心病,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限制了其应用。冠脉内支架的应用使再狭窄率有所下降,但是再狭窄的防治仍然是一个新的、棘手的问题。以普罗布考和西洛他唑为代表的少数药物,临床试验证实其...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有症状冠心病,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限制了其应用。冠脉内支架的应用使再狭窄率有所下降,但是再狭窄的防治仍然是一个新的、棘手的问题。以普罗布考和西洛他唑为代表的少数药物,临床试验证实其防治再狭窄作用显著,可望成为裸支架或药物洗脱支架重要辅助措施。本文综述再狭窄防治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了解再狭窄的防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普罗布考 再狭窄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在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大鼠血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华科 宋耀明 +1 位作者 黄岚 郭文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观察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大鼠血管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损伤24h组、损伤7d组、损伤14d组。硫代巴比妥... 目的观察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大鼠血管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损伤24h组、损伤7d组、损伤14d组。硫代巴比妥钠法检测血清MDA含量,应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HE染色评价血管增生情况并计算内膜中膜面积比值(IA/MA)。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颈总动脉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IA/MA)很小,损伤7d组IA/MA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损伤14d组IA/MA值显著高于7d组(P<0.05)。假手术组未见LOX-1 mRNA表达,损伤24h组、损伤7d组、损伤14d组均可见LOX-1mRNA表达,损伤7d组、损伤14d组LOX-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损伤24h组(P<0.05),而损伤7d组和损伤14d组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LOX-1在血管壁的表达主要位于新生内膜区,随损伤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升高;而假手术组未见LOX-1蛋白表达。损伤24h组、损伤7d组、损伤14d组血清MDA含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伴有LOX-1表达上调、血清MDA含量增加,LOX-1及其介导的氧化应激可能参与新生内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颈动脉损伤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西洛他唑抑制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大鼠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华科 宋耀明 郭文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的表达及西洛他唑对其表达的影响,探索西洛他唑抑制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 目的观察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的表达及西洛他唑对其表达的影响,探索西洛他唑抑制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西洛他唑组(n=8)。观察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并计算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检测血清MDA含量,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球囊损伤后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壁组织中LOX-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西洛他唑组内膜/中膜面积比值(IA/MA)、LOX-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可显著抑制内膜增生,抑制LOX-1表达及其介导的氧化应激,这可能是西洛他唑抑制内膜增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西洛他唑 球囊损伤 再狭窄
原文传递
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华科 马英梅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11B期3253-3254,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 eA g、HBV-DNA的变化情况。方法:105例HBV-DNA、HB eA g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甲组: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胸腺五肽1 m g肌肉注...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 eA g、HBV-DNA的变化情况。方法:105例HBV-DNA、HB eA g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甲组: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胸腺五肽1 m g肌肉注射,前2周每日1次后改为隔日1次,3个月为1疗程,干扰素300WU前2周每日1次,然后采用300WU隔日1次,持续6个月。乙组:同甲组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HB eA g、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的好转。其中肝功:甲组68%恢复正常,乙组48.02%恢复正常,(两组P<0.05)HBV-DNA及HB eA g阴转率甲组分别为68.52%、66.67%,乙组分别为37.25%、35.29%。两组的DNA、HB eA g阴转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五肽含有调节免疫作用的多肽可提高T细胞功能,与干扰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抗病毒作用明显提高,有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五肽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LOX-1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7
作者 苏华科 宋耀明 《西部医学》 2009年第2期299-301,共3页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特异性受体,其与配体结合后具有损伤内皮细胞功能、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增加局部氧化应激等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显示LOX-1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有关...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特异性受体,其与配体结合后具有损伤内皮细胞功能、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增加局部氧化应激等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显示LOX-1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有关,现就近年来LOX-1及其在PTCA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PTCA术后再狭窄发病机理,为临床治疗PTCA术后再狭窄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X-1 再狭窄 机理
下载PDF
脂联素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文昀 宋耀明 +3 位作者 黄岚 苏华科 董红梅 边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CEs)分泌黏附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TNF-α刺激组和脂联素干扰组.用PCR方法检...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CEs)分泌黏附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TNF-α刺激组和脂联素干扰组.用PCR方法检测脂联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ICAM-1和E-selecti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HUVECs经TNF-α刺激6h后其VCAM-1、ICAM-1和E-selectin mRNA表达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P<0.05);当HUVECs在TNF-α刺激之前首先与不同浓度的脂联素共同孵育一段时间后,其VCAM-1、ICAM-1和E-selectin mRNA表达与单纯给予TNF-α刺激相比明显减弱(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脂联素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水平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黏附因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脂联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抗炎性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文昀 黄岚 +2 位作者 苏华科 边威 宋耀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5期403-406,共4页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脂肪因子,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脂联素浓度与诸多炎症性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进程密切相关。通过药物干预提高血浆脂联素浓度可能成为一种...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脂肪因子,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脂联素浓度与诸多炎症性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进程密切相关。通过药物干预提高血浆脂联素浓度可能成为一种上述疾病的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炎症 脂联素
下载PDF
脂联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和IL-8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郭文昀 宋耀明 +3 位作者 黄岚 苏华科 董红梅 党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24-2025,共2页
关键词 IL-8 Ⅷ因子相关抗原 血管内皮细胞 刺激组 脐静脉 分离培养 荧光染色 抗动脉粥样硬化 抗生物素 干预组
下载PDF
脂联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郭文昀 宋耀明 +3 位作者 黄岚 苏华科 董红梅 党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24-2024,共1页
关键词 粘附因子 SELECTIN 黏附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刺激组 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抗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莹 苏华科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01-702,共2页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该病发病急,并发症多,来势凶猛,病死率高,故治疗相当棘手。因此,作好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2007年8月-2009年3月收治的21急性重症胰腺炎(SAP)采用内科综合...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该病发病急,并发症多,来势凶猛,病死率高,故治疗相当棘手。因此,作好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2007年8月-2009年3月收治的21急性重症胰腺炎(SAP)采用内科综合疗法,经过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莹 苏华科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3-23,共1页
2008年4月~2010年8月,我院共收住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53例,在维持其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心理干预 行为干预
下载PDF
慢性肾炎患者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莹 苏华科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炎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巧用茂非滴管上胶皮头做血沉检测
15
作者 吴莹 苏华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2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血沉检测 红细胞聚集 胶皮 红细胞沉降率 辅助诊断 血浆黏度 相关疾病 细胞间
下载PDF
巧用茂非滴管胶皮头做血沉
16
作者 吴莹 苏华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血沉 红细胞沉降率 胶皮 辅助诊断 血浆黏度 相关疾病 细胞间 功率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霍刚 李文军 +5 位作者 苏华科 赵生家 林燕飞 田嘉欣 郝永哲 甄怀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6期802-803,共2页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静脉输注,检测两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Hcy水平...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静脉输注,检测两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Hcy水平。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明显降低ACS患者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同型半胱氨酸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与心室重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巴图 甄怀蒙 +1 位作者 张红颖 苏华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的变化,探讨血浆ADM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0年7月解放军第253医院CKD患者60例,其中32例患者为CKD5期(A组),28例患者为CKD3期(B组...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的变化,探讨血浆ADM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0年7月解放军第253医院CKD患者60例,其中32例患者为CKD5期(A组),28例患者为CKD3期(B组);同期纳入60例体检肾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浆ADM水平,同时应用ATL公司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采用直线相关及多元回归法对ADM和各项心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组血浆ADM水平最高[(35.22±28.22)pg/ml],其次为B组[(10.60±4.41)pg/ml],C组最低[(8.71±2.55)pg/ml],三组间两两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LVDd、IVST、LVPWT和LVMI依次降低, LVEF和E/A值依次升高,A组和B组均与C组存在统计学差异,但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血浆ADM与LVDd、IVST、LVPWT、LVMI呈正相关,与LVEF和E/A值呈负相关。在剔除了性别、年龄、血压、血脂、血红蛋白等因素后,血浆ADM仍是LVPWT、LVDd、E/A的独立影响因素(P分别为0.014、0.035、0.05)。结论CKD患者血浆ADM水平显著升高,高ADM水平是CKD患者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上腺髓质素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霍刚 李文军 +4 位作者 苏华科 赵生家 林燕飞 田嘉欣 郝永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2年10月~2014年3月于解放军第253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CHF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65~76岁,平均(71±8.9)岁。同时将CHF患者随...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2年10月~2014年3月于解放军第253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CHF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65~76岁,平均(71±8.9)岁。同时将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17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组按指南要求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病因等标准治疗;厄贝沙坦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连续治疗8周。所有入选者均于治疗前后测定并计算HRV的各项时域及频域指标。时域指标包括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极低频功率(VLF)。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厄贝沙坦组治疗后时域指标SDNN、SDANN和RMSSD增加,频域指标中的TP、VLF、LF、HF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较常规治疗组时域指标中的SDNN[(77.3±29.4)ms vs.(71.5±31.2)ms]、SDANN[(78.1±25.3)ms vs.(65.8±29.6)ms]和RMSSD[(28.1±11.4)ms vs.(23.7±6.9)ms]增加,频域指标中的TP[(968.6±382.4)ms2 vs.(765.4±335.2)ms2]、VLF[(652.3±361.7)ms2 vs.(501.2±265.4)ms2]、LF[(251.3±77.1)ms2 vs.(191.2±69.0)ms2]、HF[(95.4±61.3)ms2 vs.(79.5±61.1)ms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厄贝沙坦可以改善老年CHF患者的HRV,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厄贝沙坦 心率变异性 无创心电图
下载PDF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莹 刘红梅 苏华科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2B期505-507,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消化道出血 临床 治疗 护理 消化道大出血 合并 成功 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