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田玉米接种禾谷镰刀菌的不同方法比较
1
作者 刘建 陈旭 +6 位作者 李新新 邹文玉 唐国来 张东鹤 苏培森 徐瑞斌 叶海龙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禾谷镰刀菌是危害玉米田间种植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研究玉米禾谷镰刀菌的接种规律对于了解玉米禾谷镰刀菌病害的发生机制及培育和鉴定抗禾谷镰刀菌玉米品种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灌根法、注射法和喷雾法对苗期、拔节期和抽穗... 禾谷镰刀菌是危害玉米田间种植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研究玉米禾谷镰刀菌的接种规律对于了解玉米禾谷镰刀菌病害的发生机制及培育和鉴定抗禾谷镰刀菌玉米品种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灌根法、注射法和喷雾法对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玉米进行禾谷镰刀菌田间接种,结果表明在玉米抽穗期采用注射法进行接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禾谷镰刀菌 接种方式 灌根法 注射法 喷雾法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智慧农业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聊城大学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苏培森 李玉保 +2 位作者 宋勇 刘文强 褚鹏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8期9-12,共4页
智慧农业专业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新兴的专业,其符合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深入开展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培养高素质智慧农业科技人才至关重要。校企合作为一种有效的育... 智慧农业专业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新兴的专业,其符合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深入开展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培养高素质智慧农业科技人才至关重要。校企合作为一种有效的育人模式,对培养智慧农业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发挥重要功能。该文剖析当下智慧农业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并以聊城大学为例探究校企合作下智慧农业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竞赛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涉农高校智慧农业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智慧农业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基因TaPRX-2A调控小麦穗部性状的功能分析
3
作者 苏培森 隋超 +2 位作者 郭尚敬 臧娇娇 满全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6-301,共6页
为研究过氧化物酶基因TaPRX-2A在调控小麦穗部性状中的功能,以苏麦3号为材料,通过Ensemblplants数据库获得TaPRX-2A全长cDNA序列,利用PCR方法克隆获得该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一个1026 bp的开放阅读框... 为研究过氧化物酶基因TaPRX-2A在调控小麦穗部性状中的功能,以苏麦3号为材料,通过Ensemblplants数据库获得TaPRX-2A全长cDNA序列,利用PCR方法克隆获得该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一个10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2个氨基酸。进一步构建基因过表达载体TaPRX-2A-PC186,通过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TaPRX-2A-PC186转入小麦KN199中,创建过表达TaPRX-2A转基因株系,调查TaPRX-2A基因对转基因株系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表达TaPRX-2A转基因株系的穗长显著变短,穗粒数显著减少,说明TaPRX-2A在调控小麦穗部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PRX-2A基因 过表达 穗部性状
下载PDF
温州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建设的地质风险及控制研究
4
作者 苏培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温州地处东海之滨,根据温州市轨道交通既有勘察资料显示,约60%区间隧道洞身处于深厚淤泥及淤泥质软土地层中。而当前对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建设经验不足,需开展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建设的地质风险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通过查阅... 目的:温州地处东海之滨,根据温州市轨道交通既有勘察资料显示,约60%区间隧道洞身处于深厚淤泥及淤泥质软土地层中。而当前对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建设经验不足,需开展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建设的地质风险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通过查阅和分析既有研究成果,探讨了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建设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温州软土既有工程勘察实践,总结了其工程力学特性,借助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特点,并基于软土盾构隧道病害的不利因素分析,进而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结果及结论:从温州深厚软土的工程力学特性和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点出发,分析总结了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建设的地质风险,提出了以扰动控制为核心的相关控制措施,以供温州轨道交通及其他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盾构隧道 地质风险 风险控制
下载PDF
软土路基沉降病害治理的注浆加固技术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前卫 苏培森 +2 位作者 唐卓华 张骏 杨新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68-273,共6页
针对某软土地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桩-土复合地基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局部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控制注浆的治理方案。为确保注浆施工不对高速列车的行驶安全造成影响,在进行正式的注浆加固前,开展了不同注浆方案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从... 针对某软土地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桩-土复合地基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局部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控制注浆的治理方案。为确保注浆施工不对高速列车的行驶安全造成影响,在进行正式的注浆加固前,开展了不同注浆方案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从而对注浆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通过对不同注浆模式下的路基表层沉降变形、土体侧向变形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分析,揭示了注浆对地层的扰动机理,得出了桩底注浆能有效控制路基沉降的结论,并据此给出了控制地层扰动变形的合理注浆施工参数。上述研究成果不仅为正式的路基加固设计与施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而且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桩-土复合地基 注浆加固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原文传递
利用短柄草进行TaWRKY2的抗赤霉病功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秀秀 王亮 +6 位作者 苏培森 虞光辉 葛文扬 王宏伟 李宪彬 孔令让 李安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4期570-575,共6页
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但由于小麦遗传转化较难,其抗病机制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短柄草作为单子叶模式植物,在生长特性和遗传研究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研究首先明确了短柄草穗部赤霉病发生的最适条件为:温... 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但由于小麦遗传转化较难,其抗病机制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短柄草作为单子叶模式植物,在生长特性和遗传研究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研究首先明确了短柄草穗部赤霉病发生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8°C,相对湿度75%。比较小麦Apogee抗、感赤霉病近等基因系受赤霉菌诱导的表达谱,在抗病材料中克隆到一个特异表达的基因并命名为TaWRKY2。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TaWRKY2基因转入短柄草Bd21中,通过穗部接菌鉴定和叶片离体鉴定的方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与受体Bd21相比,转基因短柄草植株的穗部和叶片赤霉病抗性均增强。作为SA信号路径下游的基因,TaWRKY2可能通过介导水杨酸路径下游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athogenesis related gene,PR基因)的表达,参与抗赤霉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病 短柄草 TaWRKY2
下载PDF
禾谷镰刀菌对二穗短柄草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培森 王彪 +2 位作者 王宏伟 孔令让 李安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3期379-383,共5页
小麦赤霉病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不仅造成小麦的产量损失而且降低小麦的品质。为了研究小麦赤霉病Ⅱ型抗性机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单子叶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Bd21)能够和禾谷镰刀菌产生互作,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却表现相对抗性... 小麦赤霉病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不仅造成小麦的产量损失而且降低小麦的品质。为了研究小麦赤霉病Ⅱ型抗性机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单子叶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Bd21)能够和禾谷镰刀菌产生互作,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却表现相对抗性表型。本文筛选了禾谷镰刀菌侵染二穗短柄草穗部的发病条件,并确认了最适发病条件为28℃,75%湿度。在禾谷镰刀菌侵染二穗短柄草的早期,分生孢子主要在雌蕊萌发,然后菌丝迅速生长并沿子房蔓延至小花的底部,通过穗轴节点向下延伸,然而菌丝并没有进入子房内部。另外,当禾谷镰刀菌侵染二穗短柄草的胚芽鞘时,菌丝可以进入胚芽鞘细胞,向下延展。因此,二穗短柄草可在小麦Ⅱ型抗性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二穗短柄草 II型抗性
下载PDF
盾构过群桩基础的托换与除桩技术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前卫 唐卓华 苏培森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S2期129-133,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地铁建设过程中遇到新建隧道需要从既有建筑物桩基中穿越的难题。以上海地铁10号线曲阳路~溧阳路区间隧道穿越四平路沙泾港桥群桩基础这一施工难题为例,在参照国...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地铁建设过程中遇到新建隧道需要从既有建筑物桩基中穿越的难题。以上海地铁10号线曲阳路~溧阳路区间隧道穿越四平路沙泾港桥群桩基础这一施工难题为例,在参照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工程的扩大板式基础托换以及盾构机直接切桩的施工方案。为了确保在桩基托换、除桩作业及盾构推进施工过程中桥梁和隧道结构的安全性,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手段,对桩基托换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地基加固范围、桩基合理开挖暴露长度、桩-筏体系受力转换机理、桥梁结构的稳定性、残桩对隧道结构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不仅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桥梁 桩基托换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苏培森 宋勇 +1 位作者 李玉保 郭尚敬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5期43-45,50,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成为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农业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需要大量既掌握农业知识和技术,又具备一定物联网、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机械知识的人才。文章剖析了现...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成为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农业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需要大量既掌握农业知识和技术,又具备一定物联网、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机械知识的人才。文章剖析了现代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探析了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以及“专业+”、“2+2”、双导师制的“二对一”的培养模式,力求培养一批既懂农业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人才培养 高素质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桩筏复合地基在盾构下穿时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培森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02-506,共5页
桩筏复合地基常用于地质较软弱的工程中,桩筏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桩-筏板-地基三者通过协调变形来承担上部荷载作用。盾构隧道下穿桩筏结构时,隧道的开挖支护将改变桩-筏复合地基的边界条件并产生应力扰动,从... 桩筏复合地基常用于地质较软弱的工程中,桩筏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桩-筏板-地基三者通过协调变形来承担上部荷载作用。盾构隧道下穿桩筏结构时,隧道的开挖支护将改变桩-筏复合地基的边界条件并产生应力扰动,从而对上覆建(构)筑物的安全造成威胁。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桩筏复合地基进行平面应变分析,探究了隧道开挖对桩筏结构内力和地基应力影响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桩筏复合地基结构的筏板和边跨处桩基的弯矩值较大,跨中处桩基的轴力较大;(2)盾构隧道的施工对刚度较大的桩筏结构的内力影响较小,隧道开挖对桩筏结构的内力附加作用不显著;(3)桩筏结构在岩土介质中具有隔离作用,可以有效减小隧道开挖对上覆建构筑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力学特性 数值计算 桩筏复合地基 盾构隧道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花青素含量多样性及其合成基因表达分析
11
作者 苏培森 隋超 +5 位作者 颜君 王晨 韩磊 王舒涵 刘晓倩 郭尚敬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7,共9页
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和人类身心健康尤其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小麦作为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制品是人类膳食的主要来源。筛选富含花青素的小麦种质资源,挖掘其合成调控基因... 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和人类身心健康尤其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小麦作为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制品是人类膳食的主要来源。筛选富含花青素的小麦种质资源,挖掘其合成调控基因,对培育功能性小麦品种、提高国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58个不同地区栽培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其花青素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小麦品种花青素含量差异明显,其中,红麦、紫优6号、Arz、生选6号、宛麦20、紫优5号的花青素含量较高,浙徐福75-3、泡子麦、苏麦3号、淮麦等的花青素含量较低。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花青素合成通路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0个基因在生选6号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而苏麦3号中TaMYB-7D1、TaMYC-2A1、TaCHI-5D、TaPAL-6D1-T2、TaDFR-3B-T1、TaUFGT、TaCHS和TaF3′5′H基因的表达量最低,且不同小麦品种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功能性小麦品种培育提供基因资源和种质资源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青素含量 合成通路基因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抗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培森 《生物技术进展》 2021年第5期599-609,共11页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小麦穗部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挖掘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揭示其抗病机制,对于提高小麦赤霉病抗性,推动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阐述了抗赤霉病相关QTL、多组学研究、细胞壁防卫、信号转...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小麦穗部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挖掘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揭示其抗病机制,对于提高小麦赤霉病抗性,推动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阐述了抗赤霉病相关QTL、多组学研究、细胞壁防卫、信号转导、次生代谢物合成、识别应答等小麦赤霉病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小麦赤霉病抗性机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希望以此加深研究者对小麦赤霉病抗性机制的了解,为未来小麦抗赤霉病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机制
下载PDF
福州轨道交通越江隧道盾构选型研究
13
作者 苏培森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18年第1期18-20,共3页
盾构法在穿江越海隧道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运用,盾构选型是盾构法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福州轨道交通多条在建或是待建线路都需要穿越闽江,研究福州轨道交通越江隧道盾构选型对于加速推进福州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福州... 盾构法在穿江越海隧道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运用,盾构选型是盾构法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福州轨道交通多条在建或是待建线路都需要穿越闽江,研究福州轨道交通越江隧道盾构选型对于加速推进福州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福州5号线越江隧道的工程地质特点,对盾构选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风险控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盾构选型 越江隧道 风险控制
下载PDF
区域综合性大学设置智慧农业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宋勇 苏培森 +2 位作者 袁凤英 李玉保 郭尚敬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13期5-8,13,共5页
区域综合性大学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核心力量,是区域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区域综合性大学设置智慧农业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新农科人才,服务地方“三农”经济,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综合性大学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核心力量,是区域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区域综合性大学设置智慧农业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新农科人才,服务地方“三农”经济,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区域综合性大学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呈现服务国家与扎根地方相结合、交叉型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价值导向。文章聚焦新专业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问题,通过顶层设计、多学科共建、校内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依托区域内农科企业优势,使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培养目标紧扣国家发展,培养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服务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新农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智慧农业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机器学习方法在植物基因组信息预测中的研究现状
15
作者 张兆旭 管思彤 +5 位作者 林一鸣 苏培森 黄思罗 孟宪勇 柳平增 颜君 《生命科学》 CSCD 2024年第3期302-315,共14页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目前已经积累了海量多组学数据。因此如何开发和改进相关处理软件工具,从而有效利用这些海量数据发掘有用的生物学信息,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其中机器学习方法凭借其显著的...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目前已经积累了海量多组学数据。因此如何开发和改进相关处理软件工具,从而有效利用这些海量数据发掘有用的生物学信息,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其中机器学习方法凭借其显著的预测、分类、数据挖掘和集成能力,在此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不同类型机器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以及这些方法在植物基因组功能预测中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机器学习模型在植物分子相互作用预测、重要功能位点预测、功能注释、作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本文有助于植物研究者快速了解和应用机器学习方法,从而推进植物遗传相关机制的研究和作物性状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植物基因组预测 蛋白质相互作用 分子位点预测 功能注释 作物育种
原文传递
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徐前卫 程盼盼 +2 位作者 苏培森 董继涛 陈国中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1-1318,1380,共9页
隧道进口段围岩常常具有浅埋、偏压、风化严重等特点,若施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洞口边、仰坡滑动和洞内塌方等事故,从而影响隧道正常施工和人员安全。结合具体工程,对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结合监测数据分析了施工... 隧道进口段围岩常常具有浅埋、偏压、风化严重等特点,若施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洞口边、仰坡滑动和洞内塌方等事故,从而影响隧道正常施工和人员安全。结合具体工程,对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结合监测数据分析了施工对围岩和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围岩变形具有非对称性,浅埋侧围岩变形量要小于深埋侧;随着隧道的逐步开挖,隧道深埋侧拱脚和浅埋侧拱肩处围岩易于发生剪切破坏,而且围岩的塑性区也主要位于这两个区域,并逐渐向拱顶上方贯通;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受偏压地形影响显著呈非对称性,而超前支护受偏压影响较小;现场实测围岩变形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且变形在22天后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软弱围岩 施工力学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红层”软岩隧道进口段CRD法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培森 徐前卫 +2 位作者 陈国中 唐卓华 程盼盼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785-791,共7页
受岩体赋存条件、隧道设计和施工方案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软弱围岩在隧道开挖应力重分布过程中较易发生塌方破坏,尤其是在隧道洞口段部分。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软岩隧道进口段CRD法施工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数值仿真模拟和现场实测分析,... 受岩体赋存条件、隧道设计和施工方案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软弱围岩在隧道开挖应力重分布过程中较易发生塌方破坏,尤其是在隧道洞口段部分。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软岩隧道进口段CRD法施工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数值仿真模拟和现场实测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施工力学行为和变形性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隧道围岩较为软弱,隧道施工对周边围岩变形影响较大,纵向约2倍洞径、横向一倍洞径为施工的强烈扰动区域,施工时应加强支护;(2)隧道施工后,拱顶处围岩应力由于围岩变形释放使得其值大幅度减小,而拱腰处岩体应力上升,并出现塑性破坏,故在实际施工时应对该部位加强支护;(3)采用CRD法施工后,实测围岩变形在隧道开挖约20天后趋稳,而围岩压力、钢拱架和初期衬砌受力均在隧道开挖后的前10天内受力增幅最为明显,之后才逐渐趋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变形特性
原文传递
软弱岩体中隧道开挖的落门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前卫 朱合华 +4 位作者 丁文其 李志厚 唐卓华 苏培森 罗云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6-30,共5页
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开挖,往往因岩体应力过高或变形过分而导致围岩失稳破坏,并进而引发隧道塌方事故。本文以Ⅳ类软弱破碎围岩为参照对象,首先将其等效为单一均值地层,再利用相似材料对其进行模拟,随后利用活动门试验模拟隧道的开挖,... 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开挖,往往因岩体应力过高或变形过分而导致围岩失稳破坏,并进而引发隧道塌方事故。本文以Ⅳ类软弱破碎围岩为参照对象,首先将其等效为单一均值地层,再利用相似材料对其进行模拟,随后利用活动门试验模拟隧道的开挖,研究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破坏模式及其渐进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软弱围岩中隧道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在隧道周边形成扰动区,而真正塌落成拱的只是该扰动区的一部分;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岩体内部的裂纹扩展与破坏,就会对应地表岩体的急剧下降;隧道开挖后,拱顶上方的岩体中存在一压力拱,位于该拱下方的岩体处于松弛状态,而拱上方的岩体则处于挤压状态,并且该压力拱随着外界荷载的增加呈外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隧道 渐进性破坏 落门试验
原文传递
小麦-禾谷镰孢菌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培森 葛文扬 +1 位作者 王宏伟 孔令让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93-1507,共15页
禾谷镰孢菌(俗称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在世界各主要产麦国普遍发生,我国是世界上受害面积最大的国家,该病害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解析小麦-禾谷镰孢菌之... 禾谷镰孢菌(俗称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在世界各主要产麦国普遍发生,我国是世界上受害面积最大的国家,该病害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解析小麦-禾谷镰孢菌之间的互作机制,挖掘有效抗病基因,对于解决小麦赤霉病这一世界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禾谷镰孢菌致病机制,小麦与禾谷镰孢菌致病因子DON毒素互作机制,禾谷镰孢菌侵染与小麦识别互作机制以及寄主-病原菌基因水平转移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禾谷镰孢菌 小麦-禾谷镰孢菌互作 呕吐毒素(DON)
原文传递
CRD工法在南华一号隧道进口段适应性研究
20
作者 苏培森 《公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4-268,共5页
南华一号隧道是在建的广大(广通~大理)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其进口段围岩极其软弱破碎,结构面发育,最小覆土厚度仅6m,施工风险极高。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众多,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围岩卸荷变形,如有处理不当,超过围岩的承载能力,极易造... 南华一号隧道是在建的广大(广通~大理)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其进口段围岩极其软弱破碎,结构面发育,最小覆土厚度仅6m,施工风险极高。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众多,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围岩卸荷变形,如有处理不当,超过围岩的承载能力,极易造成掌子面失稳以及地表塌陷。为此,为了安全、顺利施工,施工方拟采用CRD工法。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手段对CRD工法的在该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展开研究,取得了一些列成果,可以为同类型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破碎围岩 CRD工法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