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改变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天水 欧阳安 +3 位作者 秦贵军 于博 张玉凤 王建波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86-88,126,共4页
分别测定低碘,致甲肿物质(MMI)和高碘三种原因引起甲状腺肿动物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活性。结果显示低碘组和MMI组TPO活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碘组TPO活性明显降低.加喂高酪蛋白的实验组,低碘组和MMI组Tto活... 分别测定低碘,致甲肿物质(MMI)和高碘三种原因引起甲状腺肿动物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活性。结果显示低碘组和MMI组TPO活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碘组TPO活性明显降低.加喂高酪蛋白的实验组,低碘组和MMI组Tto活性显著下降;而高碘组TPO活性明显升高.结果提示高酪蛋白对甲状腺肿动物的TPO活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酪蛋白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糖尿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天水 李光升 +3 位作者 何燕霞 董见喜 张玉凤 欧阳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29-31,共3页
测定62例糖尿病人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C3b)和免疫复合物花环(RIC);同时测定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SCIC),并和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组RC3b显著低于对照组。高Hb... 测定62例糖尿病人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C3b)和免疫复合物花环(RIC);同时测定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SCIC),并和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组RC3b显著低于对照组。高HbAl组RC3b明显低于正常HbA1组(P<0.01)。RIC在高HbA1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糖尿病组SCIC显著高于对照组;高HbA1组显著高于正常HbA1组。SCIC和RIC的结果呈现相关(r=0.713,r<0.01)。提示糖尿病人RC3b下降与血清SEIC水平升高有关,与血糖控制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抗原 抗体 受体 红细胞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脂蛋白(α)的变化
3
作者 苏天水 罗琳 +2 位作者 郭长江 贺付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血清脂蛋白(α)水平与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91例糖尿病人,包括44例伴微血管病变和47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脂蛋白(α)(Lp(α),ApoA,ApoB,TC,TG;血HbAl;...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血清脂蛋白(α)水平与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91例糖尿病人,包括44例伴微血管病变和47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脂蛋白(α)(Lp(α),ApoA,ApoB,TC,TG;血HbAl;尿NAG和NAGB等指标,与3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人血清Lp(α)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脏并发症患者Lp(α)水平与TC(r=0.23,P<005),AER(r=0.62,P<0.01),NAGB(r=0.51,P<001)和NAGI(r=0.41,P<005)呈现相关。结论:测定Lp(α)对辅助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尿白蛋白和NAG同功酶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4
作者 苏天水 李光升 +3 位作者 何燕霞 燕桂香 张玉凤 欧阳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330-332,共3页
65例糖尿病患者按血糖控制情况分为DM1DM2DM33组,同时选择糖耐量、胰岛素正常者22人作对照。测定了糖化血红蛋白(HbAl)、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N-乙酰-B-D-r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同功酶NAG-... 65例糖尿病患者按血糖控制情况分为DM1DM2DM33组,同时选择糖耐量、胰岛素正常者22人作对照。测定了糖化血红蛋白(HbAl)、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N-乙酰-B-D-r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同功酶NAG-B。结果显示糖尿病各组尿白蛋白排出率、NAG和NAG-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NAG-B活性和尿白蛋白排出率呈现正相关。结果提示测定尿白蛋白和NAG-B对糖尿病早期肾脏并发症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苷 同功酶 尿 白蛋白 糖尿病 肾病
下载PDF
尿游离T_3固相放射免疫测定结果分析
5
作者 苏天水 欧阳安 +1 位作者 李风良 李辰成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应用固相FT_3放射免疫药盒测定25例甲亢,14例甲低和29例对照组的血清FT_3和尿FT_3;对照组24h尿FT_3含量为3.53±1.61pmol/24h;甲亢组为35.41±24.46pmol/24h;甲低组为1.04±0.80pmol/24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甲亢... 应用固相FT_3放射免疫药盒测定25例甲亢,14例甲低和29例对照组的血清FT_3和尿FT_3;对照组24h尿FT_3含量为3.53±1.61pmol/24h;甲亢组为35.41±24.46pmol/24h;甲低组为1.04±0.80pmol/24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甲亢组与甲低组24h尿FT_3含量能反映血中FT_3水平。提示诊断甲亢和甲低及研究甲状腺素代谢时,测定尿FT_3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放射免疫测定 尿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双面固相酶联分析法测定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结果分析
6
作者 苏天水 欧阳安 +2 位作者 李凤良 王恒章 Hershman J M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双面固相酶联分析法(EI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48例正常人,20例甲亢病人、10例甲低病人和121例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居民的血清TSH。TSH—EIA法的结果平均值在各组中均低于IR MA法的结果。除结节型地甲肿组,其他各... 应用单克隆抗体双面固相酶联分析法(EI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48例正常人,20例甲亢病人、10例甲低病人和121例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居民的血清TSH。TSH—EIA法的结果平均值在各组中均低于IR MA法的结果。除结节型地甲肿组,其他各组两种方法的结果均表现显著相关。两种方法的结果均符合临床诊断。结节型地甲肿组TSH—EIA和IRMA结果不表现相关提示该组病人血清中TSH—α和TSH—β亚基在含量或比率上可能与其他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酶联分析 甲状腺肿
下载PDF
不同浓度高碘水对小鼠甲状腺形态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秦贵军 王庆祝 +1 位作者 欧阳安 苏天水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5-228,共4页
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高碘水对小鼠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及其与高碘甲状腺肿发病机理的联系,实验分4个组。对照组(A),小鼠饮水含碘量为10.8μg/L,实验组(B、C和D)小鼠饮水含碘量分别为5000μg/L、10000μ... 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高碘水对小鼠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及其与高碘甲状腺肿发病机理的联系,实验分4个组。对照组(A),小鼠饮水含碘量为10.8μg/L,实验组(B、C和D)小鼠饮水含碘量分别为5000μg/L、10000μg/L、20000μg/L。实验时间为150天。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学、甲状腺组织碘含量、甲状腺过氧化酶(TPO)活性及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浓度的改变。结果显示实验各组甲状腺组碘含量、血清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摄入碘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各级TPO活性、C组和D组血清FT3水平明显低于照组。实验各组甲状腺呈典型的胶质性甲状腺肿。结果表明高碘对小鼠甲状腺形态与功能具有抑制作用。高碘甲状腺肿是由于滤泡扩张,过多胶质堆积在滤胞腔内所致,并非TSH升高导致甲状腺滤泡增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 甲状腺肿 发病机理 甲状腺形态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高蛋白质营养抗高碘致甲状腺肿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秦贵军 王庆祝 +3 位作者 贾贺堂 张会娟 苏天水 欧阳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复制小鼠高碘甲状腺肿模型 ,研究高蛋白质营养对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成 4组 :H组饮高碘水 (碘浓度为 2 5 0 0 μg/L) ,食普通鼠饲料 ,不含酪蛋白 ;C1和C2 组饮高碘水 ,同时饲养高蛋白饲料 (C1组... 目的 :复制小鼠高碘甲状腺肿模型 ,研究高蛋白质营养对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成 4组 :H组饮高碘水 (碘浓度为 2 5 0 0 μg/L) ,食普通鼠饲料 ,不含酪蛋白 ;C1和C2 组饮高碘水 ,同时饲养高蛋白饲料 (C1组为鼠饲料混入 2 5 %酪蛋白 ,C2 组混入 5 0 %酪蛋白 ) ;N组为对照组 ,食普通鼠饲料 ,饮自来水 (碘浓度为7 5 μg/L)。实验时间为 15 0天 ,观察小鼠甲状腺重量、甲状腺碘含量 (Riesco碘测定方法 )、甲状腺组织学结构 (光镜和电镜 )、甲状腺和垂体功能及TPO活性 (愈创木酚分析法 )。结果 :H组甲状腺碘含量、血FT4 水平较对照组、C1和C2 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TPO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0 1) ,甲状腺呈典型的胶质性甲状腺肿。结论 :高碘对甲状腺有损伤作用 ,高酪蛋白膳食能明显抑制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生 ,机制可能是其阻止过量碘进入甲状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动物 蛋白质
下载PDF
测定甲亢病人血清甲状腺刺激抗体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长江 陈茜 +2 位作者 邵建华 苏天水 欧阳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用PEG粗提血清中的IgG刺激鼠甲状腺细胞(FRTL─5)株,测定释入培养液中的cAMP含量表示TSAb活性。所测TSAb活性,正常组为100.1±48.8%(n=18,±s);17例未治甲亢病组为1442.... 用PEG粗提血清中的IgG刺激鼠甲状腺细胞(FRTL─5)株,测定释入培养液中的cAMP含量表示TSAb活性。所测TSAb活性,正常组为100.1±48.8%(n=18,±s);17例未治甲亢病组为1442.8±1198.1%,全部(100%)TSAb阳性;16例甲亢病复发组为1145.7±1217.7%,其中14例(87.5%)TSAb阳性;10例甲亢病缓解组为124.2±82.5%,其中2例(20%)TSAb阳性;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2例在正常范围内,1例反应性增高。TSAb活性测定可作为甲亢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 诊断 甲状腺刺激抗体 血清
下载PDF
酶免疫测定法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L-4的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燕 苏天水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5-556,共2页
目的 :评价酶免疫测定法检测人产生IL 4的单个核细胞的有效性。方法 :使用酶免疫测定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RA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产生IL 4的细胞数。结果 :用两种方法测各组所得结果均高度相关 ... 目的 :评价酶免疫测定法检测人产生IL 4的单个核细胞的有效性。方法 :使用酶免疫测定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RA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产生IL 4的细胞数。结果 :用两种方法测各组所得结果均高度相关 (患者组r=0 .95 7,对照组r =0 .96 9) ;与对照组相比 ,RA患者产生IL 4的细胞数明显升高 (t=2 .478,P <0 0 5 )。结论 :酶免疫测定法可代替流式细胞术测定胞内细胞因子 ,并可用于临床Th1和Th2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免疫测定法 IL-4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孟德 秦东春 +5 位作者 岳保红 王东升 苏天水 燕桂香 盛光耀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易感性与HLA 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 ,找出ALL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DNA分型技术对 5 6例ALL患者和 10 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HLA DRB1基因分型。结果 :AL...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易感性与HLA 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 ,找出ALL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DNA分型技术对 5 6例ALL患者和 10 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HLA DRB1基因分型。结果 :ALL组与HLA DR7基因关联 ,基因频率为 2 4.1% ,RR =2 .5 6 ,χ2 =7.34 ,P <0 .0 1,病因分数为 0 .2 9;其他等位基因频率ALL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基因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下载PDF
HLA-DR快速基因分型PCR-SS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孟德 秦东春 +4 位作者 郭小兵 王东升 苏天水 燕桂香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于器官移植配型及疾病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及基本数据,建立一种高分辨率、高特异性、简单、快速、方便的HLADR基因分析方法。方法:利用DR1~DR18序列特异性引物及1对内对照引物,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 目的:探讨应用于器官移植配型及疾病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及基本数据,建立一种高分辨率、高特异性、简单、快速、方便的HLADR基因分析方法。方法:利用DR1~DR18序列特异性引物及1对内对照引物,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s,PCPSSP)技术对22份国际标准细胞株DNA及20例未知DR型别的临床血液标本进行HLADR基因分析,扩增条件为:变性94℃,60s;退火65℃,60s;延伸72℃,60s。25个循环后,72℃保温7min。结果:对各个标准DNA的分型结果显示,准确率及重复率均为100%,无假阳性及假阴性。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重复性好,结果易于判断,适合临床器官移植组织配型、疾病相关性分析、法医鉴定及人类学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DR抗原 基因分型 器官移植 PCR-SSP
下载PDF
146树皮质醇增多症诊断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崇祥 欧阳安 苏天水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皮质醇增多症的诊断分为两个步骤:①是否为皮质醇增多症?②如为皮质醇增多症,病因是哪一类?因为不同病因引起的皮质醇增多症其治疗方法不同。
关键词 皮质醇增多症 诊断
下载PDF
心肌特异性自身细胞毒反应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作用
14
作者 沈燕 金雨琦 +3 位作者 王丽 孙改河 李学民 苏天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8-270,共3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介导心肌特异性自身细胞毒反应中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在腹腔注射后7d和9d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和心肌组织浸...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介导心肌特异性自身细胞毒反应中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在腹腔注射后7d和9d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和心肌组织浸润的单个核细胞(IMNCs),用10μg/LMCP-1与PMNCs进行趋化试验,并用1mg/L、2.5mg/L和5mg/L的抗MCP-1多抗做抗体阻断趋化试验,计算趋化指数。差异贴壁法体外分离BALB/c小鼠心肌细胞,以其作靶细胞,用经MCP-1趋化的PMNCs或分离的IMNCs作效应细胞,进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计算效应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率。结果:CVB3感染后7d小鼠IMNCs对正常心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率是(41.3±7.3)%,高于对照组的(18.3±2.9)%(P<0.01);与感染后7d相比,感染后9d的小鼠心肌IMNCs对心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率增强至(59.2±4.7)%(P<0.05)。MCP-1对CVB3感染9d小鼠PMNCs的趋化指数为4.3±0.4,2.5mg/L和5mg/L的抗MCP-1抗体均可完全阻断此趋化活性。经MCP-1趋化的PMNCs对正常心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率为(43.7±4.7)%,高于对照的(12.2±2.8)%(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的IMNCs对正常心肌细胞有自身细胞毒活性。MCP-1可能是介导心肌特异性自身细胞毒性单个核细胞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毒反应 单个核细胞 心肌细胞
下载PDF
突变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构建及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干预作用
15
作者 孙改河 沈燕 +3 位作者 张愔 王喜英 金雨琦 苏天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8-460,共3页
目的构建表达N端2-8位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MCP-1),并观察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干预作用。方法Megaprimer-PCR构建mMCP-1-pVAX1(pVMm)。以脂质体将pVMm转染真核细胞系C2C12,ELISA分析mMCP-1的表达情况。... 目的构建表达N端2-8位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MCP-1),并观察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干预作用。方法Megaprimer-PCR构建mMCP-1-pVAX1(pVMm)。以脂质体将pVMm转染真核细胞系C2C12,ELISA分析mMCP-1的表达情况。采用趋化实验分析mMCP-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的趋化活性及其对MCP-1的干预作用。结果①酶切和测序显示野生型MCP-1真核表达载体(pVM)和pVMm构建成功。pVMm在真核细胞C2C12中有效表达。②mMCP-1不具有趋化病毒性心肌炎小鼠PMNCs的活性。与单纯使用MCP-1相比,以不同浓度的mMCP-1和MCP-1同时行趋化实验,被趋化的细胞明显减少(P<0.01),25μg/LmMCP-1可阻断10μg/LMCP-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PMNC的趋化活性。结论小鼠MCP-1N端2-8位氨基酸决定其趋化活性。mMCP-1可用于干预MCP-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趋化因子 趋化活性 干预作用
下载PDF
糖尿病人几种有关激素测定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崇祥 苏天水 张庆云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本文对96例糖尿病人测定了血胰岛素、皮质醇、T_3、T_4和24h尿VMA,结果表明:糖尿病人血胰岛素Ⅰ型显著低于对照组,Ⅱ型略高于对照组。其它多种有关激素亦有相应的变化,包括皮质醇、儿茶酚胺升高,T_3、T_4降低,且Ⅰ型因胰岛素严重缺乏,... 本文对96例糖尿病人测定了血胰岛素、皮质醇、T_3、T_4和24h尿VMA,结果表明:糖尿病人血胰岛素Ⅰ型显著低于对照组,Ⅱ型略高于对照组。其它多种有关激素亦有相应的变化,包括皮质醇、儿茶酚胺升高,T_3、T_4降低,且Ⅰ型因胰岛素严重缺乏,血糖升高比Ⅱ型显著,其有关激素的变化亦比Ⅱ型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激素测定 胰岛素 皮质醇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正常甲亢患者TSAb测定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郭长江 欧阳安 +1 位作者 苏天水 闫秀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6-6,19,共2页
应用克隆化鼠甲状腺细胞株(FRTL-5)的cAMP反应检测了17例正常人、1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甲亢(EG)、29例未治甲亢(HG)的血清TSAb水平。正常组为(94.5±441)%(n=17,x±s),全部TSAb阴性;EG组为(465±486.7)%... 应用克隆化鼠甲状腺细胞株(FRTL-5)的cAMP反应检测了17例正常人、1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甲亢(EG)、29例未治甲亢(HG)的血清TSAb水平。正常组为(94.5±441)%(n=17,x±s),全部TSAb阴性;EG组为(465±486.7)%(n=18),其中14例(77.8%)为阳性;HG组为(2205.1±3053)%(n=29),其中27例(93.1%)为阳性。EG组同HG组比较,阳性率无差异。但TSAb活性较HG级低(P<0.005)。结果表明,EG组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因此TSAb的测定对EG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Ab 甲状腺功能正常 甲状腺机能亢进 沉淀
下载PDF
基于MCP-1的不同干预方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作用
18
作者 沈燕 郭小兵 +4 位作者 李建国 钱书虹 任春锋 王浩斌 苏天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比较N端2-8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MCP-1(mMCP-1)干预和抗-MCP-1抗体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病的影响作用。方法:CVB3腹腔注射BALB/c小鼠,随机分组处理: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抗体干预组、羊IgG对照组、mMCP-1干预组和空质粒对照组,... 目的:比较N端2-8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MCP-1(mMCP-1)干预和抗-MCP-1抗体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病的影响作用。方法:CVB3腹腔注射BALB/c小鼠,随机分组处理: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抗体干预组、羊IgG对照组、mMCP-1干预组和空质粒对照组,并设未感染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心肌注射的方式在心肌转移抗体或mMCP-1真核表达质粒pVMm。观察小鼠心脏重量和体重的比值(HW/BW)、血清CK-MB水平、心肌组织病理学积分(PS)、心肌组织病毒载量和心肌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变化。结果:经20μg、40μg和60μg pVMm干预的小鼠,心肌组织病变和心肌损伤较模型组减轻;不同pVMm干预剂量对心肌组织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的影响作用不同,40μg或60μg pVMm干预的小鼠,心肌组织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20μg pVMm干预的小鼠,心肌组织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抗-MCP-1抗体干预和mMCP-1干预小鼠相比,HW/BW、血清CK-MB水平和PS未见明显差异。结论:mMCP-1和抗-MCP-1抗体均可缓解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病变和心肌损伤,mMCP-1可替代抗-MCP-1抗体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mMCP-1 抗-MCP-1抗体 干预作用 细胞浸润
下载PDF
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的初步临床应用
19
作者 沈燕 苟建军 +3 位作者 苏天水 杨林芳 张愔 王清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研究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双色法)在临床Th1/Th2状态分析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双色法、RTPCR和ELISA法分析乙型肝炎、哮喘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Th1/Th2状态。结果: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组的IFNγmRNA显著升高(P<0.05),肝... 目的:研究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双色法)在临床Th1/Th2状态分析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双色法、RTPCR和ELISA法分析乙型肝炎、哮喘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Th1/Th2状态。结果:①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组的IFNγmRNA显著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的IL4mRNA升高(P<0.05)。血浆IFNγ和IL4水平分析,肝功能异常组IFNγ升高(P<0.05),肝功能正常组IL4升高(P<0.05)。②RA患者血浆IL4和IL6水平显著升(P<0.05和P<0.01)。RA患者CD3+和CD4+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D8+/CD2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25+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A患者CD19+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管是蛋白水平还是转录水平,哮喘患者IL4升高,IFNγ无明显变化。④双色法分析临床Th1和Th2的变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患者以Th2细胞升高为主,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Th2细胞升高,肝功异常组Th1细胞增加。结论:双色法可用于临床Th1/Th2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染色Th细胞测定法 TH1/TH2 乙型肝炎 哮喘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免疫指标全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体内HBV-DNA的检测及研究
20
作者 秦东春 张晓青 +2 位作者 李建丽 苏天水 燕桂香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97年第1期56-58,共3页
本文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35例乙型肝炎免疫指标(HBVm)全阴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肝活检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34.29%、60.00%、68.57%。说明一部分血清 HBVm 全阴性的... 本文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35例乙型肝炎免疫指标(HBVm)全阴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肝活检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34.29%、60.00%、68.57%。说明一部分血清 HBVm 全阴性的 PHC 患者血清并非无传染性,ELISA 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BMC 内有相当的HBV-DNA 存在,这对于研究 PHC 患者体内 HBV 的存在情况、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传染性及疗效的评价提出了新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BVm 全阴的 PHC 患者肝细胞内 HBV-DNA 有很高的分布,二者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支持 HBV 对 PHC 有较高致病性研究。本文结果还显示 PCR 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对研究 HBV 对人类的感染、在患者体内的分布情况及血清传染性等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DNA 免疫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