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酚类成分及其组合对P.aeruginosa PAO1的抑制效果研究
1
作者 刁春华 杨秀芳 +4 位作者 涂云飞 宋鹏鹏 左小博 苏小琴 孔俊豪 《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研究茶叶酚类成分及其复方对P.aeruginosa PAO1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出用药量最低的最佳抑菌组方,采用倍比稀释法结合刃天青显色测定5种酚类成分对P.aeruginosa PAO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对P.aeruginosa PAO1具有较... 为研究茶叶酚类成分及其复方对P.aeruginosa PAO1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出用药量最低的最佳抑菌组方,采用倍比稀释法结合刃天青显色测定5种酚类成分对P.aeruginosa PAO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对P.aeruginosa PAO1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最佳配伍。结果表明5种酚类成分对P.aeruginosa PAO1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种茶叶活性成分对P.aeruginosa PAO1的抑菌性大小为:EGCG>TF60=ECG>EGC>EC。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EGCG、EGC、ECG、TF60这4种酚类成分以1.0∶4.0∶4.81∶4.0的比例配伍时对P.aeruginosa PAO1具有最佳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酚类成分 铜绿假单胞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包装方式对颗粒形绿茶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小琴 左小博 +4 位作者 黄伟红 陆德彪 孔俊豪 刁春华 杨秀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3-301,共9页
目的探索不同包装方式对颗粒形绿茶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颗粒形绿茶分别采用单一铝箔包装和脱氧剂包装,在温度(15±1)℃、相对湿度65%下贮藏24个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感官审评方法和色差分析法,研究贮藏过... 目的探索不同包装方式对颗粒形绿茶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颗粒形绿茶分别采用单一铝箔包装和脱氧剂包装,在温度(15±1)℃、相对湿度65%下贮藏24个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感官审评方法和色差分析法,研究贮藏过程中风味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第0月比,两种包装方式颗粒形绿茶含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P<0.05),单一铝箔包装颗粒形绿茶贮藏6个月咖啡碱含量显著下降(P<0.05),贮藏9个月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贮藏12个月茶多酚、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类总量显著下降(P<0.05)。而脱氧剂包装颗粒形绿茶贮藏12个月茶多酚、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含量和儿茶素类总量无显著变化(P>0.05)。贮藏第24个月,单一铝箔和脱氧包装颗粒形绿茶茶汤L分别为93.88和94.49,a分别为-2.25和-2.43,b分别为14.14和13.75,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8.96%和60.87%。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方式颗粒形绿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b/a、茶多酚、表儿茶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感官审评表明,采用脱氧包装的颗粒形绿茶的汤色、滋味和感官总分始终高于单一铝箔包装。结论相较于单一铝箔包装,采用脱氧包装更有利于保持颗粒形绿茶贮藏品质,从而延长颗粒形绿茶货架期。本研究为颗粒形绿茶贮藏品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形绿茶 包装方式 贮藏品质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炒青绿茶贮藏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
3
作者 苏小琴 孔俊豪 +4 位作者 杜颖颖 刁春华 左小博 邹新武 杨秀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8-195,共8页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分析不同包装炒青绿茶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变化。结果表明:用GC-IMS共检出86种VOCs,其中明确定性59种,包括醛类28种,酮类7种,醇类9种,酯类9种,杂环类4种,酸类1种,含硫化合物1种。随着贮藏时...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分析不同包装炒青绿茶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变化。结果表明:用GC-IMS共检出86种VOCs,其中明确定性59种,包括醛类28种,酮类7种,醇类9种,酯类9种,杂环类4种,酸类1种,含硫化合物1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炒青绿茶的VOCs整体呈下降趋势。与单一铝箔包装相比,采用铝箔协同脱氧剂包装的炒青绿茶VOCs保留更稳定,其中带清香的(E, E)-2,4-庚二烯醛、庚醛,带栗香的苯甲醛、苯乙醛,带花香的壬醛、6-甲基-5-庚烯-2-酮和带奶酪香的2-庚酮等VOCs含量高。二维谱图显示,不同包装炒青绿茶贮藏中VOCs可实现较好的分离。初步建立了不同包装炒青绿茶贮藏的GC-IMS指纹图谱,为炒青绿茶贮藏中品质的快速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青绿茶 贮藏 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4
作者 苏小琴 陈希 +4 位作者 范海华 季从飞 倪婷婷 于洋 陈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89-2394,共6页
目的 探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后线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肠癌病例共30例,其中12例设为观察组,1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治疗,... 目的 探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后线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肠癌病例共30例,其中12例设为观察组,1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及TAS-102治疗,对照组予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PD1抑制剂为信迪利单抗200 mg、替雷利珠200 mg或赛帕利单抗240 mg,呋喹替尼3~5 mg口服两周停一周,TAS-102 25 mg/m~2,第1-5、8-12天每日早、晚餐后口服,21 d 1个周期。整理数据分析两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不良反应,并定期随访观察其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截至随访结束时间(2023年3月20日),对照组ORR为11.11%,DCR为33.33%,中位PFS为6.2个月,观察组ORR为25.00%,DCR为83.33%,中位PFS为8.6个月。两组ORR差异无显著性,而DCR和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肝功能异常、消化道溃疡、甲状腺功能减退、口腔溃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腹痛,减药后缓解,7例出现1-2级骨髓抑制,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恢复。结论 与PD1抑制剂联合呋喹替尼相比,在此基础上再联合TAS-102,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可能延长,不良反应均能耐受,该方案可能会成为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呋喹替尼 TAS-102 晚期肠癌
下载PDF
现制红茶奶茶开封后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初探
5
作者 苏小琴 宋鹏鹏 +3 位作者 孔俊豪 左小博 杨秀芳 陈根生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探究现制市售红茶奶茶开封后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文章以市售3家不同品牌加冰和热红茶奶茶为研究对象,在常温(25℃),自然湿度条件下放置6 h,按照国标方法测定现制红茶奶茶中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含量。结果表明,与第0 h比... 为探究现制市售红茶奶茶开封后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文章以市售3家不同品牌加冰和热红茶奶茶为研究对象,在常温(25℃),自然湿度条件下放置6 h,按照国标方法测定现制红茶奶茶中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含量。结果表明,与第0 h比,现制加冰红茶奶茶25℃放置6 h,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含量显著增长(p<0.05),含量范围分别为1.2×10^(2)~2.8×10^(3) CFU/mL、3.0×10^(2)~1.4×10^(5) CFU/mL、6.4×10^(4)~2.7×10^(5) CFU/mL,霉菌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范围为0~15 CFU/mL。热红茶奶茶25℃放置6 h,未检出霉菌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含量范围分别为0~9.9×10^(4) CFU/mL、0~1.6×10^(5) CFU/mL。现制红茶奶茶开封放置过程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呈增加趋势,加冰红茶奶茶开封后比热红茶奶茶更易滋生大肠菌群、细菌和酵母菌。研究为现制奶茶的卫生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消费者科学饮用现制奶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制红茶奶茶 微生物 变化规律 质量控制 科学饮用
下载PDF
茶黄素的毒理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孔俊豪 刁春华 +4 位作者 谭蓉 左小博 涂云飞 苏小琴 杨秀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目的:对酶促合成茶黄素的毒理学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其应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评估茶黄素的生物安全性。结果:茶黄素对小... 目的:对酶促合成茶黄素的毒理学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其应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评估茶黄素的生物安全性。结果:茶黄素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的LD50值介于2.33~3.16 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未观察到受试物引起致突变作用,大鼠30天喂养试验发现,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以及血液学指标、末期血生化指标(不含血糖)、脏体比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等正常,各剂量组均未见引起大鼠中毒性损伤改变。结论:酶促合成茶黄素急性毒性分级属低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急性毒性试验 遗传毒理性试验 30 d喂养试验
下载PDF
平阳黄茶适制品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玉萍 谢前途 +7 位作者 涂云飞 苏小琴 左小博 刁春华 孔俊豪 宿迷菊 王盈峰 叶丽琴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1期77-84,共8页
以16种常见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感官审评结合理化检测的方式,探索平阳黄茶的适制品种。结果表明,在感官审评方面,各品种加工的黄茶汤色以黄、黄绿、嫩绿为主,香气以甜香、清香为主,滋味以鲜、浓、醇爽、醇为主。黄观音、平阳特早、... 以16种常见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感官审评结合理化检测的方式,探索平阳黄茶的适制品种。结果表明,在感官审评方面,各品种加工的黄茶汤色以黄、黄绿、嫩绿为主,香气以甜香、清香为主,滋味以鲜、浓、醇爽、醇为主。黄观音、平阳特早、浙农117三个品种总体得分较高,且能够体现黄茶“三黄”特点。通过色差分析发现,不同品种黄茶a值在0上下,正值居多,b均为正值。在茶汤滋味成分方面,与黄茶样品滋味得分相关性较强的成分为酯型儿茶素含量和EGCG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黄茶 适制性 茶树品种
下载PDF
藤茶功能成分研究及开发应用进展
8
作者 刁春华 杨秀芳 +4 位作者 左小博 涂云飞 苏小琴 宋鹏鹏 孔俊豪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2期79-83,共5页
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的嫩茎叶,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族特色饮用植物,因其富含黄酮类、多酚类化合物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其药理功效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藤茶... 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的嫩茎叶,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族特色饮用植物,因其富含黄酮类、多酚类化合物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其药理功效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藤茶主要物质基础、生物活性、开发利用等进行了梳理归纳,以期为藤茶及其活性成分的应用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应用
下载PDF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茶和茶制品加工过程安全风险识别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年度交流会在杭州召开
9
作者 苏小琴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79-79,共1页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茶和茶制品加工过程安全风险识别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年度交流会在杭州顺利召开。相关参与单位的20余位团队专家、骨干成员参加会议。会上,课...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茶和茶制品加工过程安全风险识别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年度交流会在杭州顺利召开。相关参与单位的20余位团队专家、骨干成员参加会议。会上,课题及五个任务团队负责人分别汇报研究实施进展、取得成果、存在问题、经费使用及下阶段工作计划。与会人员围绕年度研究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促进课题高质量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研究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经费使用 团队负责人 骨干成员 安全风险识别 共性问题 取得成果
下载PDF
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
10
作者 黎嘉雯 王谨敏 +4 位作者 陈铭杨 季叶薇 陈华琴 苏小琴 郑登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究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方法取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其中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25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法建立脾胃湿热证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 目的探究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方法取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其中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25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法建立脾胃湿热证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清化饮组6只、舍曲林组6只、清化饮+舍曲林组7只。清化饮组给予清化饮27.5 g/kg灌胃,舍曲林组给予舍曲林片5.21 mg/kg灌胃,清化饮+舍曲林组给予清化饮27.5 g/kg和舍曲林片5.21 mg/kg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28 d。末次灌胃结束后,应用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状态,记录大鼠灌胃前后的体重,ELISA法检测血清5-HT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明显长于空白组(P<0.05),清化饮组、舍曲林组、清化饮+舍曲林组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均<0.05);各组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清化饮组大鼠体重变化量明显低于舍曲林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和清化饮+舍曲林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清化饮+舍曲林组明显高于清化饮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体积减小,CA2~CA3区神经元细胞减少,沟回带厚度变薄;各药物组大鼠海马组织CA1~CA3区神经元细胞紧密排列,细胞形态未见异常,沟回带厚度较模型组厚;其中清化饮组、清化饮+舍曲林组海马组织CA1~CA3区神经元细胞紧密均匀排列优于舍曲林组。结论清化饮可改善脾胃湿热证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5-HT水平,恢复海马组织病理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饮 脾胃湿热 抑郁 5-羟色胺 海马组织
下载PDF
茶黄素活性功效、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11
作者 左小博 孔俊豪 +4 位作者 宋鹏鹏 涂云飞 苏小琴 刁春华 杨秀芳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
茶黄素(Theaflavins,TFs)是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经发酵(酶促氧化)形成的一类水溶性色素,以苯骈卓酚酮环为母核,具有多个羟基或酚羟基结构,是红茶色素的主要成分,对茶汤色泽和口感具有重要作用。TFs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抗炎抑菌、抗病... 茶黄素(Theaflavins,TFs)是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经发酵(酶促氧化)形成的一类水溶性色素,以苯骈卓酚酮环为母核,具有多个羟基或酚羟基结构,是红茶色素的主要成分,对茶汤色泽和口感具有重要作用。TFs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抗炎抑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在食品工业、生物医药、日化产品、生态保护及畜牧养殖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文章对TFs的理化特性、活性功效、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性提出了TFs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TFs功效的深入挖掘及跨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活性功效 跨界应用 对策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小琴 马燕 +3 位作者 杨秀芳 孔俊豪 左小博 赵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33-340,共8页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系统性的特点,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强有力工具,也为茶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者应用组学技术开展了茶树栽培育种、种质资源特性、茶叶生理生化、茶叶加...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系统性的特点,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强有力工具,也为茶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者应用组学技术开展了茶树栽培育种、种质资源特性、茶叶生理生化、茶叶加工及贮藏等多方面研究,获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组学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转录组学 茶学
原文传递
沙利度胺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苏小琴 徐爱兵 +2 位作者 王建红 谭清和 姚登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604-606,共3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前后VEG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吉西他滨...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前后VEG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Gemox方案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1.72%和4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EG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VEGF变化的水平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差异,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emox方案有望提高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有效率,降低血清VEGF,且能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提高患者对全身化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Gemox方案 肝癌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扁形绿茶贮藏品质影响研究及货架期预测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小琴 左小博 +4 位作者 涂云飞 刁春华 谭蓉 孔俊豪 杨秀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5-280,共6页
针对影响扁形绿茶贮藏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了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其理化和感官的品质特性影响,并采用加速货架期测试试验(ASLT)和Q10模型预测其保质期。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或高光条件下,扁形绿茶中水分含量、酚氨比增加显著(P<0.... 针对影响扁形绿茶贮藏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了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其理化和感官的品质特性影响,并采用加速货架期测试试验(ASLT)和Q10模型预测其保质期。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或高光条件下,扁形绿茶中水分含量、酚氨比增加显著(P<0.05);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儿茶素总量呈下降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扁形绿茶贮藏中的感官评分与儿茶素总量、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b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CA主成分分析表明,扁形绿茶贮藏中环境因子对其品质影响顺序为:温度>湿度>光照。ASLT试验表明,扁形绿茶30℃贮藏3月,40℃贮藏2月后,外形色泽黄褐,汤色黄,香气显陈气,感官评分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下降,依据Q10模型预测扁形绿茶在4、10和20℃贮藏条件下,理论货架期分别为24个月、16个月和8个月。本研究为绿茶贮藏过程中品质特性的保持以及贮藏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扁形绿茶 贮藏 品质 货架期
下载PDF
四川省泸定县深家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苏小琴 朱静 沈娜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27-31,共5页
2006年7月14日泸定县深家沟暴发了一场灾害性泥石流,平均流速6.3m/s,由于泥石流位于县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财产损失。流域面积小、坡陡、沟道短且比降较大是深家沟的主要特征。深家沟属于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该沟一次泥石流最大堆积危... 2006年7月14日泸定县深家沟暴发了一场灾害性泥石流,平均流速6.3m/s,由于泥石流位于县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财产损失。流域面积小、坡陡、沟道短且比降较大是深家沟的主要特征。深家沟属于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该沟一次泥石流最大堆积危险范围10633m2,最大堆积长度为147m,最大堆积厚度为1.45m。其防灾减灾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拦挡排导,提高下游的排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家沟 泥石流 危险度 特征 四川泸定县
下载PDF
绿茶低温负压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小琴 左小博 +2 位作者 杨秀芳 谭蓉 孔俊豪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3,共7页
干燥是绿茶品质定型的关键工序之一,为生产优质绿茶,尤其是保留色泽和营养成分,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比较传统热风干燥和低温负压干燥,发现低温负压的干燥效率平均提高30%,且在内质成分保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以干燥时... 干燥是绿茶品质定型的关键工序之一,为生产优质绿茶,尤其是保留色泽和营养成分,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比较传统热风干燥和低温负压干燥,发现低温负压的干燥效率平均提高30%,且在内质成分保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以干燥时间、叶绿素、水浸出物、氨基酸,儿茶素和茶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化绿茶低温负压干燥工艺,结果表明,绿茶最优低温负压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75℃,负压(0.03MPa)4min,低温15min。应用最优工艺加工超微茶粉,与传统工艺超微茶粉比较发现,低温负压干燥技术可有效保留原茶主要品质成分,提高超微茶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低温负压干燥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苏小琴 邓芳菊 +2 位作者 欧阳文姝 朱亚冬 李芳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8期120-121,共2页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应用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应用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后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有9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有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其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舒适护理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对扁形绿茶货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小琴 杨秀芳 +3 位作者 孔俊豪 刁春华 左小博 周玉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379-384,共6页
针对绿茶贮藏环节易氧化、陈变的行业难点问题,以温度、湿度、含氧量、干茶含水量为控制变量,研究差异化调控对绿茶贮藏品质稳定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最大限度保持绿茶品质风味和营养价值的贮藏条件。通过均匀设计,结合主成分分析、回归分... 针对绿茶贮藏环节易氧化、陈变的行业难点问题,以温度、湿度、含氧量、干茶含水量为控制变量,研究差异化调控对绿茶贮藏品质稳定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最大限度保持绿茶品质风味和营养价值的贮藏条件。通过均匀设计,结合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优化建立了扁形绿茶的贮藏品质控制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酯型/非酯型儿茶素在贮藏6个月后增加幅度明显,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显著。优化获得绿茶贮藏协同品控参数:干茶含水量4.5%,温度25℃、相对湿度55%、内包装含氧量0.2%,在该条件下绿茶贮藏感官风味和化学物质保留率最为稳定,其中茶多酚、儿茶素和感官评分的综合评分分别为1.28、1.10、2.09。本研究可为绿茶贮藏流通、保鲜控制规程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贮藏条件 货架品质 均匀设计
下载PDF
肽胺哌啶酮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小琴 姚登福 +3 位作者 徐爱兵 王建红 于洪波 谭清和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5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肽胺哌啶酮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治疗组A37例采用肽胺哌啶酮联合TACE治疗,治疗组B35例单纯行TACE术,对照组30例为健康志愿者。分别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2周、4周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与30例正... 目的探讨肽胺哌啶酮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治疗组A37例采用肽胺哌啶酮联合TACE治疗,治疗组B35例单纯行TACE术,对照组30例为健康志愿者。分别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2周、4周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同时观察患者的体重和KPS评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A和B的CD3+、CD4+、CD4+/CD8+和CD3-CD56+NK,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与正常对照比较,CD3+、CD4+、CD4+/CD8+和CD3-CD56+NK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组治疗后2周CD3+、CD4+、CD4+/CD8+和CD3-CD56+N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4周CD3+、CD4+、CD4+/CD8+和CD3-CD56+NK水平已部分接近正常。B组的免疫功能的恢复较慢,2周时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4周时显著升高。治疗组A的KPS评分高于B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肽胺哌啶酮能改善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胺哌啶酮 中晚期肝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肝细胞癌变核转录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动态表达与改变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小琴 姚登福 +3 位作者 章建国 吴信华 邱历伟 吴玮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了肝癌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表达及其改变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HE染色)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在癌变不同时期定量观察核... 目的:探讨了肝癌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表达及其改变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HE染色)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在癌变不同时期定量观察核蛋白、NF-κB和TNF-α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人肝癌癌灶及癌旁组织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大鼠在喂饲2-FAA后,正常肝细胞在诱癌早期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阶段肝组织中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可见大量癌巢结节,均为高分化肝细胞癌。在正常肝细胞中仅见较低水平的NF-κB和TNF-α表达。诱癌后,随着肝细胞组织形态的变化,肝组织中NF-κB和TNF-α表达依次增强,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两者的表达高度相关(r=0.81,P<0.01);人肝癌的癌灶组织中NF-κB的表达,也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强(P<0.01)。结论:肝细胞癌变早期NF-κB信号转导途径激活和TNF-α呈过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核转录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