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关节”轴探讨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家兔肠道菌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刘翠 杜小正 +8 位作者 井维尧 苏成红 刘莉梅 袁博 张星华 张枫帆 陈平 李向军 王海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4-131,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肠道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完全弗氏佐剂建立RA家兔模型,将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生菌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另取6只家兔作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肠道菌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完全弗氏佐剂建立RA家兔模型,将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生菌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另取6只家兔作为正常组。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犊鼻”,30 min/次,益生菌组予益生菌胶囊溶液(14.5 mg/kg)灌胃,均1次/d,连续2周。测量家兔膝关节周径、痛阈,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和滑膜组织病理形态,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痛阈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膜损伤严重,杯状细胞缺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关节囊滑膜表面粗糙,滑膜细胞增生、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肠道菌群物种数目及均匀度减少,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减少(P<0.05,P<0.01),脱硫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0.01),弯曲杆菌属、劳森氏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增加(P<0.01),赫山单胞菌属、草螺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1);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组和电针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减小、痛阈显著升高(P<0.01,P<0.05);肠黏膜损伤程度减轻,杯状细胞排列基本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滑膜细胞增生、增厚减轻,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肠道菌群物种数目及均匀度增加,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0.05,P<0.01),脱硫杆菌门相对丰度减少(P<0.01),弯曲杆菌属、劳森氏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减少(P<0.01),赫山单胞菌属、草螺菌属相对丰度增加(P<0.05,P<0.01);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显著改善RA家兔症状,降低关节滑膜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电针 肠-关节轴 肠道菌群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基于自噬-NLRP3炎症小体-IL-1β信号轴探究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模型家兔滑膜炎症的影响
2
作者 刘强 苏成红 +9 位作者 秦昕 井维尧 刘莉梅 刘翠 杜小正 袁博 张星华 陈平 李向军 张枫帆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02-108,共7页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模型家兔滑膜组织自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IL)-1β信号轴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3-甲基腺嘌呤(3-MA...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模型家兔滑膜组织自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IL)-1β信号轴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雷帕霉素组、热补针法组及平补平泻组,每组8只。以弗氏完全佐剂+卵蛋白诱导联合低温冷冻法复制RA寒证家兔模型。热补针法组和平补平泻组于“足三里”分别施热补针法及平补平泻针法针刺,留针30 min,1次/d,连续14 d;3-MA组和雷帕霉素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3-MA和雷帕霉素溶液,1次/2 d,共7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IL-1β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滑膜组织NLRP3表达,透射电镜观察滑膜细胞自噬小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自噬蛋白5(Atg5)、UNC-51样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皮温显著降低(P<0.05),滑膜组织IL-1β、NLRP3表达显著升高(P<0.05),Atg5、ULK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3-MA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皮温显著降低(P<0.05),滑膜组织IL-1β、NLRP3表达显著升高(P<0.05),Atg5、ULK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热补针法组、平补平泻组和雷帕霉素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缩小、皮温显著升高(P<0.05),滑膜组织IL-1β、NLRP3表达显著降低(P<0.05),Atg5、ULK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热补针法组作用优于平补平泻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家兔滑膜细胞胞浆内自噬小体、溶酶体散在分布;模型组和3-MA组家兔滑膜细胞偶见自噬小体分布;雷帕霉素组和热补针法组家兔滑膜细胞可见吞噬泡及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溶酶体数量增加;平补平泻组家兔滑膜细胞偶见吞噬泡、自噬小体及溶酶体等结构。结论热补针法能抑制RA寒证模型家兔膝关节滑膜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自噬-NLRP3炎症小体-IL-1β信号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热补针法 滑膜炎症 自噬 NLRP3炎症小体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颊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兔的镇痛时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颉旺军 方晓丽 +4 位作者 蒲瑞生 苏成红 张延菊 蒲永乐 杨晨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究针刺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大耳白兔的镇痛时效及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6)、体针组(n=24)和颊针组(n=24),再将后两组分为针后即时(0 h)、针后0.5,1,2 h 4个亚组,每组各6只。白兔... 目的:探究针刺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大耳白兔的镇痛时效及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6)、体针组(n=24)和颊针组(n=24),再将后两组分为针后即时(0 h)、针后0.5,1,2 h 4个亚组,每组各6只。白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采用卵蛋白诱导建立。体针组针刺双侧"膝眼"和"足三里"1次,颊针组双侧颊针针刺"膝"1次,行针15 s,留针30 min。采用PL-200热刺痛仪检测痛阈,以兔出现缩耳挣扎动作为疼痛反应指标,自照射开始至兔出现反应的潜伏期时间作为该兔的痛阈值;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兔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ndorplhin,β-EP)及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8,CCK-8)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痛阈和CCK-8含量显著降低(P<0.01),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体针组和颊针组的痛阈在0和1 h(P<0.05或P<0.01)显著升高;体针组和颊针组兔脑脊液中CCK-8和β-EP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颊针组的即时(0 h)CCK-8和β-EP含量显著高于体针组(P<0.05),其他时间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颊针疗法的即时镇痛效应优于体针治疗,且这种即时镇痛效应与脑脊液中β-EP和CCK-8含量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 颊针 Β-内啡肽 八肽胆囊收缩素 大耳白兔
下载PDF
颊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血浆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颉旺军 蒲瑞生 +4 位作者 方晓丽 刘丁龙 权可 秦晓光 苏成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7-62,共6页
目的观察颊针和体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家兔血浆代谢组学的影响,探寻与颊针和体针作用机制有关的代谢物。方法选取大耳白兔16只,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后颊针组取颊针"膝"穴,用13 mm×0.32 mm毫针直... 目的观察颊针和体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家兔血浆代谢组学的影响,探寻与颊针和体针作用机制有关的代谢物。方法选取大耳白兔16只,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后颊针组取颊针"膝"穴,用13 mm×0.32 mm毫针直刺0.2~0.5 mm,捻转为主,穴位刺激15 s,每日1次。体针组选取"膝眼""足三里",用13 mm×0.32 mm毫针直刺2~3 mm,每隔5 min行针1次,采用捻转针法,100次/min,行针15 s,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后应用UPLC-QTOF/MS检测各组血浆代谢物,采用相似度分析、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研究,通过载荷分析确定有意义的代谢物。结果相似度分析、HCA及PCA均表明体针组、颊针组、模型组及正常组血浆样品中内源性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OPLS-DA能将4组不同处理家兔血浆样品代谢物在三维象限中完全分开,且各自样品均聚集在一起;载荷分析表明,颊针组与模型组、体针组与模型组间19种内源性代谢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颊针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中N-乙酰-L-苯丙氨酸及2-苯基丙酸均显著下调,而体针组则显著上调。结论颊针和体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有一定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N-乙酰-L-苯丙氨酸及2-苯基丙酸是其差异的主要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 体针 类风湿关节炎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下载PDF
颊针及五虎穴合治拇长屈肌腱腱鞘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延菊 刘强 +4 位作者 杨晨光 张星华 苏成红 蒲永乐 方晓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17-2419,共3页
目的:观察颊针及五虎穴缪刺配合动气针法治疗拇长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颊针及五虎穴缪刺配合动气针法(患侧颊针"手"穴,健侧董氏奇穴五虎1、五虎2、五虎3,... 目的:观察颊针及五虎穴缪刺配合动气针法治疗拇长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颊针及五虎穴缪刺配合动气针法(患侧颊针"手"穴,健侧董氏奇穴五虎1、五虎2、五虎3,直刺得气后捻转操作1 min,配合患者运动患侧拇指)治疗,对照组采用病变局部围刺法,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示两组首次治疗后及1个疗程结束时疼痛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尤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颊针及五虎穴配合治疗拇长屈肌腱腱鞘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 五虎穴 缪刺 动气针法 拇长屈肌腱腱鞘炎
原文传递
颊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晨光 张延菊 +4 位作者 张星华 刘霞 权柯 苏成红 方晓丽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23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颊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取颊针穴位膝穴对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24例,显效28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颊针运动疗法能及时、有效提高... 目的:探讨颊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取颊针穴位膝穴对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24例,显效28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颊针运动疗法能及时、有效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愈率,取穴简便、操作安全、止痛效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颊针 膝穴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温通针法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蒲永乐 苏成红 +2 位作者 张延菊 杨晨光 方晓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肩胛肋骨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温通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温通组以患侧天宗、肩井、大椎、病变胸夹脊穴施以温通针法,曲池、合谷、外关施以平补...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肩胛肋骨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温通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温通组以患侧天宗、肩井、大椎、病变胸夹脊穴施以温通针法,曲池、合谷、外关施以平补平泻法;常规组取穴同温通组,针刺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两组治疗均为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温通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常规组为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温通组VAS评分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温通针法对肩胛肋骨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肩胛肋骨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VAS评分 温通针法
下载PDF
颊针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家兔模型镇痛效应中的特点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蒲瑞生 方晓丽 +5 位作者 颉旺军 刘丁龙 权可 苏成红 杨晨光 张延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183-4187,共5页
目的观察颊针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兔模型镇痛效应中的特点,为颊针临床留针时间、疗程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9月将筛选合格的40只清洁级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颊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体针组、颊针组... 目的观察颊针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兔模型镇痛效应中的特点,为颊针临床留针时间、疗程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9月将筛选合格的40只清洁级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颊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体针组、颊针组制备类风湿关节炎兔模型,正常组不予处理。实验第27天开始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予以体针组、颊针组相同方法固定30 min;体针组选双侧后肢膝眼和足三里针刺,留针30 min,1次/d;颊针组选颊针膝穴针刺,留针20 min,1次/d;4组均连续治疗10次,分别在治疗第1、4、7、10次针刺时测定针刺0、5、15、30、60、120、240 min各时间点痛阈值。结果第1、4、7、10次针刺方法和时间在痛阈值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痛阈值上主效应显著(P<0.05),针刺方法在痛阈值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正常组和模型组的痛阈值无时间效应(P>0.05),体针组和颊针组的痛阈值有时间效应(P<0.01)。颊针组时间在痛阈值上主效应显著(F=15.473,P<0.001),颊针组时间与针刺次数在痛阈值上不存在交互作用(F=0.973,P=0.486)。颊针组第1次针刺时镇痛效应量效曲线与第7次针刺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7,P=0.012);颊针组第7次针刺时镇痛效应量效曲线与第10次针刺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3,P=0.656)。结论颊针疗法的镇痛效应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曲线,且具有起效快、上升快、下降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针灸疗法 镇痛 剂量效应关系 针灸 颊针疗法
下载PDF
郑氏针法学派治疗目疾学术思想研究
9
作者 刘莉梅 杜小正 +6 位作者 方晓丽 秦晓光 苏成红 刘强 姜影 张小娜 李福欣 《现代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72-75,共4页
郑氏针法学派是历经五代传承“守正创新”的结晶,是在继承古典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针灸学术流派。郑氏认为目疾主因眼周精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所致,其中以虚实夹杂,不通为主。郑氏针法学派治疗目疾谨守治则,... 郑氏针法学派是历经五代传承“守正创新”的结晶,是在继承古典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针灸学术流派。郑氏认为目疾主因眼周精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所致,其中以虚实夹杂,不通为主。郑氏针法学派治疗目疾谨守治则,以通为用;同时注重局部,兼顾整体;更强调气至,擅用针法行气,可为临床治疗目疾提供指导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针法学派 目疾 学术思想
下载PDF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家兔滑膜炎性反应及miR-155/TLR4/NF-κB信号轴的影响
10
作者 井维尧 杜小正 +6 位作者 苏成红 刘莉梅 刘翠 袁博 张星华 陈平 张枫帆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家兔滑膜炎性反应,以及对小核糖核酸-155(miR-155)/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轴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抑炎机制。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动剂组...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家兔滑膜炎性反应,以及对小核糖核酸-155(miR-155)/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轴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抑炎机制。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动剂组、抑制剂组、热补针法组(热补组)、激动剂+热补组,每组6只。采用卵蛋白混合弗氏完全佐剂联合低温冷冻法诱导RA寒证家兔模型。激动剂组予腹腔注射miR-155 agomir 4.5 OD;抑制剂组予腹腔注射miR-155 antagomir 6.1 OD;热补组予热补针法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留针30 min;激动剂+热补组予腹腔注射miR-155 agomir 4.5 OD,30 min后予热补针法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留针30 min。各组干预均1次/d,连续7 d。造模完成后对家兔膝关节行超声检测,测定痛阈和膝关节周径。干预结束后测定家兔痛阈、膝关节周径;采用HE染色法观察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实时荧光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miR-155、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mRNA水平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17A、TLR4、NF-κB p65、SOC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家兔比较,模型组家兔痛阈显著降低(P<0.05),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加(P<0.05),膝关节滑膜组织增生,血流信号丰富,关节腔积液,炎性浸润明显,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5),滑膜组织中miR-155 mRNA水平及IL-1β、IL-17A、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OC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及热补组家兔痛阈明显升高(P<0.05),膝关节周径显著减小(P<0.05),滑膜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5),滑膜组织中miR-155 mRNA表达水平及IL-1β、IL-17A、TLR4、NF-κB p65表达明显降低(P<0.05),SOCS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激动剂组以上变化则相反(P<0.05);与激动剂组比较,激动剂+热补组痛阈显著升高(P<0.05),膝关节周径显著减小(P<0.05),滑膜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5),滑膜组织中miR-155 mRNA表达水平及IL-1β、IL-17A、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OC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热补针法干预RA寒证家兔可提高痛阈,减小膝关节周径,抑制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与调控miR-155/TLR4/NF-κB信号轴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热补针法 MIR-155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基于细胞焦亡探讨针灸调气的科学内涵
11
作者 王博 魏清琳 +6 位作者 苏成红 王亮 崔卓 张雪 邹昕宇 刘敏 李熙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08-1710,共3页
细胞焦亡是新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正常的细胞焦亡有助于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维持组织机能与稳态,但细胞过度焦亡会引起细胞的大量死亡,以及由此产生炎症反应会造成机体功能紊乱。“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针灸治病... 细胞焦亡是新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正常的细胞焦亡有助于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维持组织机能与稳态,但细胞过度焦亡会引起细胞的大量死亡,以及由此产生炎症反应会造成机体功能紊乱。“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针灸治病的关键要素,针灸是通过调气而达到疾病向愈的目的。通过比较发现,“气”的功能及病变与细胞焦亡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针灸在干预细胞焦亡中起到了显著作用。文章从现代科学的微观发现与传统医学的宏观理论结合出发,有助于阐释针灸调气的科学内涵,为针灸的临床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针灸 调气
原文传递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炎性反应及滑膜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刘莉梅 杜小正 +6 位作者 刘强 苏成红 刘翠 井维尧 袁博 张枫帆 方晓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8-445,共8页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炎性因子及滑膜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抗炎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采...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炎性因子及滑膜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抗炎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诱导联合弗氏完全佐剂混合液注射,配合低温冷冻法复制RA寒证模型。抑制剂组予TAK-632(25 mg/kg)灌胃,每2 d治疗1次,共治疗7次;捻转补法组和热补针法组取双侧“足三里”分别施以捻转补法及热补针法操作,均留针30 min, 1次/d,共治疗14次。干预结束后,测量各组家兔膝关节皮温、周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各组家兔膝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及内部血流信号;HE染色法观察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含量;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细胞超微结构及坏死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K)1、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磷酸化(p)-MLKL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皮温明显降低(P<0.01),周径明显增大(P<0.01),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滑膜弥漫性增生,关节腔积液及异常血流信号明显;HE染色示滑膜细胞明显增生,大量炎性细胞簇集,且排列紊乱;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升高(P<0.01);透射电镜示细胞膜完整性破坏,线粒体肿胀甚则破裂呈空泡样,细胞核破裂明显,染色质、核仁显著凝聚固缩;膝关节滑膜组织RIPK1、RIPK3、p-MLKL及MLK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捻转补法组、热补针法组膝关节皮温均升高,周径均缩小(P<0.01,P<0.05);滑膜组织增生、关节腔积液及异常血流信号不同程度减轻;滑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减轻;血清TNF-α、IL-1β及IL-6含量降低(P<0.01,P<0.05);细胞膜结构破坏及线粒体肿胀、破裂、核固缩不同程度减轻;滑膜组织RIPK1、RIPK3、p-MLKL及MLK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与捻转补法组比较,抑制剂组和热补针法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0.01,P<0.05)。结论:热补针法能减轻RA寒证家兔膝关节滑膜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滑膜细胞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热补针法 滑膜炎性反应 坏死性凋亡
原文传递
郑氏“热补针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成红 蒲永乐 +2 位作者 张延菊 杨晨光 方晓丽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84-87,共4页
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郑氏"热补针法"的文献,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系统地总结"热补针法"的研究概况,以利于此法的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热补针法 临床 实验 研究进展 郑魁山
原文传递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模型家兔血清炎性因子及膝关节滑膜组织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成红 杜小正 +6 位作者 方晓丽 刘强 刘莉梅 宋亚文 姜影 井维尧 李福欣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69-777,共9页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证模型家兔血清炎性因子及膝关节滑膜组织自噬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抗炎机制。方法:清洁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热补针法组、抑制剂组和激动剂组,每组10只。采用弗氏佐剂...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证模型家兔血清炎性因子及膝关节滑膜组织自噬的影响,探讨热补针法治疗RA的抗炎机制。方法:清洁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热补针法组、抑制剂组和激动剂组,每组10只。采用弗氏佐剂、卵蛋白混合溶液注射联合低温冷冻+风寒湿法建立RA寒证模型。热补针法组予“足三里”施热补针法干预,留针30 min, 1次/d,干预14 d;抑制剂组和激动剂组分别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1.9 mg/kg)和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2.5 mg/kg),隔日1次,共7次。测量各组家兔膝关节周径、皮肤温度;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家兔膝关节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及内部血流信号;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滑膜细胞超微形态结构及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自噬相关蛋白Atg5、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及Beclin-1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滑膜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周径显著增大(P<0.01),皮肤温度明显降低(P<0.01),血清TNF-α、IL-1β、IL-6及CRP含量升高(P<0.01),滑膜组织Atg5、ULK1、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BⅡ/LC3BⅠ显著降低(P<0.01),NLRP3、 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抑制剂组比较,热补针法组及激动剂组膝关节周径缩小(P<0.01),皮肤温度升高(P<0.01),血清TNF-α、IL-1β、IL-6及CRP含量降低(P<0.01),滑膜组织Atg5、ULK1、Beclin-1表达水平及LC3BⅡ/LC3BⅠ升高(P<0.01),NLRP3、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正常组家兔关节滑膜光滑平整,无关节腔积液及异常血流信号,滑膜细胞核染色致密均匀,核膜光滑完整;模型组滑膜增厚、血流信号丰富,关节囊积液明显,滑膜细胞核染色质固缩,核膜模糊残缺,偶见自噬小体;热补针法组及激动剂组滑膜变薄、血流信号减弱,滑膜细胞核染色固缩不明显,细胞核膜较清晰,可见吞噬泡及自噬小体;抑制剂组上述改善均不明显。结论:热补针法能显著缓解RA寒证模型家兔膝关节滑膜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滑膜细胞自噬活性,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及CRP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热补针法 滑膜炎性反应 自噬
原文传递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家兔模型膝关节滑膜组织TLR4-MyD88-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成红 杜小正 +6 位作者 方晓丽 刘强 刘莉梅 袁博 井维尧 张小娜 宋亚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45-754,共10页
目的 探讨热补针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的抗炎机制。方法 采用卵蛋白干粉、弗氏完全佐剂联合低温冷冻法制备RA寒证家兔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瑞沙托维(TAK-242)组、热补针法组及脂多糖... 目的 探讨热补针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寒证的抗炎机制。方法 采用卵蛋白干粉、弗氏完全佐剂联合低温冷冻法制备RA寒证家兔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家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瑞沙托维(TAK-242)组、热补针法组及脂多糖(LPS)联合热补针法组,每组10只。TAK-242组腹腔注射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0.75 mg/kg),热补针法组于“足三里”行热补针法针刺,LPS联合热补针法组行热补针法针刺合腹腔注射TLR4激动剂LPS(0.25 mg/kg)。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各组家兔膝关节周径、皮肤温度;HE染色法观察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2(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组家兔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家兔膝关节周径缩小、皮肤温度升高(P<0.01);HE染色法示,TAK-242组及热补针法组家兔膝关节关节囊内侧黏膜基本平整,血管翳增殖减轻,存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LPS联合热补针法组关节囊内侧黏膜粗糙,血管翳增殖,炎性细胞浸润聚集明显;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平均光密度均降低(P<0.01);TLR4、MyD88、ERK1/2蛋白表达水平及mTOR、p70S6K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LPS联合热补针法组比较,热补针法组及TAK-242组家兔膝关节周径缩小、皮肤温度升高(P<0.01);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平均光密度均降低(P<0.01);TLR4、MyD88、ERK1/2蛋白表达水平及mTOR、p70S6K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 热补针法可以有效改善RA寒证家兔模型膝关节肿胀,缓解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滑膜组织TLR4-MyD88-ERK1/2通路,拮抗细胞增殖活性,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热补针法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2 家兔
原文传递
颊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镇痛效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蒲瑞生 方晓丽 +3 位作者 杜小正 颉旺军 秦晓光 苏成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48-1053,共6页
目的观察颊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镇痛效应的特点,为颊针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颊针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诱导关节炎兔模型。造模成功后,体针组家兔在双侧膝眼和足三里、颊针组家兔... 目的观察颊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镇痛效应的特点,为颊针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颊针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诱导关节炎兔模型。造模成功后,体针组家兔在双侧膝眼和足三里、颊针组家兔在颊针"膝"穴每天接受针刺治疗1次,连续10次。分别在治疗第1、4、7、10次测定针刺0、5、15、30、60、120、240 min时的热痛阈值。结果颊针与体针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颊针治疗5 min即开始显示明显的镇痛效应,30min时到达峰值,60 min时镇痛效应开始下降,240 min时的痛阈值降到与0 min时相同。而体针在治疗15 min时开始显示明显镇痛效应,30 min时到达峰值,60 min时镇痛效应开始下降,但240min痛阈值仍高于0 min时的痛阈值。结论颊针镇痛效应具有明显的时效关系,其时效曲线与体针时效曲线相似,但颊针起效快于体针,效应持续时间短于体针,且颊针镇痛效应不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 镇痛效应 时效曲线 家兔
原文传递
郑氏“温通针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蒲永乐 苏成红 +2 位作者 张延菊 杨晨光 方晓丽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
查阅文献,对郑氏"温通针法"近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做一综述,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温通针法 郑魁山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颊针镇痛时效特性及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蒲瑞生 方晓丽 +2 位作者 颉旺军 刘丁龙 苏成红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8年第4期229-235,共7页
目的:观察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兔镇痛效应的时效特点,以及兔下丘脑中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变化,以揭示颊针镇痛的中枢机制,从而为颊针治疗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 目的:观察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兔镇痛效应的时效特点,以及兔下丘脑中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变化,以揭示颊针镇痛的中枢机制,从而为颊针治疗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体针组和颊针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造模,但在相应部位、时间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其余组复制应用卵蛋白诱导的家兔关节炎模型。从实验第27天开始,各组分别接受相应干预。正常组每天用与其他组相同方法固定30min。模型组每天用与其他组相同的方法固定30min。体针组选双侧后肢犊鼻和足三里,用直径0.25mm,长25mm的毫针直刺,每隔5min捻转行针15S,留针30min,每天针刺1次。颊针组选颊针中的膝穴,用直径0.25mm,长15mm的毫针斜刺。每隔5min捻转行针15S,留针30min,每天针剌1次。各组连续干预10d。在治疗第1次和第10次针刺时用PL一200热刺痛仪测定针刺后0、5、15、30、60、120、240min热痛阈值。治疗10次后.取出兔下丘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下丘脑针刺痛阈曲线峰值点时的5-HT和NE含量。结果:颊针针刺5min时产生明显镇痛效应,30min时达到峰值,240min时降到最低值。体针组针刺15min时开始显示明显镇痛效应,30min时到达峰值,60min时镇痛效应明显开始下降,240min时痛闽值仍高于0min时的痛闽值。与模型组比较,颊针组和体针组下丘脑中5-HT含量均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颊针组和体针组下丘脑的NE/5.HT比值均低于模型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颊针组下降情况与体针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颊针镇痛效应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曲线,表现为镇痛起效快、痛阈值上升快,下降亦快;颊针对兔下丘脑中的5-HT和NE含量均有影响,可以使5-HT含量升高,使NE届一HT比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颊针 针刺镇痛 关节炎 类风湿 5-羟色胺 神经调节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