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氏绿僵菌Mr006鉴定及对草地贪夜蛾致病力
1
作者 胡飞 徐婷婷 +7 位作者 彭辉 胡本进 苏贤岩 毕思佳 吴振晨 朱克旭 徐丽娜 王振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收集草地贪夜蛾致病性莱氏绿僵菌,丰富昆虫病原真菌资源,为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生防制剂开发提供依据。采用形态学和ITS-r 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Mr006进行了鉴定,以浸渍法生物测定了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和蛹的致病力,并进行... 收集草地贪夜蛾致病性莱氏绿僵菌,丰富昆虫病原真菌资源,为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生防制剂开发提供依据。采用形态学和ITS-r 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Mr006进行了鉴定,以浸渍法生物测定了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和蛹的致病力,并进行了田间应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分离的Mr006菌株鉴定为莱氏绿僵菌;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蛹均有致病力,用孢子浓度为1×10^(7)孢子/mL接种后,1~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16%、88.38%、70.71%、53.03%和22.73%,蛹的校正死亡率为76.26%;对草地贪夜蛾1~5龄幼虫和蛹的LC50分别为3.55×10^(4)、8.23×10^(4)、3.63×106、4.16×10^(7)、4.23×10^(8)和2.57×10^(5)孢子/mL;用孢子浓度为1×10^(8)孢子/mL接种后,1~5龄幼虫和蛹的LT50值分别缩短至3.47、3.94、4.90、6.73、9.01 d和4.02 d。田间喷施莱氏绿僵菌Mr006分生孢子悬浮液后20 d,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治效果可达64%以上,持效性较好。莱氏绿僵菌Mr006对草地贪夜蛾致病力强,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绿僵菌 鉴定 草地贪夜蛾 致病力 防治效果
下载PDF
PDMS系列助剂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
2
作者 胡飞 徐丽娜 +9 位作者 胡本进 徐婷婷 毕思佳 吴振晨 吴艳 李桂萍 陈永田 王年安 苏贤岩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10,315,共8页
本研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助剂润湿铺展性能和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研究了自研“PDMS”系列助剂(PDMS-01、PDMS-02、PDMS-03、PDMS-04)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DMS系列助剂均可提高10%甲维... 本研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助剂润湿铺展性能和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研究了自研“PDMS”系列助剂(PDMS-01、PDMS-02、PDMS-03、PDMS-04)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DMS系列助剂均可提高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毒力;7.5~17.5 g/L处理药液中添加助剂PDMS-01,药液润湿时间降低172.84~176.59 s,药液表面张力降低15.26~16.28 mN/m,玉米叶片正、背面静态接触角分别降低13.39°~24.12°和12.02°~27.56°;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减量30%(21 g/667m^(2))并添加PDMS-01后,无人机施药对草地贪夜蛾的3 d和14 d田间防效分别可达76.62%和82.36%,与未减量处理(30 g/667m^(2))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添加KQ-103、凯耀高航处理差异也不显著。助剂PDMS-01可显著改善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药液的润湿铺展性能,减少药剂用量30%对草地贪夜蛾仍有较高防效,且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PDMS 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毒力测定 润湿性能 草地贪夜蛾
下载PDF
旱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对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苏贤岩 徐瑞琳 +3 位作者 胡宏云 叶正和 刘小林 王振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649-2650,共2页
初步研究了旱稻稻曲病、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旱稻品种对稻曲病、纹枯病抗病性及产量有显著差异;旱稻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对产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与播期的组合间,旱稻纹枯病、纵卷叶螟发生及产... 初步研究了旱稻稻曲病、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旱稻品种对稻曲病、纹枯病抗病性及产量有显著差异;旱稻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对产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与播期的组合间,旱稻纹枯病、纵卷叶螟发生及产量差异显著;中旱303和中旱221产量较高,不同播期试验中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程度均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稻曲病 纹枯病 稻纵卷叶螟
下载PDF
安徽省水稻主栽及后备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苏贤岩 叶正和 +2 位作者 丁克坚 陈莉 王学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4期789-791,共3页
[目的]研究安徽省主栽及后备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方法]通过对安徽省17个后备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试验以及对部分主栽品种的调查,鉴定了不同水稻类型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盐粳9号、80优226、天协1号、A01籼、绿粳糯6号表现为中... [目的]研究安徽省主栽及后备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方法]通过对安徽省17个后备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试验以及对部分主栽品种的调查,鉴定了不同水稻类型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盐粳9号、80优226、天协1号、A01籼、绿粳糯6号表现为中抗,A03籼、扬粳636表现为感病,其余10个品种都表现为中感;对安徽省内主栽水稻品种进行稻曲病普查,结果显示水稻两优系列品种多数较为感病,新两优香4表现一定的抗病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安徽省水稻抗病性栽植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品种 抗性鉴定
下载PDF
8种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苏贤岩 陆保君 +1 位作者 李翔宇 吴向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7期146-150,共5页
为了筛选防治瓠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8种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和EC50值。结果表明,咪鲜胺、烯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分别为0.08526、0.81147、1.03912mg/L,证明这3种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菌均有显著... 为了筛选防治瓠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8种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和EC50值。结果表明,咪鲜胺、烯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分别为0.08526、0.81147、1.03912mg/L,证明这3种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代森锰锌、三唑酮和百菌清的EC50值分别为99.33022、128.4983、112.112mg/L,抑菌效果不佳。咪鲜胺的室内毒力最强,可在生产中试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枯萎病 杀菌剂 毒力
下载PDF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研究(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苏贤岩 胡飞 +2 位作者 任学祥 叶正和 张学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8期1693-1695,共3页
[目的]明确6种常用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及并推荐防治剂量。[方法]于2014年在安徽省寿县进行了苦参碱、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等6中常用杀虫剂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效果试验,每个药剂设置3个防治剂量... [目的]明确6种常用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及并推荐防治剂量。[方法]于2014年在安徽省寿县进行了苦参碱、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等6中常用杀虫剂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效果试验,每个药剂设置3个防治剂量,对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6种药剂对小麦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结论 ]1.5%苦参碱可溶液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可用于小麦蚜虫始发期喷雾防治;40%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强,可用于小麦蚜虫盛发期喷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小麦蚜虫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安徽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优势小种的初步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苏贤岩 丁克坚 +1 位作者 徐瑞琳 吴向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4-464,467,共2页
选取来自不同地区的57个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步表明:目前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种群,ZB13和ZB15为优势小种;优势小种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优势小种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上出现的频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地区相... 选取来自不同地区的57个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步表明:目前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种群,ZB13和ZB15为优势小种;优势小种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优势小种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上出现的频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地区相同品种上分离到的稻瘟菌种群和小种组成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优势小种 优势种群 鉴别寄主
下载PDF
一种热雾施药专用沉降稳定剂的研发(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苏贤岩 何薇薇 +4 位作者 任学祥 陈莉 丁克坚 胡飞 叶正和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6期1120-1125,共6页
为解决热雾机施药时热雾微粒飘逸及发烟载体与常规商品农药不相容的问题,通过对发烟载体、表面活性剂、凝结核物质及防冻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等助剂进行筛选和组配,开发出一种热雾沉降稳定剂,为热雾施药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为解决热雾机施药时热雾微粒飘逸及发烟载体与常规商品农药不相容的问题,通过对发烟载体、表面活性剂、凝结核物质及防冻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等助剂进行筛选和组配,开发出一种热雾沉降稳定剂,为热雾施药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雾机 沉降稳定剂 发烟载体 表面活性剂 凝结核物质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稻曲病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英文)
9
作者 苏贤岩 陈雨 +2 位作者 任学祥 张爱芳 叶正和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0期2299-2303,共5页
[目的]为了筛选出能够显著降低稻曲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高效药剂,以及探寻防治适期。[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测定法测定药剂对稻曲病菌的生长抑制活性,求出不同药剂抑制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同时选取17种药剂进行喷药防治,评估其防效... [目的]为了筛选出能够显著降低稻曲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高效药剂,以及探寻防治适期。[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测定法测定药剂对稻曲病菌的生长抑制活性,求出不同药剂抑制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同时选取17种药剂进行喷药防治,评估其防效及对水稻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咪酰胺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高,EC50分别为0.04、0.07、0.12和0.11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纹曲宁、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丙环唑、氟环唑等化学制剂及其复配制剂对稻曲病均有70%或以上的防效。[结论]所用17种药剂在水稻剑叶完全展开期进行喷雾防治对水稻稻曲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叶片和稻粒均无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绿核菌 杀菌剂 生物学活性 田间防效
下载PDF
安徽水稻稻曲病群体菌遗传结构及致病力研究(英文)
10
作者 苏贤岩 任学祥 +3 位作者 谷春艳 胡飞 王学峰 吴向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0期2315-2320,2361,共7页
为明确安徽水稻主栽区稻曲病菌群体遗传结构、致病力及相互对应关系,从安徽28个水稻种植县(市)采集并分离稻曲病菌92株,利用REP-PCR(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sequence PCR)进行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采用人工注射接种测定致... 为明确安徽水稻主栽区稻曲病菌群体遗传结构、致病力及相互对应关系,从安徽28个水稻种植县(市)采集并分离稻曲病菌92株,利用REP-PCR(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sequence PCR)进行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采用人工注射接种测定致病力。结果表明,安徽稻区稻曲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在0.76相似性水平上可分为7个族,分属于不同族的24个菌株致病力差异显著,但与地域来源与该试验采用相关方法进行的归类或分簇无对应关系,菌株致病力与水稻品种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菌 遗传结构 致病力
下载PDF
培养基营养条件对瓠瓜枯萎病菌的影响(英文)
11
作者 苏贤岩 王齐 +2 位作者 王学峰 蒋春荣 韩金先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期162-16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瓠瓜枯萎病菌的影响。[方法]在鉴定了安徽省瓠瓜枯萎病菌病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营养条件对该病原菌的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瓠瓜枯萎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明显...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瓠瓜枯萎病菌的影响。[方法]在鉴定了安徽省瓠瓜枯萎病菌病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营养条件对该病原菌的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瓠瓜枯萎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明显不同。PDA培养基最适合该病原菌的生长,产孢量以其最高;在麦芽糖为碳源或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该病原菌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结论]该研究为丰富瓠瓜枯萎病菌生物学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瓠瓜枯萎病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枯萎病菌 培养基 碳源 氮源 菌丝生长 产孢量
下载PDF
农作物适用型热雾机的研发和优化
12
作者 苏贤岩 任学祥 +4 位作者 何薇薇 陈莉 丁克坚 胡飞 叶正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218-220,255,共4页
为将传统用热雾机升级改造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通过分析热雾机工作原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明确了喷头安装位置在距喷管口23 cm、药箱压力为0.3 kg/cm^2、喷药口直径为1.5 mm时效果最佳。同时结合田间操作实际,改造热雾机启动系统和... 为将传统用热雾机升级改造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通过分析热雾机工作原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明确了喷头安装位置在距喷管口23 cm、药箱压力为0.3 kg/cm^2、喷药口直径为1.5 mm时效果最佳。同时结合田间操作实际,改造热雾机启动系统和供油系统,开发出农作物适用型热雾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雾机 参数优化 农作物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几种常用市售杀菌剂对稻瘟菌的毒力测定
13
作者 苏贤岩 丁克坚 +3 位作者 潘月敏 马珂 汪爱娥 衡孝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68-670,共3页
采用三环唑、克瘟散、使百克等几种常用杀菌剂对分别来自安徽省歙县、宁国、黄山、休宁等县市的 4个稻瘟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药剂对稻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 (EC50 )有显著差异 ,三环唑对菌株菌丝生长的EC... 采用三环唑、克瘟散、使百克等几种常用杀菌剂对分别来自安徽省歙县、宁国、黄山、休宁等县市的 4个稻瘟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药剂对稻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 (EC50 )有显著差异 ,三环唑对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 在12 4.3 2~ 160 .2 0 μg/ml,克瘟散对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 在 6.42~ 15 .78μg/ml,使百克对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 在 0 .0 3~ 0 .12 μg/ml;克瘟散和使百克对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也有所不同 ,歙县菌株对使百克的抗性较其他菌株要高 ,但对克瘟散却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 ,黄山菌株对克瘟散较其他菌株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抗药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菌 杀菌剂 毒力 抑制中浓度
下载PDF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产祝龙 丁克坚 +3 位作者 檀根甲 苏贤岩 朱圣杰 陈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9,共5页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 6~ 10 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 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 6~ 10 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 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10 7个 /mL与施保克质量浓度 1μg/mL的抑菌效果接近 ,分别为 76 7%、75 4 %。显微摄影结果显示 ,哈茨木霉以附着胞附着在恶苗病菌菌丝上 ,然后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 ,或与恶苗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 ,然后再侵入病菌内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水稻 恶苗病 恶苗病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22
15
作者 产祝龙 丁克坚 +5 位作者 檀根甲 朱圣杰 陈琪 苏贤岩 马珂 王爱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在浸种、催芽时浸菌接种处理,调查三叶期水稻恶苗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催芽阶段对于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最为有利;病害发病率与浸种温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8757),在28~34℃范围内,发病率与催芽温度之间的正相关系数为0 9570;最适的催芽... 在浸种、催芽时浸菌接种处理,调查三叶期水稻恶苗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催芽阶段对于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最为有利;病害发病率与浸种温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8757),在28~34℃范围内,发病率与催芽温度之间的正相关系数为0 9570;最适的催芽温度为34℃;浸种、催芽阶段最适的接种时间分别为18h、24h,两个阶段浸种时间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620和0 8947。而最适于病原菌入侵的时期是"芽长一粒谷"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恶苗病菌 发生规律
下载PDF
噻呋酰胺种衣剂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任学祥 叶正和 +3 位作者 丁克坚 陈莉 苏贤岩 刘金晶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88-1591,共4页
为探讨噻呋酰胺应用于小麦种衣剂的可行性,测定了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及对种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毒力,EC50为0.075mg·L-1;噻呋酰胺FS以不同比例包衣后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噻呋... 为探讨噻呋酰胺应用于小麦种衣剂的可行性,测定了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及对种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毒力,EC50为0.075mg·L-1;噻呋酰胺FS以不同比例包衣后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噻呋酰胺包衣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植株鲜重,对根长及茎长的影响不显著;1∶200和1∶400包衣对拔节期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0.32%和87.79%,显著高于同等剂量下对照药剂防效。说明噻呋酰胺作为小麦种衣剂应用于纹枯病的防治是安全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呋酰胺 种衣剂 小麦纹枯病 安全性 防效
下载PDF
植保无人飞机飞防助剂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苏贤岩 胡章涛 +5 位作者 迟雨 胡飞 李钊 高同春 叶正和 陈莉 《现代农药》 CAS 2023年第3期87-92,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植保无人飞机喷雾施药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以43%戊唑醇SC为试验药剂,探索了飞防助剂PDMS对药液表面张力、润湿性能、抗蒸发性能等的影响,并采用虹吸式扇形喷头模拟植保无人飞机低容量喷雾和小麦白粉病人工接种后... 为进一步提高植保无人飞机喷雾施药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以43%戊唑醇SC为试验药剂,探索了飞防助剂PDMS对药液表面张力、润湿性能、抗蒸发性能等的影响,并采用虹吸式扇形喷头模拟植保无人飞机低容量喷雾和小麦白粉病人工接种后离体培养叶片,研究添加飞防助剂PDMS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药液中添加飞防助剂PDMS,药液的表面张力从37.84 mN/m显著下降至30.04 mN/m;药液润湿性能明显增强;对标准帆布片的完全润湿时间减少至9.09 s;药液的蒸发抑制率从-3.99%提高到48.53%;雾滴沉积密度从68滴/cm^(2)提高到139滴/cm^(2);对小麦白粉病药后3、7、11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65%、90.85%和87.40%,均显著高于不添加助剂的药液处理。本研究可为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白粉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防助剂 小麦白粉病 戊唑醇 表面张力 润湿性能 抗蒸发性能 雾滴沉积密度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热力烟雾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莉 丁克坚 +2 位作者 程备久 叶正和 苏贤岩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4,共4页
玉米病虫害的药剂防治主要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进行,但由于株高叶茂,田间喷药困难。热力烟雾机采用一些油剂作为农药的载体,经输导管在高温点(350~400℃)时瞬间气化,形成热雾且分布均匀,可沿田埂施药。试验以机动弥雾机喷雾防治... 玉米病虫害的药剂防治主要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进行,但由于株高叶茂,田间喷药困难。热力烟雾机采用一些油剂作为农药的载体,经输导管在高温点(350~400℃)时瞬间气化,形成热雾且分布均匀,可沿田埂施药。试验以机动弥雾机喷雾防治为对照,在玉米田进行了热力烟雾机热雾粒田间不同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的药剂雾滴分布规律和对玉米南方锈病、纹枯病、蚜虫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热力烟雾机防治效果高于机动弥雾机喷雾防治效果,热力烟雾机防治有效距离为25m以上,热雾粒数量在田间不同水平距离(0~25m)、垂直高度(0~2m)范围内比较均匀,正面热雾粒附着量为150—300粒·cm^-2,背面热雾粒附着量为50~140cm^2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烟雾机 热雾粒 玉米病虫害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安徽省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24
19
作者 齐永霞 陈方新 +3 位作者 苏贤岩 丁克坚 于杰 江茂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9期371-373,共3页
从安徽省望江、合肥、太湖、巢湖、蒙城、凤阳、灵壁、肥西、宣城、旌德等10个市县的油菜病茎上分离得到60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有18株对多菌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上述各地均有抗药性菌株分布,但... 从安徽省望江、合肥、太湖、巢湖、蒙城、凤阳、灵壁、肥西、宣城、旌德等10个市县的油菜病茎上分离得到60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有18株对多菌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上述各地均有抗药性菌株分布,但所占的比例不一,以蒙城系列(MCS)监测到的抗药性个体比例所占比例最大(66.7%),太湖(THS)最小(9.1%),但监测到THS-1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最强,高达743.8347mg/L。结果提示安徽省各地油菜菌核病菌已经对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且个别菌株已达到极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 多菌灵 抗药性 监测
下载PDF
沉降剂控制热雾机热雾滴扩散范围及防效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莉 丁克坚 +3 位作者 程备久 叶正和 苏贤岩 李然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热雾机一般以柴油为热雾剂承载农药,形成的热雾喷出后随着喷口产生的动力和热雾的自身密度压差向前方自行推进,该施药技术由于效率高而广泛用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但由于热雾易飘移、难控制,造成农药污染的缺陷,在农作物生产中难以... 热雾机一般以柴油为热雾剂承载农药,形成的热雾喷出后随着喷口产生的动力和热雾的自身密度压差向前方自行推进,该施药技术由于效率高而广泛用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但由于热雾易飘移、难控制,造成农药污染的缺陷,在农作物生产中难以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加入热雾沉降剂的方法,加大了热雾机热雾滴的比重和沉降速度,在此基础上,选择难以进入田间施药的玉米、油菜,进行了中、后期病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热雾沉降剂后热雾滴的主体分布于田间水平距离(0~25 m)和垂直高度(0~2 m)范围内,分布密度为148.5~265.4粒/cm2,同柴油对照相比,加入热雾沉降剂后,同等直径的热雾滴飘移的距离和高度明显降低。田间防治试验结果也表明,热雾机施药对油菜菌核病和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普遍高于机动弥雾机喷雾的防治效果,加入热雾沉降剂后可提高有效防治范围内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雾机 沉降剂 雾滴 分布 农作物病害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