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长和:“体制无用论”思维无用
1
作者 苏长和 《党的生活(江苏)》 2013年第1期20-20,共1页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一股影响较大的群体性思维模式,即将身边以及社会领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一味归结为“体制问题”的简单化思维方式:火车出事是体制问题,校车和校园安全是体制问题,社会出现一些纠纷是体制问题,医患矛盾是体制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一股影响较大的群体性思维模式,即将身边以及社会领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一味归结为“体制问题”的简单化思维方式:火车出事是体制问题,校车和校园安全是体制问题,社会出现一些纠纷是体制问题,医患矛盾是体制问题,富人移民潮也是因为体制问题,经济生活中出问题是因为国有企业体制问题,科技创新不行是体制问题,外交上遇见的急事难事是体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问题 思维模式 无用论 社会存在 思维方式 社会领域 校园安全 医患矛盾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国际关系的解放 被引量:4
2
作者 苏长和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变革,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选择。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这都是世人关注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变革,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选择。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这都是世人关注的问题。报告第十四部分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标题,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中国的回答。再联系二十大报告其他十四个部分,二十大报告给国际关系学者提出很多重要的具有理论意义的学术命题,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学者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的选择 学术命题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世界和平与发展 十字路口 前所未有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与外交思想笔谈 被引量:5
3
作者 苏长和 范军 +3 位作者 王健 严安林 吴莼思 仇华飞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152,共26页
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资源,这是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研究,丰富外交学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学理源泉。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外交价值观一以贯之,外交思想和原则具有高度稳定性、连续性和... 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资源,这是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研究,丰富外交学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要学理源泉。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外交价值观一以贯之,外交思想和原则具有高度稳定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党的外交思想坚持人民性、独立性和时代性。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体系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开展涉港国际斗争,坚决反对与遏制任何国家和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安全理论建设具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理论指导,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是中国特色国际秩序观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思想 中国共产党 中国外交 涉港国际斗争 新安全观
下载PDF
世界政治中的跨国利益集团 被引量:5
4
作者 苏长和 朱鸣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9-12,共4页
1970年,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编辑了《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国际关系中单位分析的革命,它摒弃传统的“国家中心论”,以跨国关系作为分析对象和研究主题,直接挑战长期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占... 1970年,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编辑了《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国际关系中单位分析的革命,它摒弃传统的“国家中心论”,以跨国关系作为分析对象和研究主题,直接挑战长期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中心分析法”。自该书出版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集团 当代国际关系 世界政治 跨国关系 非国家行为体 国际政治 中央政府 现代国际关系 “国家与社会” 现实主义理论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理念“四观” 被引量:23
5
作者 苏长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0,共3页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理念 习近平 转嫁危机 不道德 国家 世界 人民
下载PDF
大变局下的全球治理变革:挑战与前景 被引量:9
6
作者 苏长和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61,共5页
全球治理是指各国各方通过共商的方式形成一套制度和执行机制,解决彼此以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命运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一国的发展与外部世界互为条件,全球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全球治理是指各国各方通过共商的方式形成一套制度和执行机制,解决彼此以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命运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一国的发展与外部世界互为条件,全球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会波及很多国家的内部发展。因此,全球治理的质量与各个国家休戚相关。然而,当今世界的全球治理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机制 全球治理 全球性问题 外部世界 独善其身 大变局 挑战与前景 诸多问题
下载PDF
用中国概念讲好中国故事 被引量:8
7
作者 苏长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5,共1页
学者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的书记员和解说员,需要有高度的学术自觉和自信,转变长期以来的受动思维,以能动性的智慧和勇气,通过研究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实践,提炼和深化中国理论体系。 现在有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 学者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的书记员和解说员,需要有高度的学术自觉和自信,转变长期以来的受动思维,以能动性的智慧和勇气,通过研究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实践,提炼和深化中国理论体系。 现在有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的话语根本与国际社会不接轨,用的概念、讲的内容别人听不懂,是在自说自话,影响到国际交流质量和中国道路的传播力度。实际上,问题不在于你的话语完全接别人的轨,就能在理和占理,问题关键是你的行为道理能为人知解;再说,一味而不是有鉴别地借用别人概念讲中国道路的故事,有的时候借的不好,讲来讲去没有自尊自信不说,讲的不好甚至可能把自己的道路、制度、理论给讲歪了,对自己的实践起误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中国概念 自尊自信 学术自觉 国际社会 传播力度 国际交流 误导作用
下载PDF
全球治理体系转型中的国际制度 被引量:13
8
作者 苏长和 《当代世界》 2015年第11期34-37,共4页
分类看待全球治理领域不同的国际制度 国际制度是世界各国或者相关国家在涉及共同的政治、安全、经济、社会议题治理领域所形成的一套原则、规范、规则和机制,这套原则、规范,规则和机制往往通过具体的,正式的职能机构也即国际组织... 分类看待全球治理领域不同的国际制度 国际制度是世界各国或者相关国家在涉及共同的政治、安全、经济、社会议题治理领域所形成的一套原则、规范、规则和机制,这套原则、规范,规则和机制往往通过具体的,正式的职能机构也即国际组织来实施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制度 治理体系 转型 全球治理 国际组织 职能机构 国家 议题
下载PDF
要敢于不躲避不回避民主话题 被引量:4
9
作者 苏长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5-45,共1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在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始终要有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三个自信”反映了主流民意,突出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主体陛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在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始终要有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三个自信”反映了主流民意,突出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主体陛意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地在国际比较和对话中,抽象概括完善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话语体系,推动并推进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中国转向,扩大中国知识的国际影响力,具有指导性意义。无自觉,不自信,难自强!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首先需要理论工作者有强烈的主体性意识和自觉态度,鉴别和抵御不同思潮的干扰,维护道路、理论、制度的主体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主体性意识 话题 民主 回避 中华民族复兴 话语体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苏长和 《国际展望》 2009年第2期47-55,6,共10页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现状作了回顾。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通过引进、批判、吸收,西方国际关系关系理论对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具有促进和补充作用...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现状作了回顾。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通过引进、批判、吸收,西方国际关系关系理论对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具有促进和补充作用;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还较为注重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中吸取资源,以寻求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本土思想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学派"的辩论,反映了中国学者学科建设自主性意识的提高。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为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与世界关系的和平共处作出了一定的智力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特色 中国学派
下载PDF
全球治理的危机与组织变革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长和 《当代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5,共6页
全球治理是指各国各方通过共商方式形成制度体系和执行机制,以解决彼此以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共同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相互关联性,其久拖不决会影响到各国自身发展质量及国际关系发展进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全球治理是指各国各方通过共商方式形成制度体系和执行机制,以解决彼此以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共同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相互关联性,其久拖不决会影响到各国自身发展质量及国际关系发展进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着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安全性因素不断增加,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的变革时而缓慢、时而剧烈。旧的全球治理体系难以应对大变局下的各种国际性挑战。国际社会需要携手合作,果断采取有效行动来应对变革和挑战,在安全、发展等关系各方的议题上努力达成共识,确保国际关系不发生重大偏离。中国始终坚持站在世界历史正确的一边,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主张和方案,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重要的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执行机制 国际格局 不可分割性 相互关联性 组织变革 大变局 不确定性
下载PDF
走中国的国际体系建设道路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长和 《当代世界》 2012年第2期8-13,共6页
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处于二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进程中,国际体系怎样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向更为公正、合理、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是保障21世纪世界政治实现长治久安的迫切问题。主要大... 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处于二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进程中,国际体系怎样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向更为公正、合理、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是保障21世纪世界政治实现长治久安的迫切问题。主要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竞争,既是物质力量的硬实力竞争,也是理念和方案的软实力竞争。历史证明,在每一次体系变革和秩序更替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 道路 中国 世界政治 大变革 冷战结束 长治久安 21世纪
下载PDF
“比异”齐飞?——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长和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1期26-38,147-148,共13页
尽管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一个概念,但中美自建交以来就一直在摸索构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学术界围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讨论多从"求同"视角出发,力图通过发掘两国关系中的共同因素和交集所在,推动合作... 尽管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一个概念,但中美自建交以来就一直在摸索构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学术界围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讨论多从"求同"视角出发,力图通过发掘两国关系中的共同因素和交集所在,推动合作潜力和空间的扩大。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思考途径。然而另一方面,中美两国的差异性却不可低估,有些差异甚至是根本性的。突出差异并非否定两国合作的可能性,而是强调在正视和摆正差异前提下如何深化合作。因此,中美之间既要求同,也要比"异"。求同是为了寻找共同合作的基础,比"异"是为了使各自更冷静地思考自己和对方。实际上,在比"异"的基础上求"同",也正是40多年前《中美上海公报》得以签署的智慧所在。恰当的"比异",正好可以看出两国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尊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国关系 比异与求同 中美关系
下载PDF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国际体系建设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长和 《当代世界》 2012年第12期47-51,共5页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对国际体系与全球治理机制产生巨大的正面塑造效应。国内外正在就中国崛起对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进行着广泛的讨论,不过在这一讨论中,至少有三个积极因素一直未被重视,一是中国道路对世界的能动性影响;
关键词 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崛起 国际体系 全球治理 国际秩序 积极因素 国内外 能动性
下载PDF
大陆与海洋视野下的亚洲秩序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长和 《学术前沿》 2012年第6期21-27,共7页
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是两种代表性的地缘秩序思想。由于英美海洋秩序的支配,导致过去欧亚大陆秩序建设受到忽视和抑制。大陆秩序力量的释放会对世界政治和国际体系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此可以看出美国重返亚太的局限所在。依陆向海的地... 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是两种代表性的地缘秩序思想。由于英美海洋秩序的支配,导致过去欧亚大陆秩序建设受到忽视和抑制。大陆秩序力量的释放会对世界政治和国际体系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此可以看出美国重返亚太的局限所在。依陆向海的地缘特点和优势,决定了中国可以在欧亚大陆的协同与整合上发挥重要作用。亚洲秩序建设需要在欧亚大陆合作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注重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生产体系、知识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秩序 大陆秩序 依陆向海 亚洲秩序构建
下载PDF
叙利亚危机: 一国国内政治问题?——由此看负责任大国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应有态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长和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8期72-77,95,共7页
叙利亚问题不简单是一国国内问题,大国对其持有的态度,反映了它们对未来国际秩序的态度;同时,叙利亚问题不是西方媒体报道的自由—专制和民主—独裁的问题,而是公道与否的问题。要避免更多大国欺负小国的现象的发生,不仅需要大国抛弃&qu... 叙利亚问题不简单是一国国内问题,大国对其持有的态度,反映了它们对未来国际秩序的态度;同时,叙利亚问题不是西方媒体报道的自由—专制和民主—独裁的问题,而是公道与否的问题。要避免更多大国欺负小国的现象的发生,不仅需要大国抛弃"保护"的思维,也需要小国反思如何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叙利亚危机中的国际舆论场揭示了国际新闻报道历来是有价值观的。新兴国家应认识到,客观公正的国际舆论场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力争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在向中国所理解的正确方向演变,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捍卫国际公道的基本价值观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利亚危机 新型国际关系 公道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
下载PDF
新型大国安全治理新方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长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2-44,共3页
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是世界之福,而不是世界之祸。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这就是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关键词 国家安全 理论 创新
下载PDF
学术评价体系建设的国际借鉴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长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2-63,共2页
一个国家的知识,往往不在于其产出的量,而在于其是否成"体系",唯有成体系成建制的知识,才能推广和扩散;零星散乱、支离破碎的知识,即使量再多,不成体系,那么也很容易被别的知识体系所击溃。
关键词 学术评价体系 国际借鉴 知识体系 成建制
下载PDF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长和 《人民周刊》 2019年第6期58-59,共2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以什么样的理念指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既反映各国对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内在矛盾的认识与把握能力,也影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方向与成效。党的十九大报...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以什么样的理念指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既反映各国对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内在矛盾的认识与把握能力,也影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方向与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观 发展中国家 国际秩序 全球治理体系 共建共享
下载PDF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平发展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长和 《当代世界》 2014年第9期6-9,共4页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正因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为中国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使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国际地位...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正因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为中国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使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显著提高。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言,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世界格局已与20世纪80年代大为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崛起正在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一新的国际背景之下,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如何在战略高度实现外交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同时又面临怎样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我刊特约两位专家撰文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发展 历史条件 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同志 诞辰110周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 新一届领导集体 世界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