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指标、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和心外膜脂肪组织的机器学习预测心肌梗死风险研究
1
作者 苑文雯 高旭东 +6 位作者 赵静 李筱涵 刘佳 皋月娟 庞君丽 赵利利 李伯安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56-61,共6页
目的:评估机器学习(ML)的性能,将临床参数与CT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和自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量化相结合,以预测无症状受试者的心肌梗死(MI)和心源性死亡的长期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进行... 目的:评估机器学习(ML)的性能,将临床参数与CT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和自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量化相结合,以预测无症状受试者的心肌梗死(MI)和心源性死亡的长期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进行体检的1058名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且未发生冠心病症状的受试者,在进行CAC评分后进行长期随访。使用全自动深度学习方法量化EAT体积和密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临床资料、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CAC评分和自动EAT测量来训练ML极端梯度增强,并使用重复的10倍交叉验证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在8年随访期间,1058名受试者中61例发生了MI和(或)心源性死亡事件。M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和CAC评分预测事件(ML:0.82;ASCVD:0.77;CAC:0.77)。根据ASCVD和CAC、EAT的ML比仅具有临床变量的ML更能预测MI和心脏死亡[AUC为0.82(95%CI:77~87)vs.0.78(95%CI:0.72~0.84),P=0.02]。ML高分数受试者生存率随时间增长下降程度较大,因此ML得分较高的受试者更有可能经历事件。结论:整合临床和定量影像学变量的ML可以为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提供长期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心外膜脂肪组织量化 心肌梗死(MI) 机器学习(ML)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苑文雯 王晗 +6 位作者 何叶莉 耿伟 朱剑功 李沛然 杨宁 李妍 郭桐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CRP、PCT及I...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CRP、PCT及IL-6水平,分析这些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结果观察组CRP、PCT、IL-6水平分别为(10.7±6.8)mg/L、(11.2±6.1)μg/L、(253.2±45.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0)mg/L、(1.2±0.5)μg/L、(64.5±10.1)n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CRP敏感性为56.9%,特异性为70.6%;IL-6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5.5%;PCT敏感性为67.5%,特异性为85.0%。结论 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5
3
作者 苑文雯 李妍 +2 位作者 杨宁 贾天野 郭桐生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5期819-820,共2页
目的分析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我院ICU住院的肺炎合并脓毒症104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36例,严重脓毒症组37例,脓毒性休克组31例,并选择同期单纯肺炎患者40例。同... 目的分析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我院ICU住院的肺炎合并脓毒症104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36例,严重脓毒症组37例,脓毒性休克组31例,并选择同期单纯肺炎患者40例。同时根据脓毒症患者是否于2周内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三组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PCT、APACHEⅡ评分依次增加(P<0.05)。死亡组血清PCT水平较存活组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呈高表达状态,PCT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炎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苑文雯 朱剑功 +5 位作者 洪伟 陈澎 杨宁 李妍 贾天野 曲芬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3339-33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菌血症患者(菌血症组)、48例肿瘤高热患者(肿瘤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在入院时检测血清PCT水平,并对菌血症组进行血培养,菌血症患者在高热后24 h、48 h、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菌血症患者(菌血症组)、48例肿瘤高热患者(肿瘤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在入院时检测血清PCT水平,并对菌血症组进行血培养,菌血症患者在高热后24 h、48 h、72 h重复检测上述指标,比较三组血清PCT水平,并分析菌血症组应用抗生素前后血清PCT检测结果。结果首次抽血检测PCT,菌血症组患者血清PCT阳性率为83.3%,显著高于肿瘤组的16.7%,对照组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后24 h、48 h、72 h,血清PCT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液细菌培养(P<0.05);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依次升高(P<0.05);感染控制患者PCT水平明显低于未控制者(P<0.05)。结论血清PCT联合血液细菌培养可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菌血症的诊断率,还可指导临床抗生素正确使用,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血液细菌培养 菌血症 诊断
下载PDF
不同菌属腹泻病原菌的组成特点及耐药趋势 被引量:6
5
作者 苑文雯 崔恩博 +7 位作者 鲍春梅 张成龙 王欢 张鞠玲 陈素明 孙强正 曲芬 毛远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56-860,共5页
目的监测本地区2002—2011年间与腹泻有关的病原菌群10年的变化和耐药趋势,为流行病学研究、疫苗的制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腹泻患者的大便进行SS培养,阳性致病菌经生化及血清学进一步鉴定到属和种,并以纸片扩散法测定... 目的监测本地区2002—2011年间与腹泻有关的病原菌群10年的变化和耐药趋势,为流行病学研究、疫苗的制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腹泻患者的大便进行SS培养,阳性致病菌经生化及血清学进一步鉴定到属和种,并以纸片扩散法测定了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0年分离到腹泻病原菌2352株,主要包括沙门菌、志贺菌、弧菌、气单胞菌、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及致泻大肠埃希菌。前5年志贺菌最多占52.90%,有逐渐减少的趋势,2007年以后减少至32.80%;而沙门菌与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别由4.90%和3.60%增至15.40%和19.70%。不同菌属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差别。腹泻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达到75%~85%和51%~66%,且对广谱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在10年间明显升高,多重耐药率由24.67%上升到29.01%。结论本地区引起腹泻的病原菌属种的种类多,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有差异,耐药及多重耐药菌明显增加,应重视监测并指导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原菌 耐药趋势 组成特征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预测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苑文雯 王晗 +6 位作者 耿伟 何叶莉 朱剑功 李沛然 杨宁 李妍 郭桐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2期3112-311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及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窒息新生患儿3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23例轻度窒息,13例重度窒息;并选取同时期该院出生的3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及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窒息新生患儿3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23例轻度窒息,13例重度窒息;并选取同时期该院出生的3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入选的儿童在其降生后72h内采集静脉血测定其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T(TnT)水平,同时测定NT-proBNP水平,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重度窒息组患儿NT-proBNP、CK-MB、Mb、TnT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各项指标水平变化随着窒息程度的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且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预测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前体 新生儿 窒息 心肌损害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肝硬化败血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苑文雯 陈澎 +4 位作者 王晗 朱剑功 杨宁 李妍 曲芬 《肝脏》 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肝硬化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3例肝硬化败血症的患者(败血症组),48例肝脏肿瘤高热患者(肿瘤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清PCT水平。同时对肝硬化败血症患者PCT与血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并重...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肝硬化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3例肝硬化败血症的患者(败血症组),48例肝脏肿瘤高热患者(肿瘤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清PCT水平。同时对肝硬化败血症患者PCT与血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并重复检测肝硬化败血症患者高热开始及高热后24、48、72 h的PCT水平,比较细菌、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及治疗变化。结果感染开始时,败血症组PCT阳性率为82.3%,显著高于肿瘤组16.7%和健康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诊断肝硬化感染革兰阴性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7%;84.8%,革兰阳性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5%、84.6%,真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86.7%,PCT的检测结果回报时间约2 h,明显短于细菌培养和鉴定时间48~72 h。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CT水平在细菌阳性组明显下降,而真菌阳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PCT诊断肝硬化感染具有准确、特异、快速的优点,有利于指导临床早期应用抗生素,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败血症 降钙素原 感染
下载PDF
T细胞免疫应答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诊断中的应用及对免疫调节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苑文雯 王晗 +7 位作者 朱剑功 王大刚 杨宁 李沛然 李妍 耿伟 何叶莉 郭桐生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3658-3660,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的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诊断以及免疫调节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于治疗前及免疫调节治疗1个月、3个月采集外周血,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的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诊断以及免疫调节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于治疗前及免疫调节治疗1个月、3个月采集外周血,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分别对血清ALT、AST及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T、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1),免疫调节治疗过程中,各指标均逐渐升高(P<0.01)。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AST及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免疫调节治疗,各指标水平逐渐下降(P<0.01)。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ALT、AST水平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P<0.01)呈正相关;与CD4+/CD8+T比值(P<0.01)呈明显负相关。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感染期及免疫调节治疗不同阶段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不同,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诊断以及免疫调节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T淋巴细胞 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治疗
下载PDF
质谱仪鉴定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苑文雯 马洪滨 +5 位作者 陈霖 鲍春梅 陈澎 崔恩博 郭桐生 毛远丽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比较质谱仪鉴定革兰氏阴性杆菌结果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的一致性。方法:连续收集革兰氏阴性杆菌371例,同时使用质谱仪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分别在菌属和菌种的水平比较两者鉴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鉴定革兰... 目的:比较质谱仪鉴定革兰氏阴性杆菌结果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的一致性。方法:连续收集革兰氏阴性杆菌371例,同时使用质谱仪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分别在菌属和菌种的水平比较两者鉴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鉴定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一致性很高,菌属和菌种的一致性分别为97.0%和93.8%,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分别为0.828和0.773。结论:质谱仪鉴定革兰氏阴性杆菌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一致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仪 革兰氏阴性杆菌 鉴定
下载PDF
降钙素原半定量和定量法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苑文雯 郭桐生 贾天野 《医学综述》 2013年第8期1535-1536,共2页
目的比较半定量和定量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送检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患者的血液样本100份,分别采用半定量和定量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定量检测... 目的比较半定量和定量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送检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患者的血液样本100份,分别采用半定量和定量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定量检测法与半定量检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均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结果准确度要求不高的样本可采用半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半定量检测 定量检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常用炎症因子指标结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慢性重症肝炎预后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苑文雯 王晗 +6 位作者 耿伟 朱剑功 李沛然 何叶莉 杨宁 李妍 郭桐生 《传染病信息》 2014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内毒素等常用炎症因子指标结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慢性重症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慢性重症肝炎87例,入院24 h内检测PCT...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内毒素等常用炎症因子指标结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慢性重症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慢性重症肝炎87例,入院24 h内检测PCT、内毒素、WBC计数、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计数和C-反应蛋白(C-reactin protein,CRP),同时进行MELD评分,并根据随访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PCT、CRP、MELD评分、WBC和PMN计数等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检测结果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ELD评分、CRP、PCT和慢性重症肝炎死亡相关(P<0.05);CRP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9(P<0.05);PCT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2(P<0.05)。结论 PCT和CRP纳入预测体系有可能提高重症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降钙素 末期肝疾病 内毒素类
下载PDF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苑文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2期2884-2885,共2页
目的对LabUMat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检查进行方法比较,探讨两种方法在尿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6份尿液标本分别采用LabUMat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方法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及上... 目的对LabUMat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检查进行方法比较,探讨两种方法在尿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6份尿液标本分别采用LabUMat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方法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及上皮细胞数量,计算检测阳性率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LabU-Mat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及上皮细胞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4.23%和45.51%,46.79%和47.44%,42.93%和41.67%,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bUMat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对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阳性检测率基本一致,临床可将二者结合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人工镜检 尿液分析仪
下载PDF
cTnT、CK-MB、Mb检测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苑文雯 郭桐生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5期2835-283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联合检测在肝炎、肝硬化并发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入院的198例肝病患者和非肝病患者按疾病情况分成三组,其中未患有...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联合检测在肝炎、肝硬化并发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入院的198例肝病患者和非肝病患者按疾病情况分成三组,其中未患有肝病无心脏病者15例作为对照组;单纯肝病、未并发心脏疾病的55例患者作为无并发症组;并发有心脏疾病的128例患者作为并发症组。抽取静脉血,用免疫发光法进行联合检测cTnT、CK-MB、Mb,并根据临床诊断结果比较不同指标诊断特征。结果 Mb对并发心脏病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T、CK-MB对并发心脏病检验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T和CK-MB联合检测对肝炎、肝硬化、肝癌并发心脏病的灵敏度为94.5%,特异度为90.7%,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90.7%。结论cTnT和CK-MB联合检测对肝炎、肝硬化并发心脏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肝硬化并发心脏病
下载PDF
尿液常规分析中假阴性的干扰因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4
14
作者 苑文雯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1期98-98,103,共2页
目的对尿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的阴性结果进行人工镜检,分析尿干化学检测法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对1320份尿液标本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法分别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果对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阴性标... 目的对尿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的阴性结果进行人工镜检,分析尿干化学检测法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对1320份尿液标本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法分别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果对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阴性标本进行人工镜检,结果出现假阴性的概率分别为白细胞3.17%及红细胞2.36%。尿干化学分析仪与人工镜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中应将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手工镜检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排除相互干扰,避免漏检和误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常规分析 假阴性 改进措施
下载PDF
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卞成蓉 卢珊珊 +9 位作者 宋英伟 赵静 苑文雯 刘明 赵利利 李霞 袁孟伟 孙志强 毛远丽 李伯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967-972,共6页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情况,同时探讨其生物学假阳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梅毒甲苯胺红...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情况,同时探讨其生物学假阳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梅毒确证。根据老年患者年龄将其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有354例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2%、6.30%和6.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236,P<0.001);同时,60~69岁与70~79岁年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932,P<0.001)。240例老年患者CMIA筛查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经TRUST和Western Blot检测都为阴性,且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相关病史,结果判为假阳性。老年患者梅毒抗体假阳性人群主要分布在60~69岁。但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增加,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的梅毒抗体假阳性率分别64.81%、71.43%和87.50%。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生物学假阳性伴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及指标异常主要包括癌症(55.36%)、溶栓剂或抗凝剂治疗(35.71%)、糖尿病(28.57%)、肝硬化(25.00%)、严重感染(25.00%)、肾病(17.86%)、自身抗体阳性(16.07%)、手术(14.29%)、肝炎(12.50%)和代谢紊乱(8.93%),各类原因相互影响,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S/CO值最高可达10.29。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真阳性老年患者伴有的其他临床症状及指标异常百分比情况明显低于生物学假阳性患者。结论对于CMIA梅毒筛查阳性而TRUST检测阴性的老年患者,需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作出最后诊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高,梅毒抗体的假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需注意癌症、自身免疫病、严重感染、代谢紊乱等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生物学假阳性的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分析检测结果并向患者作出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梅毒螺旋体抗体 化学发光法 免疫印迹 假阳性
下载PDF
丙肝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变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袁孟伟 苑文雯 +4 位作者 戴亮 丁扬 王璐瑶 李伯安 王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自身抗体(TA)特点及TA与甲状腺功能预后间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6年9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以干扰素α(INF-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115例,随访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自身抗体(TA)特点及TA与甲状腺功能预后间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6年9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以干扰素α(INF-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115例,随访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分成桥本甲状腺炎(HT)组(HT组)、弥漫性甲状腺肿(GD)组(GD组)以及未进展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组,另选择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伴发AITD患者8例为HBV伴发AITD组,无肝炎病毒感染的单纯AITD患者47例为单纯AITD组。比较各组及甲状腺功能不同转归(缓解组、恶化组)CHC患者TA[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滴度差异情况。结果 (1)115例CHC患者随访过程中24例(20.9%)发生AITD,5例(4.3%)为GD,19例(16.5%)为HT,GD组、HT组、及未进展成AITD组患者TA水平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HBV伴发AITD组及单纯AITD组TA水平与GD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H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缓解组(15例)患者TPO-Ab、TRAb均值显著低于恶化组(9例)(P<0.05),缓解组TG-Ab均值略低于恶化组(P>0.05)。结论应用INF-α治疗的CHC患者易诱发AITD,并且TA在不同种类AITD患者中存在各自特点,TPO-Ab、TRAb较TG-Ab可能在患者临床调整治疗方案调整和甲状腺功能预后判断方面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自身抗体 桥本甲状腺炎 Graves病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晗 苑文雯 +7 位作者 李妍 杨宁 谢娜 朱剑功 李沛然 王大刚 何叶莉 郭桐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909-91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对我院2013年6-11月门诊及住院的20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T淋巴细...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对我院2013年6-11月门诊及住院的20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T淋巴细胞(CD45+CD3+、CD45+CD3+CD4+、CD45+CD3+CD8+)、B淋巴细胞(CD45+CD3-CD19+)、NK淋巴细胞(CD45+CD3-CD16+56+)百分比和细胞绝对计数。结果急性乙型肝炎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其中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与疾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剑功 王大刚 +3 位作者 何叶莉 苑文雯 卞成蓉 郭桐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966-1967,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外周血和腹水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在SB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和四色MultiTEST IMK ...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外周血和腹水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在SB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和四色MultiTEST IMK Kit试剂盒检测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单纯肝硬化患者对比,SBP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显著降低,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P<0.01);与自身外周血对比,SBP患者腹水细胞CD4+T细胞、B细胞、CD4/CD8比值显著降低,CD8+T细胞、NK细胞显著升高(P<0.05,P<0.01);漏出性腹水患者与单纯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外周血和腹水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是不同的,患者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功能紊乱对SBP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骨髓涂片镜检初步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宁 李妍 +3 位作者 王晗 李沛然 苑文雯 郭桐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8期1369-1371,共3页
1988年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被报道,到现在成为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马尔尼菲青霉菌在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受到重视[1-3]。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除了脐窝样皮疹为典型特征外,临床缺乏特异性特征,而脐... 1988年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被报道,到现在成为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马尔尼菲青霉菌在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受到重视[1-3]。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除了脐窝样皮疹为典型特征外,临床缺乏特异性特征,而脐窝样皮疹病例很少见。虽然微生物培养是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金标准,但是从培养到鉴定需要1到2个星期,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初步诊断 文献复习 涂片镜检 艾滋病患者 微生物培养 骨髓 机会感染
下载PDF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梦军 曹文轩 +4 位作者 张惠静 余文静 鲁鹏飞 吴贤庆 苑文雯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体外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盐酸二甲双胍血样以乙腈除蛋白,用C18反相柱,0.01mol·L-1NaH2PO4和0.0075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乙腈(65∶3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 目的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体外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盐酸二甲双胍血样以乙腈除蛋白,用C18反相柱,0.01mol·L-1NaH2PO4和0.0075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乙腈(65∶3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苯妥英钠为内标;在235nm波长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3),线性范围为0.05~4μg·ml-1,检出限为0.010μg·ml-1。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内、日间精密度、方法回收率和萃取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结果稳定,可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盐酸二甲双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