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查询日志匿名化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苑晓姣 康海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4-27,31,共5页
查询日志的发布会泄露用户的隐私。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的查询日志匿名化算法:首先构建用户查询项模型进行相似度计算并利用所求结果对用户查询项模型进行聚类,其次在聚类过程中添加指数噪音来满足差分隐私,最后发布匿名化数据。实验表... 查询日志的发布会泄露用户的隐私。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的查询日志匿名化算法:首先构建用户查询项模型进行相似度计算并利用所求结果对用户查询项模型进行聚类,其次在聚类过程中添加指数噪音来满足差分隐私,最后发布匿名化数据。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查询日志的实用性和隐私保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隐私 隐私保护 查询日志 数据发布 匿名化
下载PDF
基于下腔静脉相关指标及其变异性对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效果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平 李辉 +3 位作者 苑晓姣 刘燕 郭元竞 迪力夏提·阿力甫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相关指标及其变异性对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ICU病房收治脓毒症休克患者109例,均予患者补液、抗感染等规范化治疗,根据28 d内患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69...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相关指标及其变异性对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ICU病房收治脓毒症休克患者109例,均予患者补液、抗感染等规范化治疗,根据28 d内患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69例和死亡组4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复苏前及复苏6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IVC)直径、IVC扩张指数及相关指标变异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t/P=3.714/0.002)。治疗前死亡组MAP、CVP、IVC直径均低于存活组,而IVC扩张指数高于存活组(t/P=6.505/<0.001,2.062/0.042,2.943/0.004,6.383/<0.001);治疗6 h后2组患者MAP、CVP及IVC直径均升高,IVC扩张指数均降低,且死亡组MAP低于存活组,IVC扩张指数高于存活组(t/P=12.196/<0.001,14.478/<0.001);死亡组患者MAP变异性、CVP变异性均高于存活组(t/P=8.873/<0.001,7.355/<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AP变异性高、CVP变异性高、治疗前IVC扩张指数高及治疗6 h后IVC扩张指数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465(1.179~1.819)、1.133(1.034~1.240)、1.142(1.007~1.295)、1.278(1.025~1.593)];ROC曲线结果显示,MAP变异性、CVP变异性、治疗前IVC扩张指数、治疗6 h后IVC扩张指数及四者联合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复苏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9、0.862、0.790、0.862、0.985,四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334/0.020、3.579/<0.001、4.602/<0.001、2.970/0.003)。结论治疗前后IVC扩张指数联合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用于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下腔静脉相关指标 液体复苏
下载PDF
不同抗凝技术配合血液净化在ICU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平 谢枫 +1 位作者 李辉 苑晓姣 《新疆医学》 2023年第3期294-296,30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技术配合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7月-2021年4月选择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ICU进行诊治的高危出血风险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枸橼酸组与肝素组,...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技术配合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7月-2021年4月选择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ICU进行诊治的高危出血风险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枸橼酸组与肝素组,各44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肝素组给予肝素抗凝,枸橼酸组给予枸橼酸组抗凝,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血液净化后净化设备凝血分级主要为0级,无3级,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血液净化后的血钙水平高于血液净化前(P<0.05),血磷水平低于血液净化前(P<0.05),且枸橼酸组优于肝素组(P<0.05)。两组血液净化后的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高于血液净化前(P<0.05),枸橼酸组低于肝素组(P<0.05)。枸橼酸组血液净化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3%,低于肝素组18.2%(P<0.05)。结论枸橼酸配合血液净化在ICU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钙磷代谢状况,减少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对净化设备无明显影响,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 肝素 血液净化 高危出血风险患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下腔静脉变异率联合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意义
4
作者 王平 李辉 +2 位作者 苑晓姣 刘燕 谢枫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复苏中,下腔静脉变异率(IVCV)联合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6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探究在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复苏中,下腔静脉变异率(IVCV)联合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6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均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常规组进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试验组则同时进行床边B超检查,以IVCV联合Pcv-aCO_(2)、ScvO_(2)对复苏终点做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复苏前后指标变化、复苏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复苏6 h和24 h的动脉血乳酸(Lac)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升高,尿量(UO)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苏24 h CVP显著低于常规组,试验组患者复苏6 h和24 h的MAP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液体复苏6 h、24 h的Pcv-aCO_(2)均低于复苏前、ScvO_(2)高于复苏前,同时试验组IVCV低于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苏6 h的ScvO_(2)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比常规组24 h液体总入量低、6 h LCR高、机械通气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急性肺水肿发生率为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EGDT液体复苏治疗方案,IVCV联合Pcv-aCO_(2)、ScvO_(2)能为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提供可靠指导,对优化复苏效果、减少急性肺水肿均有较大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变异率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脓毒性休克 容量复苏
下载PDF
个性化搜索中用户兴趣模型匿名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清华 康海燕 +2 位作者 苑晓姣 X10NG Li 任俊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136,共6页
为了解决个性化搜索技术所潜在的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了用户兴趣模型匿名化方法。首先根据用户兴趣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将其聚类为满足p-链接性的等价组,然后计算聚类后兴趣条目的权值。所谓的p-链接性是指攻击者根据背景知识链接... 为了解决个性化搜索技术所潜在的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了用户兴趣模型匿名化方法。首先根据用户兴趣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将其聚类为满足p-链接性的等价组,然后计算聚类后兴趣条目的权值。所谓的p-链接性是指攻击者根据背景知识链接确定某一用户的概率不超过p。该方法可实现用户兴趣模型匿名化以及兴趣倾向不发生改变,既保护了用户隐私信息,同时也保证了个性化检索性能。实验表明:随着相关结果个数的增多,匿名化后搜索结果的查全率基本能保证在50%以上,另外p-链接性的减小对于查全率的影响并不是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搜索 用户兴趣模型 匿名化 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
下载PDF
基于Android防火墙日志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康海燕 陈然 +1 位作者 苑晓姣 李清华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11,共5页
针对Android防火墙中的日志系统以及基于日志的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手机防火墙日志进行入侵检测,同时将数据挖掘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技术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分析各种隐私... 针对Android防火墙中的日志系统以及基于日志的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手机防火墙日志进行入侵检测,同时将数据挖掘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技术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分析各种隐私日志,建立和更新正常特征库和误用特征库,从而实现用户隐私保护,并能对一些木马进行查杀与修复。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入侵行为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墙 日志 ANDROID 隐私保护
下载PDF
面向网络搜索日志的发布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康海燕 马跃雷 +1 位作者 苑晓姣 刘建昆 《信息安全研究》 2016年第3期251-257,共7页
搜索日志分析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重要研究内容,网络搜索日志中的隐私数据安全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一种分类匿名化技术与差分隐私相结合的搜索日志匿名化发布方法.首先,将k-匿名的思想与分类匿名化技术扩展到聚类方法中,分... 搜索日志分析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重要研究内容,网络搜索日志中的隐私数据安全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一种分类匿名化技术与差分隐私相结合的搜索日志匿名化发布方法.首先,将k-匿名的思想与分类匿名化技术扩展到聚类方法中,分类概化准标识属性引导形成簇,所提出的查询项相似度计算方法有效改善聚类精度;其次,在簇中分别添加指数噪音数据,且使发布的数据满足差分隐私保护;最后发布处理后的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防止搜索日志中敏感信息泄露,并提高了数据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隐私 隐私保护 网络搜索日志 数据发布 分类技术
下载PDF
隐私保护中基于相似度的有损连接方法研究
8
作者 李清华 康海燕 +1 位作者 苑晓姣 任俊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125,242,共4页
在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研究中,实现有损连接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匿名模型方法和基于贪心策略的(α,k)匿名聚类方法。针对基于匿名模型方法存在的效率低以及基于贪心策略的(α,k)匿名聚类方法得到数据有效性差等不足,提出基于相似度的有损... 在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研究中,实现有损连接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匿名模型方法和基于贪心策略的(α,k)匿名聚类方法。针对基于匿名模型方法存在的效率低以及基于贪心策略的(α,k)匿名聚类方法得到数据有效性差等不足,提出基于相似度的有损连接方法,该方法根据发布数据之间的相似性聚类得到有损连接的结果,解决了目前有损连接方法所存在的效率以及准确率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发布数据的隐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损连接 相似性 隐私保护 k)匿名
下载PDF
床边心脏超声联合心脏标志物在老年脓毒症心功能障碍中的诊治价值
9
作者 苑晓姣 解古月 吴新民 《新疆医学》 2023年第9期1098-1101,1121,共5页
目的分析床边心脏超声联合心脏标志物在老年脓毒症心功能障碍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64例分为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组(32例)与脓毒症心功能正常组(32例),同期选择入院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 目的分析床边心脏超声联合心脏标志物在老年脓毒症心功能障碍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64例分为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组(32例)与脓毒症心功能正常组(32例),同期选择入院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二尖瓣环心肌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ED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E/A值以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以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组、脓毒症心功能正常组、对照组患者的H-FABP、NT-proBNP、α-HBDH、cTnI、CK-MB、EDV、ESV、SV、CO、LVEF、E/A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Logistics回归分析,EDV、SV、LVEF是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而CO、H-FABP、NT-proBNP是危险因素。心脏超声指标联合心脏标志物与单一指标的AUC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间的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指标与心脏标志物二者联合诊断脓毒症患者合并心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心脏超声 心脏标志物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心源性休克并发感染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10
作者 苑晓姣 解古月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4期98-101,共4页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心源性休克并发感染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心源性休克并发感染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未并发感染组(50例)与并发感染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2 h、1 d、3 d、1周时的PCT、CRP水平;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和CRP对心源性休克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时及入院后12 h、1 d、3 d、1周,并发感染组患者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并发感染组;与未并发感染组比,并发感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长,白细胞计数(WBC)、肌钙蛋白(cTn)水平均更高;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及WBC、cTn、PCT、CRP水平高均为影响心源性休克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未并发感染组比,并发感染组患者的1、3、6个月生存率更低;PCT对心源性休克并发感染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均显著高于CRP(均P<0.05)。结论 PCT和CRP水平在心源性休克患者并发感染时明显提升,对心源性休克并发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另外住院时间长及WBC、cTn水平高也是心源性休克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加强监护,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生存情况 诊断价值
下载PDF
NLR,PLR,MLR联合心衰指标在细菌性脓毒症中的应用
11
作者 苑晓姣 解古月 《兵团医学》 2023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脓毒症预后预测中NLR,PLR,MLR联合心衰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细菌性脓毒症患者50例,统计分析休克和无休克、生存和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NLR,PLR,MLR联合心衰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细菌性脓毒症预后预测中NLR,PLR,MLR联合心衰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细菌性脓毒症患者50例,统计分析休克和无休克、生存和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NLR,PLR,MLR联合心衰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休克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无休克患者(P<0.05),NLR高于无休克患者(P<0.05),AOPPs、BNP水平均高于无休克患者(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无休克患者(P<0.05)。死亡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生存患者(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生存患者(P<0.05),NLR高于生存患者(P<0.05),PLR低于生存患者(P<0.05),AOPPs、BNP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生存患者(P<0.05)。NLR,PLR,MLR联合心衰指标对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性高于AOPPs单独检测(P<0.05),特异性高于BNP单独检测(P<0.05)。结论:细菌性脓毒症预后预测中NLR,PLR,MLR联合心衰指标的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脓毒症 NLR PLR MLR 心衰指标
原文传递
早期乳清蛋白鼻饲联合丙氨酸谷氨酰胺静点对急性脑出血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秋英 王平 苑晓姣 《兵团医学》 2021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对于急性脑出血合并有低蛋白血症患者早期应用乳清蛋白鼻饲联合丙氨酸谷氨酰胺静点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20月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出血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常... 目的:对于急性脑出血合并有低蛋白血症患者早期应用乳清蛋白鼻饲联合丙氨酸谷氨酰胺静点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20月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出血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按每公斤体重每日给予25~30热卡,维持14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21g/d单纯乳清蛋白鼻饲,每日逐渐加量,7天内增加至70g/d,维持14天,并给予注射用丙氨酸谷氨酰胺20g溶于250ml葡萄糖与复方氨基酸混合溶液中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7、14天时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APACHⅡ评分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APACHⅡ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清蛋白鼻饲联合注射用丙氨酸谷氨酰胺静点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并提供能量,改善重症患者营养状态,且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营养支持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乳清蛋白 谷氨酰胺
原文传递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变异度联合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王平 苑晓姣 +3 位作者 李辉 刘燕 郭元竞 迪力夏提 《兵团医学》 202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变异度联合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的可靠性。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9例脓毒性休克病人,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补液等集束化治疗,按着患者28天内病死率将患者分为... 目的: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变异度联合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的可靠性。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9例脓毒性休克病人,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补液等集束化治疗,按着患者28天内病死率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存活组。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后6小时,液体复苏24小时心率(heartrate,HR)、血Lac水平、下腔静脉内径最大径、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率,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CO_(2))、CVP、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情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评分。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死亡组液复苏后6小时、24小时的CVP、Pcv-aCCO_(2)、HR、Lac、APACHEII评分均高于存活组,下腔静脉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率极高,预后较差,采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变异度联合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能有效的指导液体复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液体管理 集束化治疗 重症医学科 超声测量 急性生理学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口服或鼻饲辛伐他汀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吴秋英 王平 苑晓姣 《兵团医学》 2020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辛伐他汀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均按脓毒症指南行常规治疗,另40例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晚口服或鼻饲... 目的:辛伐他汀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均按脓毒症指南行常规治疗,另40例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晚口服或鼻饲治疗20mg/d,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II)和Marshall评分:两者均为分值越高,患者状况越差;应用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CRP、IL-6、TNF-α、PC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2周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2周后观察组CRP、IL-6、TNF-α、PCT与对照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降钙素 脓毒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