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妇不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文娟 苑晓超 +3 位作者 李志红 夏丽芳 李瑞雪 尹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506-4510,共5页
目的探讨产妇不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6月,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TPOAb阳性产妇33例作为TPOAb阳性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分娩的30例健康产妇作为T... 目的探讨产妇不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6月,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TPOAb阳性产妇33例作为TPOAb阳性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分娩的30例健康产妇作为TPOAb阴性组。所有产妇随访至产后6个月。将新生儿根据其母亲孕晚期TPOAb水平分为N组(母亲为TPOAb阴性组)、A组(母亲为TPOAb阳性组),再将A组新生儿依据其母亲孕晚期TPOAb水平分为A1亚组(母亲孕晚期TPOAb为>30~100 U/ml,n=21)和A2亚组(母亲孕晚期TPOAb>100 U/ml,n=12)。比较N组、A组新生儿出生情况评估资料,N组、A1亚组、A2亚组新生儿出生3~5 d和A1、A2亚组新生儿出生1、3个月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甲状腺抗体指标[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并分析TPOAb阳性产妇后代出生3~5 d TSH、FT_4水平与产妇年龄、TPOA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N组和A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身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A2亚组新生儿出生3~5 d TSH、TPOAb、TGAb、TG水平均高于N组,FT_4水平低于N组(P<0.05);A2亚组新生儿出生3~5 d TSH、TPOAb、TGAb、TG水平均高于A1亚组,FT_4水平低于A1亚组(P<0.05)。A1亚组新生儿出生1个月失访4例。A1、A2亚组新生儿出生1个月FT_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亚组新生儿出生1个月TSH、TPOAb、TGAb、TG水平高于A1亚组(P<0.05)。A1亚组新生儿出生3个月失访2例。A1、A2亚组新生儿出生3个月FT_4、TPOAb、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亚组新生儿出生1个月TSH、TGAb水平高于A1亚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出生3~5 d时新生儿TSH、FT_4与其母亲TPOAb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3、0.423,P值均<0.05)。结论产妇单纯TPOAb阳性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有影响,且产妇TPOAb高水平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功能试验 婴儿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密度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尹飞 李志红 +4 位作者 郭淑芹 马文彬 杨茜 李菲 苑晓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妇女的骨密度,探讨正常范围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220例,根据血清TSH水平,以1.60m U/L和2.90 m U/L为... 目的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妇女的骨密度,探讨正常范围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220例,根据血清TSH水平,以1.60m U/L和2.90 m U/L为界,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即A组(0.27 m U/L^1.60 m U/L)、B组(1.60 m U/L^2.90 m U/L)、C组(2.90 m U/L^4.20 m U/L)。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骨密度(BMD)的差异。结果 1与B组相比,A组患者左股骨颈、转子和全髋部BM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BC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2对于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血清FT3与全髋部BMD呈正相关(r=0.292,P=0.039),TSH、FT4与全髋部BMD无相关(r=0.078,P=0.594;r=-0.043,P=0.771);3校正年龄、绝经年限、BMI后,FT3与全髋部BMD仍呈正相关(r=0.401,P=0.006),TSH、FT4与全髋部BMD仍无相关(r=0.013,P=0.929;r=0.039,P=0.797);4在多元线性回归中,FT3仍与全髋部BMD独立相关(B=0.114,P=0.006)。结论在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妇女中,低TSH会降低全髋BMD;血清FT3与全髋BMD呈正相关,而TSH、FT4与全髋部BMD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2型糖尿病 促甲状腺激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绝经后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尹飞 李志红 +5 位作者 苑晓超 罗加凯 王鑫 段明明 段婷婷 郭淑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599-3602,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代谢综合征(MS)女性患者正常范围内血尿酸水平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后MS女性患者156例,其血尿酸水平均在正常范围(150.0~360.0μmol/L)内,以血尿酸均值(252.0μmol/L)为界分为A、B两组,A组患者... 目的探讨绝经后代谢综合征(MS)女性患者正常范围内血尿酸水平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后MS女性患者156例,其血尿酸水平均在正常范围(150.0~360.0μmol/L)内,以血尿酸均值(252.0μmol/L)为界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尿酸水平≥150.0且≤252.0μmol/L,B组患者尿酸水平>252.0且≤360.0μ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差异。分析尿酸水平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B组患者的体质指数、收缩压、高血压百分比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患者的三酰甘油、肌酐、尿素氮、尿酸、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的腰椎骨密度与尿酸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349,P=0.029),股骨颈骨密度与尿酸无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r=0.186,P=0.258);(4)尿酸与骨质疏松诊断的ROC曲线提示尿酸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有意义(AUC=0.773,P=0.047)。结论在尿酸水平正常的绝经后MS妇女中,尿酸水平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而与股骨颈骨密度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代谢综合征 尿酸 骨密度 骨折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尹飞 李志红 +4 位作者 郭淑芹 马文彬 杨茜 李菲 苑晓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28例(NTF组),SCH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SCH与骨质疏松症...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28例(NTF组),SCH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SCH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1)SCH组患者的左髋骨密度明显低于NT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单因素相关分析中,促甲状腺激素与总胆固醇(Tc)、血磷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FPG)、骨钙素(BGP)呈负相关(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呈正相关(OR=7.008,95%CI:1.333-36.834,P〈0.05),在排除其他危险因素后,高TSH仍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SCH时,更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发生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骨代谢 骨质疏松症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雪 李贲 +4 位作者 李志红 杨茜 李瑞雪 苑晓超 张华 《解剖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107-109,118,共4页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I)保护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DN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和SI组,每组20只。模型构建8周后处死大鼠,肾脏称重计算肾体比,HE法检测各组肾脏病理改...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I)保护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DN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和SI组,每组20只。模型构建8周后处死大鼠,肾脏称重计算肾体比,HE法检测各组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和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肾脏TNF-α、IL-Iβ、IL-6水平。结果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到,SI可以有效缓解肾小管损伤、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的增生情况,减轻肾小管上皮水肿。与DN组相比,SI组SOD活性和T-AOC水平显著升高,MDA、血清AOPPs水平降低;血清TNF-α、IL-Iβ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有效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中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豆异黄酮 炎症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242例矮身材儿童病因及IGF-I、骨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苑晓超 李志红 +3 位作者 马文彬 周雪 杨茜 尹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11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矮身材的病因分类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和骨龄落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6年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42例矮身材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42例患儿中,特发性矮身材(ISS)占25.62%,家族性... 目的探讨儿童矮身材的病因分类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和骨龄落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6年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42例矮身材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42例患儿中,特发性矮身材(ISS)占25.62%,家族性矮身材占16.94%,生长激素缺乏性矮身材(GHD)占14.88%、营养缺乏性矮身材(ND)占13.22%,宫内发育迟缓(IUGR)占7.85%,以上均为导致矮身材的前5位疾病或原因,而在7岁以下矮身材儿童中,ND占第1位。GHD、ND、IUGR 3组相比,IGF-Ⅰ、△年龄(实际年龄-骨龄)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42.317和14.346,均P<0.01)。GHD组、ND组分别与IUGR组比较,IGF-Ⅰ、△年龄均有统计学差异(IGF-Ⅰ:t值分别为8.732和7.443,均P<0.01。△年龄:t值分别为5.431和2.496,均P<0.05)。而GHD组、ND组两组间比较,△年龄有统计学差异(t=3.051,P<0.05),IGF-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SS及GHD为导致儿童矮身材的主要病因,可根据患儿IGF-I及骨龄初步判断矮身材的病因,ND为7岁以下矮身材儿童的重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身材 病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骨龄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对糖耐量减低Wistar大鼠胰岛α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娟 尹飞 +4 位作者 郭淑芹 周雪 苑晓超 姚明言 李志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研究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糖耐量减低(IGT)Wistar大鼠糖代谢、脂代谢及胰岛α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4~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C组,14只)和IGT组(28只)。NC组以常规饲... 目的研究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糖耐量减低(IGT)Wistar大鼠糖代谢、脂代谢及胰岛α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4~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C组,14只)和IGT组(28只)。NC组以常规饲料喂养,IGT组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IGT造模成功,成模后将IGT组随机分为IGT对照组和西格列汀组(Si组)2组,每组各14只。其中,Si组每日1次西格列汀灌胃[30mg/(kg·d)],NC组及IGT对照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胰高血糖素、餐后2h血糖(2h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α细胞的面积,免疫荧光单标法测定胰岛α细胞胰高血糖素蛋白的表达。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干预前,与NC组比较,IGT对照组及Si组2hBG、TG、TC水平均增高,胰岛α细胞面积及胰高血糖素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干预4周后,与同期IGT对照组及干预前Si组比较,Si组2hBG水平下降,胰岛α细胞面积及胰高血糖素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下调胰岛α细胞面积及胰高血糖素蛋白表达,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西格列汀 糖尿病前期 大鼠 胰岛Α细胞
下载PDF
rhGH治疗青春期特发性矮身材儿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苑晓超 李志红 +4 位作者 郭淑芹 周雪 尹飞 姚明言 段婷婷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0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青春期早期儿童特发性矮身材(I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确诊为ISS的青春期早期患儿纳入随访,给予饮食、运动、睡眠等合理指导,定期随访,完成12个月随...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青春期早期儿童特发性矮身材(I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确诊为ISS的青春期早期患儿纳入随访,给予饮食、运动、睡眠等合理指导,定期随访,完成12个月随访病例33例。根据治疗与否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收集入组儿童随访开始时的年龄、性别、身高、骨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性激素等基本信息,及ISS患儿父母的身高情况。计算患儿身高标准差分值、遗传靶身高及治疗12个月后的生长速率。结果两组骨龄差值(△BA 0.94±0.43vs.1.01±0.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中,两组IGF-Ⅰ呈持续增高趋势,rhGH治疗组较未治疗组偏高。两组患儿生长速率均逐渐增加,至随访结束,两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儿身高平均增加(0.18±0.14)SD,治疗组患儿身高平均增加(0.38±0.09)SD,相比治疗前,两组△Ht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5)。结论 rhGH可促进青春期早期ISS患儿生长速率增加,短期内对骨龄无影响,可使终身高增加,但获益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身材 重组人生长激素 青春期 生长速率 成年身高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心血管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尹飞 李志红 +2 位作者 苑晓超 罗加凯 王鑫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5期453-456,共4页
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它不仅能够抑制DPP-4提高内源性肠促胰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还能通过非血糖依赖途径发挥独特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 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它不仅能够抑制DPP-4提高内源性肠促胰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还能通过非血糖依赖途径发挥独特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等。自从200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制定新上市降糖药物与心血管安全性的指导原则后,DPP-4抑制剂成为首个开展以心血管事件为终点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降糖药物,主要包括4大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公布结果的有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下降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飞 郭淑芹 +4 位作者 马文彬 杨茜 李菲 苑晓超 李志红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了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妇女骨量下降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选取215例绝经后(T2DM)患者并根据骨密度将受试者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下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骨量下降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收缩压明显高于... 为了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妇女骨量下降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选取215例绝经后(T2DM)患者并根据骨密度将受试者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下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骨量下降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收缩压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均<0.0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比例亦高于骨量正常组(P=0.001,P=0.000),且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下降均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因此,骨量下降可能会增加绝经后T2DM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骨密度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代谢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C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鑫 李志红 +2 位作者 尹飞 苑晓超 罗加凯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7期3452-3456,共5页
C肽是胰岛素分子蛋白的水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C肽通过沉积于血管内皮细胞、趋化单核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在血管壁聚集以及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在胰岛素抵抗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 C肽是胰岛素分子蛋白的水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C肽通过沉积于血管内皮细胞、趋化单核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在血管壁聚集以及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在胰岛素抵抗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补充C肽可使缺乏C肽的1型糖尿病患者获益,但C肽水平升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有害。此外,C肽与周围神经病变和骨质疏松密切相关,其对骨矿物质密度有影响,深入了解C肽的作用机制可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C肽 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罗加凯 李志红 +2 位作者 尹飞 苑晓超 王鑫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9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 2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肾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DN组病程、体...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 2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肾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DN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非DN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吸烟、BMI、SBP、SUA、HbA1c、TG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因素有病程、吸烟、BMI、SBP、SUA、HbA1c、TG;建议早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罗加凯 李志红 +2 位作者 尹飞 苑晓超 王鑫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特征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T2DM患者3251例,根据性别及MS发生情况分别分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患者BMI、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ALT...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特征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T2DM患者3251例,根据性别及MS发生情况分别分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患者BMI、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ALT、γ-GT、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尿酸(SUA)及大血管并发症数量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其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S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微血管并发症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MS患病率为69.15%,其中男性为70.13%,女性为68.0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患者血脂异常及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女性,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患者的年龄、病程、BMI、SBP、DBP、TC、TG、LDL-C、BUN、SUA、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数量均明显高于非MS组,HDL-C及HbAlc均明显低于非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l至MS4组患者的年龄、病程、BMI、SBP、DBP、TC、TG、HDL-C、LDL—C、ALT、AST、BUN、SUA、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数量呈上升趋势,而HDL-C及HbAlc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HDL-C是T2DM患者发生MS的保护因素,年龄、长期吸烟史、SBP、DBP、TG、大血管并发症数量均是T2DM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年龄、长期吸烟史、BMI、SBP、DBP、TG、大血管并发症数量是T2DM患者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预防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组分
下载PDF
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加凯 李志红 +2 位作者 尹飞 苑晓超 王鑫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8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T2DM患者3 251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合并MS、未合并MS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不同性别T2DM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结果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T2DM患者3 251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合并MS、未合并MS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不同性别T2DM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结果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男性T2DM患者发生MS的保护因素;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脂(TG)、血尿酸(SUA)、合并肾病均是男性T2DM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2)HDL-C是女性T2DM患者发生MS的保护因素;年龄、BMI、SBP、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是女性T2DM患者发生MS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不同性别的患者,在筛查T2DM患者合并MS时,应侧重其高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代谢综合征X 性别分布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