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益气活血方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血清NSE水平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苗彦永 何金波 +1 位作者 秦程高 韩小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医益气活血方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病人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影响性。方法 抽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共7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抗凝、... 目的 探讨中医益气活血方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病人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影响性。方法 抽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共7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康复综合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益气活血中药汤剂口服,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在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积分等指标变化并比较。结果 (1)两组末次治疗时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2周、3周、4周后研究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末次治疗时改良Barthel指数(BI)、Fugl-Meyer法(FM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末次治疗时半身不遂、舌强语謇、面色白光白、自汗出、气短乏力、舌脉象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改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医益气活血方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血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脑卒中恢复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症状积分
原文传递
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5例 被引量:9
2
作者 苗彦永 金杰 《中医研究》 2010年第11期52-53,共2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长期疲劳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咽喉痛、头痛、肌肉关节痛、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抑郁等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该病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临床上亦...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长期疲劳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咽喉痛、头痛、肌肉关节痛、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抑郁等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该病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临床上亦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2009-03—2010-05,笔者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5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治疗应用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王松龄教授扶正驱邪法在烟雾病中的运用
3
作者 苗彦永 王峰 +1 位作者 丁瑞丛 王伟民 《中医研究》 2022年第11期14-18,共5页
烟雾病是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起始部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目前,该病病因不明,西医学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手术主要采用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疗效不一... 烟雾病是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起始部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目前,该病病因不明,西医学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手术主要采用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疗效不一。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松龄教授对烟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挖掘整理,并结合西医学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中医学治法和方药,在长期的临床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是元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阻塞脉络,清阳不升,脑窍失养,从而引发多种临床症状。治疗上采用扶正驱邪的方法,遵循补元气、调五脏,升清阳、实脑窍,涤痰瘀、通脉络,泻浊毒、洁脏腑的治疗原则,创制了中风防治灵1号、2号方,汤、丸并用,防治结合,长期服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王松龄教授治疗烟雾病经验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防治烟雾病提供些许经验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扶正驱邪 元气亏虚 王松龄 中医师
下载PDF
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硬脊膜穿刺后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川杰 连亚军 +3 位作者 张璐 王利军 关东升 苗彦永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17-619,共3页
硬脊膜穿刺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腰椎穿刺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前额、枕部疼痛或弥漫性头痛,疼痛的性质为钝痛或波动性痛,立位时加重,平卧位减轻.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10%~30%的患者在腰椎穿刺术后4... 硬脊膜穿刺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腰椎穿刺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前额、枕部疼痛或弥漫性头痛,疼痛的性质为钝痛或波动性痛,立位时加重,平卧位减轻.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10%~30%的患者在腰椎穿刺术后48 h内会出现PDPH[1~3],在肥胖的年轻女性和妊娠女性中PDPH的发病率会更高[4].PDPH常常伴有颈强直、耳鸣、听力减退、畏光及恶心等症状,多数患者头痛会在站立或行走时加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5],因此探索PDPH的有效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外曾有小样本报道静脉或口服茶碱可有效治疗PDPH[6],国内尚无此类报道.我们在国际上首次使用静脉注射氨茶碱代替茶碱治疗PDPH患者1 1例,取得了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氨茶碱 硬脊膜穿刺 有效治疗 后头痛 临床研究 腰椎穿刺术 流行病学资料 PDPH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金杰 任素华 苗彦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王蕊等人改进的造模方法制作VD模型,应用避暗法判定造模成功与否及大鼠用药后的学...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王蕊等人改进的造模方法制作VD模型,应用避暗法判定造模成功与否及大鼠用药后的学习记忆改善情况。结果: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脑组织中AChE的含量。结论:丹红注射液对VD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降低内皮素(endothelin,ET-1)水平及脑组织中AChE的含量、提高中枢胆碱系统低水平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丹红注射液 乙酰胆碱酯酶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贾敬选 苗彦永 金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10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其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活动能力
下载PDF
李鲤教授诊治脑病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杰 苗彦永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18-419,共2页
目的:总结归纳李鲤教授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中医静脉针剂、中药汤剂、针灸、穴位封闭、药浴、康复、情志疏导等多种综合疗法诊治中风病。结果与结论:李鲤教授主张中西医结合诊疗脑病,经临床验证确可以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 李鲤 脑病 消法
下载PDF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冉 万青 +2 位作者 王铮 刘小东 苗彦永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估价值。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老年患者1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单支病变组71例、冠脉多支病变组31例。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评估颈动脉粥样...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估价值。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老年患者1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单支病变组71例、冠脉多支病变组31例。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不同斑块性质、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1年内不良预后情况。结果 冠脉多支病变组中不稳定型斑块率(64.52%)显著高于冠脉单支病变组(32.39%,P<0.05)。冠脉多支病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均显著大于冠脉单支病变组(P<0.05)。冠脉单支病变组轻度狭窄占52.11%,中度狭窄占28.17%,重度狭窄占19.72%;冠脉多支病变组轻度狭窄占19.35%,中度狭窄占51.61%,重度狭窄占29.03%;两组差异显著(Z=9.683,P<0.05)。冠脉多支病变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阻力指数(RI)均显著大于冠脉单支病变组(P<0.05)。冠脉多支病变、不稳定型斑块、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1年内心肌梗死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心源性死亡的总计发生率(38.71%、41.86%、43.48%)显著均高于冠脉单支病变、稳定型斑块、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19.72%、13.56%、11.6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脉多支病变(OR=2.617)、不稳定型斑块(OR=3.047)、颈动脉重度狭窄(OR=2.349)为冠心病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无创、便捷,对临床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脑血管不良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狭窄 预后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热的中医病机
9
作者 孟六阳 丁瑞丛 +2 位作者 殷军辉 苗彦永 刘志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4期3-5,共3页
发热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是增加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若不及时控制患者的体温,发热会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脑神经元凋亡,影响整体预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的范畴,常伴有明显... 发热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是增加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若不及时控制患者的体温,发热会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脑神经元凋亡,影响整体预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的范畴,常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或认知功能下降的症状,发热有夜热早凉的特点,且多无口渴症状,其中医病机为瘀血发热。因此我们在临床中的治疗从瘀血入手,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开窍为治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热 中医病机 瘀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