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水平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海滨 赵爱国 +4 位作者 苗雅云 李帅 张冠男 湛喜梅 王文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转移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11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组织...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转移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11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组织中MTA1、FOXP3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TC淋巴转移的因素。结果:111例PTC组织标本中,MTA1的阳性表达率(MTA1阳性例数/癌组织总例数)为78.38%(87/111)高于癌旁组织17.12%(19/111),FOXP3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FOXP3阳性例数/癌组织总例数)为70.27%(78/111)高于癌旁组织13.51%(15/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TA1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r=0.532,P=0.000);PTC患者癌组织中MTA1与FOXP3表达与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在性别、病灶数、包膜侵犯、TNM分期、脉管侵犯、MTA1及FOXP3等病理特征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灶、TNM分期、包膜侵犯及MTA1、FOXP3表达均是影响PTC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TA1、FOXP3在PT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均升高,其表达水平与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可作为评估PTC淋巴转移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 病理分期 相关性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DR、BRD4、HOXB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冠男 赵爱国 苗雅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4期534-537,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DR、BRD4、HOXB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0例,留取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VDR、BRD4、HOXB9的表达,并分析VDR、BRD4、HOXB9表达与甲状腺乳头...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DR、BRD4、HOXB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0例,留取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VDR、BRD4、HOXB9的表达,并分析VDR、BRD4、HOXB9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VDR、BRD4、HOXB9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DR、BRD4阳性表达率(65.33%、65.33%)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89.955,P=0.000;χ^(2)=57.252,P=0.000),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OXB9阳性表达率(34.6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χ^(2)=77.912,P=0.000)。VDR阳性表达率在瘤体大小>1 cm、瘤体内钙化以及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中明显更高(P<0.05);BRD4阳性表达率在瘤体大小>1 cm、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中明显更高(P<0.05);HOXB9阳性表达率在瘤体大小>1 cm、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中明显更低(P<0.05)。HOXB9蛋白表达分别与VDR及BRD4蛋白表达呈负相关(γ=-0.291,γ=-0.412,P均<0.05),VDR蛋白表达与BRD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0.406,P<0.05)。结论 VDR、BRD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现高表达,HOXB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现低表达,VDR、BRD4、HOXB9表达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和发展有关,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VDR BRD4 HOXB9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基于SIRT1/SOX2信号通路探究西黄丸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吴海滨 马志强 +4 位作者 李帅 张冠男 苗雅云 湛喜梅 王文胜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775-781,共7页
[目的]基于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信号通路探究西黄丸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西黄丸低剂量组(5 g/L)、西黄丸中剂量组(7.5 g/L)、西黄丸高剂量组(15 g/L)、SIRT1激活剂(SRT 17... [目的]基于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信号通路探究西黄丸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西黄丸低剂量组(5 g/L)、西黄丸中剂量组(7.5 g/L)、西黄丸高剂量组(15 g/L)、SIRT1激活剂(SRT 1720)组(6μmol/L)、西黄丸高剂量+SRT 1720组(15 g/L+6μmol/L);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SIRT1、SOX2蛋白表达;体内移植瘤实验检测各组裸鼠肿瘤体积、质量及PCNA、MMP-2、MMP-9、SIRT1、SOX2蛋白表达。[结果]西黄丸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SIRT1激活剂SRT 1720促进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高剂量西黄丸加SIRT1激活剂组可以减弱高剂量西黄丸对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的抑制作用;同时西黄丸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DA-MB-231细胞及裸鼠移植瘤中SIRT1、SOX2蛋白表达,抑制SIRT1/SOX2信号通路活性,并通过降低PCNA、MMP-2、MMP-9表达来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结论]西黄丸可能通过抑制SIRT1/SOX2信号通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沉默调节蛋白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信号通路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吴海滨 马志强 +4 位作者 张冠男 李帅 苗雅云 湛喜梅 王文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KI)对乳腺癌(BC)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以及对Hippo-YAP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BC细胞MDA-MB-231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组),Verteporfin(Hippo-YAP通路抑制剂)组,CKI低、中、高浓度组,采用CCK-8法检测M...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KI)对乳腺癌(BC)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以及对Hippo-YAP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BC细胞MDA-MB-231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组),Verteporfin(Hippo-YAP通路抑制剂)组,CKI低、中、高浓度组,采用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构建BC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Hippo-YAP通路抑制剂-Verteporfin组),CKI低、中、高剂量组;测量大鼠肿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肿瘤发生肺转移后肺组织的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YAP、p-YAP、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Verteporfin组和CKI不同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和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体内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内出现肿瘤组织块,肺组织中细胞排列不整齐,肺泡明显皱缩,且间隔增宽,组织异质性明显,YAP、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p-YAP、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Verteporfin组和CKI各剂量组大鼠体内肿瘤组织减小,抑瘤率增加,肺组织中细胞排列有序,肺泡皱缩和异质性得到改善,YAP、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YAP、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结论CKI可以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来抑制BC模型大鼠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乳腺癌 Hippo-YAP通路 生长 转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中miR-199b-5p和MTA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吴海滨 马志强 +4 位作者 张冠男 李帅 苗雅云 湛喜梅 王文胜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941-946,共6页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R-199b-5p与MTA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乳腺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分...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R-199b-5p与MTA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乳腺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分别作为癌旁组织组与乳腺癌组,qRT-PCR法测定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iR-199b-5p、MTA1 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分析组织MTA1阴阳性,分析miR-199b-5p、MTA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绝经情况(是、否)、肿瘤直径(<2 cm、≥2 cm)、临床分期(Ⅰ~Ⅱ期、Ⅲ期)、分子分型(Lumina A/B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淋巴结转移(是、否)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组相比,乳腺癌组癌组织miR-199b-5p水平降低,MTA1 mRNA水平升高(P<0.05);与癌旁组织组相比,乳腺癌组MTA1阳性率升高(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miR-199b-5p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TA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有关(P<0.05);乳腺癌患者治疗后进行5年随访,miR-199b-5p低表达患者5年内累积生存率(71.8%)低于miR-199b-5p高表达患者(89.1%)(log Rankχ^(2)=6.661,P=0.010);MTA1阳性患者5年内累积生存率(71.6%)低于MTA1阴性患者(90.2%)(log Rankχ^(2)=7.590,P=0.006);单因素COX分析表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miR-199b-5p、MTA1是影响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miR-199b-5p、MTA1水平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miR-199b-5p低表达,MTA1 mRNA与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miR-199b-5p低水平、MTA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两者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199b-5p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吴海滨 马志强 +4 位作者 湛喜梅 李帅 苗雅云 张冠男 王文胜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9期3816-3819,共4页
目的 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CKI)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新辅助化疗,研究组(48例)给予CKI联合新辅助化疗。比... 目的 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CKI)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新辅助化疗,研究组(48例)给予CKI联合新辅助化疗。比较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同时检测癌组织中Survivin、细胞核增殖抗原(k_(i)-67)蛋白表达。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控制率(DCR)较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Survivin(+)构成比、ki-67(+)构成比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CD4^(+)、CD3^(+)、CD4^(+)/CD8^(+)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的CD4^(+)、CD3^(+)、CD4^(+)/CD8^(+)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CD4^(+)、CD3^(+)、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KI联合新辅助化疗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癌组织中Survivin(+)、ki-67(+)蛋白表达,提高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岩 乳腺癌 复方苦参注射液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转移相关蛋白1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爱国 张双林 +3 位作者 厉永强 吴海滨 苗雅云 石贞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检测转移相关蛋白1(MTA1)在甲状腺癌细胞系和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参与介导了甲状腺癌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TA1在5个甲状腺癌细胞株和来自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3例... 目的:检测转移相关蛋白1(MTA1)在甲状腺癌细胞系和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参与介导了甲状腺癌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TA1在5个甲状腺癌细胞株和来自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3例甲状腺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应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抑制MTA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对细胞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对EMT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TA1在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HTh83和KMH-2中高表达,而在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K1和滤泡状癌细胞系FTC133中低表达或者不表达。MTA1在30%的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MTA1在颈淋巴结阳性者中的表达高于在颈部淋巴结阴性者中的表达(χ^(2)=44.44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远处转移者中的表达高于在无远处转移者中的表达(χ^(2)=14.8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原发灶大小无明显相关(χ^(2)=0.62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siRNA抑制MTA1在HTh83细胞中的表达,能够使该细胞系由间质样转变成上皮样生长。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抑制MTA1的表达可以使N-Cadherin的表达明显升高,而同时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TA1可能在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更高,与转移扩散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转移相关蛋白1 上皮-间充质转化
原文传递
冬凌草甲素诱导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8
作者 赵爱国 苗雅云 +3 位作者 张启元 张晗 薛永亮 汤昆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7-988,共2页
本研究通过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株HTH83和KMH-2的研究,观察冬凌草甲素是否对该类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抗癌作用,并探讨相关的分子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培养基和新... 本研究通过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株HTH83和KMH-2的研究,观察冬凌草甲素是否对该类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抗癌作用,并探讨相关的分子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培养基和新生牛血清购自上海Gibco公司;Mcl-1抗体(sc-12756)、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抗体(sc-130307)、Mcl-1c抗体(sc-12756)、Bim(sc-374358)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抗体(sc-365791)购自上海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甲状腺癌 新生牛血清 冬凌草甲素 抗癌作用 伊格尔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