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典》与《中国药典》中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标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范一灵 李琼琼 +2 位作者 秦峰 刘浩 杨美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695-2700,共6页
目的:比较《美国药典》43版(USP43)、《欧洲药典》10.0版(EP10.0)、《日本药典》17版(JP17)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ChP2020)中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标准的差异,为我国中药饮片相关微生物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比较US... 目的:比较《美国药典》43版(USP43)、《欧洲药典》10.0版(EP10.0)、《日本药典》17版(JP17)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ChP2020)中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标准的差异,为我国中药饮片相关微生物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比较USP43、EP10.0、JP17和ChP2020在中药饮片的微生物计数法(包括抽样与取样、菌种和培养基选择、微生物和耐热菌计数等)、控制菌检查(包括样品前处理、增菌、分离、鉴定等)、微生物相关限度标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在中药饮片微生物的检查方法上,USP43、EP10.0、JP17都有各自独立的规定,ChP2020则新增了"通则1108"。在检验项目上,除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外,ChP2020与EP10.0规定了3种控制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的检查方法;在此基础上,JP17补充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方法;USP43增加了梭菌的检查方法,并最早提出不可接受微生物风险评估理念;ChP2020还新增了耐热菌计数方法。在微生物限度标准上,USP 43对中药饮片的分类最为细致,要求较为严格且高于EP10.0、JP17;ChP2020仍未对中药饮片控制菌检查设立统一的限度标准。虽然,ChP2020对"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进行了修订,但相较于美国、欧洲和日本药典的规定还不完善。建议根据我国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和控制现状,逐步完善药典对中药相关产品的微生物检验和限度标准,合理细化相应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药典 微生物检查 限度标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核心区微生物污染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范一灵 冯震 +5 位作者 钟玮 杨燕 蒋波 房蕊 鲍英 徐伟东 《中国药事》 CAS 2014年第6期586-59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地区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污染情况,评价企业微生物污染控制隔离体系的有效性,探索建立适合于我国实际的药品生产企业环境微生物鉴定和分型技术,为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完善微生物监控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化鉴定和16...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地区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污染情况,评价企业微生物污染控制隔离体系的有效性,探索建立适合于我国实际的药品生产企业环境微生物鉴定和分型技术,为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完善微生物监控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技术,对上海地区13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的核心生产环境(A/B或A/C级洁净区)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收集到药品生产环境微生物分离株共计265株,经过对不同洁净级别和微生物种类的分析,发现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微球菌属细菌分别占全部分离株的52.7%、11.7%和10.5%。结论空气净化和物理隔离可以有效阻断大部分微生物的传播,但接触和操作引起的污染仍是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对无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药品 生产环境监控 微生物污染调查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常用靶基因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一灵 潘峰 史贤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2-76,共5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产生多种毒素并具有广泛的耐药性。从特异性基因位点、抗药性基因和毒素基因3个方面列举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靶基因以及利用这些靶基因的PCR检测方法。详细说明了这些基因的发现、功能和实际...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产生多种毒素并具有广泛的耐药性。从特异性基因位点、抗药性基因和毒素基因3个方面列举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靶基因以及利用这些靶基因的PCR检测方法。详细说明了这些基因的发现、功能和实际应用情况。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检测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汇总、比较,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趋势和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毒素 分子检测 靶基因
下载PDF
WHO药品预认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与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范一灵 秦峰 +2 位作者 刘浩 顾颂青 杨美成 《中国药事》 CAS 2020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目的: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预认证要求,推动我国药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方法:从预认证实验室应遵循的质量管理原则出发,对照我国实验室ISO/IEC 17025体系要求,分析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在质量管... 目的: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预认证要求,推动我国药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方法:从预认证实验室应遵循的质量管理原则出发,对照我国实验室ISO/IEC 17025体系要求,分析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中的不足。结果:预认证实验室更多地采纳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质量管理理念,而我国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在记录与数据可靠性、基于风险的变更控制和偏差调查等方面的应用与实施还存在较大差距。结论:我国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应学习和借鉴国内外GMP的质量管理经验,不断更新理念,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更多地以风险评估方式保障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 预认证 微生物 药品质控实验室
下载PDF
上海市区域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检验能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范一灵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869-876,共8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区域食品药品检验所在食品检验方面的能力,制定适合于上海的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合理利用现有食品检验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上海市7家区域食品药品检验所(区域所)的食品检验能力... 目的了解上海市区域食品药品检验所在食品检验方面的能力,制定适合于上海的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合理利用现有食品检验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上海市7家区域食品药品检验所(区域所)的食品检验能力、仪器设施和人员配置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上海区域所从事食品检验能力的现状。结果多数区域所在食品检验上面临场地不足和缺乏有经验技术人员等问题,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检测水平和技术能力储备明显不足,各区域所的食品检测业务在总业务量中的占比有下降趋势。结论为了能满足上海市及各区县食品安全检验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区域所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的定位,并加大对基层一线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区域所在食品检测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药品检验所 食品 检验能力 调查
原文传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双歧杆菌属细菌 被引量:2
6
作者 范一灵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860-868,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快速检测双歧杆菌属细菌的方法。方法针对双歧杆菌属细菌16S rDNA基因特异性区段设计LAMP引物,根据反应体系的颜色或浊度变化特异性地检测样品中双歧杆菌属细菌。结果对5株双岐杆菌属细菌和19...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快速检测双歧杆菌属细菌的方法。方法针对双歧杆菌属细菌16S rDNA基因特异性区段设计LAMP引物,根据反应体系的颜色或浊度变化特异性地检测样品中双歧杆菌属细菌。结果对5株双岐杆菌属细菌和19株非双歧杆菌属细菌进行特异性和非特异检测,结果均为100%。该检测可在60 min内完成,双歧杆菌属细菌DNA的检测限为16.1±8.2 pg/μL,对双歧杆菌属细菌菌体的检测限为0.1 CFU/mL。结论LAMP方法可作为传统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辅助手段,有效检测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中双歧杆菌属细菌DNA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特异性 16S RDNA基因
原文传递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琼琼 范一灵 +2 位作者 宋明辉 施春雷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555-560,共6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共发现22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或类肠毒素(SEA-SEE、S...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共发现22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或类肠毒素(SEA-SEE、SEG-SET、SElU、SElU_2和SElV),其中具有催吐活性的被定义为肠毒素,没有催吐活性或者尚待验证的被定义为类肠毒素(SEl)。传统肠毒素SEA^SEE被报道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肠毒素类型,但是大多数新型肠毒素或类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还没有被真正认识。本文对近几年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肠毒素的表达调控以及肠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肠毒素致病性,为今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食物中毒 可移动基因元件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琼琼 范一灵 +3 位作者 宋明辉 秦峰 刘浩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3期9016-9020,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4月,从上海市88家农贸市场和42家超市抽样308件,其中鲜猪肉114件、整鸡92件、鲜牛肉102件。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别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4月,从上海市88家农贸市场和42家超市抽样308件,其中鲜猪肉114件、整鸡92件、鲜牛肉102件。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别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采用VITEK2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对疑似菌株进行鉴定确认,并对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结果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分别为28.2%和39.6%,其中鲜牛肉(48.0%)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猪肉(17.5%)和整鸡(19.6%)(P<0.001),而猪肉(46.5%)和整鸡中(59.8%)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则显著高于牛肉(13.7%)(P<0.001);农贸市场采集的鲜肉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0.008)和沙门氏菌(P<0.001)的污染率均显著高于超市;血清学实验结果显示122株沙门氏菌分布于21种不同血清型,其中Corvallis血清型(14.75%)流行率最高。结论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存在较高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率,极易引发食源性疾病,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生鲜肉食品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肉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沙门氏菌 污染监测
原文传递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钟玮 张宁 +2 位作者 刘玉萍 范一灵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758-2762,共5页
目的提升实验室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方法按照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方法要求进行检测,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Printer^(?))对盲样中添加的菌株进行鉴定与分型。结果编号为CODE 1~9的样品均检出金黄... 目的提升实验室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方法按照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方法要求进行检测,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Printer^(?))对盲样中添加的菌株进行鉴定与分型。结果编号为CODE 1~9的样品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编号为CODE 10的样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的Z值结果均<2;阴性样品的结果为<10 CFU/g,10个样品测试均取得满意结果。结论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工作可以较好地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定量 能力验证 鉴定 分型
原文传递
食品中肌醇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迪 张宁 +4 位作者 杨燕 闻宏亮 秦峰 刘浩 范一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2-195,200,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食品中肌醇含量的微生物方法。方法:利用肌醇缺陷型菌种在不含肌醇培养基中的生长与肌醇浓度呈正相关的原理,对选取的葡萄汁酵母菌和酿酒酵母菌各三株进行筛选,并对目的菌株的培养基进行选择,采用四参数Logistic曲线拟合,... 目的:建立测定食品中肌醇含量的微生物方法。方法:利用肌醇缺陷型菌种在不含肌醇培养基中的生长与肌醇浓度呈正相关的原理,对选取的葡萄汁酵母菌和酿酒酵母菌各三株进行筛选,并对目的菌株的培养基进行选择,采用四参数Logistic曲线拟合,根据吸光度计算出食品中肌醇的含量,并对此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筛选出肌醇缺陷型菌种葡萄汁酵母菌CICC 1465,使用市售青岛日水肌醇测定用培养基进行实验。该法检测肌醇的曲线范围为0.1~1.0μg/m L,强化食品与天然食品的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在90%~110%之间,检出限为0.375 mg/100 g。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强化食品与天然食品中的肌醇含量,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优化检测肌醇的微生物方法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法 肌醇 强化食品 天然食品
下载PDF
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妍 罗超 +4 位作者 李兰英 颜娟 范一灵 杨燕 刘刚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对人工制备的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样品进行均匀性和不同储存条件下稳定性的实验研究。奶粉中高密度菌体和低密度菌体标准样品的均匀性统计学结果变异小,均匀性良好;两种密度菌体在-80℃保存半年后,活菌数没有显著变化,符合稳定性... 对人工制备的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样品进行均匀性和不同储存条件下稳定性的实验研究。奶粉中高密度菌体和低密度菌体标准样品的均匀性统计学结果变异小,均匀性良好;两种密度菌体在-80℃保存半年后,活菌数没有显著变化,符合稳定性统计学要求,提高保存温度之后,低密度菌体标准样品可以在-20℃下保存半年以上,而高密度菌体标准样品的活菌数在-20℃下保存40 d后开始下降,直到70 d后达到稳定,继续提高保存温度,高密度菌体标准样品在4℃下保存稳定性较差,而低密度菌体标准样品在4℃可以稳定7 d。综上所述,低密度菌体的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样品可以满足实验室质量控制和方法验证的基本需求,保障量值准确统一,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可比性及国际国内互认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标准样品 均匀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干扰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琼琼 杨燕 +1 位作者 范一灵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645-2651,共7页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干扰菌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准确检出的影响。方法在无菌奶粉样品中人工污染不同浓度的沙门氏菌(1-100 CFU/10 g)和铜绿假单胞菌(0-10-6 CFU/10 g),参照GB4789.4-2010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系统...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干扰菌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准确检出的影响。方法在无菌奶粉样品中人工污染不同浓度的沙门氏菌(1-100 CFU/10 g)和铜绿假单胞菌(0-10-6 CFU/10 g),参照GB4789.4-2010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系统(VIDAS30)和全自动病原微生物检测系统(BAX Q7 System)对样品进行快速筛查,以此综合评价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干扰菌对沙门氏菌检测过程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浓度的铜绿假单胞菌干扰下,VIDAS和BAX系统均能够准确筛查出沙门氏菌阳性样品;使用的3种选择性平板对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效果存在差异,XLD平板优于BS平板和科玛嘉CAS平板,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氏菌在科玛嘉CAS平板上具有相似的显色情况,直接影响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BPW前增菌8 h沙门氏菌的平板分离效果优于前增菌18 h。结论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在选择性平板分离步骤时对沙门氏菌具有干扰作用。联合使用2种以上沙门氏菌选择培养基,才能保证沙门氏菌的准确检出。VIDAS和BAX可作为沙门氏菌快速筛查的可靠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铜绿假单胞菌 干扰作用
原文传递
胰酪胨大豆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微生物促生长能力考察 被引量:18
13
作者 徐伟东 许华玉 +2 位作者 范一灵 鲍英 钱维清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3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目的:考察国产胰酪胨大豆培养基(TSB)和改良马丁培养基(MMB)对微生物的促生长能力,为《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法和菌数平皿计数法,以BD公司生产的TSB为对照,对微生物的促生长情况进行考... 目的:考察国产胰酪胨大豆培养基(TSB)和改良马丁培养基(MMB)对微生物的促生长能力,为《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法和菌数平皿计数法,以BD公司生产的TSB为对照,对微生物的促生长情况进行考察。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所用国产TSB和MMB培养基在两种方法中对代表性微生物促生长能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国药典》无菌检查用培养基应与国际先进国家药典保持一致,采用TSB替代MMB培养基用于需气菌和真菌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检查 培养基 灵敏度检查法 菌数平皿计数法 方差分析
下载PDF
食品中肌醇测定用菌株的筛选及检测方法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宁 范迪 +8 位作者 杨燕 王赢 徐琼 崔学文 房玉国 闻宏亮 秦峰 刘浩 范一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93,共6页
基于肌醇缺陷型酵母菌菌株的生长与培养液中肌醇含量的对应关系,建立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比较6株酵母菌对肌醇的生长特异性筛选实验,获得肌醇利用特异性菌株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 CICC 1465。利用该菌进行食品中... 基于肌醇缺陷型酵母菌菌株的生长与培养液中肌醇含量的对应关系,建立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比较6株酵母菌对肌醇的生长特异性筛选实验,获得肌醇利用特异性菌株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 CICC 1465。利用该菌进行食品中肌醇的定量检测方法研究,通过对4种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本方法获得良好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10%以内)、回收率(92.3%~114.3%)及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10%以内),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食品中肌醇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 酵母菌 检测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微生物检验相关通则的增、修订情况介绍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震 范一灵 杨美成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1-15,共5页
目的: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微生物检验相关通则的主要增、修订情况。方法:比较本版和前版药典相关内容的主要差异。结果 :本版药典中微生物检验相关通则体现了新的检验理念,在检验技术、检验方法、环境设施、... 目的: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微生物检验相关通则的主要增、修订情况。方法:比较本版和前版药典相关内容的主要差异。结果 :本版药典中微生物检验相关通则体现了新的检验理念,在检验技术、检验方法、环境设施、培养体系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增、修订。结论:本版药典中微生物检验相关通则更趋完善,已与国际全面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微生物检验 通则 增、修订
下载PDF
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电子天平期间核查和日常核查管理方法探讨
16
作者 彭茗 范一灵 +2 位作者 乐健 杨美成 顾颂青 《中国药事》 CAS 202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电子天平的期间核查和日常核查均为保证实验室量值溯源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手段。研究希望通过实施方法的介绍,为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电子天平期间核查和日常核查的展开提供借鉴。方... 目的:电子天平的期间核查和日常核查均为保证实验室量值溯源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手段。研究希望通过实施方法的介绍,为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电子天平期间核查和日常核查的展开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对电子天平工作原理的认识,梳理使用和核查时的注意事项和相关参数,并根据本实验室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天平期间核查和日常核查的具体实施方法。结果与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电子天平实施期间核查和日常核查,降低因天平不稳定对实验室造成的风险和成本,更有效地维护和保障实验室自身和客户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天平 期间核查 日常核查
下载PDF
展望微量热技术用于比较原研和仿制抗生素抑菌活性差异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伟霞 刘玉萍 +5 位作者 宋光艳 冯震 闻宏亮 秦峰 刘浩 范一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168-1172,共5页
微量热技术是以测量细胞在代谢过程中能量变化规律为基础,通过细胞能量变化间接反应细胞活性,分析外界因素对其生长代谢影响的一种研究方法。微量热分析可以绘制生物体生长热谱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到生长速率k,最大热功率Pm,传代时... 微量热技术是以测量细胞在代谢过程中能量变化规律为基础,通过细胞能量变化间接反应细胞活性,分析外界因素对其生长代谢影响的一种研究方法。微量热分析可以绘制生物体生长热谱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到生长速率k,最大热功率Pm,传代时间tG及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等热动力学参数。微量热技术是一项灵敏度高、测量准确的热分析技术,具有实时检测、在线分析、定量评估和动态描述等特点,已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讨论微量热技术在检测和比较原研与仿制抗生素药物中抑菌活性差异的应用可行性,为其在该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法 抗生素 仿制药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品微生物鉴定溯源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淑娟 朱冉 +5 位作者 蒋波 杨燕 宋明辉 张宁 范一灵 杨美成 《中国药品标准》 2023年第6期579-584,共6页
目的:为满足基于风险评估的微生物控制体系及药品质量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药品微生物鉴定溯源标准化分子生物学技术体系。方法:总结各国药典中分子生物学标准体系的构成,并分析《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该技术... 目的:为满足基于风险评估的微生物控制体系及药品质量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药品微生物鉴定溯源标准化分子生物学技术体系。方法:总结各国药典中分子生物学标准体系的构成,并分析《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该技术在药品微生物鉴定溯源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进行药品微生物鉴定溯源的重要标准,不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核酸扩增技术 16S rRNA 全基因组测序 MALDI-TOF MS 药品微生物 鉴定溯源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微流控芯片技术 被引量:10
19
作者 范一灵 王淑娟 +5 位作者 李琼琼 胡颖 宋明辉 秦峰 刘浩 杨美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7-304,共8页
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开发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的等温检测方法,结合圆盘式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目标微生物。以stx1和stx2基因为靶点,设... 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开发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的等温检测方法,结合圆盘式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目标微生物。以stx1和stx2基因为靶点,设计和筛选适宜的RPA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验证了19株STEC菌株(含9种stx基因亚型)和21株非STEC菌株,并采用人工污染的牛肉样品对集成化的微流控芯片进行评价。筛选出检测stx1和stx2基因的高特异性引物、探针组合,与美国农业部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指南中STEC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al-timePCR)方法相比,目标基因检测的包容性和排他性均为100%。荧光RPA微流控芯片法在20 min内可同时进行32个反应,可检测STEC菌体灵敏度为9.5×10^(3)CFU/mL。根据GB 4789.6—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的规定经增菌培养后在人工污染牛肉样品中可检测1 CFU/25 g的STEC污染,方法的相对正确度和相对检出水平均为100%。本研究开发了一种荧光RPA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可检测常见stx基因亚型STEC菌株,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适用于STEC的高通量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微流控芯片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stx基因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单链抗体磁珠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一灵 George CPaoli +2 位作者 宋明辉 史贤明 杨美成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目的:制备一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性单链抗体捕获磁珠(scFv-IMBs),通过用人工污染的方式评价scFv-IMBs的效果。方法:在不同的增菌培养体系中以市售磁珠(Dyna-IMBs)作为对照,通过定性、定量培养技术和PCR检测技术,分析scFv-IMBs... 目的:制备一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性单链抗体捕获磁珠(scFv-IMBs),通过用人工污染的方式评价scFv-IMBs的效果。方法:在不同的增菌培养体系中以市售磁珠(Dyna-IMBs)作为对照,通过定性、定量培养技术和PCR检测技术,分析scFv-IMBs在法兰克福香肠中捕获与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的能力。结果:在BHI培养基中,scFv-IMBs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捕获率介于15%~55%之间,优于Dyna-IMBs(0.85%~1.27%),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在MOPS-BLEB培养基中两种磁珠的捕获率在62%~88%,捕获率高于在UVM培养基(<5%)和FB培养基(<53%)中。人工污染样品经scFv-IMBs捕获,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菌落数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比例有显著性提升(P<0.01),可从高浓度英诺克李斯特菌(1∶1000)中有效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磁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可达1 CFU/mL。结论:与市售免疫磁珠产品相比,scFv-IMBs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显著降低体系中英诺克李斯特菌的干扰,具有更好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 单链抗体片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英诺克李斯特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