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程预防性安全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吉仙 成悦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8期1129-1130,共2页
目的分析全程预防性安全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疫苗预防接种的166例小儿,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全程预防性安全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疫苗预防接种的166例小儿,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预防性安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小儿的配合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小儿接种疫苗时的总配合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小儿的80.49%(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7%(P<0.05)。结论全程预防性安全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升小儿配合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预防性安全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 小儿预防接种
下载PDF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间遵医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吉仙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5期145-147,共3页
目的调查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间遵医行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急性发作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2周时采用自制遵医行为评估量表评估患儿遵医行为,并统计所有患儿基线资料... 目的调查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间遵医行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急性发作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2周时采用自制遵医行为评估量表评估患儿遵医行为,并统计所有患儿基线资料,找出可能导致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间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哮喘患儿中遵医行为良好患儿42例,依从率为52.50%。较差与较好组父母婚姻状况、父母焦虑情绪、父母对疾病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婚姻状况、父母焦虑情绪、父母对疾病了解程度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间遵医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间遵医行为可能受父母婚姻状况、父母焦虑情绪、父母对疾病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临床可据此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哮喘患儿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患儿 遵医行为 现况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封闭式吸痰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吉仙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3期91-92,96,共3页
目的探究封闭式吸痰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机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行呼吸机治疗的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封闭式吸痰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机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行呼吸机治疗的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次性吸痰管吸痰,试验组给予封闭式吸痰器吸痰,持续干预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康复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前,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3 min后,试验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吸痰器吸痰可促进NRDS呼吸机治疗患儿机体康复,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降低VAP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次性吸痰管 封闭式吸痰器
下载PDF
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浓度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理分期治疗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子云 范吉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分析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浓度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病理分期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肾穿刺病理诊断为IMN的7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机体的血清抗PL... 目的分析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浓度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病理分期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肾穿刺病理诊断为IMN的7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机体的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依据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抗PLA2R抗体阴性组(n=15)、抗PLA2R抗体低浓度组(n=30)、抗PLA2R抗体高浓度组(n=25)。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时、用药6个月时测定血液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完善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评估IMN分期,依据分期结果行对症基础治疗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不同抗PLA2R抗体浓度组的治疗反应结果、血液相关生化指标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对抗PLA2R抗体浓度与各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抗PLA2R抗体阴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抗PLA2R抗体高浓度组、抗PLA2R抗体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抗PLA2R抗体低浓度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抗PLA2R抗体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前、治疗6个月,抗PLA2R抗体阴性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高于抗PLA2R抗体高浓度组、抗PLA2R抗体低浓度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量水平均低于抗PLA2R抗体高浓度组、抗PLA2R抗体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6个月,抗PLA2R抗体低浓度组患者的血清ALB水平高于抗PLA2R抗体高浓度组,SCr、24 h尿蛋白量水平均低于抗PLA2R抗体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三组患者的血清ALB高于治疗前,SCr、24 h尿蛋白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抗PLA2R抗体阳性与血浆ALB水平呈负相关(r=-0.432,P<0.05),与SCr、24 h尿蛋白量水平呈正相关(r=0.328、0.411,P<0.05)。结论不同抗PLA2R抗体浓度IMN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抗PLA2R抗体高浓度影响治疗效果,且与患者血液相关生化指标具有重要相关性,可将抗PLA2R抗体浓度检测作为指导IMN病理分期治疗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清磷脂酶A2受体抗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病理分期 相关性
下载PDF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的环节管理模式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张丹 范吉仙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9期2995-2997,3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的环节管理模式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宜春市出生的新生儿68例,依照受种者编码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的环节管理模式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宜春市出生的新生儿68例,依照受种者编码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接种管理,观察组采取基于FMEA的环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家长疫苗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时接种率、接种差错、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家长疫苗接种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时接种率高于对照组,接种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皮疹、腹泻等接种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采取基于FMEA的环节管理模式,能够增加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掌握,提升及时接种率,有效降低接种差错和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接种安全性,从而提升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卡介苗接种安全性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环节管理模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空氧混合仪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吉仙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7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空氧混合仪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空氧混合仪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空氧混合仪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及pH]、心率、呼吸频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 h后,观察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及p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 h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氧混合仪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心率与呼吸频率恢复,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空氧混合仪吸氧 鼻导管吸氧 血气分析指标 心率 呼吸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