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范海鹏 刘振海 +1 位作者 林常森 赵鲁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I/R组、RPC组、5HD+RPC组,各12只。建立Langendorf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K-H液平衡20 min。I/R组缺血前用K-H灌...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I/R组、RPC组、5HD+RPC组,各12只。建立Langendorf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K-H液平衡20 min。I/R组缺血前用K-H灌注液灌注45 min;RPC组缺血前用含瑞芬太尼的灌注液灌注5min,再用K-H液冲洗5 min,共3次;5HD+RPC组用含有5-HD线粒体KATP通道阻断剂与瑞芬太尼的混合液灌注,共计45 min。缺血30 min和再灌注60 min时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线粒体酶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与I/R组比较,RPC组再灌注60 min时,梗死面积减少(P<0.05),而5-HD+RPC组和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K-H液平衡末比较,各组再灌注60 min心肌线粒体酶活性及MMP降低(P<0.01)。再灌注60 min后,RPC组上述指标高于I/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明显改善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功能,其机制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心肌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急诊救治及院内转运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范海鹏 吴耀建 +3 位作者 杨建涛 赵国平 林建聪 黄国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30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及院内转运对策,提高多发伤急救水平及抢救成功牢。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2~2009年救治的123例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及院内转运对策。结果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04例(84.6%)...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及院内转运对策,提高多发伤急救水平及抢救成功牢。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2~2009年救治的123例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及院内转运对策。结果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04例(84.6%),死亡19例(15.4%),其中院内转运过程中死亡2例,需急诊住院手术治疗9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7例。结论刨伤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为患者开辟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尽量减少危重患者搬运,强调遵循一定的检查程序(以“CRASH2PLAN”为指导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漏诊,对严重多发伤积极进行抗休克及I期手术治疗,同时采取改良的院内运送策略,以降低转运途中病死率,可显著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 早期救治 转运对策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肝脾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术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范海鹏 吴耀建 元智昊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肝脾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术前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47例肝脾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A组23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24例),对比两组手术前输入液体量、血...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肝脾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术前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47例肝脾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A组23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24例),对比两组手术前输入液体量、血清乳酸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红细胞比积(HCT)等指标,对比两组术后患者存活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的死亡率、MODS发生率、ACS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B组红细胞比积明显高于A组,B组凝血酶原时间较A组无明显延长(P均<0.05),B组血清乳酸水平与A组相当(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在肝脾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术前救治中取得良好的疗效,明显降低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损伤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腹腔间隙综合征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范海鹏 吴耀建 +2 位作者 杨建涛 赵国平 林建聪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急诊气管切开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其中39例行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时间≤2h);50例未行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或延迟行气管切开(时间>2h)。比较两者的病死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39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急诊气管切开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其中39例行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时间≤2h);50例未行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或延迟行气管切开(时间>2h)。比较两者的病死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39例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者死亡9例,肺部感染6例;50例延迟气管切开者死亡24例,肺部感染21例。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及合并多发伤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下载PDF
瑞捷-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苏醒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范海鹏 赵鲁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60-461,共2页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TIVA)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ASAI-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成静吸复合组(C组)和全凭静脉组(T组),每组25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TIVA)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ASAI-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成静吸复合组(C组)和全凭静脉组(T组),每组25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同时观察病人拔管时的意识及躁动情况。结果:1两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T组早于C组,病人离开手术室时的意识状态测试评分T组高于C组。2麻醉苏醒时间C组与手术时间有关,T组与手术时间无关.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较,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质量更优良,并与手术时间长短无关,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室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异氟醚/治疗应用 麻醉 静脉/方法 麻醉药 联用 @苏醒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在颈椎骨折合并呼吸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海鹏 吴耀建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IPDT)在颈椎骨折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3—2010年收治的39例颈椎骨折,使用传统气管切开术(ST)22例,使用IPDT 17例,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IPDT组在手术时间、出血...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IPDT)在颈椎骨折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3—2010年收治的39例颈椎骨折,使用传统气管切开术(ST)22例,使用IPDT 17例,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IPDT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及甲状腺误伤率方面明显优于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PDT组的皮下气肿、切口溢痰、气管狭窄、套管脱出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少等优点,且手术过程安全、可靠,在颈椎骨折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中可作为首选的气道开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 颈椎骨折 呼吸功能障碍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在临床应用中的难点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海鹏 闫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气管切开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探讨其手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皮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经皮气管切开患者中,86例手术顺利完成,4例置管困难,其中有1例放弃置管,3例改为常规气管切开... 目的分析经皮气管切开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探讨其手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皮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经皮气管切开患者中,86例手术顺利完成,4例置管困难,其中有1例放弃置管,3例改为常规气管切开。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但手术前仍需做好充分准备,针对手术中的难点,制定相应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 面颈部烧伤 颈椎骨折 困难气管切开
下载PDF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0
8
作者 邢翠燕 吴明毅 范海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胸段硬膜外...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2h(T1)、术后4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4+%和CD8+%,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时段的血清应激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白介素-8(IL-8)及皮质醇(Cor)的含量。结果(1)B组T2、T3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2)除CD8+%外,两组CD4+%、CD4+/CD8+比值从T1开始下降(P<0.05),T2时B组降至最低(P<0.01),T3时A组降至最低(P<0.05);T1至T4时点B组CD4+%明显高于A组(P<0.05),T3至T4时点B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A组(P<0.05);T1时两组的IL-2水平开始下降,T2时B组降至最低(P<0.05),T3时A组降至最低(P<0.05),T3和T4时B组IL-2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sIL-2R水平从T1开始升高,A组T2时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T3达最高峰;而B组各时间点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T2至T4时A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3)两组血清GH、PRL和Cor浓度均呈增高趋势(P<0.05),而血清IL-8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B组术中、术后各时间点GH、PRL、Cor及IL-8指标波动均较A组平稳。结论在麻醉和术后镇痛中辅以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麻醉 镇痛 胸部硬膜外麻醉 细胞免疫 应激激素
下载PDF
刈割频度和刈割时间对冷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马银山 徐琳 +3 位作者 范海鹏 常立江 周睿 张世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4-1101,共8页
在野外条件下,采用析因设计,对刈割频度和刈割时间变化下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生长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冷地早熟禾对环境干扰的适应对策。刈割频度分为刈割1次、刈割2次和刈割3次,刈割时间分为早期刈割和晚期刈割。结果表明,所有刈... 在野外条件下,采用析因设计,对刈割频度和刈割时间变化下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生长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冷地早熟禾对环境干扰的适应对策。刈割频度分为刈割1次、刈割2次和刈割3次,刈割时间分为早期刈割和晚期刈割。结果表明,所有刈割处理下,冷地早熟禾均发生了超补偿反应,超补偿的发生与刈割频度和刈割时间无关。地上生物量与分蘖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冷地早熟禾是通过长出更多的分蘖来抵抗环境干扰的,新生分蘖产生所需的资源主要是由根部供应。冷地早熟禾对于不同时间的刈割处理,在生活史对策方面进行了权衡。早期刈割处理中,植物采取尽快产生种子,保证能够用种子繁殖后代的策略;晚期刈割处理中,植物采取了减少种子产生,保证植株个体来年存活和返青的策略。资源在植物体内进行重新分配和权衡是冷地早熟禾应对外界环境干扰的主要的适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频度 刈割时间 地上生物量 分蘖数 冷地早熟禾
下载PDF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34
10
作者 吴耀建 赵国平 +3 位作者 张梅清 范海鹏 杨建涛 林建聪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26-727,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从急诊科转送至病房或检查的危重患者582例。其中2000年10月—2003年10月采取传统转送方式208例,设为对照组。2003年11月—2006年12月采取改进转运方式274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间意...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从急诊科转送至病房或检查的危重患者582例。其中2000年10月—2003年10月采取传统转送方式208例,设为对照组。2003年11月—2006年12月采取改进转运方式274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间意外发生率、科室满意率、转运死亡率。结果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发生意外有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各种管道滑脱、供氧中断、窒息或呼吸困难、血压骤降或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坠床。观察组前四项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转运途中主要死于心搏、呼吸骤停、休克、脑疝、窒息,两组比较观察组转运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科室不满意主要表现在转运前未接通知、护送人员不知病情、转运前处理不当、送错科室。两组比较观察组科间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转运方式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安全
下载PDF
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建涛 吴耀建 +3 位作者 赵国平 林建聪 范海鹏 黄国亮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在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取我院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应用多巴胺、多巴胺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治疗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和... 目的:观察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在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取我院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应用多巴胺、多巴胺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治疗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和肾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础值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排血指数(CI)均明显升高;A组和C组尿量明显多于基础值(P<0.05);Ccr值C组明显高于基础值和其它各组(P<0.05)。结论:血管活性药物能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肾功能,临床疗效确切,但不同血管活性药物临床疗效存在不同的临床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药物 感染性休克 肾脏灌注 肾功能
下载PDF
应用加温输液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国亮 吴耀建 +2 位作者 元智昊 范海鹏 赵国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观察加温液体复苏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48例(排除合并颅脑外伤者),分为加温组和常温组各24例,加温组:通过加温复苏仪输入37℃液体;常温组:常规输入常温液体。比较两组中心温度、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观察加温液体复苏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48例(排除合并颅脑外伤者),分为加温组和常温组各24例,加温组:通过加温复苏仪输入37℃液体;常温组:常规输入常温液体。比较两组中心温度、凝血酶原时间、乳酸值、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加温组的中心温度、凝血酶原时间、乳酸值、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加温液体复苏能够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加温液体复苏 中心温度
下载PDF
培元固本合回阳补气法对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启东 刘贝贝 +2 位作者 范海鹏 张维亮 苏帆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培元固本与术后回阳补气合用对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7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术前培元固本与术后回阳补气合用对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7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中药组术前给予四逆加人参汤加山萸肉,日1剂,连用3剂;术后给予补中益气汤,日1剂,连用3剂。对照组术前和术后均口服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选取L2~L3椎间隙穿刺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术后两组均采用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T0)、术后即刻(T1)、24 h(T2)、48 h(T3)、72 h(T4)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游离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术后24 h、48 h、72 h(T2~T4)时采用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评分,记录恶心、呕吐、谵妄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点(T1~T4)中药组患者CO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与T2时点中药组患者GLU明显低于对照组。与T0时比较,术后各时点(T1~T4)两组患者COR及GLU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术后恶心呕吐、谵妄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培元固本联合术后回阳补气可减轻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膝关节置换 老年患者 应激反应调控 培元固本 回阳补气 皮质醇 血糖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在急诊室抢救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国平 吴耀建 +2 位作者 杨建涛 范海鹏 林建聪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总结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的经验教训。方法对113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诊室抢救中死亡16例,另97例收入病房,入院后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81·5%。结论在院前急救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严重多发伤在急诊室进行... 目的总结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的经验教训。方法对113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诊室抢救中死亡16例,另97例收入病房,入院后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81·5%。结论在院前急救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严重多发伤在急诊室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救治,是目前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急诊室 急救
下载PDF
控制性升压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国亮 吴耀建 +2 位作者 元智昊 赵国平 范海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985-98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血压控制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未控制出血前的效果。方法选择创伤失血性休克96例(除合并颅脑外伤及妊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40~60 mmHg,对照组MAP维持在60~80 mmHg,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不同血压控制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未控制出血前的效果。方法选择创伤失血性休克96例(除合并颅脑外伤及妊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40~60 mmHg,对照组MAP维持在60~80 mmHg,比较两组平均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血细胞比容、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血细胞比容、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升压能够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和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控制性升压 限制性性液体复苏
下载PDF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反思与本土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海鹏 《犯罪研究》 2005年第3期61-65,共5页
长期以来,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一直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随着刑事诉讼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行政化的超职权主义的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存在着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缺陷和不足,促使社会对其予以关注,这既是我国刑事诉讼... 长期以来,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一直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随着刑事诉讼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行政化的超职权主义的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存在着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缺陷和不足,促使社会对其予以关注,这既是我国刑事诉讼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继续深化我国检察改革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侦查模式 本土 反思 刑事诉讼 案件侦查 时代发展 职权主义 客观要求 现实需要 检察改革 行政化
下载PDF
机械通气不当致低碳酸血症21例分析
17
作者 赵国平 吴耀建 +3 位作者 杨建涛 范海鹏 林建聪 黄国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9期34-34,共1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度通气致低碳酸血症现状,从而通过呼吸参数调节,降低低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ICU自2003~2008共收治呼吸衰竭患者21人的血气分析与呼吸参数。结果从高碳酸血症至低碳酸血症发生时间为2~72 h,平均...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度通气致低碳酸血症现状,从而通过呼吸参数调节,降低低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ICU自2003~2008共收治呼吸衰竭患者21人的血气分析与呼吸参数。结果从高碳酸血症至低碳酸血症发生时间为2~72 h,平均23.9 h。结论机械通气后低碳酸血症多由通气过度导致,可及时下调呼吸机参数,主要是降低呼吸频率、降低吸气峰压、缩短呼气时间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低碳酸血症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煤矿坑道钻进过程智能优化与控制技术
18
作者 姚宁平 吴敏 +5 位作者 陈略峰 陆承达 范海鹏 张幼振 李旺年 姚克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共9页
煤矿坑道钻进施工环境恶劣、复杂的煤层结构和繁杂的操作工序造成钻进效率低、钻进成本高。开展煤矿坑道钻进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围绕煤矿坑道钻进控制过程关键技术,从含煤地层岩性智能识别、钻进参数智能优化和智能控制... 煤矿坑道钻进施工环境恶劣、复杂的煤层结构和繁杂的操作工序造成钻进效率低、钻进成本高。开展煤矿坑道钻进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围绕煤矿坑道钻进控制过程关键技术,从含煤地层岩性智能识别、钻进参数智能优化和智能控制3方面展开。首先,为了准确判断含煤地层类型,建立基于BP-Adaboost的含煤地层岩性智能识别模型。然后,在不同含煤地层条件下,建立基于机械比能和钻速的智能优化模型,为司钻人员提供最优给进压力和转速参考值。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的给进压力控制策略,实现给进压力的有效控制。最后,基于煤矿坑道钻机智能钻进系统在淮南矿区某煤矿井下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含煤地层岩性智能识别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6.75%;智能优化方法显著提升现场钻速,消耗的机械比能降低,在提高钻进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钻进成本;给进压力控制策略使给进压力稳定运行在最优值附近,减小给进系统超调的同时,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给进压力的动态响应更加平稳。煤矿坑道钻进过程智能优化与控制技术能够保障钻进过程安全高效运行,促进煤矿坑道钻进技术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坑道钻进 岩性识别 智能优化 智能控制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及术后镇痛
19
作者 张平 刘新 +2 位作者 李智帅 范海鹏 苏帆 《基层医学论坛》 2004年第9期823-823,共1页
罗哌卡因是一新型单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毒性小及感觉运动阻滞分离是其显著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区域阻滞麻醉.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麻醉报道不多,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月采用罗哌卡因实施小儿骶管麻醉,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骶管麻醉 术后镇痛 小儿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运动阻滞 局麻药 特点 感觉 应用
下载PDF
FAS漂白彩色脱墨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20
作者 刘丹凤 衣守志 范海鹏 《天津造纸》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对FAS水溶液漂白彩色废纸脱墨浆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螯合剂在FAS溶液漂白纸浆中最佳应用条件。结果表明,螯合剂的加入能改善漂白效果,彩色废纸脱墨浆漂白后的白度比原浆可提高18.22%ISO,而且漂白后纸浆的色度指... 本文对FAS水溶液漂白彩色废纸脱墨浆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螯合剂在FAS溶液漂白纸浆中最佳应用条件。结果表明,螯合剂的加入能改善漂白效果,彩色废纸脱墨浆漂白后的白度比原浆可提高18.22%ISO,而且漂白后纸浆的色度指数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水溶液 螯合剂 纸浆漂白 金属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