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感染管理对保洁工作实施监管的探讨 被引量:25
1
作者 范秋萍 张会芹 李俊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59-661,共3页
目的 提高保洁工作质量 ,切断传播途径 ,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深入病房 ,了解保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保洁员进行医院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以提高其认知水平 ;协助保洁公司建立健全保洁工作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对保洁工作质量... 目的 提高保洁工作质量 ,切断传播途径 ,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深入病房 ,了解保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保洁员进行医院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以提高其认知水平 ;协助保洁公司建立健全保洁工作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对保洁工作质量进行督导和监管。结果 对保洁工作实施了规范化的管理 ,为患者和医务人员营造了一个洁净、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 ;为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结论 加强对保洁员医院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并对保洁工作质量进行督导和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管理 保洁工作 监督管理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况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范秋萍 杨海燕 +5 位作者 贾育红 苏富萍 张亚琴 赵玉芳 王秀萍 蔡聚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1-1533,共3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374名调查对象考试平均分为70.61分,不及格占22.10%,≥80分占31.00%;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考试平均成绩统计学比较差...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现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374名调查对象考试平均分为70.61分,不及格占22.10%,≥80分占31.00%;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考试平均成绩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31个村卫生室、11个乡卫生院消毒灭菌与医院感染管理状况调查平均得分29分;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皮肤消毒液(聚维酮碘、乙醇)、无菌包采样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合格率达100.00%,其余部位采样检测结果不理想;31个村综合考评得分率在70.00%~90.00%,而11个乡综合考评得分率在50.00%~60.00%。结论重视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下载PDF
消毒隔离与SARS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范秋萍 孙培宗 +5 位作者 马希涛 安敬军 刘俊刚 郑素歌 王静 李宏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788-789,共2页
目的 探讨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对预防和控制 SARS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针对我省医疗机构在 SARS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知识培训 ,提高全省医务人员认知水平 ,规范消毒隔离程序 ,实施科学防范措施 ,强化管理、层层把关... 目的 探讨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对预防和控制 SARS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针对我省医疗机构在 SARS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知识培训 ,提高全省医务人员认知水平 ,规范消毒隔离程序 ,实施科学防范措施 ,强化管理、层层把关以确保措施落到实处。结果 实现了全省医务人员无感染、SARS疫情无扩散、无输出病例、患者无死亡“4个零”的突破 ,取得了 SARS防治的阶段性胜利。结论 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 ,SARS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和遏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隔离 SARS 医院感染 预防 遏制
下载PDF
心脏起搏术后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范秋萍 张会芹 +1 位作者 李改焕 吴亚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5-78,共4页
对某医院接受医院心脏起搏术治疗的266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起搏术后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起搏术后感染69例,感染率为25.94%,其中导管切口感染25例,感染率9.40%,皮囊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8.2... 对某医院接受医院心脏起搏术治疗的266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起搏术后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起搏术后感染69例,感染率为25.94%,其中导管切口感染25例,感染率9.40%,皮囊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8.27%。对调查的1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术前住院天数、本次住院接受手术次数、消毒措施、暴露于CCU、机器产地、植入方式、术中切口抗生素冲洗、术后预防用抗生素、易感因素与术后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的联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4个与起搏术后感染有显著联系的因素:预防用抗生素、消毒措施、暴露于CCU、植入方式。其中预防用抗生素种类多、暴露于CCU均增加术后感染的危险性;而消毒措施、植入方式与术后感染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术 手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医院保洁员洗手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范秋萍 李俊艳 林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了解病区保洁员的手部皮肤带菌情况及洗手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对保洁员洗手前后对照采样培养的方法。结果调查50名保洁员,洗手前手污染严重,菌落数最高达1 560 CFU/cm2,最低12 CFU/cm2,平均菌落数为173 CFU/cm2;接受培训者... 目的 了解病区保洁员的手部皮肤带菌情况及洗手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对保洁员洗手前后对照采样培养的方法。结果调查50名保洁员,洗手前手污染严重,菌落数最高达1 560 CFU/cm2,最低12 CFU/cm2,平均菌落数为173 CFU/cm2;接受培训者与未接受培训者洗手后,手采样的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加强对保洁员洗手知识、洗手技术培训及洗手效果的监督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保洁员 洗手 调查 手部皮肤带菌情况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范秋萍 张会芹 +1 位作者 陈长英 范郑周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为控制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2 44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 16个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46例 ,感染率 18 44 %。单因素分析发现本次住院患...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为控制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2 44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 16个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46例 ,感染率 18 44 %。单因素分析发现本次住院患者接受手术次数、消毒措施、植入方式、预防用抗生素及易感因素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的联系 ,又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 5个相互独立的与术后切口感染有显著联系的因素 :年龄、性别、预防用抗生素、术中切口抗生素冲洗和消毒措施 ,其中年龄小于 40岁、男性患者、预防用抗生素种类多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中切口抗生素冲洗、消毒措施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给患者增加了不应有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加强对患者的医护管理 ,特别是具有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 ,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 ,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止血 ,实施切口抗生素冲洗 ,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合理应用抗生素并施之精心护理 ,对降低心脏起搏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切口感染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范秋萍 徐敬 +1 位作者 吴亚杰 范郑周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分布及强度,为预防和控制术后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39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接受化疗和放疗、术中情况、术后体温、切口愈合情况等12 个因素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分布及强度,为预防和控制术后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39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接受化疗和放疗、术中情况、术后体温、切口愈合情况等12 个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诸因素分为宿主、手术及诊疗因素3 部分,采用SA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原有糖尿病、营养状况、手术时间、切口渗血渗液、发热、术前化疗、胸穿与术后切口感染有显著的联系,而性别、手术方式、术前放疗、术后预防用抗生素与其感染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营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手术技术及术中止血、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和切口愈合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并施之精心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小儿血液病医院感染与控制 附78例分析
8
作者 范秋萍 杨丽梅 +1 位作者 李改焕 吴亚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本文报道78例小儿血液病医院感染和预防控制。其中回顾性调查38例,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47.4%;各种疾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诱导缓解期感染率最高83.3%(10/12);各部位感染例次显示上呼吸道感染较高(13/38);下呼吸道感染和败... 本文报道78例小儿血液病医院感染和预防控制。其中回顾性调查38例,发生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47.4%;各种疾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诱导缓解期感染率最高83.3%(10/12);各部位感染例次显示上呼吸道感染较高(13/38);下呼吸道感染和败血症次之(各为6/38)。采取预防措施后前瞻性调查40例,发生医院感染仅11例,感染率27.5%。较前明显减少,未再发生败血症,说明预防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血液病 医院感染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9
作者 范秋萍 张会芹 徐敬 《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230-231,217,共3页
食管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外科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感染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应有的痛苦和负担。我们对某医院胸心外科1987年元月至1996年12月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76例食管癌患者进... 食管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外科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感染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应有的痛苦和负担。我们对某医院胸心外科1987年元月至1996年12月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7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术后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目的在于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强度,为预防和控制术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食管癌术后 调查与分析 例次感染率 手术治疗 术后感染 预防和控制 术前放疗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儿科血液病医院感染与监控
10
作者 范秋萍 李俊艳 范郑周 《中原医刊》 1998年第10期10-11,共2页
从我国近年来对医院感染监控文献报道中,发现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占有相当比重,促使我们对某院儿科血液病室患儿进行了调查,调查是在采取预防措施前、后分别进行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系在某院儿科病室住院... 从我国近年来对医院感染监控文献报道中,发现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占有相当比重,促使我们对某院儿科血液病室患儿进行了调查,调查是在采取预防措施前、后分别进行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系在某院儿科病室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诱导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医院感染 监控 儿科
下载PDF
2016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22
11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7 位作者 吴安华 黄勋 范秋萍 杨芸 方旭 战榕 杨怀 李卫光 刘卫平 巩路 刘丁 鲜于舒铭 朱小玲 刘小丽 刘丽萍 魏秀凤 黄新玲 樊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3-659,共7页
目的了解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科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制定其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3月15日—12月31日期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 588... 目的了解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科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制定其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3月15日—12月31日期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 588所医院共调查住院患者1 057 361例,发现下呼吸道医院感染12 827例次,其中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2 275例次,占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17.74%。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大多分布在外科,达1 700例次(占74.73%),其次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372例次,占16.35%);外科系统中以神经外科患者现患率最高(2.34%),其次为胸外科(1.71%)。共分离出病原体1 163株,革兰阴性菌占83.66%;居前5位的病原体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0.29%)、肺炎克雷伯菌(19.69%)、鲍曼不动杆菌(19.69%)、大肠埃希菌(6.5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8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分别为64.15%、8.00%、14.19%、29.14%、62.58%,非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分别为76.03%、8.85%、15.51%、39.67%、70.1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低于非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后者为47.17%VS 6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以神经外科现患率最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绝对优势,且耐药严重,但部分菌株的耐药情况较非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稍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下载PDF
全国省级医院感染培训机构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杨亚红 黄勋 +14 位作者 张浩军 刘丁 杨怀 鲜于舒铭 范秋萍 林玲 邓敏 吴安华 张卫红 李卫光 杨芸 索瑶 杨环 黄新玲 陆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9-664,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国15所省级医院感染培训机构近三十年的培训现状,以及近5年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省市...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国15所省级医院感染培训机构近三十年的培训现状,以及近5年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省市级培训机构15所,66.67%(10所)由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培训。80.00%的培训机构已开始进行各市州的培训工作,53.33%的培训机构总培训次数为10~20次,33.34%的培训机构每年的培训≤2次。2011—2015年接受培训的33 728名专职人员中,年龄以41~50岁为主(41.30%),专业以护理为主(61.82%),学历以本科最多(50.56%),职称以中级为主(43.96%)。各省培训师资多以本省医院感染防控专家为主(占68.07%),在培训课程设计上,专业课程设计较多,而针对管理方面课程涉及较少,仅占26.78%。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均衡,知识缺乏更新,医院感染培训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管理 培训 现状 调查报告
下载PDF
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暴露率长期趋势分析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卫东 袁媛 +1 位作者 范秋萍 胡东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2000年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暴露率的变动趋势,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率与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系. 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2000年所有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2000年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暴露率的变动趋势,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率与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系. 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2000年所有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暴露情况. 结果 13项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有6项因素的暴露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即为患糖尿病、ICU、导尿、引流、夏季住院、预防用抗生素;仅手术时间均数呈减少趋势;其他6项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无明显变化,为化疗、患恶性肿瘤、动静脉插管、污染切口、急诊手术、透析;仅导尿1项因素的暴露率与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呈负相关,其他因素的暴露率与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无相关关系;除手术时间外的12项危险因素中有9项因素的暴露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结论该监测医院手术患者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主要不是危险因素暴露率的下降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手术切口 暴露率 长期趋势
下载PDF
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分布与长期趋势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卫东 范秋萍 +1 位作者 张会芹 胡东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49-1351,1334,共4页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2000年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发病率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2000年的所有住院手术患者,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993~2000年该医院住院手术患者共47 133例,其中1 029例发...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2000年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发病率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2000年的所有住院手术患者,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993~2000年该医院住院手术患者共47 133例,其中1 029例发生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2.18%;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组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分别为0、2.01%、1.96%、1.88%、3.01%;手术患者主要分布于外科、妇科、产科、五官科等4个科室,这4个科室的手术患者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3.57%、1.05%、0.52%、0.43%;春、夏、秋、冬四季的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2.02%、2.82%、1.94%、1.99%;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23%、2.99%、5.80%;1993~2000年各年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3.02%、2.28%、2.75%、2.56%、2.18%、2.13%、1.38%、1.44%,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亚人群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不同;总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总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逐渐下降趋势归因于大多数亚人群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系统的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的降低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手术切口 发病率 长期趋势
下载PDF
医院感染长期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卫东 刑华燕 +2 位作者 范秋萍 张会芹 胡东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2000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趋势、主要感染部位分布规律,评价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及促进该监测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2000年的所有住院患者。结果199...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2000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趋势、主要感染部位分布规律,评价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及促进该监测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2000年的所有住院患者。结果1993~2000年住院患者126665人,其中医院感染5848人,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62%;医院感染6185例次,例次发病率为4.88%;不同科室、不同部位、不同性别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除1~7岁组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无明显下降外,其他年龄组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不同亚人群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使医院感染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系统的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监测 感染率 例次感染率 长期趋势
下载PDF
基层医务人员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现况调查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海燕 范秋萍 +4 位作者 张亚玲 何长新 苏富萍 陈海敏 文建国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5-696,共2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对374名医务人员手含菌量检测结果显示:未洗手结果均超过国家卫生学标准;卫生洗手后检测结果合格率:村级医务人员22.22%、乡...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对374名医务人员手含菌量检测结果显示:未洗手结果均超过国家卫生学标准;卫生洗手后检测结果合格率:村级医务人员22.22%、乡级医务人员29.29%、县级医务人员39.24%。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知识考试结果:平均分为70.61分,不及格占22.10%,≥80分占3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基层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视态度还不够,个人防护、掌握消毒灭菌操作和医疗废物处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结论]定期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消毒灭菌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下载PDF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邢华燕 张卫东 +1 位作者 范秋萍 胡东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8-299,共2页
关键词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1993-2000年 感染监测系统 长期趋势 有效控制 科学依据 监测结果 住院病人 河南省
下载PDF
内、外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比较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卫东 范秋萍 +1 位作者 张会芹 袁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 了解内、外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不同的原因。方法 单因素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比较内、外科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别。结果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内、外科均有10 个危险因素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内科患者中下呼吸... 目的 了解内、外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不同的原因。方法 单因素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比较内、外科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别。结果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内、外科均有10 个危险因素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内科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出现率为51.2% ,显著高于外科49.4% 。在众多危险因素中,内科患者中患慢性消耗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外科,是造成两科室下呼吸道感染率差别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 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率显著高于外科的主要原因是危险因素出现率较高以及年龄构成所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口腔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淑敏 范秋萍 +2 位作者 郭海山 马小龙 陈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调查口腔科诊疗环境、器械及医护人员手污染状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口腔诊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方法采用询问、对照检测(医护人员手、诊室空气、诊疗器械细菌量及经血液与体液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调查5... 目的调查口腔科诊疗环境、器械及医护人员手污染状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口腔诊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方法采用询问、对照检测(医护人员手、诊室空气、诊疗器械细菌量及经血液与体液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调查5所医疗机构的口腔科,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诊疗操作后未实施和实施卫生洗手的医护人员手采样细菌数不合格率分别为49.23%、9.23%(χ2=11.79,P<0.01)。口腔周围20cm、40cm、60cm、80cm距离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分别为:(875.37±112.74)CFU/m3、(584.21±97.86)CFU/m3、(436.01±86.54)CFU/m3、(356.69±74.23)CFU/m3,随着口周距离的增大,污染细菌平均菌落数逐渐减少(χ2=15.74,P<0.01)。口腔科与内科诊室医护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0.81%、0.00%,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6.76%、21.43%;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70%、0.0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均P<0.001)。分别对灭菌前、后的手机表面进行HBsAg、HBV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3.21%、22.14%和1.92%、16.79%。结论口腔科诊疗环境(空气)、器械及医护人员手污染严重,应加强标准预防及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范意识,规范诊疗技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医院感染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诊疗器械
下载PDF
某医院1996至2007年环境卫生监测及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香梅 刘延锦 +1 位作者 范秋萍 张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8-649,共2页
目的:观察某医院环境卫生监测情况及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996至2007年住院时间超过48h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医院环境卫生情况。结果:1996至2007年,河南省某医院医院感染率呈逐年... 目的:观察某医院环境卫生监测情况及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996至2007年住院时间超过48h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医院环境卫生情况。结果:1996至2007年,河南省某医院医院感染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无明显变化,2者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不是影响医院感染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率 环境卫生监测 长期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