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糖酵解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影响
1
作者 吴冰 季霖 +5 位作者 徐雅雯 唐泰山 杨龙圣 何召庆 范红结 蔺辉星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细胞后,细胞糖酵解的变化及其对PEDV复制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D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后36 h糖酵解相关酶己糖激酶2(HK2)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添加糖酵解抑制剂2...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细胞后,细胞糖酵解的变化及其对PEDV复制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D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后36 h糖酵解相关酶己糖激酶2(HK2)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添加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D-葡萄糖(2-DG)来进一步验证细胞糖酵解对PEDV复制的影响,最后检测了正常浓度葡萄糖(5.5 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11.1 mmol/L和22.2 mmol/L)培养条件下PEDV复制情况来探究葡萄糖浓度对PEDV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PEDV感染显著增加糖酵解限速酶HK2的表达,PEDV感染可增强IPEC-J2细胞的糖酵解,细胞糖酵解水平增强有利于PEDV的复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葡萄糖浓度可促进PEDV复制。研究结果为初步阐明PEDV感染机制以及冠状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糖酵解 复制
下载PDF
副猪格拉瑟菌5型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dtB破坏猪呼吸道上皮屏障的机制
2
作者 陈敏 刘明星 +2 位作者 张鹏云 蔺辉星 范红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316,共13页
旨在探究副猪格拉瑟菌(Glaesserella parasuis,GPS)突破猪呼吸道上皮屏障引起系统性感染的机制。通过超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提取副猪格拉瑟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 OMVs),OMVs经SDS-PAGE显示,蛋白质条带分布在55~100 ku,... 旨在探究副猪格拉瑟菌(Glaesserella parasuis,GPS)突破猪呼吸道上皮屏障引起系统性感染的机制。通过超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提取副猪格拉瑟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 OMVs),OMVs经SDS-PAGE显示,蛋白质条带分布在55~100 ku,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OMVs的粒径在100~200 nm,纳米粒子直径分析(NTA)结果显示,样品在100~200 nm处的粒子数目最多。进而用制备的HbpA及OmpP2多克隆抗体对OMVs及不含OMVs的细菌上清进行Western blot验证,证实所提取的样品为外膜囊泡,且进一步结果证明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DT)在GPS培养物中主要以OMVs的形式存在。用OMVs或CdtB处理猪气管上皮细胞(swine tracheal epithelial cells, STEC)36 h,检测STEC中cleaved-caspase3、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FITC-葡聚糖(FD-4)检测STEC单层细胞的细胞旁通透性。结果发现,OMVs与CdtB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降低,FD-4渗透率升高,同时,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检测试验发现,当CdtB与STEC单层细胞共孵育24 h、OMVs与STEC单层细胞共孵育36 h后,STEC存活率显著降低。而Pifithrin-α预处理STEC可抑制OMVs和CdtB引起的细胞凋亡和屏障通透性的增加。另外,用免疫磁珠捕获的方法去除OMVs中的CdtB(OMVs-ΔCdtB),OMVs-ΔCdtB处理STEC 36 h后cleaved-caspase3、ZO-1、Occludin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综上,成功提取并纯化GPS OMVs,且试验证明GPS可通过OMVs转运CdtB诱导STEC凋亡和屏障损伤,为副猪格拉瑟菌突破呼吸道上皮屏障的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格拉瑟菌 外膜囊泡 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dtB 猪呼吸道上皮细胞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鹏云 陈敏 +3 位作者 刘明星 周红 蔺辉星 范红结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06-1614,共9页
【背景】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的上呼吸道病原菌,引起格拉瑟氏病,主要引起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猪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青年猪,发病率一般为10%—15%。该菌有15种血清型,目前主要养猪国家流行的血清型为4型、... 【背景】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的上呼吸道病原菌,引起格拉瑟氏病,主要引起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猪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青年猪,发病率一般为10%—15%。该菌有15种血清型,目前主要养猪国家流行的血清型为4型、5型、12型和13型,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之一。目前国内还没有检测该菌抗体的商品化试剂盒。【目的】研制一种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为格拉瑟氏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表达并纯化OppA、DppA、HbpA 3种不同的副猪嗜血杆菌ABC转运体周质底物结合蛋白,使用副猪嗜血杆菌阴、阳性参考血清筛选以上3种蛋白中免疫反应性和反应特异性好的蛋白。以筛选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HPS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优化间接ELISA反应条件,并组装试剂盒。在此基础上,确定该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猪场采集的2000份临床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评价该试剂盒的实用性;在以上临床血清样本中随机选取200份,分别以研制的试剂盒、间接血凝试验以及进口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验证该试剂盒的符合率;最后,使用研制的试剂盒检测免疫和攻毒猪采集的血清,评价该菌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了OppA、DppA、HbpA 3种蛋白,发现OppA免疫反应性和反应特异性最好。经过反应条件优化,确定OppA包被浓度为1μg·mL-1,封闭液为0.5%的BSA-PBS溶液,样品稀释液为1%的BSA-PBST溶液,样品孵育时间为30min,样品稀释度为1﹕50,酶标二抗孵育时间为30min,底物作用时间为15 min,临界值为0.18;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6.67%,能与国内常见血清型HPS阳性血清反应而不与猪其他常见病原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2000份临床血清样本阳性检出率为34.65%;随机抽取200份血清样本,与间接血凝试验的符合率为92.50%,与进口商品化试剂盒符合率为87.00%,符合率较高;使用试剂盒检测免疫和攻毒后不同时间采集的猪血清,HPS抗体消长规律符合预期。【结论】研制的副猪嗜血杆菌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与商品化试剂盒和间接血凝试验的符合率高,可用于临床HPS抗体检测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ABC转运体周质底物结合蛋白 间接ELISA 免疫评价
下载PDF
E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植 吴双 +3 位作者 袁慧莎 张聪 朱善元 范红结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1,共8页
为了弄清江苏省某一地方品种种鸡场病死鸡的死亡原因,采集病死鸡组织,检测显示仅为ALV阳性;通过CEF和DF-1细胞培养、p27抗原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IFA)对病毒进行鉴定;对病毒分离株前病毒DNA序列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分... 为了弄清江苏省某一地方品种种鸡场病死鸡的死亡原因,采集病死鸡组织,检测显示仅为ALV阳性;通过CEF和DF-1细胞培养、p27抗原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IFA)对病毒进行鉴定;对病毒分离株前病毒DNA序列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能够在CEF上生长,上清液中可检测到p27抗原,CEF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DF-1细胞培养物以上检测均为阴性,初步表明分离株为ALV-E,命名为JY202106;其基因组大小为7529 bp,符合复制完整型C型反转录病毒特征,缺乏肿瘤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参考株同源性为84.3%~98.7%,gp85进化分析分离株与ALV-E同属一个进化分支,与ev-1株同源性高达99.2%。研究表明地方品种鸡中存在内源性ALV,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也丰富了ALV基因组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E亚群 分离鉴定 基因组分析
下载PDF
PRRSV中和表位串联Fc分子的表达与免疫原性鉴定
5
作者 班今朝 雷昕诺 +3 位作者 王安平 吴植 朱善元 范红结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1-699,共9页
为融合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和表位和Fc分子,首先合成PRRSVGP3和GP5的串联B细胞中和表位与鼠IgG1-Fc的mFc-GP35-Bp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FastBac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mFc-GP35-Bp,经蓝白斑筛选出重组杆粒Bacmid-m... 为融合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和表位和Fc分子,首先合成PRRSVGP3和GP5的串联B细胞中和表位与鼠IgG1-Fc的mFc-GP35-Bp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FastBac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mFc-GP35-Bp,经蓝白斑筛选出重组杆粒Bacmid-mFc-GP35-Bp,并转染昆虫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mFc-GP35-Bp。通过Western-blot分析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免疫小鼠后,通过间接ELISA检验其免疫原性,病毒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水平。结果显示,mFc-GP35-Bp蛋白在昆虫Sf9细胞中获得表达,且可分泌至上清;用mFc-GP35-Bp蛋白免疫小鼠后,ELISA测定抗体效价可达1∶100000,三免后第4周仍可检测到较高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效价介于1∶40和1∶80之间。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mFc-GP35-Bp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与Fc分子融合表达延长了抗体在血清中存在的时间,本试验为PRRSV中和表位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GP3蛋白 GP5蛋白 B细胞表位 鼠IgG1-Fc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sp8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6
作者 朱婷 洪润婧 +2 位作者 徐雅雯 范红结 蔺辉星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9-1284,共6页
复制/转录复合物(RTC)在冠状病毒复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非结构蛋白8(nsp8)参与病毒RTC的形成。因此,可将nsp8作为RTC的检测标志之一。为获得PEDV nsp8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PED... 复制/转录复合物(RTC)在冠状病毒复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非结构蛋白8(nsp8)参与病毒RTC的形成。因此,可将nsp8作为RTC的检测标志之一。为获得PEDV nsp8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PEDV nsp8基因与质粒pET-28a(+)连接。将重组质粒pET-28a-nsp8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用镍柱纯化6His-nsp8蛋白并对其进行复性,然后用凝血酶酶切去除his标签,得到纯化的nsp8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nsp8蛋白大小为27 ku。以纯化的nsp8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家兔抗nsp8多克隆抗体可与nsp8蛋白反应。用该多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可在PEDV感染细胞的细胞核周围观察到明显的荧光,表明nsp8多克隆抗体可用于病毒RTC的检测。上述研究结果为冠状病毒RTC的形成机制及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结构蛋白8 多克隆抗体 复制/转录复合物
下载PDF
雷氏普罗威登菌引致中华鳖脏器脓肿 被引量:13
7
作者 范红结 黄国庆 +1 位作者 郭爱珍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4,共4页
江苏省某养殖场饲养的中华鳖发生败血症 ,特征为肺脏、脾脏等内脏广泛形成干酪样结节。从病鳖内脏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 ,兼性厌氧 ,丙氨酸脱羧酶阳性 ,利用柠檬酸盐、吲哚和甲基红反应均为阳性 ,发酵甘露醇、肌醇、甘露糖 ,产酸。... 江苏省某养殖场饲养的中华鳖发生败血症 ,特征为肺脏、脾脏等内脏广泛形成干酪样结节。从病鳖内脏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 ,兼性厌氧 ,丙氨酸脱羧酶阳性 ,利用柠檬酸盐、吲哚和甲基红反应均为阳性 ,发酵甘露醇、肌醇、甘露糖 ,产酸。经鉴定为雷氏普罗威登菌 (Providenciarettgeri)。药敏试验表明 ,该菌对羧苄青霉素、先锋霉素、SMZ +TMP、氟哌酸、恩诺沙星敏感。以分离菌腹腔注射感染健康中华鳖 ,接种鳖 1周后陆续发病死亡 ,并从其体内分离到同种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氏普罗威登菌 中华鳖 脏器脓肿 致病性
下载PDF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基因和猪链球菌2型mrp基因片段的融合表达及仔猪免疫试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唐家琪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81,共4页
将含猪链球菌 2型mrp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基因融合片段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 2 1,经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诱导 ,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6 0 0 0 0左右的融合蛋白。利用组氨酸亲和层析柱 ,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 ,质量... 将含猪链球菌 2型mrp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基因融合片段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 2 1,经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诱导 ,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6 0 0 0 0左右的融合蛋白。利用组氨酸亲和层析柱 ,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 ,质量浓度为 4 2 μg·mL-1。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宿主菌BL 2 1经IPTG诱导表达后的超声波破碎上清、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 35 2 4 6株和猪链球菌 2型HA 980 1株制备的二联灭活苗为免疫原 ,分别免疫 30头仔猪。初次免疫 1月后 ,以同样的剂量再次免疫 ,3周后以 5×LD50 的ATCC 35 2 4 6和HA 980 1强毒株进行攻击。结果 ,纯化融合蛋白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达 6 0 % ,BL 2 1上清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为 5 0 % ,全菌二联灭活菌苗的免疫保护率达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M基因 猪链球菌2型mrp基因 融合表达 仔猪 免疫试验 链球菌病 二联疫苗
下载PDF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蛋白的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猪源链球菌的检测 被引量:15
9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唐家琪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7-620,共4页
根据已发表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Streptococcusequisubsp .zooepidemicus)马源株的类M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和合成一对引物 ,以兽疫亚种猪源ATCC35 2 4 6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技术 ,扩增出类M蛋白基因并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_32a... 根据已发表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Streptococcusequisubsp .zooepidemicus)马源株的类M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和合成一对引物 ,以兽疫亚种猪源ATCC35 2 4 6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技术 ,扩增出类M蛋白基因并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ET_32a(+)中 ,测定其序列 ,GenBank接收号为AY2 6 3781。类M蛋白基因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全长为 1137bp ,编码 379个氨基酸残基。经DNAStar软件分析 ,ATCC35 2 4 6株类M蛋白基因与兽疫亚种马源W6 0株、马亚种的类M蛋白基因及A群化脓链球菌的M蛋白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 86 9%、30 8%、2 9 4 %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84 3%、2 1 9%、2 3 4 %。但ATCC35 2 4 6株类M蛋白的C末端细胞膜锚定区与M蛋白、马亚种类M蛋白高度同源。用上述设计的引物进行PCR试验 ,检测 34株猪源链球菌类M蛋白基因 ,发现所有 16株C群猪源链球菌均能检测出类M蛋白基因 ,而所有猪链球菌 (Streptococcussuis) 1型和 2型菌株及S群、B群、D群链球菌共 13株均不能检出类M蛋白基因 ,而 5株未鉴定的猪源链球菌中 3株能检测出类M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类M蛋白基因 克隆 检测
下载PDF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毒力因子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9-281,共3页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毒力因子 金属结合蛋白 sp. sub 注射疫苗 心内膜炎 密切接触 链球菌病 细菌毒力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mrp基因免疫功能片段的克隆、表达及动物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唐家琪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根据猪链球菌 2型 (Streptococcussuistype 2 )国外分离株的溶菌酶释放蛋白 (Muramidase releasedprotein ,MRP)的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江苏分离株的开放阅读框 2 98~ 82 7bp间 5 2 9bp的基因片段 ,并定向... 根据猪链球菌 2型 (Streptococcussuistype 2 )国外分离株的溶菌酶释放蛋白 (Muramidase releasedprotein ,MRP)的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江苏分离株的开放阅读框 2 98~ 82 7bp间 5 2 9bp的基因片段 ,并定向克隆至pET 32a(+)表达载体中。重组质粒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和测序 ,转化至大肠杆菌BL2 1 ,经IPTG诱导 ,可表达分子量约 4 2kD的蛋白。经过镍亲和层析柱层析 ,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以重组蛋白免疫Balb c小鼠 ,以 5LD50 猪链球菌强毒株攻击后小鼠的相对存活率达 6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克隆 免疫原性 MRP基因
下载PDF
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力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3-618,共6页
【目的】评价中国不同地区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抗原性的差异,为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制提供指导。【方法】取从国内10省市分离的10株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分别制备灭活疫苗,免疫12周龄ICR小鼠,用同源菌株和ATCC35246株攻击... 【目的】评价中国不同地区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抗原性的差异,为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制提供指导。【方法】取从国内10省市分离的10株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分别制备灭活疫苗,免疫12周龄ICR小鼠,用同源菌株和ATCC35246株攻击。【结果】以同源菌株攻击免疫小鼠,除CG-74-63株外,其余菌株的保护率均在90%以上;而以异源菌株ATCC35246进行攻击,免疫小鼠的免疫保护率为80%~100%。【结论】中国不同地区的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的抗原性差异不大,单一菌株制备的疫苗具有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免疫效力 灭活疫苗
下载PDF
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中国分离株类M基因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唐家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0-214,共5页
目的阐明国内不同区域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类M基因的特性,为疫苗研制提供指导。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国内9省市从1974~2003年分离的9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发现7株类M基因长度为1137bp,... 目的阐明国内不同区域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类M基因的特性,为疫苗研制提供指导。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国内9省市从1974~2003年分离的9株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发现7株类M基因长度为1137bp,含一个阅读框,CG-74-63和CP-0104株的长度分别为1143bp及1125bp。除1株关节炎分离株CP-0104外,引致败血症的8株菌类M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5.4%~99.9%,推导的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2.1%~100%。9株猪源菌与马源菌株及人源菌株类M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1.6%~87.0%、81.7%~91.8%。9株猪源分离株类M蛋白信号肽、C末端细胞锚定区的序列均高度同源;除CP-0104外,其余8株高变区高度同源。结论国内不同区域猪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分离株类M基因同源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类M基因 分析
下载PDF
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2
14
作者 范红结 罗英姿 +2 位作者 李占华 李祥瑞 陆承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7,共4页
从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试点改革思路着手,围绕改革举措及成效,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以来在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及实践基地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就今后的改革工作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兽医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综合改革
下载PDF
用发酵罐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用菌液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红结 陈怀青 陆承平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13,共3页
本试验探讨了用发酵罐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生产菌株J-1株菌液的最佳条件。分别以发酵罐和摇床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J-1株制备菌液,前者12个批次,后者6个批次。比较不同的培养条件对细菌菌体数量及HEC毒素产量的影... 本试验探讨了用发酵罐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生产菌株J-1株菌液的最佳条件。分别以发酵罐和摇床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J-1株制备菌液,前者12个批次,后者6个批次。比较不同的培养条件对细菌菌体数量及HEC毒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罐培养优于摇床培养,以产毒素培养基于28℃发酵罐通气培养J-1株,培养28小时效果最佳,培养菌液含菌量达2.9×1010cfu/ml,培养液上清的溶血价达27,发酵液中残糖为0.12g/L,符合发酵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发酵罐 优化 培养条件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检验及免疫效力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红结 黄国庆 +1 位作者 陈怀青 陆承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52-253,共2页
选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ic,Ah)疫苗生产用菌J-1株,以气升式发酵罐28℃通气培养28h,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用菌液。半成品检验表明,该疫苗用菌液内无杂菌生长,细菌数量达2.7×... 选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ic,Ah)疫苗生产用菌J-1株,以气升式发酵罐28℃通气培养28h,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用菌液。半成品检验表明,该疫苗用菌液内无杂菌生长,细菌数量达2.7×1010cfu/ml。以0.4%福尔马林溶液37℃灭活24h,制成灭活疫苗。经成品检验,该疫苗为棕黄色液体,涂布平板无活菌生长,以1×107cfu攻击6尾健康鲫鱼,1周内鲫鱼无异常反应。取该疫苗分别以腹腔注射和浸泡两种方式各免疫12尾鲫鱼,1月后以同源强毒菌株攻击,疫苗的相对存活率分别为83.3%和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疫苗 检验 免疫效力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J-1株培养特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红结 陈怀青 +1 位作者 姚火春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0-83,共4页
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Ah)J-1菌株第5代[J-1(5)]在产毒素培养基上连续传代至第35代[J-1(35)],并分别检测J-1(6)和J-1(35)的生化特性。另取J-1(6)、... 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Ah)J-1菌株第5代[J-1(5)]在产毒素培养基上连续传代至第35代[J-1(35)],并分别检测J-1(6)和J-1(35)的生化特性。另取J-1(6)、J-1(15)、J-1(25)和J-1(35)分别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用其分别免疫鲫鱼,之后用Ah强毒攻击;同时用J-1(6)经腹腔注射或浸泡各免疫组鲫鱼,测其最低免疫剂量。结果显示,从第5代传至35代,Ah菌株的培养特性和免疫原性没有显著差异;腹腔免疫和浸泡免疫的最低有效剂量分别为1×107cfu/尾和5×107cfu/mL。表明AhJ-1株可作为理想的疫苗生产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免疫原性 生化特性 稳定性
下载PDF
老山蜂王浆冻干粉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红结 孙伟 +2 位作者 包新奇 袁日进 刘耀兴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42,共2页
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再以不同浓度的老山蜂王浆冻干粉灌服,分别检测蜂王浆冻干粉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小鼠碳廓清试验,检测蜂王浆冻干粉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再以不同浓度的老山蜂王浆冻干粉灌服,分别检测蜂王浆冻干粉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小鼠碳廓清试验,检测蜂王浆冻干粉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蜂王浆冻干粉能增强小鼠的迟发性变态反应,高剂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小鼠耳廓肿胀度超过3 mm;蜂王浆冻干粉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NK细胞的活性达到36.1%,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蜂王浆冻干粉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蜂王浆冻干粉对小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小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高度特异的李斯特菌单抗试剂的研制及鉴定 被引量:8
19
作者 范红结 焦新安 +1 位作者 刘秀梵 张如宽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6年第10期20-21,共2页
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制备免疫原,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是LJ10... 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制备免疫原,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是LJ10A,LM11和LB5,而与其余种的李斯特菌和属外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3株单抗均为I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氏菌 单克隆抗体 菌体表面蛋白
下载PDF
抗李斯特菌特异单抗试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范红结 焦新安 +1 位作者 刘秀梵 张如宽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用1%福尔马林灭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G195130min制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高度特异的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 用1%福尔马林灭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G195130min制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高度特异的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LJ10A、LB5、LM11。选择其中1株LJ10A作为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建立了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该菌的单抗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105,模拟样品能检出500cfu/kg样品,且40h内能报告结果。通过检测240份肉样和850份奶样并与常规方法平行相比较,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100%和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 单克隆抗体 试剂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