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范郁山教授医案五则
1
作者 范郁山 芮靖琳 +1 位作者 卢逊 廖宇衡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34-35,共2页
范郁山教授系广西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针灸学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心脑血管病组副主任委员、广西针灸学会会长。临床上注重辨... 范郁山教授系广西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针灸学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心脑血管病组副主任委员、广西针灸学会会长。临床上注重辨证施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郁山 医案 针灸
原文传递
范郁山教授运用"三阶序疗法" 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丹凤 范郁山 《广西中医药》 2017年第6期34-36,共3页
范郁山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名中医,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广西针灸学会会长等职务.范郁山教授从医近3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针灸经典、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不仅在针刺手法上独有建树,且擅长治疗周围性面瘫、... 范郁山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名中医,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广西针灸学会会长等职务.范郁山教授从医近3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针灸经典、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不仅在针刺手法上独有建树,且擅长治疗周围性面瘫、中风、痛证、失眠、妇科疾病等多种疾病.笔者有幸跟随范郁山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三阶序疗法 针灸 范郁山 经验总结
下载PDF
范郁山教授刺络放血疗法经验拾萃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康健 许富 +1 位作者 廖爱妮 范郁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6-1487,共2页
范郁山教授认为刺络放血疗法具有祛瘀生新,通络止痛,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需注重辨证论治选取特定的穴位刺络放血,对于治疗临床上各科疾病,方法简单,疗效独特。
关键词 刺络放血 名医经验 范郁山
下载PDF
范郁山朱琏针法发挥 被引量:7
4
作者 贺彩 范郁山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3期185-186,198,共3页
从进针手法、行针手法、留针时间及刺激量、起针手法等方面介绍范式朱琏针法的内容,认为范式朱琏针法可以总括为补法和泻法。兴奋型手法为补法,适用于虚证;抑制型手法为泻法,适用于实证。兴奋型手法操作频率快、时间短,刺激量小,行针手... 从进针手法、行针手法、留针时间及刺激量、起针手法等方面介绍范式朱琏针法的内容,认为范式朱琏针法可以总括为补法和泻法。兴奋型手法为补法,适用于虚证;抑制型手法为泻法,适用于实证。兴奋型手法操作频率快、时间短,刺激量小,行针手法以进、顺时针捻法为主;抑制型手法操作频率慢、时间长,针刺量大,行针手法以退、留、捣和逆时针捻法为主。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朱琏针法 兴奋 抑制 范郁山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广西名中医范郁山验方——加减逍遥散
5
作者 范郁山 《广西中医药》 2023年第1期79-79,共1页
名医验方【方名】加减逍遥散。【组方】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法半夏、陈皮、山药、鸡内金、炙甘草、薄荷、生姜。【功效】疏肝理气、健脾。【主治】肝胃不和型痞满(症见脘腹满闷、神疲食少、倦怠乏力),肝郁血虚型月经不调。... 名医验方【方名】加减逍遥散。【组方】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法半夏、陈皮、山药、鸡内金、炙甘草、薄荷、生姜。【功效】疏肝理气、健脾。【主治】肝胃不和型痞满(症见脘腹满闷、神疲食少、倦怠乏力),肝郁血虚型月经不调。【方解】方中柴胡味苦,性平,疏肝解郁,使肝郁得以调达,为君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不和型 倦怠乏力 疏肝解郁 法半夏 方中柴胡 疏肝理气 名中医 神疲
下载PDF
范郁山教授浅刺法治疗面瘫急性期临床经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洁洁 苗芙蕊 +2 位作者 罗钰莹 叶子维 范郁山 《光明中医》 2015年第1期19-20,共2页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歪斜等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面瘫急性期组织水肿严重,有人认为不宜过早使用针刺刺激,以免加重局部炎症和水肿。导师范郁山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歪斜等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面瘫急性期组织水肿严重,有人认为不宜过早使用针刺刺激,以免加重局部炎症和水肿。导师范郁山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面瘫急性期应及时针刺治疗,且应浅刺。笔者有幸师从于范郁山教授,通过三年的临床跟师学习,以及参考中医典籍,整理总结范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经验,以便深入继承和发扬范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独特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针灸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急性期 浅刺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芮靖琳 范郁山 +3 位作者 赵彩娇 乔赟 陈靖红 李珍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针灸推拿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传统优势学科,国家和社会对其创新型研究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分析了目前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从师和生共创的两个角度探讨应对策略,旨在深化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本专... 针灸推拿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传统优势学科,国家和社会对其创新型研究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分析了目前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从师和生共创的两个角度探讨应对策略,旨在深化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素质全面的针灸推拿学创新型研究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推拿学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下载PDF
灵龟八法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一平 范郁山 +2 位作者 莫亚茹 陈翰巍 芮靖琳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衰老是一种在年龄增长过程中,以形态变化、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综合状态。从古至今,人们不断地在追寻健康长寿的方法,抗衰老机理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灵龟八法是一种根据时辰取穴的方法,将八脉交会穴、九宫、干支相结合,在多种... 衰老是一种在年龄增长过程中,以形态变化、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综合状态。从古至今,人们不断地在追寻健康长寿的方法,抗衰老机理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灵龟八法是一种根据时辰取穴的方法,将八脉交会穴、九宫、干支相结合,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取穴较少。研究发现,灵龟八法对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显著效果。本文结合近十几年来灵龟八法抗衰老的相关文献,对灵龟八法抗衰老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抗衰老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龟八法 衰老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浅析下关穴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
9
作者 刘浩 范郁山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下关穴的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2月中国知网有关文献资料,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Gephi V0.9.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90篇文献,其中下关穴单穴应用文献7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下关穴的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2月中国知网有关文献资料,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Gephi V0.9.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90篇文献,其中下关穴单穴应用文献71篇,配伍他穴应用文献19篇。纳入的90篇文献中,针刺的研究文献数量最多。下关穴单穴主治的优势病症为鼻炎、牙痛、面瘫和面神经疾病、颞下颌关节炎与紊乱;下关穴配伍腧穴主治的优势病症为三叉神经痛、面瘫和面神经疾病、颞下颌关节炎与紊乱等;下关穴配伍腧穴15个,多配伍胃经、膀胱经等的腧穴。结论下关穴单穴和下关穴配伍内庭穴、四白穴、攒竹穴、翳风穴等可主治面部疾病和神经系统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关穴 数据挖掘 主治病症 配伍规律 腧穴
下载PDF
范郁山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1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柳娇 芮靖琳 +2 位作者 李牧月 颜春妮 范郁山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第1期72-73,共2页
呃逆又称“哕逆”,古称“哕”,现俗称“打嗝”,是指胃气上逆动膈,致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的一种病症[1]。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膈肌痉挛,除单纯性膈肌痉挛外,尚有胃肠神经症、胃炎、胃癌、脑血管病变、肝硬化晚期、尿毒症及... 呃逆又称“哕逆”,古称“哕”,现俗称“打嗝”,是指胃气上逆动膈,致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的一种病症[1]。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膈肌痉挛,除单纯性膈肌痉挛外,尚有胃肠神经症、胃炎、胃癌、脑血管病变、肝硬化晚期、尿毒症及胸腹部手术后皆可诱发本病[2]。范郁山教授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名中医,在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经验丰富,针法独特,学术造诣颇丰。余有幸跟随范师深造,得其教诲,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诸病,疗效显著。现将其运用针刺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的顽固性呃逆验案1则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针刺疗法 验案
原文传递
针灸学专题讲座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11
作者 赵彩娇 范郁山 +3 位作者 芮靖琳 高炜燕 乔赟 罗本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3期26-29,共4页
文章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探讨针灸学专题讲座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BOPPPS教学模式各具优势特色,在针灸学专题讲座的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交替运用PBL及BOPPPS两种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 文章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探讨针灸学专题讲座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BOPPPS教学模式各具优势特色,在针灸学专题讲座的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交替运用PBL及BOPPPS两种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专题讲座 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改革 PBL BOPPPS
下载PDF
《针灸医籍选读》混合式教学实践探讨
12
作者 吴椋冰 范郁山 +1 位作者 赵彩娇 何疆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9-22,共4页
《针灸医籍选读》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期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其传统教学模式受限于信息技术的落后,存在教学课时短、知识点松散、内容多等缺点,不仅无法满... 《针灸医籍选读》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期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其传统教学模式受限于信息技术的落后,存在教学课时短、知识点松散、内容多等缺点,不仅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且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由此,笔者提出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针灸医籍选读》教学的策略,并通过课堂实践与问卷调查证实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针灸医籍选读 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选穴规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煜竣 范郁山 +4 位作者 苗芙蕊 张卉 林睿 覃宁婧 黄敬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5-21,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PS)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PS)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2年10月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PS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Excel2019建立处方用穴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腧穴使用频数、归经、部位、特定穴进行统计,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究针灸治疗PS的选穴特点及规律。结果共纳入162篇文献,包含80个腧穴,总频次为1054次。高频腧穴为环跳、阳陵泉、委中等,常用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腧穴多位于下肢部和臀部,以五输穴和下合穴居多。核心穴组为“环跳-委中-阳陵泉”,并得到20组关联规则和4个有效聚类。结论针灸治疗PS多选取环跳、阳陵泉、委中等膀胱经与胆经腧穴,注重下肢部和臀部腧穴的运用,选穴遵循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治疗法则,并重视经脉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梨状肌综合征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选穴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晓君 范郁山 +4 位作者 冯卓 麦威 庞瑞康 黄丽琳 聂英杰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PubMed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PCOS伴IR的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PubMed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PCOS伴IR的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0.0对使用频次≥10次的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01篇文献,涉及腧穴81个。针灸治疗PCOS伴IR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关元、三阴交、中脘、天枢、足三里等;常用腧穴分布于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五输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24组穴位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其中肝俞-膈俞-脾俞-肾俞-卵巢-水分、天枢-带脉-丰隆-阴陵泉-水分、下脘-中脘-气海-水道组合的关联度较高。聚类分析得到3类腧穴组合:(1)气海、中脘、天枢;(2)归来、太溪、大横、水道、下脘、太冲、血海、带脉、阴陵泉、卵巢、水分、膈俞、肝俞、脾俞、肾俞、中极;(3)子宫、关元、三阴交、丰隆、足三里。结论针灸治疗PCOS伴IR的选穴多以补脏腑之虚、调脾胃之功能、利水液之代谢为原则,其腧穴配伍体现了标本兼治、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针灸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选穴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煜竣 苗芙蕊 +6 位作者 范郁山 张芳之 张鹏翼 何就杰 贺彩 羊璞 王淼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25-31,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3年2月10日收录的有关针灸治疗BPH的临床研究类文献,利用Excel2019建立用穴处方数据库,对腧穴进行频次、归经、部位、特定穴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探究针灸治疗BPH的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303篇文献,涉及303首处方、103个腧穴,总频次为1424。高频腧穴为关元、中极、三阴交等,常用经脉为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多位于腹部和腰骶部,以交会穴、募穴居多。核心穴组为“关元-中极-三阴交”,得到21组关联规则、8个公因子和7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BPH遵循温肾纳气的治疗原则,以“关元-中极-三阴交”为核心腧穴,根据实际情况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朱琏兴奋Ⅱ型针刺手法结合温和灸治疗月经后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梓欣 张笑 +2 位作者 何就杰 黄敬文 范郁山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朱琏兴奋Ⅱ型针刺手法结合温和灸对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亏虚型月经后期的育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朱琏兴奋Ⅱ型针刺手法结合温和灸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周期疗法... 目的:探讨朱琏兴奋Ⅱ型针刺手法结合温和灸对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亏虚型月经后期的育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朱琏兴奋Ⅱ型针刺手法结合温和灸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周期疗法。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治疗前后月经后期中医症候积分、月经失血量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与雌二醇(E2)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后期中医症候积分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失血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月经失血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P<0.05)。结论:朱琏兴奋Ⅱ型针刺手法结合温和灸治疗月经后期疗效优于雌孕激素联合周期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琏兴奋Ⅱ型针法 温和灸 月经后期
下载PDF
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的效果及其对前列腺素、VEGF、MMP2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黄敬文 范郁山 +3 位作者 麦威 张卉 贺煜俊 黄梓欣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054-1059,共6页
目的观察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大鼠的效果,并基于前列腺素(PG)F_(2α)、PGE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5只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 目的观察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干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大鼠的效果,并基于前列腺素(PG)F_(2α)、PGE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5只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普通针刺组(普针组)、朱琏抑制Ⅱ型针法组(针法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采用宫内注射混合菌液联合机械损伤法制备SPI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西药组灌胃阿奇霉素治疗,给予普针组普通针刺治疗,给予针法组朱琏抑制Ⅱ型针法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连续干预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GF_(2α)、PGE_(2)含量及子宫组织VEGF、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大部分大鼠子宫肿胀、充血、双侧形态不对称,盆腔组织广泛粘连且有积液;子宫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结构紊乱,并出现轻微纤维化。各干预组大鼠子宫形态、子宫组织炎症优于模型组,针法组大鼠的改善更为明显。(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及各干预组大鼠血清PGF_(2α)和PGE_(2)含量、子宫组织VEGF、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针法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普针组(均P<0.05),但与西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可能通过降低血清PGF_(2α)、PGE_(2)含量,抑制VEGF、MMP2蛋白表达来发挥治疗SPID的作用,其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法,与西药干预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朱琏抑制Ⅱ型针法 炎症反应 前列腺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籍中风池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贺煜竣 何就杰 +3 位作者 范郁山 苗芙蕊 林睿 覃宁婧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45-50,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籍中风池的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操作方法等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使用风池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所载“风池”相关条文,使用Excel202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籍中风池的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操作方法等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使用风池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所载“风池”相关条文,使用Excel202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风池相关条文530条;风池单穴主治病证包括6个科别的36种病证,优势病证14种;配伍主治病证包括8个科别的61种病证,优势病证14种,并得出优势病证的高频腧穴处方;关联规则分析表明,风池多配伍风府、合谷、百会使用;聚类分析得到4个有效聚类。在古籍中,风池有9种应用和配合方法,并有3种补泻选择、6种针刺深度、3种留针时间及12种艾灸壮数。结论本研究结果展示了古籍中风池的临床应用规律,可为临床使用风池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池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腧穴配伍
下载PDF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系统评价再评价
19
作者 贺煜竣 李珍娟 +5 位作者 范郁山 苗芙蕊 张卉 林睿 覃宁婧 黄敬文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1期208-214,共7页
目的:对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系统评价(SR)进行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的再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 目的:对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系统评价(SR)进行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的再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收录的针刺治疗DGP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2年3月13日。采用PRISMA 2020声明进行报告质量评价,AMSTAR 2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GRADE分级系统进行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0篇SR,包括43个结局指标。报告质量较好,其主要问题在于结构式摘要、检索过程、方案与注册等方面;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较低,主要问题在于条目2和7;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也较低,其降级因素主要在于偏倚风险和发表偏倚。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率,以及对胃排空率、胃肠激素等的改善作用有较低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故还需更规范、更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和SR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针刺 系统评价再评价 PRISMA 2020 AMSTAR 2 GRADE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选穴规律
20
作者 林睿 贺煜竣 +3 位作者 范郁山 苗芙蕊 何就杰 覃宁婧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842-2847,2860,共7页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筛选有关针灸治...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筛选有关针灸治疗CGN的临床研究类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对腧穴的使用频次、腧穴的归经、腧穴的分布部位、特定穴的使用情况、干预方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别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腧穴(使用频次≥5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65篇文献,提取出65条处方,涉及33个腧穴。使用频次位居前三的腧穴为肾俞、足三里、脾俞,腧穴归经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腧穴涉及的部位为下肢部、腹部和腰部,腧穴归属的特定穴为背俞穴、五输穴和交会穴。关联规划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位列前5的穴位组合为足三里→肾俞、脾俞→足三里、脾俞→肾俞、三阴交→肾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聚类分析得到3类腧穴组合:(1)太溪、肝俞、复溜、三阴交、气海、中脘、命门;(2)肾俞、脾俞、足三里、阴陵泉;(3)关元、神阙。结论 针灸治疗CGN多以补益肝脾肾和化湿为原则,其核心腧穴为肾俞、脾俞、足三里。临床采用针灸治疗CGN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针灸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