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小血管病MRI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靳玮 赵仕聪 +4 位作者 范鸣玥 李哲 贾砚秋 宋佳熙 王九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9-457,共9页
目的研究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小血管病(CSVD)MRI总负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SVD患者212例,除血液学检测和头部MRI外,所有患者已完成颈动脉超声、头部CT血管成像... 目的研究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小血管病(CSVD)MRI总负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SVD患者212例,除血液学检测和头部MRI外,所有患者已完成颈动脉超声、头部CT血管成像或颅内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以此评估颈动脉斑块、颅内外大动脉[颈总动脉及球部、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PCA)]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依据MRI总负荷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CSVD总负荷轻度(0分)组、CSVD总负荷中度(1~2分)组以及CSVD总负荷重度(3~4分)组。采用ANOVA检验、多样本秩和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SVD总负荷增加的危险因素。结果(1)年龄增大(OR=1.043,95%CI:1.011~1.077,P=0.009)、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OR=1.027,95%CI:1.008~1.052,P=0.010)、高血压病史(OR=2.420,95%CI:1.191~5.039,P=0.016)为CSVD总负荷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2)MCA中度狭窄(OR=3.065,95%CI:1.038~9.227,P=0.044)、MCA重度狭窄-闭塞(OR=3.683,95%CI:1.600~8.707,P=0.002)、PCA中度狭窄(OR=4.934,95%CI:1.759~14.285,P=0.003)、PCA重度狭窄-闭塞(OR=2.605,95%CI:1.029~6.749,P=0.045)、基底动脉重度狭窄-闭塞(OR=3.679,95%CI:1.052~14.108,P=0.046)均与CSVD总负荷增加独立相关。结论CSVD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着部分相同的危险因素。M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P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与CSVD MRI总负荷增加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脑小血管病 MRI总负荷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发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2
作者 赵海峰 范鸣玥 +3 位作者 陈亮 秦泽 李红 杨素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4-752,共9页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与抑制神经细胞焦亡之间的关系。方法①PC12细胞给予氧糖剥夺再复供(OGD/R)处理模拟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伤。设细胞对照组、模型组及模型+DEX 2,5和10μmol·L^(-1)组,给...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与抑制神经细胞焦亡之间的关系。方法①PC12细胞给予氧糖剥夺再复供(OGD/R)处理模拟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伤。设细胞对照组、模型组及模型+DEX 2,5和10μmol·L^(-1)组,给药组PC12细胞于OGD/R处理后给予DEX 48 h,采用CCK-8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PC12细胞上清LDH释放率;免疫荧光染色法测GSDMD-N蛋白表达水平。②PC12细胞OGD/R处理,设细胞对照组、模型组、模型+VX-7652μmol·L^(-1)组、模型+VX-7652μmol·L^(-1)+DEX 10μmol·L^(-1)组,给药组PC12细胞于OGD/R处理后给予VX-765或VX-765+DEX作用48 h。③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法制备大鼠CIRI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模型+DEX 25,50和100μg·kg^(-1)组,给药组大鼠于再灌注40 min后ip给予DEX,2和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检测;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胱天蛋白酶1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分组①和分组②PC12细胞及分组③大鼠脑组织中GSDMD-N、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分组①和分组②PC12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分组③大鼠脑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IL-1β水平。结果①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率升高(P<0.01),GSDMD-N、NLRP3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及IL-1β和IL-18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DEX 2,5和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PC12细胞LDH释放率降低(P<0.05,P<0.01),焦亡相关蛋白GSDMD-N、NLRP3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及IL-1β和IL-18水平降低(P<0.05,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模型+VX-765组PC12细胞GSDMD-N、NLRP3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及IL-1β和IL-18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VX-7652μmol·L^(-1)组相比,模型+VX-7652μmol·L^(-1)+DEX 10μmol·L^(-1)组PC12细胞GSDMD-N、NLRP3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及IL-1β和IL-18水平无显著变化。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GSDMD-N、NLRP3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升高(P<0.01),IL-1β和IL-18水平增加(P<0.01),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大脑皮质胱天蛋白酶1活性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DEX组大鼠脑组织GSDMD-N、NLRP3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及IL-1β和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脑皮质胱天蛋白酶1活性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DEX在体内能降低MCAO/R模型大鼠脑组织GSDMD-N、NLRP3和胱天蛋白酶1蛋白表达及降低IL-1β和IL-18水平,抑制PC12细胞焦亡,从而发挥减轻CIRI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下载PDF
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一例
3
作者 靳玮 赵仕聪 +3 位作者 白雪 范鸣玥 贾秀川 石源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0-624,共5页
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是颈深部间隙感染的一个罕见而致命的并发症,其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脑梗死后由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并最终破裂的病例。作者结... 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是颈深部间隙感染的一个罕见而致命的并发症,其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脑梗死后由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并最终破裂的病例。作者结合文献回顾,探讨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风险因素和治疗策略,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并进行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颈内动脉颅外段 颈深部间隙感染 牙源性感染 感染性假性动脉瘤 肺炎克雷伯杆菌
下载PDF
DEVT与BT方案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王琳 徐正虎 +2 位作者 李可静 范鸣玥 王恒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786-791,共6页
目的 探讨直接血管内治疗(direct endovascular therapy,DEVT)与桥接治疗(bridging therapy,BT)方案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式选取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 目的 探讨直接血管内治疗(direct endovascular therapy,DEVT)与桥接治疗(bridging therapy,BT)方案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式选取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VT组和BT组,每组60例。DEVT组给予DEVT方案,BT组给予BT方案,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ore,mRs)等,同时检测2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rve specific enolase,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mRS评分≤2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组NIHSS评分、NSE明显低于治疗前,BDNF、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BT组NIHSS评分、NSE明显低于DEVT组,BDNF、IGF-1明显高于DEVT组(P<0.05)。治疗后24 h,2组hs-CRP、TNF-α、ET-1水平低于治疗前,NO、CGRP水平高于治疗前,BT组ET-1水平低于DEVT组,NO和CGRP水平高于DEVT组(P<0.05)。结论 DEVT与BT方案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均有显著的效果,BT方案更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直接血管内治疗 桥接治疗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组织GSK3β、p-GSK3β蛋白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范鸣玥 郭艳苏 +4 位作者 张维娜 李玲 董艳红 崔文柱 吕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3-556,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小鼠海马组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和p-GSK3βSer9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反复3次间断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VD小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术...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小鼠海马组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和p-GSK3βSer9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反复3次间断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VD小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术后2周、4周、6周利用水迷宫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GSK3β、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水迷宫试验中,小鼠学习阶段游完全程时间的处理×时间交互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记忆阶段2者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跳台实验中,小鼠反应时间和潜伏时间的处理×时间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减少,4周、6周时可见细胞核固缩。各组小鼠GSK3β总蛋白表达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p-GSK3β蛋白表达的,处理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和2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反复脑缺血可造成小鼠持续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海马组织受损严重,p-GSK3β蛋白的动态变化参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C57BL/6小鼠 海马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与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范鸣玥 吕佩源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磷酸二酯酶(PDEs)与调节环核苷酸信号的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密切相关,cAMP信号和cGMP信号又与神经可塑性和保护作用有关。PDEs负责cAMP和cGMP的降解,通过抑制PDEs而影响细胞内cAMP和cGMP的水平现已成为治疗包括神经退行... 磷酸二酯酶(PDEs)与调节环核苷酸信号的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密切相关,cAMP信号和cGMP信号又与神经可塑性和保护作用有关。PDEs负责cAMP和cGMP的降解,通过抑制PDEs而影响细胞内cAMP和cGMP的水平现已成为治疗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内的诸多疾病的研究靶点。本文对PDEs在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药物作用新靶点的可能性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 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PDF
氯化锂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范鸣玥 吕佩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包括功能可塑性和结构可塑性,与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损伤后修复以及学习记忆等重要脑功能的完成密切相关。锂能抑制细胞死亡、增强细胞再生、刺激树突再生和促进突触传递,从而增强突触可塑性。锂的这些作用与调节各种... 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包括功能可塑性和结构可塑性,与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损伤后修复以及学习记忆等重要脑功能的完成密切相关。锂能抑制细胞死亡、增强细胞再生、刺激树突再生和促进突触传递,从而增强突触可塑性。锂的这些作用与调节各种突触相关蛋白、神经递质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和信号转导通路等有关。本文将对氯化锂在突触可塑性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锂 突触 可塑性
下载PDF
糖原合成酶激酶-3、锂剂和神经精神性疾病 被引量:1
8
作者 范鸣玥 吕佩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1期98-100,F0003,F0004,共5页
锂剂是Mg2+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抗躁狂、抗抑郁、抗自杀的临床效果。锂剂有众多的直接目标分子,其中,锂剂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发挥稳定情绪、改善行为、促进神经生长等作用。已有多项研究报道GSK-3参与神经变性性疾病、脑... 锂剂是Mg2+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抗躁狂、抗抑郁、抗自杀的临床效果。锂剂有众多的直接目标分子,其中,锂剂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发挥稳定情绪、改善行为、促进神经生长等作用。已有多项研究报道GSK-3参与神经变性性疾病、脑血管性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本文就GSK-3、锂剂和神经精神性疾病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锂剂 神经精神性疾病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执行功能损害与脑白质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艳红 李玲 +6 位作者 吕佩源 王建华 吴杰 吴晶 赵华东 金曼 范鸣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执行功能损害、MRI脑白质病变和DTI脑白质的微结构变化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Stroop色词测验(CWT)、连线测验(TMT)和积木测试(BDT)评价24例SIVD患者和14例认知正常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其中SIVD患...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执行功能损害、MRI脑白质病变和DTI脑白质的微结构变化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Stroop色词测验(CWT)、连线测验(TMT)和积木测试(BDT)评价24例SIVD患者和14例认知正常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其中SIVD患者分为痴呆(VD)组12例,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组12例;依据年龄相关白质改变的评分方法(ARWMCrs)测量常规MRI上白质病变程度,同时应用DTI分别测定额、颞、顶、枕叶及胼胝体压部白质正常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值,分析各影像学测量指标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D组执行功能三项测验均显著减退,VCIND组BDJ评分降低,TMT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较,VD、VCIND组白质病变评分增高,分别为12.820±3.573、10.500±2.953(P<0.05);胼胝体压部MD值均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VD患者双额叶、右颞叶、右枕叶、双顶叶及胼胝体压部FA值下降(P<0.05);VCIND组左额叶、双顶叶白质FA值下降(P<0.05);(3)与SIVD患者执行功能相关的影像学指标有:左额叶、双颞叶、右顶叶白质正常区FA值、胼胝体压部MD值(P<0.05)。结论 (1)SIV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与其脑白质病变程度可能有关;(2)DTI可以显示SIVD患者常规MRI无法显示的脑白质选择性微结构损害;(3)SIVD患者的多个脑白质区FA及MD与CWT、TMT和BDT存在相关性,提示白质微结构的损害可能反映执行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执行功能 核磁共振 脑白质病变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皮质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艳红 李玲 +4 位作者 王秀玲 吕佩源 范鸣玥 许静 孟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512-4514,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认知障碍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水平及其与认知障碍、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对SIVD中19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2、0例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CIND)患者及15例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认知障碍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水平及其与认知障碍、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对SIVD中19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2、0例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CIND)患者及15例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行认知功能测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sCD40L水平;同时行头颅MRI扫描,应用年龄相关白质改变分级方法,对WML评分,进一步分析sCD40L与认知功能、WML的关系。结果①SIVD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sCD40L浓度增高(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SIVD患者sCD40L水平与MMSE、MoCA、WML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①皮质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sCD40L水平较正常老年人均明显升高s,CD40L可能参与SIVD发生、发展;②血清sCD40L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白质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白质病变 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脑干梗死后大脑脚幻觉伴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一例
11
作者 赵仕聪 范鸣玥 +2 位作者 高俊淑 李哲 靳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9-342,355,共5页
大脑脚幻觉主要表现为脑干、丘脑损伤后患者出现的复杂、生动的视幻觉,是一类临床罕见的综合征。该文报道1例脑干梗死后出现大脑脚幻觉伴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在应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合文献回顾,作者探讨... 大脑脚幻觉主要表现为脑干、丘脑损伤后患者出现的复杂、生动的视幻觉,是一类临床罕见的综合征。该文报道1例脑干梗死后出现大脑脚幻觉伴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在应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合文献回顾,作者探讨了5-羟色胺能神经环路在孤立性脑干损伤继发大脑脚幻觉伴额叶症候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5-羟色胺能疗法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西酞普兰 大脑脚幻觉 精神行为异常 5-羟色胺环路
下载PDF
反复双侧颈总动脉闭塞小鼠海马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鸣玥 郭艳苏 +4 位作者 孟笑梅 李玲 董艳红 崔文柱 吕佩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反复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所致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小鼠海马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t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蛋白表达。方法48只健康雄性C5781/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 目的探讨反复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所致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小鼠海马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t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蛋白表达。方法48只健康雄性C5781/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模型组采用反复3次间断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小鼠VaD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正常组不接受任何处理。术后4周利用水迷宫实验和跳台实验观测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Akt、P.Akt(Ser473)、GSK3p、p-GSK3p(Set9)蛋白表达。结果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学习阶段和记忆阶段游完全程时间延长(学习阶段:F=19.389,P〈0.05;记忆阶段:F=27.929,P〈0.05),错误次数增加(学习阶段:F=7.228,P〈0.05;记忆阶段:F=21.189,P〈0.05);跳台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学习阶段反应时间延长(F=19.162,P〈0.05)、错误次数增加(F=6.562,P〈0.05),记忆阶段潜伏时间缩短(F=10.634,P〈0.05)、错误次数增加(F=12.890,P〈0.05)。同时,HE染色显示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减少,神经胶质细胞增生;p-Akt(Ser473)(F=37.849,P〈0.05)和P—GSK3β(Set9)(F=67.725,P〈0.05)蛋白表达在术后4周较假手术组显著上调,而各组间Akt(F=1.004,P〉0.05)和GSK3β(F=0.329,P〉0.05)总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反复双侧颈总动脉闭塞可造成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海马组织受损严重。磷酸化Akt和GSK3β表达可能参与了VaD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 糖原合酶激酶3 痴呆 血管性 脑缺血 海马(脑)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原文传递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海峰 范鸣玥 +2 位作者 陈亮 秦泽 张瑾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脑缺血/再灌注实验动物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方法将108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36只。实验组于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25μg·kg^(-1),假手术组和...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脑缺血/再灌注实验动物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方法将108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36只。实验组于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25μ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观察脑梗死组织百分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72 h时,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0,(27.32±7.24)%和(8.23±3.41)%,海马组织SOD水平分别为(144.13±26.24),(49.23±15.82)和(62.37±11.92)U·mL^(-1),海马组织CAT水平分别为(68.99±13.08),(29.05±10.26)和(43.47±6.23)U·L^(-1),海马组织GSH-Px水平分别为(134.19±25.24),(51.32±13.39)和(75.29±14.32)U·L^(-1),海马组织MDA水平分别为(2.08±0.27),(5.02±0.38)和(3.48±0.29)nmol·L^(-1)。以上指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可通过上调Nrf2/HO-1轴,增强海马组织抗氧化活性,降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氧化应激对脑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盐酸右美托咪定
原文传递
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lpainI-Cdk5/p25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天俊 靳玮 +2 位作者 郎静芳 范鸣玥 吕佩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l区CalpainI-Cdk5/p25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一再灌注后第4周、6周和第8周应用免疫组化观察海马CAl区CalpainI的表达,West...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CAl区CalpainI-Cdk5/p25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一再灌注后第4周、6周和第8周应用免疫组化观察海马CAl区CalpainI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测定Cdk5/p25的表达。结果术后4周、6周和8周时模型组小鼠海马CAl区CalpainI的表达分别为(0.098±0.009)、(O.129±0.01)、(0.116±0.0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0.03±0.003)、(0.031±0.003)、(0.029±0.003)(P〈0.05);模型组Cdk5的表达为(0.54±0.05)、(0.73±0.07)、(0.7±0.06),假手术组为(0.23±0.02)、(0.31±0.02)、(0.33±0.02),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p25的表达分别为(0.44-4-0.04)、(0.51±0.04)、(0.55±0.06),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0.19±0.02)、(0.24±0.02)、(0.2±0.02)(P〈0.05)。多奈哌齐治疗组小鼠在术后4周、6周和8周时海马CAl区CalpainI表达为(0.041±0.004)、(0.054-4-_0.004)、(0.046±0.003),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俨〈0.05),Cdk5的表达为(0。28±0.02)、(0.33±0.03)、(0。38±0.02),p25的表达为(0.26±0.02)、(0.25±0.03)、(0,21±0,02),分别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可能与其降低CalpainI-Cdk5/p25通路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盐酸多奈哌齐 卡配因I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
原文传递
瘦素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海峰 范鸣玥 +3 位作者 桑文淑 刘淑香 武博媛 杨素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1期2466-2468,共3页
目的探讨瘦素水平对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四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GDM患者60例为GDM组,以同期健康妊娠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瘦素、炎症因子和氧化还原酶的水平,并进行瘦素水平对... 目的探讨瘦素水平对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四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GDM患者60例为GDM组,以同期健康妊娠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瘦素、炎症因子和氧化还原酶的水平,并进行瘦素水平对GDM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M组血清瘦素、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 01),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降低(P<0. 01);相关性分析显示,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瘦素水平升高及SOD降低,且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结论 GDM患者存在明显的瘦素水平变化和炎症反应,这可能与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有关,瘦素水平对预测GDM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瘦素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