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位 薛鸣 +3 位作者 雷婷越 安馨媛 范鹤龄 张荣萍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为了筛选出具有抑制青枯雷尔氏菌作用的拮抗菌,采用形态指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阴性对照(CK)、番茄青枯病菌阳性胁迫处理(RB)和拮抗菌K+番茄青枯病菌处理(KRB)3个盆栽番茄土壤样品进行... 为了筛选出具有抑制青枯雷尔氏菌作用的拮抗菌,采用形态指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阴性对照(CK)、番茄青枯病菌阳性胁迫处理(RB)和拮抗菌K+番茄青枯病菌处理(KRB)3个盆栽番茄土壤样品进行了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K5菌落呈乳白色且表面光滑,经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初步确定为芽孢杆菌,通过分子鉴定后确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番茄青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达到23.20%,K5菌株在接种48 h后能诱导番茄根部抗病基因表达,CTR、ETR基因的表达量提高,表明K5通过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并能有效地抑制青枯病菌的繁殖,从而达到防治青枯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拮抗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不同农用酵素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3
2
作者 范鹤龄 朱清 +5 位作者 孙雪冰 张丽 李长江 陈萍 黄小龙 张荣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9-189,共11页
为分析不同农用酵素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5种菌剂(岛本酵素菌等)、8种液态农用酵素(玉米、蓖麻、黄蒿、木麻黄、青蒿、荆条等秸秆为原材料)、7种固态农用酵素(荆条、黄蒿、青蒿、玉米、鬼针草等秸秆... 为分析不同农用酵素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5种菌剂(岛本酵素菌等)、8种液态农用酵素(玉米、蓖麻、黄蒿、木麻黄、青蒿、荆条等秸秆为原材料)、7种固态农用酵素(荆条、黄蒿、青蒿、玉米、鬼针草等秸秆为原材料)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以及其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岛本酵素菌细菌和真菌的OTU数量分别为292和54;在液态农用酵素中,细菌的OTUs数量为61~467,真菌OTU数量为7~44,由于原材料差异,不同酵素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固态农用酵素具有较多的OTUs(细菌1 015~1 474,真菌58~93),显著高于菌剂和液态农用酵素;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6.0%~47.5%、9.4%~33.3%、10.7%~28.6%,为细菌群落组成中的优势菌门;真菌群落组成上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etes)。综上所述,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因剂型和材料的不同存在差异,影响程度为剂型>材料,多样性表现为固态>液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农用酵素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组成
下载PDF
酵素堆肥对海南冬季辣椒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范鹤龄 陆建明 +4 位作者 孙雪冰 朱清 黄小龙 李长江 张荣萍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5,共6页
为了揭示酵素堆肥对辣椒在海南冬季生长发育的影响,于2015—2018年冬季在海口,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酵素堆肥的不同原材料和不同施用量及生物有机肥种类对辣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花生秸秆和玉米秸秆制作的酵素堆肥的辣椒鲜果质量... 为了揭示酵素堆肥对辣椒在海南冬季生长发育的影响,于2015—2018年冬季在海口,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酵素堆肥的不同原材料和不同施用量及生物有机肥种类对辣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花生秸秆和玉米秸秆制作的酵素堆肥的辣椒鲜果质量均大于普通有机肥对照,分别增产29.60%和10.96%;总鲜果质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多而提高,高酵素(60%施用量)处理的总鲜果质量比传统化肥提高92.1%;生物有机肥的种类对鲜果质量及其相对生长率的影响程度最显著,酵素处理总鲜果质量比海南有机肥处理高24%。研究表明,在海南冬季使用酵素堆肥可以促进辣椒植株和果实生长发育,促进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实现稳产高产,酵素堆肥以60%的施用量和花生秸秆材料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酵素堆肥 冬季 生长
下载PDF
酵素对热区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范鹤龄 王浩晨 +5 位作者 陈伟益 陆建明 孙雪冰 朱清 李长江 张荣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2期76-83,共8页
为探索酵素堆肥和液肥在热带土壤和作物生产上,调节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对自然与生物不良环境抗性的效果,采用盆栽与大田相结合,系统研究了酵素堆肥的材料种类、施用量、生物有机肥种类、酵素液及其材料种类等,对热... 为探索酵素堆肥和液肥在热带土壤和作物生产上,调节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对自然与生物不良环境抗性的效果,采用盆栽与大田相结合,系统研究了酵素堆肥的材料种类、施用量、生物有机肥种类、酵素液及其材料种类等,对热区土壤和辣椒、黄瓜作物的果实生长、防御酶活性、对干旱、冷害和虫害等的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酵素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高达2.55%~3.87%,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pH以及田间持水量,降低了容重,堆肥材料以花生秸秆最好,改良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大;(2)酵素堆肥处理的辣椒果重比传统方法提高53%~92%,果实的Vc含量是传统施肥处理的1.12倍以上,经济系数达48%以上,比传统施肥法高8%~28%;与海南有机肥相比,酵素堆肥处理的辣椒果重提高了24%;酵素液使黄瓜的果重增加了20%~38%;(3)酵素堆肥和液肥处理提高了辣椒植株的防御酶活性,干旱和冷害下的萎蔫率和萎蔫指数显著低于化肥处理,降低了黄瓜的虫害指数,差异均显著。研究得出,酵素堆肥和液肥既能改良热区土壤的理化性状,又能实现热带作物优质、高产、高抗、安全、生态,在热带地区实现减肥减药和现代化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素 热带地区 土壤理化性状 作物生长 综合抗性
原文传递
山药化感物质对山药和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孙雪冰 范鹤龄 +4 位作者 黄小龙 夏薇 吴文嫱 许云 张荣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53-1861,共9页
本研究以山药零余子和玉米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生物测试方法,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茎长和干重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参数,研究山药植株腐解液、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浸提液对受体材料的化感效应,旨在探明山药化感物质的释放... 本研究以山药零余子和玉米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生物测试方法,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茎长和干重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参数,研究山药植株腐解液、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浸提液对受体材料的化感效应,旨在探明山药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探索山药化感物质对不同受体材料的化感作用,为揭示山药连作障碍的机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山药植株腐解液和根系分泌物对山药和玉米均有强烈的化感抑制作用,根际土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较微弱,化感作用强度为根系分泌物>植株腐解液>根际土浸提液,山药根系分泌物和植株腐解液含有丰富的化感物质,可能是山药自毒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山药化感物质研究的可靠基础材料;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山药化感物质对受体材料的抑制作用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3种浸提液对受试材料的化感作用存在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低于100 mg/mL时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大于等于100 mg/mL就会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化感抑制作用强度越大;山药的化感物质对玉米幼苗生长抑制强度大于种子萌发期,山药则相反;结合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2种受试作物对山药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为自毒作用强于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化感物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化感作用
下载PDF
链霉菌和壳寡糖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清 范鹤龄 +4 位作者 孙雪冰 王位 黄小龙 李长江 张荣萍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5期509-513,共5页
为了探究链霉菌30702和壳寡糖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浸种方法和穴盘育苗法,研究了链霉菌(3个浓度水平)、壳寡糖(2个浓度水平)对辣椒出苗质量及幼苗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链霉菌和壳寡糖浸种后,辣椒的出苗率、... 为了探究链霉菌30702和壳寡糖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浸种方法和穴盘育苗法,研究了链霉菌(3个浓度水平)、壳寡糖(2个浓度水平)对辣椒出苗质量及幼苗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链霉菌和壳寡糖浸种后,辣椒的出苗率、株高、茎粗、根长、叶面积、壮苗指数、总干质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含量显著提高,萎蔫指数显著降低,影响程度随链霉菌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链霉菌的作用大于壳寡糖;链霉菌1.2×10^(7) cfu·mL^(−1)和壳寡糖100 g·L^(−1)的复合处理的生长发育最佳,萎蔫指数最低,且此复合处理在主成分分析中的综合得分最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除总干质量和壮苗指数外,链霉菌和壳寡糖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综合结果表明,链霉菌30702对辣椒的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有利于辣椒幼苗的生长,链霉菌与壳寡糖之间有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壳寡糖 链霉菌30702 出苗率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液态农用酵素及其不同组分对原生和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
7
作者 符明清 范鹤龄 +2 位作者 张丽 李昌珍 张荣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196,共10页
为探索液态农用酵素及其不同组分对原生和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离心分离液态农用酵素,得到上清液和酵素菌液。利用土壤室内培养法,以无菌水(CK)为对照,分别用上清液(T1)、酵素菌液(T2)、液态农用酵素(T3)处理原生和农田土壤,从土壤... 为探索液态农用酵素及其不同组分对原生和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离心分离液态农用酵素,得到上清液和酵素菌液。利用土壤室内培养法,以无菌水(CK)为对照,分别用上清液(T1)、酵素菌液(T2)、液态农用酵素(T3)处理原生和农田土壤,从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理化性质、微生物方面评估不同处理对2种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与CK相比,T1和T3处理下,第14天原生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501.67%和2 173.5%(P<0.05),第21天农田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896.5%和1 484.49%(P<0.05)。2)T1处理下原生土壤和T3处理下农田土壤的pH分别从6.75和6.8(第0天)增加至7.49和6.94(第28天);与CK相比,第21天,T3处理下农田土壤电导率显著增加了10.13%(P<0.05),第28天,T3处理下原生土壤电导率显著增加了29.68%(P<0.05)。3)与CK相比,T2处理下原生土壤的放线菌和农田土壤的细菌数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15.71%和1137.84%(P<0.05);T1处理下农田土壤的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了81.69%(P<0.05);T3处理下原生土壤的真菌数量显著增加了44.44%(P<0.05)。4)与CK相比,原生土壤在T1、T2和T3处理下>2.00 mm粒级团聚体分别显著增加了35.25%、39.80%和35.77%(P<0.05);T1处理下农田土壤中0.30~1.00 mm粒级团聚体显著增加了77.65%(P<0.05);T2处理下原生土壤的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土壤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显著增加了17.38%和22.55%(P<0.05)。5)液态农用酵素中对原生和农田土壤起到改良作用的主要是其上清液。6)电导率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pH与MWD和GM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综上,液态农用酵素能够快速激活原生和农田土壤,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团聚体稳定性,其中酵素中的上清液发挥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酵素 土壤酶活 土壤团聚体 土壤改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