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比较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张蓬杰 荀利如 +2 位作者 丁通 鲍楠 段斌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HD)或腹膜透析(PD)治疗的生存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在我院行HD或PD治疗并长期随访的ESRD患者156例,其中HD 87例(HD组),PD 69例(PD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HD)或腹膜透析(PD)治疗的生存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在我院行HD或PD治疗并长期随访的ESRD患者156例,其中HD 87例(HD组),PD 69例(PD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血压、尿量、原发病、血红蛋白、白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甲状旁腺激素(PTH)、残余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观察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各因素对生存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风险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尿量、原发病、血压、血红蛋白、白蛋白、NT-proBNP、PTH、残余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和PD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0月、42.0月;HD组和PD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7.3%、80.5%、54%、39.1%、34.5%和86.9%、69.6%、55.1%、29%、24.6%。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82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高血压、NT-proBNP及PTH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10、0.004、0.012、0.003、0.006)。年龄、体重、高血压及血红蛋白是HD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02、0.027、0.023、0.011)。年龄、体重、尿量、血红蛋白及PTH是PD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05、0.067、0.009、0.046、0.018)。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HD和PD治疗5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年龄、体重、高血压、NT-proBNP及PTH是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HD患者年龄、体重、高血压及血红蛋白含量是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而PD患者年龄、体重、尿量、血红蛋白含量及PTH是生存率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生存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BL结合“同伴教学”法在进修医师肩关节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朱媛 荀利如 +3 位作者 赵颖 贾玄慧 王珍芳 张雪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8期66-71,共6页
目的比较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同伴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这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在肩部超声检查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超声科进修医师40名,随机分为联合教学组和... 目的比较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同伴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这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在肩部超声检查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超声科进修医师40名,随机分为联合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20名,联合教学组采用PBL联合“同伴教学”法,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培训教学3个月,培训前后对学习者们均采用理论考核、上机操作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培训前,联合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在理论考核、上机操作及问卷调查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教学结束后联合教学组在理论考核、上机操作成绩及问卷调查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BL联合“同伴教学”法在促进进修医师更好地掌握肩关节超声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疾病诊断方面,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同伴教学 肩关节超声 肌肉骨骼超声 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袖损伤
下载PDF
Ad-TSHR289诱导Graves病模型小鼠导致肾脏病变的研究
3
作者 荀利如 伍丽萍 +5 位作者 白旭升 孙亚丽 李振江 王晓明 高妍婷 孙燕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采用编码TSH受体A亚单位的腺病毒(Ad-TSHR289)免疫制备Graves病模型小鼠,探讨Graves病小鼠肾脏病理变化。方法 10只BALB/c小鼠用Ad-TSHR289免疫(模型组),另取5只BALB/c小鼠用Ad-lacz免疫(对照组)。将腺病毒分别经后臀部肌肉注射,每... 目的采用编码TSH受体A亚单位的腺病毒(Ad-TSHR289)免疫制备Graves病模型小鼠,探讨Graves病小鼠肾脏病理变化。方法 10只BALB/c小鼠用Ad-TSHR289免疫(模型组),另取5只BALB/c小鼠用Ad-lacz免疫(对照组)。将腺病毒分别经后臀部肌肉注射,每3周注射1次,共3次,第3次免疫后6w采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素(TSH),剥离甲状腺、肾脏,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组织学检查。结果 75.0%的小鼠TRAb水平升高,37.5%TT4升高,TRAb升高的小鼠中83.3%(5/6)伴有甲状腺组织增生,其中62.5%的小鼠肾脏组织发生变化,其中大部分为膜性肾病表现,而且均有TRAb升高。从喂养第6周开始(即第2次免疫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用Ad-TSHR289免疫小鼠可成功建立Graves病动物模型,并可观察到GD相关性肾病的表现,为进一步研究GD相关性肾病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性肾病 Ad-TSHR289 甲状腺功能 肾脏病理
下载PDF
血浆suPAR与IgA肾病患者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荀利如 白丹阳 +4 位作者 白旭升 孙亚丽 张薇 王海瑞 李振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3期2514-251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与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浆suPAR浓度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浆suPAR浓度与IgA肾... 目的分析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与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浆suPAR浓度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浆suPAR浓度与IgA肾病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浆suPAR浓度与患者伴发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浓度为897. 98~3 989. 68pg/ml,平均为(2 109. 46±325. 35) pg/ml。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浆suPAR浓度与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素氮(BUN)及24小时蛋白尿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 <0. 05),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浓度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 <0. 05),而与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尿酸(UA)水平均无显著性关系(P> 0. 05)。75例IgA肾病患者中,33例患者伴有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有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浓度较无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者明显升高(P <0. 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SCr、伴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血浆suPAR浓度均密切相关(P <0. 01)。结论 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浓度与患者年龄、肾功能均存在显著关系,故此可作为评估IgA肾病患者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潜在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A肾病 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相关性
下载PDF
B超引导肾穿刺活检取材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孙燕 王晓明 +3 位作者 高妍婷 梁衍 荀利如 李振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分析B超引导并同步镜下肾小球计数的肾穿刺活检术成功率与出血并发症,以进一步提高肾活检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穿刺活检术的13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取材成功率,取材不良的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目的:分析B超引导并同步镜下肾小球计数的肾穿刺活检术成功率与出血并发症,以进一步提高肾活检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穿刺活检术的13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取材成功率,取材不良的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肾活检取材成功率97.4%,慢性肾衰竭、肾皮质变薄患者取材不良的风险更高。2肾活检术后出血的发生率10.8%,高血压、急性肾衰竭、肾皮质变薄、慢性肾衰竭出血的风险更高。结论:B超实时引导并同步镜下肾小球计数使肾活检安全易行,成功率高。对高危患者应谨慎评估病情,积极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穿刺点及角度,术后密切观察可以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诊断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方法 出血/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早期透析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妍婷 李振江 +6 位作者 王晓明 孙燕 梁衍 荀利如 闫晓辉 金刚 侯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483-148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透析指征。方法:根据开始透析时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60例老年CRF患者分为早期透析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生化指标、再次住院情况和生存率。结果:早期透析组Ccr 12.1±1.1ml...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透析指征。方法:根据开始透析时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60例老年CRF患者分为早期透析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生化指标、再次住院情况和生存率。结果:早期透析组Ccr 12.1±1.1ml/min(糖尿病肾病Ccr17.6±1.7ml/min)开始透析治疗,对照组Ccr 5.7±1.4ml/min(糖尿病肾病9.0±3.1ml/min)。经治疗早期透析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及血白蛋白(ALB)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透析组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次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CRF患者宜早期透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治疗 肾透析 利用 早期医学干预 老年人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妍婷 李振江 +5 位作者 王晓明 孙燕 梁衍 荀利如 冯婷 金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30例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患者(MD+NDRD组)、18例DN合并NDRD患者(DN+NDRD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30例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患者(MD+NDRD组)、18例DN合并NDRD患者(DN+NDRD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ACE I/D基因多态性。结果:1DN组和DN+NDRD组ACE-DD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DM+NDR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DM+NDRD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DM+NDRD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DN组和DN+NDRD组比较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2ACE-DD基因型为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1ACE-DD基因型以及D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患者DN和DN+NDRD的发生有关,与DM+NDRD的发生无关。2ACE-DD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类 基因表达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因果律
下载PDF
应用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初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蓬杰 荀利如 +2 位作者 丁通 鲍楠 段斌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917-923,共7页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在治疗初始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血透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初始进入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在治疗初始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血透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初始进入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107例,其中使用罗沙司他治疗57例(罗沙司他组),使用rhEPO治疗50例(促红素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铁剂、甲钴胺及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别在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n,S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铁调素(hepcidin,HeP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变化。并观察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间RBC、Hb、Hct、EPO、SF、TRF、TSAT、HePc、WBC、CRP、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RBC、Hb、Hct、EPO、SF、TRF、TSAT较治疗前上升,HePc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3、6个月两组内比较RBC、Hb、Hct、EPO、SF、TRF、TSAT较治疗前进一步升高(P<0.05);组间比较,罗沙司他组RBC、Hb、Hct、SF、TRF高于促红素组(P<0.05),EPO低于促红素组(P<0.05),TSA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HePc在两组进一步下降(P<0.05),组间比较罗沙司他组比促红素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治疗1个月后CRP和IL-6在罗沙司他组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与治疗1个月变化不大(P>0.05),而促红素组CRP和IL-6治疗1、3、6个月无明显变化(P>0.05)。WBC在治疗1、3、6个月与治疗前变化不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hEPO比较,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贫血、调节体内铁代谢、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素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老年肾脏病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妍婷 孙燕 +2 位作者 梁衍 荀利如 李振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8期1685-168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病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45例老年肾脏病患者在B超引导下采用BARD Magnum全自动活检枪和巴德活检针(MN1820)行肾活检的并发症并与250例非老年成人对照。结果 (1)全部患者均取到肾小球,两组...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病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45例老年肾脏病患者在B超引导下采用BARD Magnum全自动活检枪和巴德活检针(MN1820)行肾活检的并发症并与250例非老年成人对照。结果 (1)全部患者均取到肾小球,两组患者穿刺针数、取出肾组织长度及标本满意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2)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到的主要并发症是肾周血肿、腰痛和肉眼血尿,老年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肾周血肿主要是小血肿,发生时间主要在24h内,肉眼血尿的发生时间主要在8h内。(3)穿刺针数增加是肾周血肿的危险因素,取出肾组织较长是肉眼血尿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肾脏病患者肾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于非老年肾脏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肾活检操作技术水平和加强术后尤其是24h内的监测是保证老年患者肾活检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老年 并发症
下载PDF
肾活检1363例病理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燕 穆喆 +4 位作者 高妍婷 梁衍 荀利如 王晓明 李振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探讨9年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类型分布及变化。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13年8月期间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的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病的病理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1IgA肾病仍是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肾小球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原发性肾小... 目的:探讨9年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类型分布及变化。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13年8月期间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的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病的病理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1IgA肾病仍是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肾小球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原发性肾小球病中的构成比在近年下降,微小病变肾病的构成比提高;2近年紫癜性肾炎在继发性肾小球病中的构成比明显下降,狼疮性肾炎在继发性肾小球病中的比例明显上升,妊娠相关肾病在近3年诊断病例增多。结论: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病的病理谱均有明显变化,电镜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病理学 疾病特征
下载PDF
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明 侯冰 +3 位作者 李振江 孙燕 梁衍 荀利如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8年第8期364-365,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变化,探讨血清CHE与ARF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ARF患者分为存活组(A组)及死亡组(B组),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CHE,并与40例肾功能正常的原发肾小球疾病患...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变化,探讨血清CHE与ARF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ARF患者分为存活组(A组)及死亡组(B组),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CHE,并与40例肾功能正常的原发肾小球疾病患者(M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N组)比较。结果A组和B组患者血清CHE均较M组和N组降低;而M组与N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HE恢复,与治疗前CHE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HE持续降低。结论血清CHE可作为ARF的检测物之一,对ARF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胆碱酯酶 临床分析 患者
下载PDF
不同回血方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静 罗红梅 +3 位作者 李锁勤 荀利如 赵小红 王芳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5期153-154,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回血方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有活动性出血和有出血倾向的行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密闭式回血法)和试验组(不停泵回血法),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的... 目的比较不同回血方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有活动性出血和有出血倾向的行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密闭式回血法)和试验组(不停泵回血法),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回血时间和回输0.9%氯化钠注射液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停泵回血方法能缩短回血时间,减少回输生理盐水液量,显著改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肝素血液透析 不停泵回血法 密闭式回血法
下载PDF
上调miR-125a-5p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秋英 荀利如 +3 位作者 李岚 侯丽敏 周伟 王晖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11期1594-1605,共12页
目的研究miR-125a-5p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系增殖和侵袭的调控作用。方法RT-qPCR检测AML患者骨髓标本、AML细胞系(U937和HL60)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25a-5p和TRIM71的表达。将U937和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miR-12... 目的研究miR-125a-5p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系增殖和侵袭的调控作用。方法RT-qPCR检测AML患者骨髓标本、AML细胞系(U937和HL60)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25a-5p和TRIM71的表达。将U937和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miR-125a-5p模拟物组(miR-125a-5p mimic)、miRNA阴性对照组(miR-NC)、TRIM71过表达质粒组(pcDNA3.1-TRIM71)和对照质粒组(pcDNA3.1-NC)。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miR-125a-5p mimic、pcDNA3.1-TRIM71及阴性对照转染U937和HL6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基质胶侵袭试验测定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TRIM71、Bax、Bcl-2、NF-κB p65的表达。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5a-5p和TRIM71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对照或PBMC相比,miR-125a-5p在AML患者骨髓样本和AML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25a-5p mimic组的U937和HL6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TRIM71组的U937和HL6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升高(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miR-125a-5p mimic有效抑制了pGL3-TRIM71-WT的荧光素酶活性。与miR-125a-5p mimic组相比,(miR-125a-5p mimic+pcDNA3.1-TRIM71)组的细胞活力和细胞侵袭率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miR-125a-5p mimic组相比,(miR-125a-5p mimic+pcDNA3.1-TRIM71)组的nucleus 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上调miR-125a-5p通过靶向抑制TRIM71来降低AML细胞系的增殖和侵袭并诱导凋亡;miR-125a-5p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抑制AML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miR-125a-5p 增殖 侵袭 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艾拉莫德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秋英 侯丽敏 +1 位作者 张玎 荀利如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RPMI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为:对照组(0μg/ml艾拉莫德),10μg/ml艾拉莫德处理组,20μg/ml艾拉莫德处理组,30μg/ml艾拉莫德处理组。艾拉莫德(10,20,30μg/ml...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RPMI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为:对照组(0μg/ml艾拉莫德),10μg/ml艾拉莫德处理组,20μg/ml艾拉莫德处理组,30μg/ml艾拉莫德处理组。艾拉莫德(10,20,30μg/ml)作用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RPMI8226细胞活力,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凋亡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1 m RNA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Bax和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0,20和30μg/ml的艾拉莫德处理24 h,可降低RPMI8226细胞活力,并具剂量依赖性(P <0. 05)。艾拉莫德(10,20,30μg/ml)处理RPMI8226细胞24 h,细胞核出现固缩、裂解现象。10,20和30μg/ml的艾拉莫德处理细胞24 h可显著上调RPMI8226细胞的Bax蛋白表达水平(P <0. 05),并显著下调Notch1 m RNA和蛋白水平(P <0. 05)。结论艾拉莫德可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otch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Sp1基因通过CD59调控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
15
作者 高秋英 荀利如 +3 位作者 李岚 侯丽敏 周伟 王晖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284-1294,共11页
目的探究Sp1和CD59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模式,以及Sp1和CD59对T-ALL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了20例T-ALL患者和20名健康受试者的骨髓样本,以及人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目的探究Sp1和CD59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模式,以及Sp1和CD59对T-ALL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了20例T-ALL患者和20名健康受试者的骨髓样本,以及人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T-ALL细胞系CCRF-CEM中Sp1和CD59 mRNA表达水平。两种细胞均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CCRF-CEM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未处理的细胞)、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细胞)、si-Sp1组(转染靶向Sp1的siRNA的细胞)、pcDNA3.1-NC组(转染阴性pcDNA3.1质粒的细胞)、pcDNA3.1-CD59组(转染过表达CD59的pcDNA3.1质粒的细胞)和si-Sp1+pcDNA3.1-CD59组(同时转染靶向Sp1的siRNA和过表达CD59的pcDNA3.1质粒的细胞)。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T-ALL患者骨髓中Sp1和CD59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CCRF-CEM细胞中的Sp1和CD59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BMC(P<0.05)。与对照组相比,si-Sp1组CD5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和pcDNA3.1-CD59组中S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si-Sp1组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而pcDNA3.1-CD59组显著升高(P<0.05);si-Sp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而pcDNA3.1-CD59组显著降低(P<0.05);si-Sp1组的p-PI3K、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pcDNA3.1-CD59组显著升高(均P<0.05)。与pcDNA3.1-CD59组相比,si-Sp1+pcDNA3.1-CD59组的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PI3K、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Sp1和CD59在T-ALL中异常高表达。沉默Sp1通过靶向下调CD59的表达来抑制T-ALL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活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SP1 CD59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转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荀利如 孙燕 +2 位作者 王晓明 李振江 高秋英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3340-3344,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餐前1 h口服他克莫司胶囊,0.05 mg/(kg·d),2次/d。治...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餐前1 h口服他克莫司胶囊,0.05 mg/(kg·d),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000 AXa单位/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肌酐(Cr)、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凝血纤溶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和9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UTP及血清Cr、TC、T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ALB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24h-UTP、Cr、ALB、TC、T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血清D-二聚体(D-D)、白介素-4(IL-4)、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凝血纤溶指标和炎性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凝血纤溶状态,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他克莫司胶囊 膜性肾病 24H尿蛋白定量 凝血纤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肾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