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蜂花粉对西方蜜蜂蜂王浆主蛋白基因表达及蜂王浆产量、质量和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荀利杰 黄新球 +2 位作者 李琼艳 杨爽 王艳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6-86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蜂花粉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王浆主蛋白基因(mrjps)表达及蜂王浆产量、质量和组成的影响。选取蜂王、群势基本一致的意大利蜜蜂9群,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群蜜蜂:油菜花粉组,饲喂油菜花粉;土连翘花粉组,饲喂土...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蜂花粉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王浆主蛋白基因(mrjps)表达及蜂王浆产量、质量和组成的影响。选取蜂王、群势基本一致的意大利蜜蜂9群,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群蜜蜂:油菜花粉组,饲喂油菜花粉;土连翘花粉组,饲喂土连翘花粉;对照组,不饲喂花粉,自然采粉(主要为鬼针草花粉)。试验周期为2个月,试验时间为2017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利用凯氏定氮法和水解法分别检测油菜花粉、土连翘花粉和鬼针草花粉粗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与含量;每组选3只9日龄工蜂进行mrjp1~mrjp9和黄体基因e3(yellow⁃e3)相对表达量的检测;检测各组蜂王浆产量、质量及水溶性蛋白和氨基酸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3种蜂花粉粗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均为油菜花粉>土连翘花粉>鬼针草花粉,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3种蜂花粉单一氨基酸(组氨酸除外)含量也表现为油菜花粉>土连翘花粉>鬼针草花粉,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9日龄工蜂头部,mrjp1、mrjp2、mrjp3、mrjp4、mrjp5和mrjp7相对高表达,mrjp6、mrjp8和mrjp9相对低表达,油菜花粉组、土连翘花粉组和对照组mrjp1、mrjp2、mrjp3、mrjp4、mrjp5和mrjp7的相对表达量之和分别占mrjps总相对表达量的99.94%、99.94%和98.60%。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油菜花粉和土连翘花粉显著提高了mrjp1、mrjp2、mrjp3、mrjp4、mrjp5、mrjp7和yellow⁃e3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油菜花粉组上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土连翘花粉组(P<0.05);饲喂油菜花粉和土连翘花粉显著降低了mrjp6、mrjp8、mrjp9的相对表达量(P<0.05)。油菜花粉组蜂王浆产量最高,其次为土连翘花粉组,对照组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油菜花粉组和土连翘花粉组蜂王浆的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组蜜蜂所产蜂王浆水溶性蛋白和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综上所述,不同粗蛋白质含量的蜂花粉对西方蜜蜂mrjps基因的表达及蜂王浆产量的影响不同,对蜂王浆质量和组成的影响不大。3组蜂群相比,采食油菜花粉组具有营养功能的mrj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蜂王浆产量最高。由此可见,对于西方蜜蜂繁育或蜂王浆生产,油菜花粉可作为一种优质的营养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蜂花粉 王浆主要蛋白基因 粗蛋白质 氨基酸
下载PDF
我国蜂蜜生产现状及国内外市场形势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荀利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74-3184,共11页
【目的】调查我国蜂蜜生产现状及国内外市场蜂蜜国内外市场形势,为我国蜂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依据FAO、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相关蜂群和蜂蜜统计数据,整理分析了1978—2019年我国蜂群数量、蜂蜜产量和产区、蜂蜜进出口贸易... 【目的】调查我国蜂蜜生产现状及国内外市场蜂蜜国内外市场形势,为我国蜂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依据FAO、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相关蜂群和蜂蜜统计数据,整理分析了1978—2019年我国蜂群数量、蜂蜜产量和产区、蜂蜜进出口贸易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掌握我国蜂蜜生产现状及进出口贸易等情况,并分析存在问题。【结果】1978—2019年我国蜂群数量、蜂蜜产量和蜂蜜平均每群产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5%、4.44%和2.54%。我国蜂蜜产量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中,浙江、河南和四川的蜂蜜产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这3个省份蜂蜜产量占全国蜂蜜产量的40.72%。1978—2019年,我国蜂蜜出口量及其占全球蜂蜜出口量比例波动较大,蜂蜜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国际竞争力逐渐降低,且出口市场太过依赖于欧盟和日本,其他国际市场有待开发。我国蜂蜜进口量在我国蜂蜜消费中所占比例较低,人均蜂蜜表观消费量相对较低,基本维持在240 g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蜂产业还存在以下问题行业不受重视,从业人员少且生产落后,蜜粉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养蜂生产形式单一;蜂蜜生产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蜂蜜品质低;蜂蜜国内外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国际竞争力较低。【建议】呼吁政府加大对养蜂业的重视和建设力度,社会各界共同探索发展现代化养蜂的新模式;应加强蜂蜜市场监督力度,树立行业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蜂蜜产业良性发展;改变固有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机制,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变我国传统的养蜂观念,促进蜂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群数量 蜂蜜产量 进出口贸易 人均表观消费量 存在问题
下载PDF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精子质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荀利杰 李琼艳 +1 位作者 胡宗文 张学文 《蜜蜂杂志》 2015年第9期9-12,共4页
蜜蜂育种工作主要是选育优质高产蜂王,但近年来雄蜂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员和广大养蜂者的关注与重视,雄蜂的质量和处女王的质量同等重要。雄蜂的优劣主要通过雄蜂精子质量来判断,而雄蜂精液量、精液密度和精子的活力是当前衡量精... 蜜蜂育种工作主要是选育优质高产蜂王,但近年来雄蜂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员和广大养蜂者的关注与重视,雄蜂的质量和处女王的质量同等重要。雄蜂的优劣主要通过雄蜂精子质量来判断,而雄蜂精液量、精液密度和精子的活力是当前衡量精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对近年来关于雄蜂体型、性成熟度、外界环境、营养条件以及p H值和渗透压等因素对精子质量的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旨为蜜蜂育种工作者和蜜蜂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质量 体型 环境 营养 PH值
下载PDF
西方蜜蜂精子质量研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4
作者 荀利杰 李琼艳 +1 位作者 胡宗文 张学文 《蜜蜂杂志》 2016年第7期5-8,共4页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雄蜂对蜜蜂育种工作的重要性,关于雄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关于精子质量的研究成为雄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关于西方蜜蜂精子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雄蜂体型、外界环境、性成熟度、营养条件以及p H值和渗透...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雄蜂对蜜蜂育种工作的重要性,关于雄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关于精子质量的研究成为雄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关于西方蜜蜂精子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雄蜂体型、外界环境、性成熟度、营养条件以及p H值和渗透压等因素对精子的影响。这些研究虽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还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论述当前精子质量研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精子质量研究方法,期望能为今后精子质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精子质量 分子标记 基因芯片 转录组 蛋白质组 转基因
下载PDF
云南省主要果用桑葚的营养品质及理化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新球 杨文 +5 位作者 杨娟 杨晶 荀利杰 苗春辉 陆子东 王艳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81-187,共7页
研究云桑2号、云桑6号、云果桑2号等7种云南省种植的主要果用桑葚的营养品质及理化特性,以期为果桑种植品种的选择及桑葚类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测定桑葚的氨基酸组成、糖分含量、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酸碱度、水分... 研究云桑2号、云桑6号、云果桑2号等7种云南省种植的主要果用桑葚的营养品质及理化特性,以期为果桑种植品种的选择及桑葚类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测定桑葚的氨基酸组成、糖分含量、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酸碱度、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单果质量等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从桑葚中检测到15种游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3.78~7.18 mg/g;桑葚中的糖分主要以葡萄糖、果糖等形式存在,总量为3.31%~13.55%,7种桑葚中均未检测到蔗糖;7种果用桑葚中的总酸含量为1.04~3.17 mg/g,总多酚含量为28.13~57.65μg/g,总黄酮含量为0.94~12.03μg/g。总体而言,桑葚含有丰富的单糖、游离氨基酸、酚类、黄酮等营养成分,不同品种桑葚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理化性质有较大差异,其中云桑2号的营养成分含量、单果质量、口感评分在7种桑葚中整体最优秀。考虑到硬实度、口感、营养含量等,可以将红果1号、粤椹大十作为短途运输的桑葚种植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营养成分 总黄酮 总多酚 糖酸比
下载PDF
不同产丝量家蚕品系后部丝腺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利平 钟晓武 +4 位作者 聂红毅 王晨 荀利杰 赵萍 夏庆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8-474,共7页
家蚕幼虫后部丝腺是合成和分泌丝素蛋白的重要器官。为从蛋白质水平探究不同家蚕品系产丝量差异的原因,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选取3个产丝量有较大差异的家蚕品系Ndx、大造和21-872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 家蚕幼虫后部丝腺是合成和分泌丝素蛋白的重要器官。为从蛋白质水平探究不同家蚕品系产丝量差异的原因,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选取3个产丝量有较大差异的家蚕品系Ndx、大造和21-872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各品系5龄第5天幼虫后部丝腺表达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查找与丝蛋白合成相关的蛋白质。结果表明,茧丝突变品系Ndx后部丝腺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普通丝量品系大造和高丝量品系21-872有差异,差异表达蛋白种类主要为应激反应相关蛋白、能量相关蛋白、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和一些酶类,其中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和P2、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丝素轻链蛋白Fib-L以及丝素蛋白P25等在Ndx后部丝腺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2个品系。推测在茧丝突变品系Ndx的后部丝腺中,上述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不能正常吐丝结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茧丝突变品系 后部丝腺 差异蛋白 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原文传递
家蚕光泽小眼(varnished eye)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春 李琼艳 +4 位作者 荀利杰 胡文波 吕金风 刘茹凤 夏庆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6-1012,957,共7页
家蚕(Bombyx mori)光泽小眼(varnished eye,ve)突变体是家蚕突变品种中少数关于家蚕复眼形态异常的自然隐性突变品种之一,表现为成虫复眼小,表面富有光泽,有瘤状突起;小眼数量少且不规则。经典遗传学连锁图谱将ve基因定位在第... 家蚕(Bombyx mori)光泽小眼(varnished eye,ve)突变体是家蚕突变品种中少数关于家蚕复眼形态异常的自然隐性突变品种之一,表现为成虫复眼小,表面富有光泽,有瘤状突起;小眼数量少且不规则。经典遗传学连锁图谱将ve基因定位在第6连锁群32.2座位,但到目前为止,该突变性状的形成机理仍不清楚。文章以突变品种ve和对照品种Dz为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雄个体与轮回亲本ve雌个体回交产生的BC1代为材料进行ve基因的精细定位。通过对ve低密度连锁图谱分析发现,ve基因被定位在SNP3~SNP6之间,物理图谱距离大约为1.2 Mb。利用1563个BC1代个体构建ve高密度连锁图谱,最终将ve基因定位在SNP5~SNP61之间,物理图谱距离大约为221.8 kb。通过家蚕基因数据库对ve最终定位区域内进行预测基因检索,发现有6个预测基因。对6个预测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测序,这些候选基因都有可能参与家蚕复眼形成,但在编码区没有发现ve特异的突变位点;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编号为BGIBMGA013642的候选基因在ve复眼形成过程中的表达量明显比正常对照Dz低,推测该基因为最佳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光泽小眼 SNP标记 精细定位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影响家蚕茧丝产量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琼艳 荀利杰 廖鹏飞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154-158,共5页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因其能吐丝结茧而被人类驯养。在蚕业生产中茧丝产量是饲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影响家蚕产丝量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同品种、不同饲养环境的家蚕茧丝分泌量存在差异但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影响家蚕丝腺发育和丝...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因其能吐丝结茧而被人类驯养。在蚕业生产中茧丝产量是饲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影响家蚕产丝量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同品种、不同饲养环境的家蚕茧丝分泌量存在差异但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影响家蚕丝腺发育和丝蛋白合成分泌的各种因素进行综述,包括丝腺细胞的分裂及细胞核复制、丝蛋白的种类及调控、激素、营养条件等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茧丝产量 丝腺 丝蛋白 激素
下载PDF
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存活及Vg和Sir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文菲 卢焕仙 +4 位作者 黄新球 荀利杰 余玉生 李亚辉 王艳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715-720,共6页
为探讨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存活及寿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4种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成年工蜂进行饲喂,分析各提取液对不同日龄成年工蜂的存活率、Vg和Sir2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荞麦蜜正丁醇提取液饲喂的成年工蜂存活率最高,35... 为探讨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存活及寿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4种荞麦蜜提取液对西方蜜蜂成年工蜂进行饲喂,分析各提取液对不同日龄成年工蜂的存活率、Vg和Sir2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荞麦蜜正丁醇提取液饲喂的成年工蜂存活率最高,35日龄时存活率为56.27%。取食3种荞麦蜜提取液(乙酸乙酯、正丁醇、乙腈)的成年工蜂存活率在10~25日龄期间相对较高,25日龄后存活率急剧下降。3种荞麦蜜提取液饲喂的成年工蜂Vg相对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7日龄达到峰值;Sir2相对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在成年工蜂10~25日龄采取荞麦蜜正丁醇提取液进行饲喂,可维持成工年蜂较高的存活率,有利于蜂群繁育。Vg相对表达量可能受到蜜蜂行为发育中保幼激素滴度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蜜提取液 西方蜜蜂 存活率 寿命基因
下载PDF
琥珀蚕丝腺转录因子基因AaSGF-1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组织表达分析
10
作者 李琼艳 陈安利 +4 位作者 荀利杰 刘增虎 廖鹏飞 杨伟克 董占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50,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丝腺转录因子基因AaSGF-1,分析其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并制备多克隆抗体,为探讨该基因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琥珀蚕丝腺中克隆AaSGF-1的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丝腺转录因子基因AaSGF-1,分析其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并制备多克隆抗体,为探讨该基因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琥珀蚕丝腺中克隆AaSGF-1的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检测AaSGF-1在琥珀蚕5龄第4天幼虫不同组织(头、中肠、脂肪体、丝腺、血液、表皮)中的表达模式;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中表达AaSGF-1,利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子,获得高效的抗体。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aSGF-1在琥珀蚕蚁蚕丝腺和表皮及4龄幼虫丝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了琥珀蚕AaSGF-1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MK889510.1),开放阅读框(ORF)序列长1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38.8 kD,理论等电点(pI)为8.74。qPCR检测结果显示AaSGF-1在琥珀蚕5龄幼虫丝腺组织尤其是后部丝腺中高量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免疫荧光结果表明AaSGF-1在蚁蚕及4龄幼虫的丝腺中表达。【结论】本研究原核表达了琥珀蚕AaSGF-1,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证实了AaSGF-1在琥珀蚕幼虫的丝腺中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琥珀蚕丝腺发育及丝蛋白合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蚕 丝腺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组织表达谱
下载PDF
定地饲养西方蜜蜂与混养蚁狮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娟 胡宗文 +2 位作者 黄新球 荀利杰 余玉生 《蜜蜂杂志》 2015年第7期6-8,共3页
为了提高定地饲养西方蜜蜂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爬行蜂的资源,我们在蚁狮的每个孔穴中投递1只体型完整的爬行蜂饲喂蚁狮,测定不同时间间隔下蚁狮孔穴的直径、捕食时间以及蚁狮对蜜蜂个体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间隔48 h投递蜜蜂蚁狮捕食耗... 为了提高定地饲养西方蜜蜂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爬行蜂的资源,我们在蚁狮的每个孔穴中投递1只体型完整的爬行蜂饲喂蚁狮,测定不同时间间隔下蚁狮孔穴的直径、捕食时间以及蚁狮对蜜蜂个体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间隔48 h投递蜜蜂蚁狮捕食耗费时间最短,为41.12 s;投递间隔时间对蚁狮孔穴的直径影响不大;间隔72 h投递蜜蜂,蚁狮消化率最高为61.49%。利用爬行蜂饲喂蚁狮,为降低养蜂成本,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地饲养 西方蜜蜂 蚊狮
下载PDF
两种树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12
作者 黄融 孟庆鑫 +5 位作者 吴晓漫 荀利杰 张俊丽 董霞 董坤 龚雪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6-1085,共10页
以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12年生(N组)和60年生(O组)树龄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两种树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真菌OTU和Alpha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差异... 以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12年生(N组)和60年生(O组)树龄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两种树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真菌OTU和Alpha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差异显著。在两种树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优势菌门(二者丰度之和>90%),但目、科水平上两组样品优势种群差异巨大,很多物种(真菌)只能分类到目水平,其中O组的煤炱目未分类科和N组银耳目未分类科占比最大。内生真菌功能预测得到11个生态共位群,未知(Unknown)占比最高,动物病原菌、植物病原菌、真菌寄生菌等与各种腐生菌组成了多功能的营养型,内生真菌中病原菌、寄生菌和腐生菌的丰度受树龄影响较大。综上所述,树龄大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内生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增多,并且优势真菌种类、丰度和功能也发生改变,因此,利用内生真菌时树龄因素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树龄 内生真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农村兼职饲养蜜蜂的前期准备
13
作者 黄新球 胡宗文 +2 位作者 张祖芸 荀利杰 王艳辉 《蜜蜂杂志》 2016年第10期4-8,共5页
农村具有自然环境好、野花多的特点,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农作物蜜粉源,非常适合蜜蜂的饲养。随着交通的便利、乡村旅游及各种农家乐的流行,农村家庭生产的蜂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价格也越来越高。在务农的同时兼职养蜂可作为家庭增收的有效... 农村具有自然环境好、野花多的特点,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农作物蜜粉源,非常适合蜜蜂的饲养。随着交通的便利、乡村旅游及各种农家乐的流行,农村家庭生产的蜂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价格也越来越高。在务农的同时兼职养蜂可作为家庭增收的有效可行途径。从蜜蜂品种的选择、饲养位置、基本养蜂工具、蜜蜂的来源、养蜂的基础知识5个方面来讲述饲养蜜蜂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打算进行蜜蜂饲养的人们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饲养 农民增收 经济动物
下载PDF
家蚕复眼突变系光泽眼(lu)和光泽小眼(ve)的复眼形态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琼艳 刘春 +4 位作者 荀利杰 李栋 党增强 吕金凤 夏庆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0-357,共8页
家蚕Bombyx mori复眼突变系光泽眼(lustrous,lu)及光泽小眼(varnished eye,ve)都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目前为止,其突变基因及突变机理还未知。为了了解其复眼突变性状内外部形态结构差异,本研究以家蚕正常品系大造Dazao(Dz)为对照... 家蚕Bombyx mori复眼突变系光泽眼(lustrous,lu)及光泽小眼(varnished eye,ve)都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目前为止,其突变基因及突变机理还未知。为了了解其复眼突变性状内外部形态结构差异,本研究以家蚕正常品系大造Dazao(Dz)为对照,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家蚕Dz,lu和ve的成虫复眼和幼虫单眼表面进行观察,并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3个品系复眼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突变体lu和ve的复眼表面形态除了典型的富有光泽外,复眼形状、大小和小眼形态、排列及数量上都与正常型明显不同。突变体lu和ve的角膜、晶锥、感杆束及色素细胞均发生了异常。lu和ve不仅是复眼表面形态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研究为lu和ve突变基因的克隆及突变机理的阐明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突变系 复眼 小眼 单眼 形态
原文传递
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的多样性
15
作者 黄融 吴晓漫 +5 位作者 荀利杰 孟庆鑫 田亚凯 董坤 龚雪阳 董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7-2004,共8页
【目的】探究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为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2和60年生树龄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其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结果... 【目的】探究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为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2和60年生树龄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其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结果】分类操作单元(OTU)和α多样性分析表明,2种树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丰富度和物种种类存在差异。在2种树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均检测出4个细菌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在2组样品中占比均达60%以上。60年生样品检测到的特有细菌属包括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小单孢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f_Micromonosporaceae)和甲基球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f_Methylopilaceae),优势细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甲基杆菌—原单胞菌属(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1174-901-12、羊膜杆菌属(Amnibacterium)和Kineosporia;12年生样品的优势细菌属为1174-901-12、鞘氨醇单胞菌属、甲烷氧化细菌属(Methylocella)、酸杆菌属(Terriglobus)和甲基杆菌—原单胞菌属。2组样品中部分内生细菌在门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呈显著差异(P<0.05,下同)。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内生细菌的基因功能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结论】腾冲红花油茶花梗含有丰富的内生细菌,树龄大的腾冲红花油茶花梗中内生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增多,且优势细菌种类和相对丰度也发生改变。挖掘和利用腾冲红花油茶功能菌株时需充分考虑树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树龄 内生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甲酸与双甲脒对意大利蜜蜂的时间-剂量-致死率分析
16
作者 苗春辉 杨娟 +2 位作者 黄新球 荀利杰 胡宗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38,共8页
为研究甲酸和双甲脒对意大利蜜蜂的致死规律,采用摄入法测定了两种杀螨剂对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的致死效应,并通过时间-剂量-致死率(TDM)模型进行了模拟,以探明两种药剂对蜜蜂的致死动态及时间-剂量效应,旨在为田间合理应用这两种药剂提... 为研究甲酸和双甲脒对意大利蜜蜂的致死规律,采用摄入法测定了两种杀螨剂对意大利蜜蜂成年工蜂的致死效应,并通过时间-剂量-致死率(TDM)模型进行了模拟,以探明两种药剂对蜜蜂的致死动态及时间-剂量效应,旨在为田间合理应用这两种药剂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通过Hosmer-Lemo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意大利蜜蜂对两种杀螨剂的敏感程度次序为双甲脒>甲酸;甲酸和双甲脒对意大利蜜蜂的致死率高峰分别出现在处理后60 h和42 h;在1和10μg/mL下,甲酸和双甲脒的LT50值分别为4.8、4.2 h和1.5、1.4 h,处理后66 h的LD50和LD90值分别为7.40×10^(−2)、2.99×10^(−2)和4.21×10^(-2)、2.60×10^(−2)μg/mL。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甲酸和双甲脒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具有较强的致死效应,采用时间-剂量-致死率模型模拟能很好地表征甲酸和双甲脒对蜜蜂的致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双甲脒 意大利蜜蜂 寄生螨 毒力 时间-剂量-致死率模型
下载PDF
miR-124在西方蜜蜂三种蜂型中的表达分析与功能推测
17
作者 荀利杰 张学文 王艳辉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8-575,共8页
【目的】miR-124与神经系统发育相关,在多细胞动物脑中特异表达。本研究拟验证miR-124是否在西方蜜蜂3种蜂型的脑中特异表达以及在3种蜂型当中表达差异与功能分析,为西方蜜蜂中miR-124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茎-环状引物反转录m... 【目的】miR-124与神经系统发育相关,在多细胞动物脑中特异表达。本研究拟验证miR-124是否在西方蜜蜂3种蜂型的脑中特异表达以及在3种蜂型当中表达差异与功能分析,为西方蜜蜂中miR-124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茎-环状引物反转录miRNA,定量PCR(称为stem-loop RT-qPCR检测法)检测miR-124在西方蜜蜂3种蜂型头部及其他部位表达情况;以邻位相连法构建miR-124系统进化树;利用BioEdit软件对miR-124成熟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查找miR-124在西方蜜蜂当中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miR-124在3种蜂型头部高量表达,其中工蜂最高,雄蜂次之,蜂王最低;miR-124在3种蜂型的其他部位微量表达,相对于3种蜂型头部几乎不表达;多物种中,miR-124同源性最低达到82.6%,最高达到100%;在西方蜜蜂中获得96个miR-124靶基因,45个靶基因获得基因注释,功能归类显示多个miR-124靶基因参与神经发育与调节。【结论】miR-124在3种蜂型头部特异表达,其中在工蜂头部表达最高,雄蜂次之,蜂王最低,而在三型蜂中,由于工蜂的脑最发达,雄蜂的次之,蜂王的最小,推测miR-124与西方蜜蜂3种蜂型的脑发育和调控3种蜂型分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4 神经发育 分子进化 同源性 GO分析 Pathway分析
原文传递
祥云坝区冬季访花昆虫调查及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宗文 张学文 +4 位作者 杨娟 王艳辉 黄新球 荀利杰 苗春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53-3359,共7页
为了揭示祥云坝区冬季的访花昆虫种类及生态位,于2015年12月—2016年1月进行野外观察访问显花植物油菜、芥蓝、蚕豆的昆虫。每隔一周记录一天中间隔30 min内的访花昆虫种类、头数、访问次数以及停留时间,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 为了揭示祥云坝区冬季的访花昆虫种类及生态位,于2015年12月—2016年1月进行野外观察访问显花植物油菜、芥蓝、蚕豆的昆虫。每隔一周记录一天中间隔30 min内的访花昆虫种类、头数、访问次数以及停留时间,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法对该坝区访花昆虫的组成及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该坝区访花昆虫分为膜翅目和双翅目两大类,中蜂、意蜂、家蝇、长尾管蚜蝇是优势授粉者;一天中昆虫的访问高峰期存在差异,在11:00—15:30内访花昆虫种类繁多;不同昆虫的停留时间存在差异(F2,862=13.43,P<0.01),家蝇最长(32.81±2.56 s),意蜂最短(9.91±0.40 s),昆虫停留在油菜上最长(16.50±0.82 s),蚕豆最短(10.31±1.14 s);冬季访花昆虫的生态位宽度也不一样,意蜂最高(Bi=0.8345,Ba=0.3074);种内的生态位重叠值大而种间较小,即中蜂与意蜂重叠值为0.8451,中蜂与家蝇为0.0928。上述结果表明,访花昆虫高峰期出现时间段不同能够减少对冬季有限食物资源取食的竞争。蜂类因在授粉上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而成为当地植物授粉的优势昆虫,但在生态位上有较高的重叠表明蜂类之间又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近年来在引入外来西方蜜蜂后中国蜜蜂土著种逐渐减少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祥云坝区 访花昆虫 生态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