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立体定向损毁中央中核、杏仁核治疗癌性顽痛 被引量:4
1
作者 荆国杰 杨魁元 +3 位作者 张学军 祝刚 姚晓腾 徐纲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4,147,共3页
【目的】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 ,对顽固癌痛进行有效治疗 ,并探讨癌性顽痛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安柯ASA 6 0 2型定向仪 ,对 46例癌痛患者分别采用CT直接定位 ,MR成像定位及脑室造影确定大脑原点等不同方法 ,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 【目的】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 ,对顽固癌痛进行有效治疗 ,并探讨癌性顽痛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安柯ASA 6 0 2型定向仪 ,对 46例癌痛患者分别采用CT直接定位 ,MR成像定位及脑室造影确定大脑原点等不同方法 ,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像 ,确定靶点位置并用射频对其进行损毁 ,并与 38例长期口服吗啡类止痛药物的同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46例不同晚期癌痛病人中 ,手术组术后疼痛控制 43例 ,疼痛缓解 3例 ;药物组疼痛控制 3例 ,缓解 35例 (χ2 =5 4 16 ,P <0 0 1)。【结论】立体定向丘脑中央中核、杏仁核损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推断靶点位置 ,对癌性顽痛止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脑立体定向损毁术 丘脑核损毁 治疗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CA3区HSP70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荆国杰 李雪松 陈建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6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海马CA3区HSP70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分子生物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假手术、单纯DBI和DBI后亚低温治疗4组,按Marmarou氏方法制作大鼠DBI模...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海马CA3区HSP70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分子生物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假手术、单纯DBI和DBI后亚低温治疗4组,按Marmarou氏方法制作大鼠DBI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流式细胞仪(FCM),观察各组动物脑海马CA3区HSP70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DBI后海马CA3区HSP70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亚低温治疗后,大鼠脑海马CA3区HSP70表达水平较单纯DBI组显著增高(P<0.01),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HSP70表达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弥漫性脑损伤 HSP70 细胞凋亡
下载PDF
CT直接定位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癌痛
3
作者 荆国杰 杨魁元 +3 位作者 张学军 祝刚 姚晓腾 钟兰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4期97-,共1页
目的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与 CT相结合,通过 CT扫描图像上直接定位对丘脑中央中核损毁的方法,对顽固性癌痛进行治疗,并探讨顽固性癌痛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像,立体定位,应用射频电凝对其靶点进行损毁。结果 35... 目的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与 CT相结合,通过 CT扫描图像上直接定位对丘脑中央中核损毁的方法,对顽固性癌痛进行治疗,并探讨顽固性癌痛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像,立体定位,应用射频电凝对其靶点进行损毁。结果 35例晚期不同癌痛病人,术后效果获得控制 33例,缓解 2例。结论 CT扫描直接定位行靶点损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图像较清晰,易于推断靶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
下载PDF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迟发性血肿 被引量:1
4
作者 荆国杰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55-55,共1页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迟发性血肿,临床比较少见.我院近5年共收治此类患者20例,占同期1 400例头部外伤患者的1.4%,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外伤性颅内血肿 外科手术 术后并发症 术后迟发性血肿
原文传递
CT定位锥颅穿刺抽吸治疗脑脓肿的体会
5
作者 荆国杰 杨魁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8期536-536,共1页
CT定位锥颅穿刺抽吸治疗脑脓肿的体会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荆国杰,杨魁元脑脓肿早期的准确诊断及治疗较困难,自应用CT后,脑脓肿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近年来我们采用CT定位锥颅穿刺抽吸治疗脑脓肿收到了良... CT定位锥颅穿刺抽吸治疗脑脓肿的体会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荆国杰,杨魁元脑脓肿早期的准确诊断及治疗较困难,自应用CT后,脑脓肿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近年来我们采用CT定位锥颅穿刺抽吸治疗脑脓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CT 锥颅穿刺 抽吸
下载PDF
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脓肿20例
6
作者 荆国杰 杨魁元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如何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治疗的准确度,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对20例脑脓肿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刺穿刺抽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已发生脑疝,术后又发生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采用CT定位... 目的:如何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治疗的准确度,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对20例脑脓肿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刺穿刺抽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已发生脑疝,术后又发生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穿抽吸治疗脑脓肿,具有定位准确,穿刺安全,并可置入引流管,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直径较小的脑脓肿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位 立体定向 治疗 脑脓肿
下载PDF
成人外伤性脑梗塞58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荆国杰 徐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断、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58例成人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根据病情,发病时间,梗塞部位,原发脑损伤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单纯非手术治疗22例,经开颅外伤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20例,... 目的:分析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断、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58例成人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根据病情,发病时间,梗塞部位,原发脑损伤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单纯非手术治疗22例,经开颅外伤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20例,颞肌贴敷术6例,介入溶栓治疗10例。结果:58例患者按GOS结果分级,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5例,中残25例,良好23例。结论:随着MR及CT的普及,成人外伤性脑梗塞并不少见,其发病机理主要由于血管机械性损伤,脑血管痉挛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所致。治疗时可根据病情、发病时间、梗塞部位、原发脑损伤情况,分别采用保守、手术、血管内溶栓等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成人 脑梗塞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骨缺损修补术2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炳湖 荆国杰 杨魁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材料的选择及手术方式、时机、手术技巧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促进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改善手术技巧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总结 2 0 8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材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材料的选择及手术方式、时机、手术技巧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促进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改善手术技巧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总结 2 0 8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材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的经验。结果 :采用种植性仿生颅骨修补 130例 ,有机玻璃修补 5 0例 ,钛合金片修补 15例 ,自体颅骨修补 13例。出现近期并发症的 2 6例中头皮下积液 15例 ,硬膜外血肿 6例 ,硬膜下血肿 1例 ,头皮部分坏死颅骨外露 2例 ,感染 2例。远期并发症 14例中癫痫 6例 ,骨板塌陷 5例 ,骨板松动 3例。结论 :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及时机 ,术中精细操作、提高手术技巧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外科手术 修补术 临床分析 手术方式
下载PDF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曾春生 荆国杰 +1 位作者 姚晓腾 林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9期106-107,共2页
目的:研究有创颅内压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2例经手术治疗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例。观察组在手术过程当中使用颅内压监测传感器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变化... 目的:研究有创颅内压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2例经手术治疗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例。观察组在手术过程当中使用颅内压监测传感器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治疗效果的评分为(9±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分,住院时间14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可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颅内压监测 特重型颅脑损伤 应用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毅毅 马宝新 +2 位作者 郑定柯 荆国杰 姚晓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以76例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n=37)及引流组(n=39),开颅组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引流组治疗... 目的分析探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以76例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n=37)及引流组(n=39),开颅组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引流组治疗采用钻孔经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开颅组病人的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引流组(P<0.05)。开颅组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Barthel生活指数明显优于引流组(P<0.05)。开颅组术后30 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术后1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引流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的脑出血,可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远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核区 入路 经外侧裂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大脑功能区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王安 荆国杰 +2 位作者 蔡淑宜 姚晓腾 林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2例大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例资料,均实施显微外科切除术,其中19例病人采取体表投影定位肿瘤、设计切口,3例病人采用神经导航辅助设计切口;9例采用术中B超辅助定位肿瘤...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2例大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例资料,均实施显微外科切除术,其中19例病人采取体表投影定位肿瘤、设计切口,3例病人采用神经导航辅助设计切口;9例采用术中B超辅助定位肿瘤边界及判断残余肿瘤。结果功能区胶质瘤全切除19例(86.4%),次全切除3例(13.6%)。术前合并颅高压征象者在术后均得到缓解。3例术前失语,术后逐渐改善2例;15例术前肢体偏瘫的病人均在术后1~3个月内逐渐好转。无手术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在切除大脑功能区胶质瘤时娴熟使用显微外科技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全切除率高,有条件时术中应更多辅助神经导航和B超等定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功能区 大脑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干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毅毅 荆国杰 +2 位作者 姚晓腾 景英朝 谢乙团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3300-330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经过确诊的15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存在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变化的88例患者进行格拉斯哥GCS评分,分型后确定三类患者,分别按每类患者情...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经过确诊的15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存在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变化的88例患者进行格拉斯哥GCS评分,分型后确定三类患者,分别按每类患者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方式进行相应治疗。比较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于伤后不同时间的T3和FT3水平以及患者死亡率、致残率以及GOS评分情况。结果以整体水平而言,治疗组和对照组T3和FT3呈现上升恢复趋势。治疗组恢复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3和FT3于7 d和14 d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在GOS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因急性颅脑损伤而致甲状腺素水平发生下降的患者,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实施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县级医院均可进行。因此,该疗法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甲状腺激素 变化 临床干预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王安 荆国杰 +5 位作者 姚晓腾 李毅毅 景英朝 刘克君 吕一帆 赵冬青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509-510,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下早期亚低温治疗在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SDAI)病人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3例SDAI病人随机分为2组,常温组(20例)入院后床边行锥颅脑室外置管颅内压监测,予气管切开、脱水、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早期亚...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下早期亚低温治疗在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SDAI)病人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3例SDAI病人随机分为2组,常温组(20例)入院后床边行锥颅脑室外置管颅内压监测,予气管切开、脱水、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早期亚低温组(23例)入院后6h内行亚低温治疗,持续3~7d,其余治疗同常温组。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并作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均得到较好的颅内压监测,常温组平均颅内压〉20mmHg17例,大多数病人需较长时间使用脱水药物治疗;早期亚低温组平均颅内压〉20mmHg4例,经短时间使用脱水药后即降低。与常温组比较,早期亚低温组的病死率明显降低(x2=4.083,P=0.0433),恢复良好率明显提高(旷=4.098,P=0.0429)。结论在持续颅内压监测下早期实施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提高SDAI病人的生存率,改善其预后,是一种较理想的SDAI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内压监测 低温 人工
下载PDF
外科治疗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18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炳湖 荆国杰 +2 位作者 李雪松 罗洪海 黄家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665-1666,共2页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对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对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鞘进行减压。3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减压。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8例,其中显效8例,占44.4%;有效7例,占38.9%;无效3例,占16.7%。结论: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外科治疗的疗效与视神经损伤程度和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外伤后早期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结合术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骨折 基底 视神经损伤 治疗
下载PDF
微侵袭神经内镜辅助单鼻孔经蝶垂体瘤手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炳湖 罗洪海 +1 位作者 荆国杰 黄月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单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7月~2005年8月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23例垂体瘤。结果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19例,近全切4例,术后21例内分...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单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7月~2005年8月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23例垂体瘤。结果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19例,近全切4例,术后21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0例视力好转,4例病人出现暂时性尿崩,2例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均于1~2周后恢复。23例病人随访3~16个月,未见复发,无传统唇下入路常见的唇部麻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能达到微创的目的,能更好显示鞍上和鞍旁的肿瘤,神经内镜能清晰显示手术显微镜不能看清的部位,而手术显微镜能提供三维视野,在经鼻入路过程及切除鞍区肿瘤的主体等方面具有其优势,二者结合能更安全更完全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辅助 显微手术 单鼻孔经蝶 垂体腺瘤
下载PDF
无创颅内压监护在迟发创伤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雪松 郑秀先 +4 位作者 李琦 李群香 祝刚 杨炳湖 荆国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护在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DTIH)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对86例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颅内压(ICP)进行动态监护,评价NICP监护在发现DTIH中的作用。结果86例TBI患者经CT证...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护在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DTIH)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对86例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颅内压(ICP)进行动态监护,评价NICP监护在发现DTIH中的作用。结果86例TBI患者经CT证实有17例为DTIH,其中15例需手术治疗,发现时间为伤后6~74h,平均19.6h。监测结果显示迟发血肿侧ICP较对侧明显增高[(380±62)mmHg:(254±56)mmHg,P<0.01],而且明显高于69例伤后24h无DTIH患者的平均ICP[(380±62mmHg:(242±65)mmHg,P<0.01]。16例监测到ICP增高与CT检查结果吻合(94.1%)。结论NICP监护是一种简单、无创、有效的TBI监护技术,对早期诊断DTIH可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迟发颅内血肿 无创颅内压监测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毅毅 荆国杰 +1 位作者 祝刚 姚晓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7,共4页
目的评估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在无癫痫病史的恶性胶质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前进行了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另一组未进行治疗。选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作为抗癫痫药。应用Logistic回归模... 目的评估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在无癫痫病史的恶性胶质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前进行了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另一组未进行治疗。选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作为抗癫痫药。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组的优势比(OR)。自变量包括治疗方法、性别、年龄和肿瘤位置。观测指标为术后6个月内是否有癫痫发作。结果虽然给予左乙拉西坦后癫痫发作风险的回归系数略降低,但左乙拉西坦预防用药不是癫痫发作与否的显著预测因子,而患者年龄却是其显著预测因子———年轻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癫痫的风险更高。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无明确效果,不应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胶质瘤 抗癫痫药 手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与预后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姚晓腾 荆国杰 +5 位作者 谢乙团 李毅毅 陈佳 景英朝 曾春生 林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1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PC、D-dimer、FIB的变化及与亚低温治疗预后的关系,并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准入指标。方法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治疗组,2组患者除低温相关干预措施不同外,其余治...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PC、D-dimer、FIB的变化及与亚低温治疗预后的关系,并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准入指标。方法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治疗组,2组患者除低温相关干预措施不同外,其余治疗方案均相同。治疗时观察分析各患者BPC、D-dimer、FIB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FIB在伤后6 h内,D-dimer在伤后12 h内均出现异常增高,两者在亚低温治疗患者上升程度均较常温组低,随后出现下降趋势。亚低温组无需血小板治疗者的疗效较需输注血小板治疗者好(P=0.000)。结论在颅脑损伤后6 h内开始实施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曾发BPC<50×109/L患者,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凝血功能 血小板 准入指标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才 姚晓腾 +2 位作者 李王安 荆国杰 曾春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6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0月30日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医院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5... 目的观察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0月30日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医院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统计所有入组患者检查及检验开具时间、检查检验完成时间、相关科室会诊时间、到院时间、送手术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5 d及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析观察组阶段开展急诊绿色通道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检查及检验开具时间、检查检验完成时间、相关科室会诊时间、到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送达手术室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受伤到手术开始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GC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5 d、术后2周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通过开展急诊绿色通道可缩短救治时间,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早期认知干预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王安 姚晓腾 +1 位作者 吕一帆 荆国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干预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5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认知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测。2组均给...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干预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5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认知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测。2组均给予神经外科专科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认知康复组同时进行针对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由同一位神经科医师采用LOTCA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认知康复组定向、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及注意与集中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干预可明显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