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行政法检察司法解释的法理思考
1
作者 荣晓红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90,共9页
行政法司法解释在我国行政检察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行政法检察司法解释具有哪些重要特点,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在行政检察工作中应坚持什么样的解释目标和基本原则,应采取哪些解释方法,对这些... 行政法司法解释在我国行政检察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行政法检察司法解释具有哪些重要特点,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在行政检察工作中应坚持什么样的解释目标和基本原则,应采取哪些解释方法,对这些问题必须从法理上进行正确回答。只有凝聚共识,才能有力有效地保证行政法司法解释在行政检察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支撑和保证行政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检察司法解释 重要特点 结构 解释目标和基本原则 解释方法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从民事再审程序两个理论问题谈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3
2
作者 荣晓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8,共6页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当事人举证时限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至此,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需要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程序 重构 对立统一关系 举证时限制度 审判监督权 时限问题 提起主体 再审诉权 当事人 检察院 学术界 申诉权 法院 权力
下载PDF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被引量:8
3
作者 荣晓红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3期42-46,共5页
民事执行权是对生效民事裁判强制执行的一种国家权力,它包括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民事执行权应当在彻底分权的基础上接受检察机关的专门监督,以充分有效保护执行当事人、第三人、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执行秩序,保证民事裁判顺... 民事执行权是对生效民事裁判强制执行的一种国家权力,它包括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民事执行权应当在彻底分权的基础上接受检察机关的专门监督,以充分有效保护执行当事人、第三人、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执行秩序,保证民事裁判顺利执行,遏制“执行难”、杜绝“执行乱”。我们应当针对我国民事裁判执行中的现实问题和民事执行监督中的不足,科学确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监督 民事执行 制度
下载PDF
论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及其与刑法司法解释方法的相互促进 被引量:4
4
作者 荣晓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
在刑法司法解释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解释立场,充分发挥社会学解释资料对刑法解释方法的完善作用;同时,科学适用各种解释方法,做到解释立场和解释方法相互促进,从而切实保证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办件得以高质量地完成。
关键词 刑法司法解释 解释立场 解释方法
下载PDF
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论纲 被引量:6
5
作者 荣晓红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8,共8页
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有其自己的理论体系,与刑法司法解释学相关范畴相区别,在现代刑法司法解释具体实践中不断得以发展。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理论包括本体论、关系论和发展论三大部分。在掌握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自身理论体系、厘清... 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有其自己的理论体系,与刑法司法解释学相关范畴相区别,在现代刑法司法解释具体实践中不断得以发展。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理论包括本体论、关系论和发展论三大部分。在掌握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自身理论体系、厘清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与刑法司法解释学相关范畴的不同、立足于我国现代刑法司法解释实践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论析并驾驭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发展大势,增强做好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工作的自觉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司法解释方法 本体论 关系论 发展论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检察权的合理配置 被引量:3
6
作者 荣晓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3,共7页
民事检察权作为检察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身也是属于法律监督权,它包括对法院生效民事裁判检查督促的救济权和就民事公益诉讼提请法院处分的追诉权。我国民事检察权的配置要体现民事检察权性质的要求、体现民事检察权内容和运行机理、... 民事检察权作为检察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身也是属于法律监督权,它包括对法院生效民事裁判检查督促的救济权和就民事公益诉讼提请法院处分的追诉权。我国民事检察权的配置要体现民事检察权性质的要求、体现民事检察权内容和运行机理、遵循正确的配置原则,在上下级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之间和每级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各内设民事检察机构之间,科学、合理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检察权 配置
下载PDF
论无被害人犯罪及其刑事政策 被引量:2
7
作者 荣晓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97,共4页
无被害人犯罪是相对于有被害人犯罪而言的一种犯罪。无被害人犯罪应区分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在刑法学中,无被害人犯罪的内涵要素是违背伦理道德但法益侵害不明显;在犯罪学中,无被害人犯罪的内涵要素是违背伦理但... 无被害人犯罪是相对于有被害人犯罪而言的一种犯罪。无被害人犯罪应区分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在刑法学中,无被害人犯罪的内涵要素是违背伦理道德但法益侵害不明显;在犯罪学中,无被害人犯罪的内涵要素是违背伦理但社会危害性小。我们应当在对国外无被害人犯罪刑事政策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科学建构我国无被害人犯罪刑事政策,以保证有效遏制、减少无被害人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被害人犯罪 刑法学 犯罪学 刑事政策
下载PDF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及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荣晓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9-34,共6页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可行性。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过程中的法律地位是程序原告和法律监督者。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不适用反诉、调解,不承担败诉后的诉讼费用。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管辖、...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可行性。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过程中的法律地位是程序原告和法律监督者。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不适用反诉、调解,不承担败诉后的诉讼费用。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管辖、举证责任、审前准备、一审、上诉、执行、再审之诉与抗诉程序中的具体规则,应当明确规定和科学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可行性
下载PDF
对我国检察机关刑事实体类案例指导、以案释法、文书说理制度的思考——兼议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3
9
作者 荣晓红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9-114,共6页
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相继修订和充实了案例指导制度、以案释法制度和文书说理制度,但它们不是作为我国司法解释制度的辅助、配套制度而设置或运作的,而是案例指导制度作为与司法解释制度并列的法律适用制度进行设置,以案释法制度、文书... 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相继修订和充实了案例指导制度、以案释法制度和文书说理制度,但它们不是作为我国司法解释制度的辅助、配套制度而设置或运作的,而是案例指导制度作为与司法解释制度并列的法律适用制度进行设置,以案释法制度、文书说理制度作为法治宣传、素质教育制度来运作,这是不准确的。就这三种制度中的刑事实体部分而言,应该将这三种制度与我国刑事检察官办案指导、交流制度一起,共同作为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制度的辅助制度、配套制度来构置,促使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制度全面、协调、健康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完善 刑法司法解释 案例指导 以案释法 文书说理 办案指导 交流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诉讼结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荣晓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8-55,共8页
我国民事诉讼结构理论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要正确认识。民事诉讼社会性的增强、民事诉讼模式论研究的启示和我国民事司法环境现状存在的缺陷都表明,我国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的诉讼结构,应当是以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 我国民事诉讼结构理论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要正确认识。民事诉讼社会性的增强、民事诉讼模式论研究的启示和我国民事司法环境现状存在的缺陷都表明,我国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的诉讼结构,应当是以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作互动为基础、以检察院专门监督为保障的放射状诉讼结构。这种诉讼结构为我们正确认识我国民事诉讼基本法律关系,推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和我国民事检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状诉讼结构 民事诉讼 协作互动 专门监督
下载PDF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构想 被引量:5
11
作者 荣晓红 《时代法学》 2004年第4期59-64,共6页
虽然我国修订刑法规定了七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但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专门立法的发展和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环境的变化 ,这种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力度显得不足 ,需要进一步完善 :即完善修订刑法现有规定 ,增设新罪。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刑法保护 立法完善
下载PDF
浅论犯罪性的变化性与犯罪化的阶段性——兼谈我国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刑事政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荣晓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8-54,共7页
我国目前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屡禁不止、多发易发、数额巨大,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司法机关处理有明显轻缓化表现,这些情况促使人们对行为的犯罪性和犯罪化问题进行深入而又现实的思考,从而揭示出犯罪性具有变化性、犯罪化具有阶段性这一相对... 我国目前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屡禁不止、多发易发、数额巨大,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司法机关处理有明显轻缓化表现,这些情况促使人们对行为的犯罪性和犯罪化问题进行深入而又现实的思考,从而揭示出犯罪性具有变化性、犯罪化具有阶段性这一相对应的刑事政策学命题,为我们预防和遏制自然人一般受贿罪提供积极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性 犯罪化 自然人一般受贿罪 变化性 阶段性
下载PDF
论我国检察建议刚性建设 被引量:4
13
作者 荣晓红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6-24,共9页
我国现阶段检察建议刚性建设主要存在对检察建议监督手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制发、轻效果,实体刚性建设亟待加强三方面的问题。国家强制力保障不足,被监督事项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占位不高,监督手段的独立性有限是检察建议刚性不... 我国现阶段检察建议刚性建设主要存在对检察建议监督手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制发、轻效果,实体刚性建设亟待加强三方面的问题。国家强制力保障不足,被监督事项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占位不高,监督手段的独立性有限是检察建议刚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检察建议刚性建设要进行顶层设计,规定根据不同的监督需要,灵活适用不同的检察建议,做到实体要搞准、程序要完备,从各方面切实加强我国检察建议刚性建设,全面充实完善我国检察监督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建议 检察监督 检察建议刚性建设
下载PDF
论犯罪的情境化特征及情境犯罪刑事政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荣晓红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以犯罪的客观环境与主体素质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为视角分析研究犯罪,我们会发现,实际生活中的犯罪都是情境犯罪,换言之,犯罪都具有情境化特征。研究犯罪情境化特征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情境犯罪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传统的... 以犯罪的客观环境与主体素质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为视角分析研究犯罪,我们会发现,实际生活中的犯罪都是情境犯罪,换言之,犯罪都具有情境化特征。研究犯罪情境化特征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情境犯罪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情境预防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应进一步拓展情境预防理论的内容,使它适用于各类犯罪,实现对所有犯罪的有效预防和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化特征 情境预防 刑事政策
下载PDF
论单位犯罪及其刑事政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荣晓红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25,共12页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单位犯罪大量存在,危害严重。单位犯罪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也存在于其他领域;其所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是单位利益和社会利益严重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远比自然人单个犯罪要大得多。我...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单位犯罪大量存在,危害严重。单位犯罪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也存在于其他领域;其所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是单位利益和社会利益严重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远比自然人单个犯罪要大得多。我国应全面设计《单位犯罪处罚法》,科学、有效地实行"双罚制",采取有针对性的刑事政策,实现对单位犯罪的有效整治和主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社会利益 刑事政策
下载PDF
论建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程序的基本要求 被引量:3
16
作者 荣晓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20,共4页
建构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仅应从证据制度本身的完善来论及,更应将它放在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完善、民事诉讼结构理论和民事诉权理论中去理解和把握。基于此,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程序上应当这样建立:依当事人申请排除... 建构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仅应从证据制度本身的完善来论及,更应将它放在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完善、民事诉讼结构理论和民事诉权理论中去理解和把握。基于此,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程序上应当这样建立:依当事人申请排除为主、法官依职权排除为辅;合法性发生争议时的证明责任,应由对证据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的当事人或法院负担;排除的时间应坚持在审前准备程序阶段和庭审阶段为主,以二审和再审阶段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非法证据排除 程序
下载PDF
对我国职务犯罪刑事政策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荣晓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0-68,共9页
面对我国目前职务犯罪多发易发严峻形势,我国职务犯罪刑事政策的定位应跳出犯罪后被动反应的消极思维定式。我们应当立足于我国现阶段职务犯罪现状,以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刑事政策为统领,以积极、开放的思维方式构建我国职务犯罪刑事政... 面对我国目前职务犯罪多发易发严峻形势,我国职务犯罪刑事政策的定位应跳出犯罪后被动反应的消极思维定式。我们应当立足于我国现阶段职务犯罪现状,以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刑事政策为统领,以积极、开放的思维方式构建我国职务犯罪刑事政策体系,着眼于主动遏制、有效遏制,着力于科学惩治,有效预防,专群结合,协同推进,以事后惩罚推动事前预防,以事前预防遏制、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实现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抑制潜在犯罪人和不稳定分子再次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遏制 刑事政策 职务犯罪 惩罚 预防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检察政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荣晓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1期123-130,共8页
我国民事检察政策对于引导和推动我国民事检察事业纵深发展,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民诉法的不断修改和最高检察机关相关规定的陆续出台,隐含其间的我国民事检察政策日益... 我国民事检察政策对于引导和推动我国民事检察事业纵深发展,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民诉法的不断修改和最高检察机关相关规定的陆续出台,隐含其间的我国民事检察政策日益丰富起来。我们要以我国民事检察政策基础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民事检察政策发展状况、具体形式,分析我国当前民事检察政策的不足,提出如何推动我国民事检察政策进一步发展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政策 基础理论 发展状况 具体形式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荣晓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8-53,共6页
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理论研究争鸣不绝,其原因是绝大部分论者都以民事诉讼结构立论,没有从民事诉讼模式本来面目展开论证。我们应当从民事诉讼的本质属性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揭示民事诉讼模式是贯穿于民事诉讼各阶段、促使民... 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理论研究争鸣不绝,其原因是绝大部分论者都以民事诉讼结构立论,没有从民事诉讼模式本来面目展开论证。我们应当从民事诉讼的本质属性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揭示民事诉讼模式是贯穿于民事诉讼各阶段、促使民事诉讼产生、发展、变化的理论概括和思想指导,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益、自由与秩序、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科学架构我国民事诉讼模式,以当事人主义为主,以职权主义为辅,正确引导我国民事司法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当事人主义为主 以职权主义为辅 民事诉讼模式理论 民事司法体制改革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以我国刑事诉讼构造为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荣晓红 《时代法学》 2014年第5期66-74,共9页
以刑事诉讼构造为视角开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要从刑事诉讼构造理论研究中汲取丰富营养,科学构建我国刑事诉讼构造,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
关键词 刑事诉讼构造 刑事诉讼制度 完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