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养殖密度大口黑鲈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莫介化 李春枝 +6 位作者 王晓斌 卢伟华 郑建波 罗健民 蔡奕琪 冯秋宇 陈世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4,共7页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不同放养密度的生长规律,本研究选取规格一致[平均体长(6.70±0.64)cm,平均体质量(4.38±1.40)g]的大口黑鲈幼鱼分别按80 ind/m^(3)(D1组)、96 ind/m^(3)(D2组)...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不同放养密度的生长规律,本研究选取规格一致[平均体长(6.70±0.64)cm,平均体质量(4.38±1.40)g]的大口黑鲈幼鱼分别按80 ind/m^(3)(D1组)、96 ind/m^(3)(D2组)、112 ind/m^(3)(D3组)、128 ind/m^(3)(D4组)放养密度饲养在16个2.5m^(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桶中,每个密度组设4个平行,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投喂不同口径的大口黑鲈专用配合饲料,实验时间为160 d。结果显示:4组大口黑鲈终末体长和体质量生长指标均较为接近,无显著差异;平均成活率82.50%~85.63%,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平均饵料系数(FCR)是1.5,最高是D4组1.74,最低是D1组1.34,各密度组FCR随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D1组与D3组、D1组与D4组和D2与D4组差异显著,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4组大口黑鲈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无显著性差异;体长(L)与日龄(t)均呈线性关系,可用一次线性函数拟合(L=aLt+b,a=0.1072~0.1124,b=6.6327~7.1078);体质量(m)与日龄(t)均呈指数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拟合(m=beat,a=0.0252~0.0262,b=5.8694~6.6584);体质量与体长均呈幂函数相关,可用幂函数拟合(m=aL^(b),a=0.0083~0.0094,b=3.2083~3.2502),方程b值接近3,结果表明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生长属于等速生长模型,其生长规律与侧扁型鱼类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密度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黄唇鱼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2
作者 李敏 叶毅飞 +10 位作者 李永福 谢海燕 李鸿超 李春枝 李希国 李本旺 陈灼均 莫介化 卢伟华 朱燕秋 张险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2023年入夏以来,东莞市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自然保护区救护基地出现黄唇鱼发病和死亡病例,症状主要为食欲下降,体表发红、充血,眼球突出,角膜白浊溃烂,吻部溃烂;解剖后发现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肿大呈褐色。为确定其病因,针对性制... 2023年入夏以来,东莞市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自然保护区救护基地出现黄唇鱼发病和死亡病例,症状主要为食欲下降,体表发红、充血,眼球突出,角膜白浊溃烂,吻部溃烂;解剖后发现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肿大呈褐色。为确定其病因,针对性制定防治措施,采集死亡病鱼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肠、鳃丝等组织样品。从病死鱼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菌株,命名为DG230920,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综合分析,鉴定该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鳃均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肠出血、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脾淋巴细胞稀疏、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管变性坏死,鳃见鳃丝脱落、出血。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为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仅≤0.25 mg·mL^(-1);其次是厄他培南,最低抑菌质量浓度≤0.5 mg·mL^(-1)。结果表明,黄唇鱼发病原因可能是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分离菌株遗传序列稳定,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均为敏感。研究提示,应加强黄唇鱼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防治,选用敏感药物科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唇鱼 迟缓爱德华氏菌 细菌分离鉴定 病理组织切片 药物敏感分析
下载PDF
虎门口邻近水域鱼类群落组成与历史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邦杰 莫介化 +4 位作者 麦家柏 李敏 黄林波 麦国庆 陈浩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8,共9页
分别于1982-1983年和2009-2010年对虎门口邻近水域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1982-1983年共采集鱼类161种,隶属2纲18目53科113属,其中河口—近岸鱼类130种,淡水鱼类31种,鲈形目、鲱形目成为该水域的优势种群。2009-2010年共采集鱼类93种,... 分别于1982-1983年和2009-2010年对虎门口邻近水域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1982-1983年共采集鱼类161种,隶属2纲18目53科113属,其中河口—近岸鱼类130种,淡水鱼类31种,鲈形目、鲱形目成为该水域的优势种群。2009-2010年共采集鱼类93种,有2目9科36属68种鱼类没采集到。其中:种类数河口—近岸鱼类减少58种,淡水鱼类减少13种;狮子洋鱼类从84种减为46种,虎门水道鱼类从122种减为69种,内伶仃洋北湾鱼类从84种减为54种。鲚(Coilia sp.)、(Clupanodon sp.)、鲥(Macrura sp.)、梅童鱼(Collichthys sp.)等小渔汛消失,多种珍稀名贵鱼类处极度濒危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种类组成 群落特征 虎门口邻近水域
下载PDF
线纹尖塘鳢池塘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本旺 张邦杰 +6 位作者 陆昌胜 莫介化 李春枝 黄林波 张瑞瑜 黄永强 梁仁杰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36,共4页
线纹尖塘鳢仔鱼期历时14~15 d,初孵仔鱼个体只有2.85 mm;混合营养期短,仅2~3 d,这对仔鱼的成活极为不利。仔幼鱼的摄饵大小L(mm)与口宽D(mm)呈正相关,关系式为D=2.0349L+0.2371,开口饵料大小为150-200μm轮虫。15日龄进入稚鱼期,历... 线纹尖塘鳢仔鱼期历时14~15 d,初孵仔鱼个体只有2.85 mm;混合营养期短,仅2~3 d,这对仔鱼的成活极为不利。仔幼鱼的摄饵大小L(mm)与口宽D(mm)呈正相关,关系式为D=2.0349L+0.2371,开口饵料大小为150-200μm轮虫。15日龄进入稚鱼期,历时29-30 d;27日龄后,全长约15 mm的稚鱼可以驯食人工混合饲料。45日龄后仔鱼发育成早期幼鱼,此时全长约27.2 mm。依仔幼鱼的食性与生长发育特性,2002-2005年间进行池塘规模化育苗,由前期仔鱼育成全长22.0-34.0 mm早期幼鱼523.7万尾,成活率20.3%-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仔幼鱼 食性 池塘育苗
下载PDF
池养条件下黄唇鱼幼鱼周年生长特性研究
5
作者 莫介化 刘文瑜 +3 位作者 陆丙乾 卢伟华 陆昌胜 李春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29-136,共8页
【目的】研究池塘养殖条件下黄唇鱼幼鱼的周年生长特性,掌握其早期生长特点,丰富其养殖生物学基础数据,为黄唇鱼人工池塘养殖和繁育提供参考,进一步保护和利用黄唇鱼种质资源。【方法】以人工繁育的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0+龄幼... 【目的】研究池塘养殖条件下黄唇鱼幼鱼的周年生长特性,掌握其早期生长特点,丰富其养殖生物学基础数据,为黄唇鱼人工池塘养殖和繁育提供参考,进一步保护和利用黄唇鱼种质资源。【方法】以人工繁育的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0+龄幼鱼为研究对象,1年内定期测量池塘养殖条件下黄唇鱼幼鱼的体长、体质量等生长参数,分析其在人工池塘养殖条件下的周年生长规律。【结果】黄唇鱼幼鱼平均体长4.56(±0.54)cm、平均体质量10.63(±0.91)g,经365 d的养殖试验,个体生长为平均体长30.22(±4.32)cm、平均体质量1085.73(±328.55)g,体长增长562.16%,日均增长0.07 cm,体长特定生长率范围在0.08%/d~1.08%/d,体长变异系数范围在7.83%~14.31%;体质量增加10117.06%,日均增长2.95 g,体质量特定生长率范围在0.68%/d~2.77%/d,体质量变异系数范围在8.53%~33.37%之间;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和变异系数大于体长的特定生长率和变异系数,肥满度周年变化范围为2.21%~11.18%。黄唇鱼幼鱼周年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m=0.3783L2.2363(R^(2)=0.9705,b=2.2363<3),呈负异速生长;全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L_(T)=1.1918L+0.2809(R^(2)=0.9986),全长与日龄拟合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L_(T)=-0.0002t^(2)+0.159t+4.6652(R^(2)=0.9791),体长与日龄拟合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L=-0.0002t^(2)+0.1294t+3.7988(R^(2)=0.9865),体质量与日龄拟合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0.0076t^(2)+0.0618t+28.915(R^(2)=0.9956)。【结论】在人工池塘养殖1年,黄唇鱼幼鱼生长良好,处于负异速生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唇鱼 幼鱼 池塘养殖 生长特性 负异速生长
下载PDF
中华花龟产卵行为观察及其繁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邦辉 王广军 +3 位作者 李本旺 黄启成 莫介化 李春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19,共4页
观察和记录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的产卵行为,分析了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同时就气温对中华花龟产卵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产卵行为观察表明,中华花龟产卵巢址一般都选择在高出人工搭建的池边产卵场平面21.148(... 观察和记录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的产卵行为,分析了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同时就气温对中华花龟产卵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产卵行为观察表明,中华花龟产卵巢址一般都选择在高出人工搭建的池边产卵场平面21.148(±6.943)cm(n=60)的地方,整个产卵过程可分为6期:第Ⅰ期选巢、第Ⅱ期掘巢穴、第Ⅲ期产卵、第Ⅳ期盖巢穴、第V期护卵和第Ⅵ期回水体,回归关系分析表明,第Ⅲ期时长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统计分析了6年的气温与产卵情况的关系,结果显示每年12~2月平均气温之和与2月份的产卵量正相关(P<0.05),12~2月的气温之和决定了中华花龟每年初始产卵的时间。回归关系表明,产卵时长与繁殖性能呈显著正相关,这种选择压力促使雌龟产生质量更好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花龟 产卵行为 繁殖性能
下载PDF
线纹尖塘鳢胚胎和前期仔鱼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莫介化 李本旺 +5 位作者 张邦杰 张瑞瑜 李春枝 黄永强 陆昌胜 潘雷 《南方水产》 2006年第4期31-36,共6页
连续观察了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lineolatus)自然产卵受精的胚胎和前期仔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室温28~29℃下,线纹尖塘鳢的胚胎发育历时70h完成,仔鱼孵化出膜。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 连续观察了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lineolatus)自然产卵受精的胚胎和前期仔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室温28~29℃下,线纹尖塘鳢的胚胎发育历时70h完成,仔鱼孵化出膜。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肌肉效应期和孵化出膜期8个连续的典型发育期。胚后发育以卵黄囊的消失为依据,划分为前期仔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受精卵 胚胎 前期仔鱼 形态发育
下载PDF
池养线纹尖塘鳢的生长和生长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莫介化 张邦杰 +3 位作者 黄永强 李本旺 李春枝 陆昌胜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1,共6页
于2001年4月至2006年8月对池塘养殖的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的生长特性连续进行了6年多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Ⅰ-Ⅵ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0.0186L^3.1312,... 于2001年4月至2006年8月对池塘养殖的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的生长特性连续进行了6年多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Ⅰ-Ⅵ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0.0186L^3.1312,体长(LB)与全长(LT)的关系式为LT=1.1385LB+0.8702;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求得其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48.43[1-e^-0.3099(t+0.4826)],Wt=3515.53[1-e^-0.3099(t+0.4826)]^3.1312,体重生长曲线拐点tx=3.2龄,相应的体长为32.96cm,体重为1053.93g;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能反映生长过程的变化特点,按生长特征值分析可分为两个时期,即t〈3.2龄前的生长迅速期和t〉3.2龄后的生长减缓期,表明线纹尖塘鳢在池塘中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用特殊Y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一般Von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生长方程和灰色动态生长模型(GDGM)等5种生长方程拟合了池养线纹尖塘鳢的生长,根据各方程拟合残差平方和的大小判断,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对其生长的拟合效果较好,其次是一般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殖 线纹尖塘鳢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酶解植物蛋白粉部分替代中华鳖饲料中白鱼粉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莫介化 潘雷 +2 位作者 黄永强 李本旺 陈东明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45-249,共5页
选择在室外土池饲养的中华鳖作为试验对象,进行以酶解植物蛋白粉部分替代中华鳖人工配合饲料中白鱼粉的试验。试验分为两组,每组设4个平行试验土池,试验期250 d。结果显示:以25%的酶解植物蛋白粉替代22%的白鱼粉和3%的豆粕,中华鳖的日... 选择在室外土池饲养的中华鳖作为试验对象,进行以酶解植物蛋白粉部分替代中华鳖人工配合饲料中白鱼粉的试验。试验分为两组,每组设4个平行试验土池,试验期250 d。结果显示:以25%的酶解植物蛋白粉替代22%的白鱼粉和3%的豆粕,中华鳖的日均增重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降低生产成本。说明应用酶解植物蛋白粉部分替代白鱼粉和豆粕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对中华鳖来说,酶解植物蛋白粉是一种比较优良的饲料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酶解植物蛋白粉 白鱼粉 豆粕 配合饲料
下载PDF
人工海水培育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Bloch)稚幼鱼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介化 张邦杰 +2 位作者 林加敬 王晓斌 李本旺 《现代渔业信息》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Bloch)稚鱼、早期幼鱼进行人工海水培育生长特性研究结果,个体均全长0.83cm,均重0.006g的稚鱼经室内水池和室外土池的47d培育,终均全长5.16cm,均重2.15kg;全长日均增长率3.89%,与培育时间的关系式为L=0.8511e... 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Bloch)稚鱼、早期幼鱼进行人工海水培育生长特性研究结果,个体均全长0.83cm,均重0.006g的稚鱼经室内水池和室外土池的47d培育,终均全长5.16cm,均重2.15kg;全长日均增长率3.89%,与培育时间的关系式为L=0.8511e^(0.0367d);体重日均增长率12.51%,与培育时间的关系式为W=0.0093e^(0.1121d);全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0168L^(2.8899),幂指数b接近3,表明体重与全长的立方呈正相关,属于均匀生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海水 尖吻鲈 稚鱼 早期幼鱼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锦鲤暴发性出血症病原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莫介化 李春枝 +2 位作者 张邦杰 黄永强 李本旺 《水产科技情报》 2002年第6期280-283,共4页
从患暴发性出血症的锦鲤体内分离出 2株细菌——— 0 5 2 2 0 2和 0 5 2 2 0 3,应用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和法国BiomerieuxFRC公司的AP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 :0 5 2 2 0 2株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maltoph... 从患暴发性出血症的锦鲤体内分离出 2株细菌——— 0 5 2 2 0 2和 0 5 2 2 0 3,应用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和法国BiomerieuxFRC公司的AP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 :0 5 2 2 0 2株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 ,0 5 2 2 0 3株为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sobria)。生物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 ,温和气单胞菌可使健康锦鲤死亡 ,引起体表出血 ,肝、肾、脾、胆囊发生病变 ,有致病性 ;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引起健康锦鲤死亡 ,无致病性。 2 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温和气单胞菌对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吩、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强或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暴发性出血症 病原 温和气单胞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致病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东莞淡水和河口鱼类资源状况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本旺 蓝昭军 +5 位作者 李强 黄永强 莫介化 王晓斌 李春枝 李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22-28,共7页
2005年11月至2009年8月,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标本的方法,调查记录了东莞鱼类共计98种,分别隶属于14目34科。其中鲤形目最多,共3科43种,占总数的43.88%;其次为鲈形目和鲇形目,分别占27.55%和9.18%。调查发现,东莞鱼类分布的特点主要为鲌... 2005年11月至2009年8月,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标本的方法,调查记录了东莞鱼类共计98种,分别隶属于14目34科。其中鲤形目最多,共3科43种,占总数的43.88%;其次为鲈形目和鲇形目,分别占27.55%和9.18%。调查发现,东莞鱼类分布的特点主要为鲌亚科、雅罗鱼亚科、鲿科和鲇科等河道性鱼类主要分布于东江干流;平鳍鳅科、鳅科、野鲮亚科和亚科鱼类等喜流水性鱼类则主要分布于东莞东部及东南部的溪流中;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七丝鲚(Coilia grayi)、凤鲚(C.mystus)、花(C lupanodon thrissa)等咸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珠江口至石龙一带。调查还显示,东莞的鱼类资源出现了衰退,主要表现为名贵、特色鱼类的减少及鱼类小型化的出现。文章还对东莞鱼类资源衰退的原因及保护对策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分布 资源衰退 保护策略 东莞
下载PDF
投喂3种不同饲料的中华鳖品质比较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本旺 黄启成 +5 位作者 莫介化 王广军 李宗承 牟希东 莫斌胜 王晓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5-128,共4页
对投喂3种不同饲料(A组:90%配合饲料+10%食品添加剂;B组:配合饲料;C组:新鲜鱼组)的中华鳖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B、C组相比,在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但脂肪含量降低,属于低脂产品,有利于提高... 对投喂3种不同饲料(A组:90%配合饲料+10%食品添加剂;B组:配合饲料;C组:新鲜鱼组)的中华鳖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B、C组相比,在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但脂肪含量降低,属于低脂产品,有利于提高中华鳖的质量品质。A、C组氨基酸含量很丰富,组成相对比较平衡,含量基本相同,而B组中华鳖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欠缺。在脂肪酸含量组成上,A、C组总饱和脂肪酸(ΣSFA)、总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含量差异不大,说明投喂90%配合饲料+10%食品添加剂饲料饲养的中华鳖与投喂新鲜鱼饲养的中华鳖在氨基酸组成方面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营养成分 评价
下载PDF
尖塘鳢属鱼类线粒体12SrRN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春枝 张邦杰 +4 位作者 李本旺 莫介化 黄永强 张瑞瑜 章群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433-436,共4页
利用PCR技术扩增和测序了线纹尖塘鳢、云斑尖塘鳢和海丰沙塘鳢线粒体12SrRNA基因,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部分同源序列,共分析了5种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在Kimura2-parameter模型构建的邻接树中,原产泰国的云斑尖塘鳢与原产澳州线纹尖塘... 利用PCR技术扩增和测序了线纹尖塘鳢、云斑尖塘鳢和海丰沙塘鳢线粒体12SrRNA基因,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部分同源序列,共分析了5种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在Kimura2-parameter模型构建的邻接树中,原产泰国的云斑尖塘鳢与原产澳州线纹尖塘鳢均为单系类群,二者为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姐妹群,海丰沙塘鳢与其它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支持将尖塘鳢属从塘鳢属中分出的传统分类处理。尖塘鳢属内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鱼类种内DNA序列无差异,而种间差异明显,表明线粒体12SrRNA基因可作为塘鳢科鱼类种类鉴定的良好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12SrRNA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尖塘鳢属 沙塘鳢属
下载PDF
东莞市自然水域水生动物外来物种的调查与分析
15
作者 莫介化 李本旺 +4 位作者 黄永强 李春枝 王晓斌 蓝昭军 李敏 《海洋与渔业》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运输的发达通畅,广东省东莞市近年来外来水生物种正逐渐增多。外来物种虽部分丰富了东莞的水产种质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有些外来水生动物如果在江河中迅猛繁殖建立自己的种群将成为入侵物种,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运输的发达通畅,广东省东莞市近年来外来水生物种正逐渐增多。外来物种虽部分丰富了东莞的水产种质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有些外来水生动物如果在江河中迅猛繁殖建立自己的种群将成为入侵物种,会使本地的物种面临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物种 水生动物 东莞市 自然水域 水产养殖业 水生物种 种质资源 入侵物种
下载PDF
中华花龟两性生长、形态差异及雌性个体生殖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本旺 王广军 +5 位作者 刘邦辉 黄启成 莫介化 李春枝 李志斐 王海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7-219,共3页
对人工孵化的中华花龟幼龟进行了为期60个月的养殖,记录了幼龟生长和发育过程;对中华花龟两性形态特征和个体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雄龟性别形态的区别在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即雌性龟腹甲平坦,尾巴短小,肛孔距腹甲后缘近;雄性... 对人工孵化的中华花龟幼龟进行了为期60个月的养殖,记录了幼龟生长和发育过程;对中华花龟两性形态特征和个体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雄龟性别形态的区别在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即雌性龟腹甲平坦,尾巴短小,肛孔距腹甲后缘近;雄性龟腹甲内凹,尾巴粗壮,肛孔距腹甲后缘远。雌、雄两性个体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在前12个月,雌性生长稍快于雄性,表现为背甲长、背甲宽、体重较大,但两者间差距不太大;在后期中,雌性生长速度则快于雄性。至试验期结束时,雌性个体平均增重量为雄性个体的3.86倍。雌性个体生育力回归分析表明,中华花龟的产卵数量与背甲长和体重的回归关系显著,雌性通过增加个体大小(背甲长和体重)来提高个体生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花龟 性别差异 繁殖力
下载PDF
尖塘鳢(笋壳鱼)的生物学及养殖概况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邦杰 梁仁杰 +4 位作者 张瑞瑜 李本旺 莫介化 李春枝 黄永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61,共4页
对尖塘鳢属 (Oxyeleotris)主要种的分类位置以及引进我国的云斑尖塘鳢 (O marmoratus)和线纹尖塘鳢 (O Lineolatus)繁养殖生物学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发展制约因素、前景进行报道和探析 。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养殖业 笋壳鱼 引进 健康发展 中国 概况 制约因素 依据 探析
下载PDF
中华花龟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育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启成 李本旺 +4 位作者 王广军 李春枝 刘邦辉 莫介化 王海英 《黑龙江水产》 2011年第5期9-11,共3页
中华花龟(Dcadia sinensis)又名台湾草龟、六线草、珍珠龟等,隶属龟鳖目、淡水龟科、花龟属,自然界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中华花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和贵重药材,其肉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中华花龟(Dcadia sinensis)又名台湾草龟、六线草、珍珠龟等,隶属龟鳖目、淡水龟科、花龟属,自然界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中华花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和贵重药材,其肉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甲壳加工成龟板,具有滋阴降火,补心肾、壮筋骨等功效。同时中华花龟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特别是目前观赏市场前景看好。现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花龟 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人工繁育 观赏价值 营养丰富 市场前景 台湾草
下载PDF
东莞部分淡水鱼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永强 黄志坚 +5 位作者 李本旺 李梅 付亚成 王晓斌 莫介化 李春枝 《水产科技》 2010年第5期9-11,共3页
本研究主要以东莞东江流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为材料,进行核型研究,旨在为东莞东江流域淡水鱼类种质资源评价和调查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淡水鱼类 东莞 种质资源评价 东江流域 经济鱼类
下载PDF
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自交与杂交子一代幼鱼生长性状及杂交优势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敏 李春枝 +4 位作者 黄永强 李本旺 王晓斌 莫介化 陆昌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4-67,共4页
分析了由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的杂交子一代3个实验组鱼的生长性状以及杂交子代的杂交优势。结果表明,养殖35 d后,云斑尖塘鳢与线纹尖塘鳢的... 分析了由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的杂交子一代3个实验组鱼的生长性状以及杂交子代的杂交优势。结果表明,养殖35 d后,云斑尖塘鳢与线纹尖塘鳢的杂交子一代幼鱼较云斑尖塘鳢幼鱼、线纹尖塘鳢幼鱼生长速率大;杂交尖塘鳢体质量为(1.6496±0.0501)g,比云斑尖塘鳢体质量(0.9353±0.1426)g和线纹尖塘鳢体质量(0.6690±0.0687)g差异显著(p<0.05);杂交尖塘鳢的全长为(53.63±0.83)mm,比云斑尖塘鳢全长(42.99±2.21)mm差异显著(p<0.05);从生长速率上看,杂交尖塘鳢幼鱼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平均为105.65%,超过云斑尖塘鳢亲本的超亲杂种优势为76.37%,超过线纹尖塘鳢亲本的超亲杂种优势为146.58%。在相同的人工养殖环境下,杂交使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幼鱼的生长得到了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塘鳢 杂交 生长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