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a软件在临床试验计量资料效应比较的Meta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莫传伟 陈群 徐志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计量资料合并效应比较的Meta分析及软件应用方法。方法采用Stata8.2软件进行临床试验计量资料的Meta分析及参数估计。结果在临床试验计量资料的Meta分析中,分别计算不同类型的计量资料的综合标准化均数差,对固定效应模...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计量资料合并效应比较的Meta分析及软件应用方法。方法采用Stata8.2软件进行临床试验计量资料的Meta分析及参数估计。结果在临床试验计量资料的Meta分析中,分别计算不同类型的计量资料的综合标准化均数差,对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Meta分析的固定效应模型,可能导致总效应以及个体效应的不确定性的过低估计。结论在计量资料Meta分析的固定效应模型中,如果出现总效应及个体效应的不确定性,建议结合Meta分析的森林图及临床应用专业分析为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STATA软件 临床试验 计量资料 森林图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统计学课程中开展统计软件实验的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莫传伟 陈群 +2 位作者 徐志伟 王英 徐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614-1615,共2页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统计软件 实验 高等教学研究
下载PDF
应用Stata软件高效完成中医药科研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莫传伟 陈群 +3 位作者 徐志伟 林雪娟 宋晓琴 祁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746-1747,1750,共3页
目的通过卫生统计实例,探讨用Stata软件高效地完成中医药科研资料的计算。方法按教科书中的实例顺序,调用Stata命令完成实例中统计量的计算。结果对中医药科研中常用的32个统计实例给出了每个方法所用到命令及输出结果。结论Stata软件... 目的通过卫生统计实例,探讨用Stata软件高效地完成中医药科研资料的计算。方法按教科书中的实例顺序,调用Stata命令完成实例中统计量的计算。结果对中医药科研中常用的32个统计实例给出了每个方法所用到命令及输出结果。结论Stata软件好学易用,结果精确,图表精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A软件 医学统计方法 统计教学研究
下载PDF
SAS程序在随机化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莫传伟 王宁生 +1 位作者 梁进权 刘启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介绍SAS程序PLAN过程在随机化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及这些设计所使用的多种实用的SAS计算程序实例。
关键词 SAS程序 PLAN过程 随机化实验设计 利用
下载PDF
重复测量设计的统计分析方法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莫传伟 梁进权 刘启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4-226,231,共4页
应用SPSS 1 0 .0中GLM (一般线性模型 )过程对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分别进行裂区设计方差分析及曲线下面积法统计分析。以实例说明了二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一般线性模型过程 药物分析
下载PDF
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四格表资料的综合分析及Stata软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莫传伟 陈群 +3 位作者 徐志伟 武哲丽 祁晨 宋晓琴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6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用Stata软件完成临床试验四格表资料M eta分析的方法。方法:用Stata对实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进行了临床试验四格表资料的M eta分析,结合实例,介绍计算综合OR、RR、RD所用到的Stata命令及输出结果。结论:用Stata可高效、快速... 目的:探讨用Stata软件完成临床试验四格表资料M eta分析的方法。方法:用Stata对实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进行了临床试验四格表资料的M eta分析,结合实例,介绍计算综合OR、RR、RD所用到的Stata命令及输出结果。结论:用Stata可高效、快速完成M eta分析。M eta分析的固定效应模型,可能导致总效应以及个体效应的不确定性的过低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STATA 临床试验 四格表
下载PDF
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与图像技术的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莫传伟 武哲丽 陈群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6期1032-1034,共3页
中医舌诊的客观化识别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技术革新的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技术、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一些非线性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中医药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多学科、多技术的运用已成为中... 中医舌诊的客观化识别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技术革新的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技术、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一些非线性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中医药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多学科、多技术的运用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主流。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客观化 图像技术
下载PDF
苯并[a]芘作用下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莫传伟 徐谦 +1 位作者 邬堂春 陈群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5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BaP作用不同时间时体外人类肺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Westernblot和AnnexinV FITCapoptosis凋亡试剂盒以及松胞素B阻断核质分裂微核法分别研究了BaP不同浓度( 0 ,1 2 5 ,2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BaP作用不同时间时体外人类肺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Westernblot和AnnexinV FITCapoptosis凋亡试剂盒以及松胞素B阻断核质分裂微核法分别研究了BaP不同浓度( 0 ,1 2 5 ,2 5 ,5 0 ,10 μmol/L)作用6h体外人类肺腺癌A5 49细胞HSP70的表达、细胞凋亡和染色体的损伤。结果:0~10 μmol/L剂量范围内的BaP作用6h时,肺腺癌细胞HSP70的表达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细胞凋亡率由7 15±0 0 7%升高到17 3 6±0 2 2 % ,与对照组相比,染毒浓度为5~10 μmol/L时,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微核率由5 77±0 13 %升高到2 1 90±0 89%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短时间作用BaP的细胞毒性主要表现为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细胞凋亡主要在高浓度的BaP诱导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肺腺癌细胞A549 热休克蛋白70 染色体损伤 凋亡
下载PDF
苯并[a]芘对肺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细胞染色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9
作者 莫传伟 徐谦 +1 位作者 邬堂春 陈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作用不同时间时,体外人类肺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 (HSP70 )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Westernblot和AnnexinV -FITCapoptosis凋亡试剂盒以及松胞素B阻断核质分裂微核法分别研究了Ba...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作用不同时间时,体外人类肺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 (HSP70 )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Westernblot和AnnexinV -FITCapoptosis凋亡试剂盒以及松胞素B阻断核质分裂微核法分别研究了BaP不同浓度作用6h体外人类肺腺癌A5 4 9细胞HSP70的表达、细胞凋亡和染色体的损伤。结果 0~10μmol/L剂量范围内的BaP作用6h时,肺腺癌细胞HSP70的表达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细胞凋亡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染毒浓度为5~10 μmol/L时有显著性差异;细胞微核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浓度、短时间作用BaP的细胞毒性主要表现为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细胞凋亡主要在高浓度的BaP诱导下发生,高表达的HSP70可以保护BaP致人类肺腺癌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肺腺癌细胞A549 热休克蛋白70 染色体损伤 凋亡
下载PDF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6
10
作者 梁伟雄 黄培新 +5 位作者 刘茂才 温泽淮 赖世隆 莫传伟 王奇 陈云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71-75,共5页
收集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调查和研究,根据症状、舌象、脉象的频数分布,发现前人把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综合为风、火、痰、瘀、气、虚6类是有其临床基础的。研究结果显示血瘀证和痰证是中风发病... 收集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调查和研究,根据症状、舌象、脉象的频数分布,发现前人把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综合为风、火、痰、瘀、气、虚6类是有其临床基础的。研究结果显示血瘀证和痰证是中风发病时的主要病因病机,风证、火热证是中风病诸证组合中的主要证候。对本组病例的覆盖率较高的主要有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血瘀内停证,风火夹痰证,风火上扰、痰瘀互结证5类证候,可以作为制定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型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病机 脑血管意外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中风病中医证候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梁伟雄 赖世隆 +5 位作者 刘茂才 莫传伟 黄培新 温泽淮 王奇 陈云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81-84,共4页
对连续收治的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候相关因素研究结果:男性病人疾证的均值和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病人(P<0.001,P=0.003);60~69岁年龄组血瘀证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体力劳动者风证... 对连续收治的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候相关因素研究结果:男性病人疾证的均值和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病人(P<0.001,P=0.003);60~69岁年龄组血瘀证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体力劳动者风证的均值、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劳动形式(P=0.003,P<0.001),同时在火热证、痰证、血瘀证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劳动形式(P<0.001),而脑力劳动者阴虚阳亢的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劳动形式(P=0.045)。为辨证预防。诊治中风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出血 病机 痰证 风证 火证 血瘀
下载PDF
苦参碱对刀豆蛋白A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常青 刘丽丽 +4 位作者 莫传伟 赵日方 陈诗慧 周红燕 周映云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48只NIH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25mg/kg组、苦参碱12.5mg/kg组和联苯双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于实验首日静脉注射ConA20mg/kg,苦参碱两个剂量组...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48只NIH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25mg/kg组、苦参碱12.5mg/kg组和联苯双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于实验首日静脉注射ConA20mg/kg,苦参碱两个剂量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联苯双酯组按150mg/kg灌胃口服,每天1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4h,再次静脉注射ConA20mg/kg,8h后检测血浆ALT活性及IFN-γ和TNF-α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苦参碱25mg/kg组、12.5mg/kg组小鼠ALT活性及IFN-γ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苦参碱两个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苦参碱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IFN-γ、TNF-α的释放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刀豆蛋白A 肝损伤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思想肝病不同血瘀证舌色与舌下络脉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武哲丽 陈群 +4 位作者 刘梅 莫传伟 刘焕兰 路艳 吴祖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46-164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病不同血瘀证舌色及舌下络脉的瘀血程度。方法:用RGB值定量分析及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结果:血瘀证各组的舌质红色分量R值较淡红舌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绿色分量的G值接近(P>0.05),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P<0... 目的:探讨肝病不同血瘀证舌色及舌下络脉的瘀血程度。方法:用RGB值定量分析及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结果:血瘀证各组的舌质红色分量R值较淡红舌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绿色分量的G值接近(P>0.05),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P<0.05或P<0.01);青紫舌与各血瘀证的舌质RGB值的观察表明:青紫舌比血瘀证各组的舌质红色分量R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绿色分量的G值接近(P>0.05),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P<0.05或P<0.01);肝病各血瘀证组与正常组的舌下络脉主干充盈度相比较,湿热瘀滞证多见饱满隆起弯曲,占91.4%;各组主干充盈度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肝病各血瘀证组舌下络脉多见双支干、多支干,湿热瘀滞证多见多支干,占60%,气虚血瘀证多见双支干,占64.7%;各组主干形态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瘀程度越重,蓝色分量B值越高,青紫舌比血瘀证各组的舌质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说明青紫舌的瘀血程度大于其他瘀血舌;湿热瘀滞证多见多支干、饱满隆起弯曲,说明湿热瘀滞证的瘀滞程度大于其他血瘀证的瘀血舌,说明肝病瘀血舌象舌下络脉主干形态和主干充盈度的临床观察可作为肝病不同血瘀证微观证型分类的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血瘀证 舌色 舌下络脉
原文传递
肝病瘀血舌象与血瘀证舌温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武哲丽 陈群 +3 位作者 徐志伟 莫传伟 刘梅 王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病瘀血舌患者及其不同血瘀证型的舌温变化规律。方法采用SAT-HY6000A红外热像仪获取红外舌图。结果健康人全舌温度舌根(B)、舌边(ML表示舌中左侧、MR表示舌中右侧)、舌中(M)、舌尖(T)依次降低,其中以舌根部最高,舌边次之,舌... 目的探讨肝病瘀血舌患者及其不同血瘀证型的舌温变化规律。方法采用SAT-HY6000A红外热像仪获取红外舌图。结果健康人全舌温度舌根(B)、舌边(ML表示舌中左侧、MR表示舌中右侧)、舌中(M)、舌尖(T)依次降低,其中以舌根部最高,舌边次之,舌中较低,舌尖最低,各区域间温差显著。与正常组比较,肝病患者全舌温度普遍降低,肝病各组T、M、ML、MR、B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血瘀证各型与正常组T、M、ML、MR、B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肝瘀痰阻、气滞血瘀的T、M、ML、MR、B值均低于气虚血瘀组(P<0.05,P<0.01)。结论肝病及血瘀证各组患者舌面温度降低可能是由于肝病瘀血舌微循环障碍、血液灌注不足使产热量减少所致;红外热像舌图直观、重复性强,可作为肝病血瘀证微观辨证分型和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血舌象 肝病 血瘀证 舌温
下载PDF
中风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脑病理改变的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梁伟雄 温泽淮 +4 位作者 赖世隆 莫传伟 黄培新 刘茂才 王奇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42,共2页
对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利用CT检查结果,与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频率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提示: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的得分均值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均值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P<0001、... 对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利用CT检查结果,与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频率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提示: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的得分均值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均值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P<0001、<0001)。缺血性中风的血瘀证、气虚证的均值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P<0001、<0005)。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的发生频率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P<0001、<0001)。缺血性中风的血瘀证、气虚证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P<0001)。提示出血性中风较多出现风证和火热证,而缺血性中风则多见血瘀证和气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病理学 病理学 微观辨证 中医证候
下载PDF
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谦 沈耿 +2 位作者 陈新林 莫传伟 李先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74-2876,共3页
目的评价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文献系统评价定性研究与定量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术,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内20年间的相关文... 目的评价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文献系统评价定性研究与定量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术,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内20年间的相关文献,收集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果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高质量的研究论著、提取有效数据,最终纳入10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其中有4篇是关于治疗中风后抑郁证),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10,95%CI(1.04,1.17)],4篇治疗中风抑郁证的RR=1.12,95%CI(1.04,1.22)。结论 meta分析初步提示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龙骨牡蛎汤 抑郁证 中风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应用Stata软件的Meta分析完成医学科研定量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静 莫传伟 +4 位作者 陈群 徐志伟 范晔 柴华 马俊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947-949,共3页
目的: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高效完成医学文献系统评价。方法:采用Stata中的Meta分析命令进行医学科研资料实例分析并辅以图例说明。结果:用metan命令完成效应量的合并与分析;用Meta命令对效应量及对数效应量进行合并分析;用meta... 目的: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高效完成医学文献系统评价。方法:采用Stata中的Meta分析命令进行医学科研资料实例分析并辅以图例说明。结果:用metan命令完成效应量的合并与分析;用Meta命令对效应量及对数效应量进行合并分析;用metacum命令对有时间顺序的资料进行累积Meta分析,反映研究结果的动态变化趋势;用metareg命令进行回归模型定量合并,既可控制混杂因素,也可作为探讨数据异质性来源的方法;metainf、metabias、metafunnel、metatrim等命令,可对发表偏倚识别纠正。结论:Stata软件功能强大,好学易用,结果准确、图形精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A META分析 发表偏倚
下载PDF
复杂干预的设计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新林 李先涛 +3 位作者 胡镜清 莫传伟 徐谦 刘保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81-83,共3页
简单介绍复杂干预的常用设计:阶梯试验设计、病人偏好试验设计、N-of-1试验设计和整群随机试验设计,介绍复杂干预混合效应和多水平评价的整群特异模型(CS模型)与总体平均模型(PA模型),期待复杂干预在临床试验研究中能得到重视及广泛应用。
关键词 复杂干预 设计 评价 CS模型 PA模型
原文传递
苦参碱对Con A性肝损伤小鼠IFN释放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常青 刘丽丽 +1 位作者 莫传伟 黄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0-643,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刀豆蛋白A(Con A)性肝损伤小鼠IFN-γ和TNF-α释放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NIH小鼠48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大剂量组(25 mg/kg),苦参碱小剂量组(12.5 mg/kg)和联苯双酯治疗组.除正常对...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刀豆蛋白A(Con A)性肝损伤小鼠IFN-γ和TNF-α释放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NIH小鼠48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大剂量组(25 mg/kg),苦参碱小剂量组(12.5 mg/kg)和联苯双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于实验首日iv Con A 20 mg/kg,苦参碱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采用尾iv给药,联苯双酯组按150 mg/kg 灌胃,每天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4 h,再次iv Con A 20 mg/kg,8 h采血检测血浆IFN-γ和TNF-α含量、AL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苦参碱大剂量组、小剂量纽小鼠IFN-γ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IFN-γ:25.5±6.1 vs 69.3±33.6 ng/L,26.5±2.5 vs 69.3±33.6 ng/L,t=4.0,4.0, P<0.01;TNF-α:49.1±11.9 vs 106.7±64.4 ng/L,52.9±5.2 vs 106.7±64.4 ng/L,t=2.9,2.9,P<0.01),但与联苯双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苦参碱大、小剂量组血浆AL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1 086.9 ±675.8 vs 2 477.2±529.9 nkat/L、1 121.9±957.4 vs 2 477.2±529.9 nkat/L,t=5.1,3.9,P<0.01),且可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苦参碱对刀豆蛋白A性肝损伤小鼠释放IFN-γ和TNF-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显著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组织病理改变 苦参碱 Con 肝损伤 TNF-α 组织病理学改变 正常对照组 IFN-γ ALT活性 联苯双酯 炎性细胞浸润 NIH小鼠 病理学变化 肝细胞坏死 刀豆蛋白A 小剂量 大剂量 采血检测 抑制作用 显著性 模型 治疗组 给药 含量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郭意欣 陈新林 +5 位作者 丘振文 陈洁 陈丽霞 郎建英 徐谦 莫传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2期189-191,210,共4页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了解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中国生物医学、重庆维普、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文献。采用Jadad评分...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了解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中国生物医学、重庆维普、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0软件对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后纳入14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均是Jadad评分小于3分的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疗效的合并效应量RR为1.16,95%置信区间(95%CI)为(1.11,1.21);治疗前收缩压的合并效应量加权均数差WMD为3.14 mmHg,95%CI(0.44,5.83)mmHg,治疗后收缩压的合并效应量WMD为-8.29 mmHg,95%CI(-10.68,-5.91)mmHg;治疗前舒张压的合并效应量WMD为-1.03 mmHg,95%CI(-2.12,0.07)mmHg,治疗后舒张压的合并效应量WMD为-7.86 mmHg,95%CI(-11.03,-4.69)mmHg。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也优于单纯西药组;六味地黄丸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疗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但是由于文献的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双盲随机试验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高血压病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