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含血小板血浆用于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谭霄 戴东华 +2 位作者 莫勇军 梁旭权 植宁喜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对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创面... 目的 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对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创面清创、换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创面面积、肉芽组织生长厚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4 d后、治疗28 d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均小于治疗前,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hs-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富含血小板血浆用于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 糖尿病足 创面修复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距骨骨折线的三维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汉 植宁喜 +7 位作者 罗翔 莫勇军 韦平欧 梁旭权 许林 程志琳 韦灿燊 谭海涛 《中国数字医学》 2019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距骨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与血供系统,骨折可累及多个关节面,骨折形态复杂,损伤后并发症高发,因此术前对骨折形态的三维可视化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以CT原始数据为基础,重建骨折三维形态为背景,分析距骨骨折线的位置、频率,以期指导... 目的:距骨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与血供系统,骨折可累及多个关节面,骨折形态复杂,损伤后并发症高发,因此术前对骨折形态的三维可视化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以CT原始数据为基础,重建骨折三维形态为背景,分析距骨骨折线的位置、频率,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与分析46例距骨骨折患者。在MIMICS 10.1软件中分离并重建距骨骨折块,与标准距骨空间配准、虚拟复位,将各个距骨骨折模型的骨折线在Geomagic Studio 12软件中临摹,并将全部骨折线投影至标准距骨表面。结果:距骨头、距骨颈、距骨体的骨折线分别占4.2%、37.5%和58.3%。骨折线在距骨颈处密集呈横向走行,在距骨体散在分布、走行无明显规律。结论:约37.5%骨折线多集中于距骨颈处,其走行多与距骨体纵轴接近垂直,距骨颈骨折可由前往后或由后往前纵向置钉。约58.3%骨折线散在分布于距骨体处,距骨体骨折线走行方向无规律,需按照个体化骨折形态选择内固定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骨折 骨折线投影 三维 形态学
下载PDF
CTA联合增强现实导航精确性评价及其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罗翔 农裕 +6 位作者 江建中 韦平欧 莫勇军 许林 林汉 谭霄 谭海涛 《中国数字医学》 2018年第11期50-52,69,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CTA联合简易增强现实导航的精确性并介绍其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应用基于安卓手机的图像融合软件实现简易的增强现实技术导航,将基于CT数据的三维重建图像通过手机摄像头与实验服装模特的配准点匹配... 目的:探讨一种CTA联合简易增强现实导航的精确性并介绍其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应用基于安卓手机的图像融合软件实现简易的增强现实技术导航,将基于CT数据的三维重建图像通过手机摄像头与实验服装模特的配准点匹配,通过测量各配准点的配准误差评价其精确性。回顾性分析在该导航技术辅助下15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皮瓣大小10cm×7cm~23cm×14cm)手术的效果。结果:CTA联合简易增强现实技术导航配准实验定位误差为(4.12±3.89)mm,皮瓣穿支血管常见浅出点位置定位误差为(1.41±1.8)mm。15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均顺利成活,患肢及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47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血运良好,无明显臃肿,供区无明显瘢痕形成,肢体活动、感觉无影响。结论:该导航技术应用于股前外侧皮瓣手术规划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成本低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 增强现实 导航
下载PDF
韧带修复术联合个体化护理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燕 莫勇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究韧带修复术联合个体化护理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治疗的6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 目的探究韧带修复术联合个体化护理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治疗的6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韧带修复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个体化护理,并于术后观察1个月。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及骨代谢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BGP)、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韧带修复术联合个体化护理可缩短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韧带修复术 个体化护理 踝关节功能 骨代谢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导航辅助设计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8例
5
作者 罗翔 杨克勤 +5 位作者 韦平欧 莫勇军 梁旭权 许林 植宁喜 谭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导航辅助设计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应用AR导航辅助设计分叶ALTPF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8例;均为车祸伤或...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导航辅助设计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应用AR导航辅助设计分叶ALTPF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8例;均为车祸伤或机器伤,缺损部位小腿3例,踝部2例,手部2例,足部1例,所有创面均为宽大或不规则,缺损大小14 cm×14 cm~25 cm×13 cm;术前CTA检查获取患者双侧大腿动脉图像,选择优势侧、优势穿支血管,应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应用AR导航进行患者体表血管及穿支浅出点定位,指导分叶ALTPF的设计与切取,皮瓣面积15 cm×16 cm~26 cm×14 cm,供区直接缝合;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门诊或通过微信图片、视频方法随访,记录皮瓣外形、颜色、质地、感染是否复发及皮瓣供区侧伸膝功能等。结果:8例均按术前设计完成分叶穿支皮瓣切取与移植,术中探查穿支血管浅出点与术前定位一致。术后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受区与供区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平均8.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优良,皮瓣供、受区外形满意;2例手部损伤患者应用密歇根手功能简表(MHQ)评分,分别为43.74分、81.25分,6例下肢损伤患者应用Maryland足踝部功能评分,优2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AR导航可以有效辅助分叶ALTPF的设计,为临床开展分叶穿支皮瓣的个性化评估与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分叶皮瓣 增强现实技术 CT血管造影 导航
原文传递
中职体育教学中篮球投篮技巧训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莫勇军 《体育风尚》 2018年第9期68-68,共1页
篮球运动是中职院校学生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提升学生们的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的一项运动。为不断提升了学生的投篮技巧中职院校的教师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目前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篮球运动是中职院校学生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提升学生们的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的一项运动。为不断提升了学生的投篮技巧中职院校的教师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目前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篮球投篮技巧来提升学生们的投篮命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篮球投篮技巧 训练方法
下载PDF
武术教学中散打的基本腿法解析
7
作者 莫勇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29期242-243,共2页
为了探索武术教学中散打腿法训练的基本方法,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武术散打教学中的常见腿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与分析,并从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以及灵敏度训练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训练策略。
关键词 武术教学 散打 腿法 解析
下载PDF
氧化铝厂竖式石灰炉优质高产的探讨
8
作者 莫勇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9期8-8,12,共2页
针对氧化铝厂竖式石灰炉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从石灰煅烧的最佳条件和生产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了控制措施和简易数学模型的预知控制方法。
关键词 氧化铝 石灰炉 分解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探析武术教学中拳击步法训练的研究
9
作者 莫勇军 《拳击与格斗》 2018年第9X期102-102,共1页
在中职院校武术教学当中拳击也是一门较为常见的课程,为了促进拳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武术教学中的拳击步法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武术教学 拳击步法 训练
下载PDF
影响氧化铝配料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
10
作者 莫勇军 《中国金属通报》 2017年第11期98-98,97,共2页
本文分析了影响氧化铝配料的矿石成分、循环母液、溶出效果和其它生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对精准配料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氧化铝 配料
下载PDF
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1
作者 莫勇军 杨克勤 +5 位作者 谭海涛 韦平欧 罗翔 许林 林汉 梁旭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ETA二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手、足不同程度皮肤缺损19例,其中手部7例,足部12例,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 目的探讨ETA二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手、足不同程度皮肤缺损19例,其中手部7例,足部12例,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区进行CTA扫描,通过CTAi维晕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乏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区皮肤穿支血管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等信息.依据穿支血管三维图像进行评估选择供区.通过建立坐标系进行穿支血管初步定位.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CTA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复核.选择最仕穿支血管并进行精准定位.以此穿支点作为皮瓣中心进行皮瓣设计。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0cm×7.0cm~25.0cm×12.0cm,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面积13.5cm×8.0cm。28.0cm×l3.5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16例、植皮处理3例。分析术前、术中血管定位的准确性,评价随访结果的临床效果。结果19例患者术前CTA联合CDU检测在股前外侧供区探测到54条穿支.术中实际发现58条穿支,除4条管径细小的穿支(管径小于O.5mm)在术前未被检测出来外.术前检测的穿支血管均在术中得到证实。术后19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缺损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对修复手部7例.功能按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分,结果获优4例,良2例,可1例;对修复足部12例.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结果获优7例,良4例,可1例。供区均I期愈合,其中16例线性瘢痕愈合.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结论CTA技术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能全面客观反映股前外侧区穿支血管情况.实现穿支血管术前精准的定位.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设计及术中穿支血管蒂的分离提供可靠依据.降低了手术风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皮瓣 CAT三维重建 彩色多普勒超声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3D技术在足趾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拇和手指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江建中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梁旭权 许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 探讨3D技术在足趾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和手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12月,对18例拇、手指不同程度皮肤缺损实施足趾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受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 目的 探讨3D技术在足趾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和手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12月,对18例拇、手指不同程度皮肤缺损实施足趾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受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静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供区动、静脉血管的分型、走行、毗邻定位、趾蹼间血管交通情况以及量化血管口径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解剖建模分析供区血供三维图像、受区缺损参数,根据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供区的手术设计.根据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按术前设计方案实施[母]趾或第二足趾趾腹皮瓣、趾甲(皮)瓣以及足趾半月形皮瓣分别修复拇、手指指腹缺11指,指甲缺损8指以及节段皮肤缺损3指. 结果 18例22指皮瓣全部成活,均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经6- 15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皮瓣色泽、质地、手指外形接近正常,拇、手指屈、伸动作及抓、捏持物功能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 - 12 mm;足部供区创面经植皮均Ⅰ期愈合,不妨碍行走,植皮区耐磨,无破溃发生. 结论 数字化3D-CTA技术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供区血管情况,为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及术中处理血管变异情况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活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皮瓣 足趾皮瓣 修饰性再造 数字化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CTA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5 位作者 杨克勤 江建中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梁旭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CTA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4月~2015年2月,对27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 [目的]探讨CTA三维重建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4月~2015年2月,对27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皮瓣血供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根据三维图像参数指导皮瓣设计和修复,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面积16cm×10 cm^27 cm×18 cm。[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经过6~17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缺损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利用CTA三维重建技术选择定位合适的穿支动脉进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是可靠、实用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CTA三维重建 数字化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辅助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24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江建中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梁旭权 许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24例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患者,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24例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患者,术前将供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皮瓣血供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采用计算机辅助解剖建模分析供区血供三维图像参数,根据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供区的手术设计.对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3 cm×8 cm ~ 24 cm×16 cm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9例、植皮处理15例. 结果 24例皮瓣全部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经过6~ 14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缺损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腕关节背伸28°~ 36°、掌屈32°~41°,掌指关节屈曲62°~ 85°、伸直为-4°~2°,膝关节屈曲109°~ 121°、伸直-5°~3°,踝关节背伸19°~24°、跖屈28°~35°.供区均Ⅰ期愈合,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 结论 数字化技术能客观反映供区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动脉血管情况,为术前手术设计及术中处理血管变异情况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数字化技术 四肢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增强现实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莫勇军 许林 +6 位作者 程志琳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梁旭权 植宁喜 谭海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手、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手部4例,足部9例,缺损面积为13.0cm×6.5cm^24.0cm×13.0cm...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手、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手部4例,足部9例,缺损面积为13.0cm×6.5cm^24.0cm×13.0cm,术前运用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皮瓣面积15.0cm×8.0cm^26.5cm×16.5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10例,植皮处理3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和分析皮瓣成活情况及修复肢体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8~16个月,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修复手部4例,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优3例,良1例;修复足部9例,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功能:优6例,良2例,可1例。供区均I期愈合,对下肢负重和行走无影响。结论AR技术联合数字化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数字化设计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辅助多手指缺损再造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6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5 位作者 韦平欧 杨克勤 罗翔 许林 林汉 梁旭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 探讨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进行足趾移植多手指再造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多个手指不同程度缺损5例患者,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双足及双手扫描,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三维图像模型,明确供、受区动、静脉血管走向、分型及受区缺损面积、形... 目的 探讨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进行足趾移植多手指再造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多个手指不同程度缺损5例患者,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双足及双手扫描,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三维图像模型,明确供、受区动、静脉血管走向、分型及受区缺损面积、形状等参数,设计与具体病例手指缺损的数量、每个手指缺损的长度以及受区皮肤缺损的面积、形状相匹配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实施同侧(母)甲瓣联合第2足趾趾骨、对侧第2足趾联合足背皮瓣移植分别再造拇、示指2指1例;对侧第2足趾与同侧第2、3足趾分别联合带跖趾关节的足背皮瓣移植分别再造拇、示、中指3指l例以及示、中、环指6指2例;双侧第2、3足趾联合足背皮瓣,对侧第2、3足趾带跖趾关节、同侧第2足趾串联髂骨块移植分别再造中、示、环、小指4指1例,5例移植再造15指. 结果 再造15指全部成活,经6个月~1年随访,再造手指外观接近正常,保护性感觉、针刺痛觉及实体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6 ~12 mm,对捏,对掌功能恢复,握力达健侧50%~70%,临床效果满意. 结论 数字化技术能为术前制定个性化精确化的多手指再造手术方案,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多指再造成活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 数字化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NGF促进骨折愈合的适宜浓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莫勇军 杨志 +6 位作者 赵劲民 苏伟 沙轲 韦庆军 阳富春 花奇凯 丁晓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5-581,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局部应用不同浓度NG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进一步探讨NGF促进骨折愈合的适宜浓度。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220.0±2.5)g,随机分成A、B、C、D、E 5组(n=15)。实验动物建立右胫骨中上段骨折模型,A、B、C、D组分别于骨... 目的通过研究局部应用不同浓度NG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进一步探讨NGF促进骨折愈合的适宜浓度。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220.0±2.5)g,随机分成A、B、C、D、E 5组(n=15)。实验动物建立右胫骨中上段骨折模型,A、B、C、D组分别于骨折断端局部注射含0.006 48×10-2、0.032 40×10-2、0.162 00×10-2、0.810 00×10-2μg/g NGF的生理盐水0.3 mL,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E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2、4、6周各处死5只大鼠,并于骨折部位取材行大体、X线片观察、生化检测及组织学观察。处死大鼠前取大鼠眼球球后动、静脉血液行血清ALP活性测定。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大体观察表明A、B、C、D组局部新生硬组织大小、硬度、骨折断端骨痂生长逐渐递增,D组明显优于A、B、C、E组。X线片示A、B、C、D组骨折线逐渐模糊,钙化面积逐渐增大,D组骨痂钙化明显快于A、B、C组和E组。组织学观察示D组骨小梁质量及成熟度明显优于A、B、C组和E组。D组术后4、6周成骨区灰度值、骨痂钙含量,2、4周骨痂组织湿重及2周血清ALP含量均显著高于A、B、C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显示各组新生骨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指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和骨小梁宽度随时间延长而减小;同一时间点A、B、C、D组依次增大,均大于E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NGF对大鼠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GF(0.810 00×10-2μg/g)对骨折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F 浓度梯度 骨折愈合 大鼠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修复手桡侧严重毁损伤九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莫勇军 程志琳 +6 位作者 许林 谭海涛 韦平欧 罗翔 黄国秀 林汉 梁旭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辅助手部桡侧严重毁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对手部桡侧不同程度掌、指骨伴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伤的9例,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分别对供区、受区进行扫描,通过CTA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三维图像...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辅助手部桡侧严重毁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对手部桡侧不同程度掌、指骨伴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伤的9例,术前使用64排螺旋CT分别对供区、受区进行扫描,通过CTA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三维图像。应用Mimics软件虚拟手术辅助设计系统的镜像技术和虚拟手术辅助设计技术进行设计.实施带足背皮瓣的蹰甲瓣联合第2趾骨移植再造拇指及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9例。足背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切取面积分别为4.0cm×5.5cm~6.5cm×9.5cm、9.5cm×17.0cm~12.0cm×25.5cm。术后定期随访.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再造拇指9例及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16个月.再造拇指外观接近正常,两点辨别觉8.0~11.0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手桡侧严重毁损伤进行拇指再造及创面修复,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桡侧毁损伤 拇指再造 3D打印技术 股前外侧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增强现实技术辅助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及其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19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许林 罗翔 陆俭军 梁旭权 谭霄 植宁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9例,术前先对双侧小腿进行CTA扫描,获得胫骨缺损的DICOM数据,通过虚拟手术辅助技术,将设计的...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下肢胫骨与软组织缺损9例,术前先对双侧小腿进行CTA扫描,获得胫骨缺损的DICOM数据,通过虚拟手术辅助技术,将设计的腓骨皮瓣及其血供模型图像导入Sina软件,运用AR技术将虚拟腓骨皮瓣信息投影叠加到患者小腿供区体表,进行精准定位下手术。本组实施腓骨皮瓣游离移植切取,皮瓣面积6.0 cm×4.0 cm~12.0 cm×6.0 cm,切取腓骨长度6.0~13.5 cm,修复下肢胫骨缺损长度5.0~12.5 cm,软组织缺损面积5.0 cm×3.0 cm~10.0 cm×4.5 cm。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腓骨皮瓣成活情况及修复下肢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术后腓骨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供区及受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12个月,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修复部位外形不臃肿;腓骨与胫骨连接端在3~5个月开始出现骨痂形成,8~12个月时骨性愈合良好,未见骨吸收及骨不连,无螺钉松动或脱落等情况;受区小腿无疼痛症状,站立及行走自如,负重功能接近正常。依照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7分;优7例,良2例。结论AR技术应用于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骨缺损辅助手术,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腓骨皮瓣 胫骨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3D-CTA技术在多指脱套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莫勇军 谭海涛 +6 位作者 杨克勤 韦平欧 罗翔 林汉 梁旭权 许林 林鑫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3D-CTA技术在多指脱套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对拇、手指不同程度脱套伤7例患者实施足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受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静脉血供三维... 目的探讨3D-CTA技术在多指脱套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对拇、手指不同程度脱套伤7例患者实施足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受区进行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静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供区动、静脉血管的分型、走行、毗邻定位、趾蹼间血管交通情况等资料。采用计算机辅助解剖建模,分析供区血供三维图像以及受区缺损参数。根据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设计同侧甲瓣、对侧第2趾甲瓣联合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示指脱套伤1例;双侧带足背皮瓣第2趾瓣联合腓侧皮瓣移植分别修复示、中指脱套伤2例以及环、小指脱套伤1例;同侧甲瓣联合足背皮瓣、对侧甲瓣联合第2趾甲瓣的带足背皮瓣移植分别修复拇、示、中指3指脱套伤1例以及示、中、环指3指脱套伤1例;同侧第3足趾胫侧皮瓣、双侧甲瓣联合第2趾甲瓣的带足背皮瓣移植分别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示、中指及环、小指皮肤脱套伤5指1例。结果7例移植的组织瓣全部成活,均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经7~14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修复手指外观接近正常,保护性感觉、针刺痛觉及实体感觉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10 mm,手指对捏、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握力达健侧的75%~90%,患者感觉较为满意。结论数字化3D-CTA技术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供区血管情况,对术前设计多指脱套伤修复手术方案及处理术中血管变异情况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活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套伤 趾甲瓣 数字化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