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类分析的莫文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1
作者 方仪德 姜彬 +3 位作者 张亚运 许金海 叶洁 莫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莫文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莫文教授治疗LDH典型医案100份,使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和网络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和总结莫文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莫文教授治疗LDH典型医案100份,使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和网络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治疗腰椎病的中药共计149味,累计出现频次1847次。常用中药有黄芪、炙甘草、当归、川芎、白术等31味。补阳还五汤、身痛逐瘀汤、牛蒡子汤、真武汤等为莫教授治疗LDH的基本方药。结论莫教授治疗LDH时以气血为纲,脏腑为本,调和气血。聚类分析结果客观反映了莫文教授的临床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莫文 中医药疗法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数据挖掘联合网络药理学探索莫文教授中药治疗颈椎病用药规律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彬 张亚运 +3 位作者 方仪德 许金海 叶洁 莫文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4期3155-3161,共7页
目的分析莫文教授临床中中药治疗各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及药理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莫文教授门诊治疗颈椎病处方共计108例,对药物的频次、功效、性味和归经分类进行统计,对药物名称校正后,使用S... 目的分析莫文教授临床中中药治疗各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及药理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莫文教授门诊治疗颈椎病处方共计108例,对药物的频次、功效、性味和归经分类进行统计,对药物名称校正后,使用SPSS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和网络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TCMSP数据库查询“川芎、黄芪、甘草”药对中药活性化合物及对应的靶点信息,通过Cytoscape3.8.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采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收集颈椎病相关的靶点。通过在线平台和STRING数据库进行“药物—疾病靶点”韦恩图和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将50个潜在靶点代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富集分析。结果108张处方中有中药149味,聚类为类补阳还五汤等3种新方,筛选出川芎、黄芪、甘草等18味核心中药;核心药对“川芎-黄芪-甘草”中活性化学成分119个,包括槲皮素、山奈酚、芒柄花素等;药物-疾病共同靶点50个,经GO富集分析,核心药对在治疗颈椎病生物过程(BP)方面,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等通路,细胞组分(CC)主要涉及膜筏等结构;分子功能(MF)主要涉及激酶结合等,KEGG分析主要涉及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莫文教授治疗颈椎病传承了石氏伤科“以气为主,以血为先”思想,重用补气及补血药,辅助以活血化瘀及祛风湿药,擅长从少阳、厥阴两经辨证论治颈椎病,川芎-黄芪-甘草核心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神经炎症反应、膜筏、激酶结合等过程发挥作用治疗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莫文 颈椎病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莫文运用调和气血法异病同治脊柱退行性疾病用药规律总结 被引量:7
3
作者 薛瑞瑞 许金海 +4 位作者 尹萌辰 邬学群 马俊明 叶洁 莫文(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5期482-488,共7页
目的:分析莫文教授以调和气血法异病同治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对莫教授治疗颈椎病和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进行统计,通过对比,分析、提炼莫教授治疗脊柱退行性疾... 目的:分析莫文教授以调和气血法异病同治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对莫教授治疗颈椎病和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进行统计,通过对比,分析、提炼莫教授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体现的中医诊疗思想。结果:颈椎病处方223张,共包含174味中药,腰椎病处方277张,共包含176味中药;颈椎病、腰椎病处方中药物功效均以活血化瘀、祛风湿、补气、补血为主;两者共有且使用频次≥60的中药有14味,分别为五灵脂、川芎、生黄芪、生甘草、秦艽、白芍、防己、当归、川乌、苍术、木瓜、香附、白术、煅瓦楞子;性味均以甘、辛、苦为主;四气归属均以温、平、寒为主;药物归经均以肝、脾、肾、肺、胃、心经为主,以肝、脾经居多。结论:莫教授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均以调和气血为治疗大法,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气血法 脊柱退行性疾病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异病同治 莫文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
4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 莫文 +9 位作者 袁文 许金海 徐辰 崔学军 叶洁 陈华江 魏戌 移平 李振华 张必萌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专家共识制定,为临床医师提供CSM临床诊疗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含诊断要点、病情分度评估、中医辨证、手术指征与时机、中西医结合...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专家共识制定,为临床医师提供CSM临床诊疗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含诊断要点、病情分度评估、中医辨证、手术指征与时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术后康复等。本指南首次提出CSM应遵循分度治疗原则、明确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制定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重视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以及日常随访管理,以期促进CSM临床治疗的规范化、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 诊疗指南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石氏伤科运用芳香类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
5
作者 陈诚 许金海 +1 位作者 莫文 朱栋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通过收集并筛选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门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运用R语言对筛选出的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究了石氏伤科运用芳香类中药治疗腰... 通过收集并筛选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门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运用R语言对筛选出的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究了石氏伤科运用芳香类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和特点。结果共筛选得到了2811处方,使用频次>100的芳香中药45味,功效以芳香补益、芳香活血、芳香除湿为主,性味偏辛、温、苦,归经集中在肝经、脾经、肺经、肾经,关联规则得到了以当归、川芎、川牛膝为核心的芳香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了以圣愈汤合身痛逐瘀汤为主的核心处方,相关性分析得到了广藿香-佩兰的药对关联性最强。结果表明芳香类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体现了石氏伤科调和气血的治疗原则,为中医药精准施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氏伤科 芳香类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6
作者 方仪德 胡浩 +5 位作者 许金海 丁兴 马青山 张亚运 王燕妮 莫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8-636,共9页
背景近年出现较多特色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但缺乏新的关于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亚组分析了解包含“摇法”的手法是否较未包含“摇法... 背景近年出现较多特色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但缺乏新的关于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亚组分析了解包含“摇法”的手法是否较未包含“摇法”的手法效果更优。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包括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有关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RCT,试验组干预措施为手法,对照组干预措施为非药物疗法,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03-01。由2名研究人员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2篇文献,893例肩周炎患者,其中试验组451例,对照组4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手法治疗改善VAS程度优于物理治疗、针灸治疗、常规治疗(SMD=1.09,95%CI=0.81~1.37,P<0.00001;SMD=1.05,95%CI=0.31~1.79,P=0.006;SMD=0.96,95%CI=0.67~1.26,P<0.00001);手法对照物理治疗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含“摇法”手法与未含“摇法”手法的效果差异显著(Z=4.39,P=0.04)。Constant-Murley(C-M)评分:手法治疗改善C-M评分程度优于物理治疗组(MD=2.79,95%CI=2.27~3.32,P<0.00001)。关节活动度:手法治疗改善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外旋程度优于物理治疗(SMD=1.40,95%CI=0.10~2.70,P=0.03;SMD=1.45,95%CI=0.18~2.71,P=0.02;SMD=1.77,95%CI=0.18~3.36,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被动前屈和被动外展方面,含“摇法”手法与未含“摇法”手法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Z=7.34,P=0.007;Z=2.25,P=0.03)。总体有效率:手法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物理治疗(RR=1.16,95%CI=1.02~1.32,P=0.03);手法治疗和针灸治疗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00~1.54,P=0.05)。治愈率:手法治疗治愈率优于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RR=3.71,95%CI=1.29~10.67,P=0.01;RR=1.79,95%CI=1.09~2.94,P=0.02)。Egger's检验和Begger's检验提示无显著的发表偏倚(P=0.66、0.66)。手法操作导致的骨折、其他创伤等案例在纳入研究中均未见报道。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手法治疗能有效降低肩周炎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总体有效率、治愈率,含有“摇法”的手法在VAS改善、被动前屈、被动外展方面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总体手法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滑囊炎 手法 摇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结合脊柱平衡导引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1
7
作者 夏烨 马菲菲 +3 位作者 任亚娟 叶洁 莫文 沈琪幸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 通过评价脊柱侧凸患者治疗后疼痛、心理、生理机能和肌肉状态的变化情况,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脊柱平衡导引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外冲击波结合脊柱平衡导引术治疗,... 目的 通过评价脊柱侧凸患者治疗后疼痛、心理、生理机能和肌肉状态的变化情况,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脊柱平衡导引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外冲击波结合脊柱平衡导引术治疗,对照组每日做脊柱平衡导引术(患者VAS评分> 6分,可适当给予西乐葆止痛)。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SRS-22评分功能活动、自我形象、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疼痛、心理健康维度,B超弹性模量Emean,肌肉厚度。结果 治疗组VAS评分和SRS-22评分功能活动、自我形象、对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结合脊柱平衡导引术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身体机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体外冲击波 脊柱平衡导引术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预后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尹萌辰 刘韩森 +5 位作者 李林 高欣 黄权 马俊明 肖建如 莫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352,共9页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脊柱不稳、椎体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受压,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加速死亡进程。随着癌症发病率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脊柱转移瘤发生率越来越高,近...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脊柱不稳、椎体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受压,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加速死亡进程。随着癌症发病率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脊柱转移瘤发生率越来越高,近70%的晚期癌症患者会发生脊柱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神经受压 神经功能障碍 晚期癌症患者 癌症发病率 生存质量 局部疼痛 脊柱不稳
原文传递
手功能康复治疗仪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后掌指关节僵硬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吴源旻 王韬 +3 位作者 俞志兴 赵钎 莫文 徐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4期798-801,807,共5页
目的 评估手功能康复治疗仪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后掌指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12月—2023年1月,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后掌指关节僵硬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 目的 评估手功能康复治疗仪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后掌指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12月—2023年1月,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后掌指关节僵硬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通过手功能康复治疗仪进行全周期智能化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推拿、冰敷、微波和激光等常规对症治疗。2组患者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50 d。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握力、握力持续时间和指尖压力。结果 60例受试者年龄60~83岁,平均(71.1±6.0)岁,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2组关节活动度(P=0.007)、握力(P<0.001)、握力持续时间(P=0.001)以及指尖压力(P<0.001)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功能康复治疗仪能够一定程度改善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后的掌指关节僵硬,同时有助于增强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掌指关节 僵硬 康复治疗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治疗决策系统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于文龙 丁兴 +6 位作者 王韬 薛瑞瑞 童正一 杨燕萍 莫文 尹萌辰 马俊明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45-349,F0003,共6页
脊柱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约占骨转移瘤70%[1-4]。可造成椎体病理性骨折、脊柱畸形和脊髓、神经压迫,导致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5-6]。脊柱转移瘤(SM)的治疗目标是通过减轻疼痛、解除神经压迫和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 脊柱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约占骨转移瘤70%[1-4]。可造成椎体病理性骨折、脊柱畸形和脊髓、神经压迫,导致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5-6]。脊柱转移瘤(SM)的治疗目标是通过减轻疼痛、解除神经压迫和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7-9]。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同时,立体放射外科手术、微创外科技术等新型治疗手段在SM姑息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为弥补预后评分系统不能直接指导治疗的缺陷,多学科协作、多疗法模式的综合性治疗系统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诊断技术和方法 治疗方案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卞正航 许金海 +4 位作者 叶洁 方仪德 张书铭 陈诚 莫文 《中医正骨》 2023年第12期36-41,共6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治疗不及时或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治疗CSM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治疗不及时或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治疗CSM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但中药治疗CSM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本文概述了中医对CSM的认识和CSM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对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 中药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从《正体类要》浅析膝骨关节炎的脏腑内治思想
12
作者 张书铭 许金海 莫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2-65,共4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疾病,疼痛、肿胀、弹响、关节僵硬和运动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属“痿证”“痹证”范畴。目前尚无能有效阻止该病进展的治疗药物与方法,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疾病,疼痛、肿胀、弹响、关节僵硬和运动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属“痿证”“痹证”范畴。目前尚无能有效阻止该病进展的治疗药物与方法,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仍是治疗核心,以汤药内服为代表的中医药综合治疗目前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KOA的首选方案。明代薛己所著《正体类要》是一部对外损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探讨全面的伤科专著,此书对于KOA的脏腑内治思想亦有启发和奠基作用。该文以《正体类要》建立的伤科脏腑辨治体系为理论基础,对KOA的脏腑内治思路进行讨论,在整体论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脾胃、肝、肾与KOA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以壮脾健胃、疏肝化瘀、滋补肾命为主要治疗方法来调整脏腑功能,再兼以祛邪,达到膝关节平衡,做到既祛除邪气又不伤正气,增强了治疗顺应性,从而取得良好的KOA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己 《正体类要》 膝骨关节炎 脏腑辨证
原文传递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合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队列研究分析
13
作者 黄小霞 周杰 +5 位作者 张帅 刘康 沈琪幸 尹萌辰 莫文 石瑛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5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索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势人群和和使用禁忌,凸显六经辨证特色和优势。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骨伤门诊患者,采用队列研究分析将运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结合中医综合治... 目的探索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势人群和和使用禁忌,凸显六经辨证特色和优势。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骨伤门诊患者,采用队列研究分析将运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结合中医综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将暴露组根据性别、年龄、二十四节气、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因素进一步分亚组比较,探索麻黄附子细辛汤疗效优势人群和使用禁忌。结果共收集204例患者,一般资料分析证实各项数据差异均有可比性。经统计分析,所有亚组均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其中年龄>50岁、BMI<26.9 kg/m^(2)、病程<3年、轻中劳动强度、冬春季组为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疗效优势人群;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越大,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疗效越好;病程越长,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疗效越差;高血压具有双向影响机制。结论①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改善太阳少阴合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②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特定的疗效优势人群,在临床中,应选择有相应特征的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疗效优势人群分析 回归模型分析
下载PDF
石氏伤科运用解表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经验
14
作者 吴海洋 吴军豪 +1 位作者 许金海 莫文 《中医正骨》 2023年第6期61-63,共3页
解表药在骨伤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运用目的、方法、剂量等因病证而异。石氏伤科发源于江苏,成长于沪上,属于具有江南地区特色的骨伤科流派,对解表药的应用相对轻巧灵活,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石氏伤科认为,治疗风寒湿痹应以大量解... 解表药在骨伤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运用目的、方法、剂量等因病证而异。石氏伤科发源于江苏,成长于沪上,属于具有江南地区特色的骨伤科流派,对解表药的应用相对轻巧灵活,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石氏伤科认为,治疗风寒湿痹应以大量解表药宣痹止痛,治疗颈腰劳损须配合解表药温经散寒,治疗外伤肿痛可佐少量解表药以疏表消肿,治疗内伤诸证可用柴胡疏散气机,同时认为使用解表药应避免发散太过,并注意顾护脾胃及相对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表药 中医骨伤科疾病 中医流派 石氏伤科
下载PDF
垫枕自身复位配合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莫文 程少丹 +4 位作者 胡志俊 万宏波 邬学群 侯宝兴 施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03-907,共5页
目的观察垫枕自身复位配合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到2007年8月,2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入院后,卧床,腰部垫枕,逐日垫高3~7天后,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PVP,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量为3~6.5 mL,完成29... 目的观察垫枕自身复位配合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到2007年8月,2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入院后,卧床,腰部垫枕,逐日垫高3~7天后,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PVP,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量为3~6.5 mL,完成29个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随访1~12个月。分别观察入院时、术前、术后3天、术后1月、术后3月和术后6月行术椎体的椎体高度丢失率、后凸角度、后凸角度矫正率、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垫枕自身复位较好地恢复了椎体的高度、矫正了后凸角度,之后行PVP术可维持及增强以上效果,并显著改善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结论垫枕自身复位配合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很好地恢复椎体高度,提高疗效,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枕自身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高度 后凸角度 症状评分
下载PDF
施杞运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经验 被引量:17
16
作者 莫文 王拥军 +3 位作者 吴弢 李晓锋 叶洁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1期1-5,共5页
介绍施杞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提倡辨病、辨证、辨型相结合,根据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的不同,在运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形成了具有显著疗效的系列经验方。
关键词 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施杞
原文传递
施杞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被引量:14
17
作者 莫文 李晓锋 +2 位作者 叶洁 笪巍伟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1-4,共4页
介绍施杞教授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初期治以活血化瘀通络,中期益气化瘀,晚期补益肝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注重立体思维分析,除中药内服外,还可外敷中药,配合耳穴按压、整腰三步九法、十二字养生功、骶管封闭等方法。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期论治 立体思维 名医经验 施杞
原文传递
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莫文 施杞 +3 位作者 王拥军 胡志俊 叶洁 万宏波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治疗,均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治疗,均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益气化瘀补肾方 颈复康颗粒 中医药
下载PDF
以单病种质量管理评估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莫文 施杞 +3 位作者 侯宝兴 葛京化 叶洁 万宏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6期102-104,共3页
目的:按照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比较中药内服外敷和西医常规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完成。将60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按照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比较中药内服外敷和西医常规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完成。将60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补肾方中药治疗,炙黄芪18g,潞党参9g,参三七9g,大川芎12g,鹿角片12g,肥知母12g,以此方为基础,再酌情随症加减利水、疏肝、通络等药物,配合药渣外敷。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莫比可7.5mg,1次/d,口服,弥可保0.5mg,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根据“40分功能评分法”对疾病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综合指标。结果: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部纳入结果分析。治疗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66.7%和53.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2271,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7578,P<0.05);两组患者在相同治疗时间内,均次药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0012,P>0.05);单病种质量管理综合指标显示两组治疗均次药费无差异,而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治疗需要一定时间,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疗法 脊髓 颈椎 益气 化瘀 补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