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多院区药事管理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成效探讨
1
作者 周冰花 闫美兴 +5 位作者 刘畅 杨越 于宝东 韩龙 李蓉 莫晓媚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3期351-359,共9页
目的:探讨多院区药事管理一体化管理方法,为提升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多院区一体化”管理理念为指引,通过“总院垂直化、分院扁平化”管理策略,建立药师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药学信息管理一体化、药事质量控制一体化的... 目的:探讨多院区药事管理一体化管理方法,为提升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多院区一体化”管理理念为指引,通过“总院垂直化、分院扁平化”管理策略,建立药师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药学信息管理一体化、药事质量控制一体化的多院区一体化药事管理模式,包括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和《科研管理办法》,统一宣传平台和管理平台,建立标准化的药事质量管理体系。结果:通过实施药师人力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了各院区人员结构,提升了药师队伍水平,有效配置了药师资源,并拓展了教研工作;通过实施药学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了科室凝聚力和学科知名度以及管理效能;通过实施药事质量控制一体化管理模式,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次均药费,提升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水平。结论:从药师、药学信息、药事质控3个方面实施一体化管理,药师资源实现了最大化利用,各院区信息实现互通共享,各院区药事质量的均一性得到保障,有效促进了医院多院区同质化和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院区 一体化管理 药事管理 药师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 药学信息管理一体化 药事质量控制一体化 积分制 科研管理办法
下载PDF
DNA拓扑异构酶与抗肿瘤 被引量:21
2
作者 莫晓媚 李静 耿美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DNA拓扑异构酶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基本酶,广泛分布于细胞核内,在复制、转录、翻译、重组及染色体单体分离等过程中控制、维持和修饰DNA拓扑结构。研究发现,拓扑异构酶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许多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抑制拓扑异构... DNA拓扑异构酶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基本酶,广泛分布于细胞核内,在复制、转录、翻译、重组及染色体单体分离等过程中控制、维持和修饰DNA拓扑结构。研究发现,拓扑异构酶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许多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抑制拓扑异构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拓扑异构酶 抗肿瘤 不典型多药耐药
下载PDF
一种钒配合物LMC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莫晓媚 李静 +1 位作者 李延团 耿美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钒配合物LMC对拓扑异构酶Ⅰ、Ⅱ(Topo-Ⅰ、Topo-Ⅱ)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DNA松弛实验观察LMC对Topo-Ⅰ、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在细胞水平观察了LMC的抗肿瘤作用。结果:LMC可... 目的:探讨钒配合物LMC对拓扑异构酶Ⅰ、Ⅱ(Topo-Ⅰ、Topo-Ⅱ)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DNA松弛实验观察LMC对Topo-Ⅰ、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在细胞水平观察了LMC的抗肿瘤作用。结果:LMC可明显抑制Topo-Ⅰ活性,对Topo-Ⅱ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株A549、Hela、BEL-7402具有明显抑制生长的作用,且可将细胞阻断在G2/M期,而对正常细胞株L-02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钒配合物LMC具有抑制Topo-Ⅰ活性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配合物 DNA拓扑异构酶 抗肿瘤
下载PDF
标本稀释液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莫晓媚 李化会 +1 位作者 魏平平 李延团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稀释液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结果的影响。方法 27例孕周为3~8周的妊娠妇女血清,按β-hCG的浓度分为以下3组:低浓度组β-hCG<1 000mIU/ml;中浓度组β-hCG 1 001~10 000 mIU/ml;高浓... 目的探讨不同的稀释液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结果的影响。方法 27例孕周为3~8周的妊娠妇女血清,按β-hCG的浓度分为以下3组:低浓度组β-hCG<1 000mIU/ml;中浓度组β-hCG 1 001~10 000 mIU/ml;高浓度组β-hCG>10 000 mIU/ml。分别用通用稀释液、0.9%氯化钠注射溶液、蒸馏水以1∶10稀释,然后用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其β-hCG值。结果低浓度组用0.9%氯化钠注射溶液稀释所测得的β-hCG值与通用稀释液稀释后测得的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而在中、高浓度组两者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P=0.076);在低、中、高三个浓度组用蒸馏水稀释所测得的β-hCG值与通用稀释液测得的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稀释液对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β-hCG结果影响较大,0.9%氯化钠注射溶液和蒸馏水均不适宜作为低浓度β-hCG的替代稀释液,而对于中高浓度的标本可以选0.9%氯化钠注射溶液作为替代稀释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剂稀释技术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化学发光测定法 氯化钠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化会 莫晓媚 +2 位作者 李莉 王青 王正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897-898,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前S1抗原,并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前S1抗原,并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28.6%;乙肝e抗原阳性及阴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1.1%、13.9%(p<0.01);前S1抗原阳性人群ALT(49.5U/L)高于前S1抗原阴性人群(43.2U/L,p<0.01)。结论: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e抗原有较高的一致性,是反映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能较早发现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我中心妇幼保健院2006年抗生素用药频度与耐药现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湛芳 莫晓媚 +1 位作者 李伟 安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1359-1360,1356,共3页
目的:分析我中心妇幼保健院抗生素的应用及耐药情况。方法:统计我中心妇幼保健院2006年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25位及其用药金额排序和日用金额,通过药敏实验对部分抗生素进行耐药分析。结果:DDDs排序前三位分别是克林霉素磷酸酯、... 目的:分析我中心妇幼保健院抗生素的应用及耐药情况。方法:统计我中心妇幼保健院2006年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25位及其用药金额排序和日用金额,通过药敏实验对部分抗生素进行耐药分析。结果:DDDs排序前三位分别是克林霉素磷酸酯、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部分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结论:抗生素的消费总体按照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方向发展,临床应严格掌握使用适应证,避免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用药频度 耐药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在检测孕产妇乙肝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化会 李化英 +6 位作者 莫晓媚 王青 李莉 侯蔚 纪秀兰 宋晓英 纪国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59-60,共2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在检测孕产妇乙肝病毒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正确指导乙肝孕产妇产后的喂养方式。方法:用ELISA法和ECL法平行测定孕产妇血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并对ELISA法检测表面抗... 背景与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在检测孕产妇乙肝病毒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正确指导乙肝孕产妇产后的喂养方式。方法:用ELISA法和ECL法平行测定孕产妇血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并对ELISA法检测表面抗原为阴性而ECL法为低浓度的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病毒DNA。结果:ECL法表面抗原的检出率(9.66%)明显高于ELISA法(6.54%),p<0.05,ELISA法检测为阴性而ECL法为低浓度的标本,病毒DNA均为阳性。结论:ECL法测定HVV-M的敏感性比ELISA法高,可以更灵敏的检出低浓度的表面抗原,从而可以更好的指导孕产妇产后的喂养方式,但HBcAb阳性率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乙型肝炎病毒 孕产妇
下载PDF
我中心儿童医院2006年抗生素用药频度与耐药现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程鹏 陈湛芳 +2 位作者 莫晓媚 曲素欣 李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701-703,共3页
目的:分析我中心儿童医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统计我中心儿童医院2006年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15位及其用药金额排序和日用金额,并通过药敏实验对部分抗生素进行耐药分析。结果:DDDs排序前三位分别是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钠和阿... 目的:分析我中心儿童医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统计我中心儿童医院2006年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15位及其用药金额排序和日用金额,并通过药敏实验对部分抗生素进行耐药分析。结果:DDDs排序前三位分别是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钠和阿莫西林片;经测定的部分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抗生素的消费总体按照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方向发展,临床应严格掌握使用适应证,避免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用药频度 耐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替戊栓剂中替硝唑和戊酸雌二醇的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程鹏 莫晓媚 +2 位作者 陈湛芳 刘敬东 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65-6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硝唑,戊酸雌二醇复方栓剂中二种组分的含量,用于制剂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amasil C18柱(150mm×4.6mm;5um),以甲醇(100%)为流动相,流速为0.65ml/min,检测波长为23...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硝唑,戊酸雌二醇复方栓剂中二种组分的含量,用于制剂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amasil C18柱(150mm×4.6mm;5um),以甲醇(100%)为流动相,流速为0.65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30℃。结果测定替硝唑的线性范围10.33-232.40μg/ml,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3.97%,RSD为0.089%;测定戊酸雌二醇的线性范围6.02-135.45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为0.147%。结论本法方便、准确,适合于复方替硝唑栓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替硝唑 戊酸雌二醇
下载PDF
miR-544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GSK3β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化会 莫晓媚 孙桂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544a(miR-544a)对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544a的靶向基因,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及western blot验证其靶向关系;构建稳定表达miR-544a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95C和9... 目的探讨微小RNA-544a(miR-544a)对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544a的靶向基因,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及western blot验证其靶向关系;构建稳定表达miR-544a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95C和95D,并用荧光定量PCR验证;用肿瘤球悬浮培养实验检测miR-544a在形成肿瘤球中的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miR-544a可以靶向调节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子GSK3β,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得到了验证(F=201.37,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544a可以下调GSK3β的表达,而β-catenin、CD13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F分别为7.73,3.37,9.43,P均<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95C、95D细胞在转染miR-544a后,miR-544a表达水平增高,分别为20.51±0.97、15.16±1.38(F=418.05,P<0.01)。肿瘤球悬浮培养实验发现,稳定表达miR-544a的细胞能够反复形成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球。结论 miR-544a可以通过直接下调GSK3β的表达来激活Wnt信号通路,以维持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44a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干细胞 GSK3Β WN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转染miR-544a对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化会 莫晓媚 孙桂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miR-544a对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miRNA芯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95C和95D进行miRNA谱系分析,并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其miR-544a表达水平;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544a的靶基因;Transwell实... 目的探讨miR-544a对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miRNA芯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95C和95D进行miRNA谱系分析,并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其miR-544a表达水平;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544a的靶基因;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验证其表达。结果 miRNA芯片及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95C细胞(1.00±0.00)比较,miR-544a在95D细胞中表达上调(2.95±0.26,t=12.94,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95C转染miR-544a mimic后增加(32.00±1.00,q=18.67,P<0.01),95D转染miR-544a inhibitor后,侵袭和转移能力降低(11.00±1.00,q=13.67,P<0.01);Targetscan软件预测E-钙粘连素(CDH1)可能为miR-544a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显示,95C转染miR-544a mimic后,CDH1表达下调,vimentin表达上调(0.202±0.017,0.574±0.009,q分别为63.86,9.45,P均<0.01);而95D转染miR-544a inhibitor后,CDH1表达上调,而vimentin表达下调(0.769±0.014,0.320±0.020,q分别为18.67,5.99,P均<0.01)。结论 miR-544a可能通过下调CDH1和上调vimentin的表达来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544a 非小细胞肺癌 E-钙粘连素 波形蛋白 侵袭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37
12
作者 秦鹏飞 刘书娟 +4 位作者 韩龙 刘敬东 陈湛芳 魏平平 莫晓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0-803,共4页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小儿感染病毒后所导致的一种肺部炎症,西医临床治疗本病效果欠佳,而中医在治疗本病时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能够发挥中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不易产生耐药及在调节机体免疫方面的巨大优势。本文将从中医辩证论治...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小儿感染病毒后所导致的一种肺部炎症,西医临床治疗本病效果欠佳,而中医在治疗本病时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能够发挥中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不易产生耐药及在调节机体免疫方面的巨大优势。本文将从中医辩证论治、中药注射剂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肺炎 中医药 肺炎喘嗽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对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12
13
作者 于宝东 管营杰 莫晓媚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5-67,共3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上报数量逐年增加,但上报系统还存在不足之处,导致对不良事件的评价和判定产生困惑。该文根据我国上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特点,对上报系统的评价流程提出修订建议,以期实现对不同类型的不良事件以监管目标为导向及...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上报数量逐年增加,但上报系统还存在不足之处,导致对不良事件的评价和判定产生困惑。该文根据我国上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特点,对上报系统的评价流程提出修订建议,以期实现对不同类型的不良事件以监管目标为导向及时进行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评价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儿童抗过敏药物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璐 肖月 +6 位作者 刘畅 曲素欣 李蓉 于宝东 莫晓媚 刘克军 闫美兴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为我国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借鉴。方法以儿童抗过敏药物为例,从主题遴选、评价内容与维度、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报告等环节探索医疗机构开展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在开展儿童药品临... 目的为我国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借鉴。方法以儿童抗过敏药物为例,从主题遴选、评价内容与维度、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报告等环节探索医疗机构开展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在开展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时,可在国家临床综合评价相关指南指导下,按照重要性、相关性以及可评估性三大原则遴选评价主题,然后围绕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创新性6个维度,开发建立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待评药品进行定性及定量数据整合分析。在评价中,应围绕儿童临床基本用药实践及决策需求,规范、科学、合理地定义不同维度证据所需的核心指标集和标准数据集,规范收集和使用真实世界数据,并结合其他类别证据,真正发挥其在我国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中的优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药品 抗过敏药物 临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儿科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娜 秦鹏飞 +2 位作者 徐鲁杰 闫美兴 莫晓媚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55-59,共5页
儿科抗菌药物耐药现象日趋严峻,许多感染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氨基糖苷类是广谱杀菌抗菌药物,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2018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儿科抗菌药物耐药现象日趋严峻,许多感染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氨基糖苷类是广谱杀菌抗菌药物,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2018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达90%,对庆大霉素的敏感率达7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远低于碳青霉烯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肺炎克雷伯菌 儿科应用 碳青霉烯类 铜绿假单胞菌 广谱杀菌 阿米卡星
下载PDF
质量考核标准在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中的成效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楠 闫美兴 +4 位作者 秦鹏飞 曲素欣 李蓉 于宝东 莫晓媚 《中国药事》 CAS 2020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完善药学管理制度,促进药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方法:根据《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JCI医院评审标准(第6版)》查找医院药学服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依此建立我... 目的:完善药学管理制度,促进药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方法:根据《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JCI医院评审标准(第6版)》查找医院药学服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依此建立我院药学质量考核体系。结果:质量考核标准的执行,使我院药学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完善了药学相关制度,促进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从而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质量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规范医院药学管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考核 药学管理 考核标准 成效
下载PDF
3种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成本-效果
17
作者 莫晓媚 李国菊 +5 位作者 赵荣达 赵娜 徐鲁杰 刘青 陈文静 闫美兴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1期21-26,31,共7页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对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3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用药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通过单组率Meta分析获得效果指标,于山东省药品招标采购平台...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对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3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用药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通过单组率Meta分析获得效果指标,于山东省药品招标采购平台,结合儿童各年龄段的服用剂量和疗程获得药品成本,对3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及基于药品成本变化的情境假设分析。结果对于治疗2~6岁儿童过敏性鼻炎,氯雷他定为绝对劣势方案被排除,西替利嗪相比于左西替利嗪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19.34元;对于治疗6~11岁儿童过敏性鼻炎,氯雷他定为绝对劣势方案被排除,西替利嗪相比于左西替利嗪的ICER为38.69元;对于治疗≥12岁儿童过敏性鼻炎,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成本较高为绝对劣势方案被排除,西替利嗪为优势方案。敏感性分析与基础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各年龄段儿童过敏性鼻炎,氯雷他定为绝对劣势方案;临床治疗2~11岁儿童过敏性鼻炎时,可以根据患儿的意愿支付(WTP)阈值选择最优方案,若WTP低于ICER,则优先使用左西替利嗪,若WTP高于ICER,则优先使用西替利嗪;临床治疗≥12岁儿童过敏性鼻炎时,西替利嗪为绝对优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抗组胺药 儿童过敏性鼻炎 成本-效果分析 增量成本-效果比
原文传递
ELISA法检测HBeAg假性结果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洪刚 李化会 +2 位作者 莫晓媚 李莉 王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2397-2398,共2页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HBeAg假性结果原因方法: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对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标本以及HBeAg阳性的标本用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复查。结果:136例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标本经稀释复查后检出10例HBeAg阳性标本...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HBeAg假性结果原因方法: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对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标本以及HBeAg阳性的标本用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复查。结果:136例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标本经稀释复查后检出10例HBeAg阳性标本。23例溶血标本引起HBeAg假阳性。结论:钩状效应和标本溶血是引起HBeAg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重要原因。必要时应加以复查,以减少HBeAg的错检和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抗原 ELISA 假阳性 假阴性
原文传递
儿童专科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试验管理实践效果分析
19
作者 刘畅 刘书亚 +2 位作者 莫晓媚 申红霞 闫美兴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专科医院病儿开展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试验的规范化管理和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和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取消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规皮试(仅保留说明书要求的头孢噻肟、头孢美唑皮试)前后... 目的探讨儿童专科医院病儿开展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试验的规范化管理和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和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取消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规皮试(仅保留说明书要求的头孢噻肟、头孢美唑皮试)前后,儿童病人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数据、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病人次均药品费用等指标变化情况,并对儿童病人皮试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皮试人次明显下降;保留常规皮试的头孢美唑、头孢噻肟消耗量降幅为6.58%、4.73%,取消常规皮试的药物中头孢曲松消耗量增幅最高为8.30%;各类头孢菌素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发生率均有提高(P<0.05);取消头孢菌素皮试前后,头孢噻肟、头孢美唑与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间ADR发生率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儿童皮试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1.27 DDDs下降至0.55 DDDs;门急诊、住院病儿次均皮试药品费用平均下降1.00元、10.41元;头孢菌素皮试总成本下降80.87%。结论取消儿童病人常规头孢菌素皮肤试验后,有利于降低病人用药负担,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同时有效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 皮肤试验 儿童 不良反应 次均药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