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羊膜移植联合角膜接触镜及免疫调节剂治疗复发性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琳 张波 +3 位作者 郭宇燕 叶素娜 莫松深 程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新鲜羊膜移植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及免疫调节综合法治疗复发性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复发性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 目的观察改良新鲜羊膜移植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及免疫调节综合法治疗复发性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复发性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角膜病变组织后,将双层新鲜羊膜全角膜覆盖,巩膜浅层固定缝合一圈,之后给予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术后中药玉屏风颗粒治疗,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涂术眼、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对照组:仅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及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术后随诊2 a。结果对照组治愈15例(53.6%),显效6例(21.4%),有效2例(7.1%),无效5例(17.9%),总有效率82.1%,6例复发(10.7%)。治疗组术后视力平均提高2.14行,而对照组仅为0.43行。治疗组术后治愈率、总有效率及视力提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改良新鲜羊膜移植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及中药免疫调节治疗是一种全方位治疗,可快速有效控制炎症,促进溃疡修复,缩短病程,减轻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减少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复发 羊膜移植 免疫调节剂
下载PDF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晔 莫松深 +1 位作者 刁禹尧 程浩 《黑龙江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08-209,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84例(196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98只...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84例(196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98只眼。对照组实施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视力以及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明显比术前好,P<0.05。就改善情况来讲,和对照组相比,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9%,观察组为3.06%,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开展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完成治疗,能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提升视力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数码眼底照相筛查临床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晔 莫松深 +2 位作者 褚哲 汤艳玺 程浩 《哈尔滨医药》 2019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数码眼底照相在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本病症临床诊治工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眼科收诊的240例(461只眼)患者,采用TOPCON TRC.50DX眼底彩色数码照相机进行... 目的探讨数码眼底照相在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本病症临床诊治工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眼科收诊的240例(461只眼)患者,采用TOPCON TRC.50DX眼底彩色数码照相机进行眼底照相检查,并对DR进行诊断分期。结果参与本研究的240例糖尿病患者检查出DR的62例,其中I期24例,Ⅱ期16例,Ⅲ期10例,IV期6例,V期5例,VI期1例,可采用分期治疗原则对DR患者进行治疗。结论可采用数码眼底照相方式筛查DR,提升早期检出率,指导防盲治盲工作,该检查技术在严格疾患筛查中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数码眼底照相 诊断分期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新型泪道置管术治疗成人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少博 谭娟 +1 位作者 郭宇燕 莫松深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7期704-707,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环型泪道置管术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病例研究,病例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2013~2015年泪道阻塞成年患者32例37只眼,患者平均发病时间(16.3±3.8)月,所有患者均采用... 目的研究新型环型泪道置管术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病例研究,病例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2013~2015年泪道阻塞成年患者32例37只眼,患者平均发病时间(16.3±3.8)月,所有患者均采用新型环形泪道插管术治疗,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37只眼)中,26只眼完全治愈,4只眼好转,总治愈率为70.3%(26/37),总有效率为81.1%(30/37);对于单纯性泪道阻塞,其有效率为88.9%(24/27),泪囊炎患者的有效率为60.0%(6/10);病程超过2年以上者较2年以下病程的患者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泪道置管术对各种泪道阻塞性疾病均安全有效,尤其适合早期单纯性泪道阻塞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泪囊炎 置管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