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相关双原发癌临床预后相关因素
1
作者 张小平 杨光林 +2 位作者 莫林键 李天宇 程继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相关双原发癌(DPC)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进行筛选,分为单纯膀胱癌组、膀胱癌相关DPC组各27例,分析两组发病性别、发病平均年龄、吸烟史、放... 目的 探讨膀胱癌相关双原发癌(DPC)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进行筛选,分为单纯膀胱癌组、膀胱癌相关DPC组各27例,分析两组发病性别、发病平均年龄、吸烟史、放疗史及静脉化疗史、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常规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及癌胚抗原(CEA)方面的差异,探讨评估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吸烟史、放疗史、静脉化疗史、SII、NLR、PLR及PN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患者类型、SII、PLR、NLR和PNI对生存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相关DPC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膀胱癌相关DPC组生存率较单纯膀胱癌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膀胱癌相关DPC的发生与吸烟史、放疗史、静脉化疗史存在正相关;第一原发癌治疗后动态监测SII、NLR、PLR、PNI值变化,有利于评估患者发生DPC的风险;膀胱癌相关DPC患者的预后较单纯膀胱癌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双原发癌 炎症指标 预后营养指数(PNI)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可调式“回形针”法缝合背深静脉复合体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阳 张方兴 +9 位作者 李天宇 黎承杨 刘德云 颜海标 杨占斌 米华 莫林键 廖乃凯 杨舒博 程继文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07-712,共6页
目的 探讨可调式“回形针”法缝合背深静脉复合体(DVC)及功能尿道保留技巧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ALRP)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30例采用可调式“回形针”法缝扎DVC的RALRP患者。术中用倒刺线贯穿缝合DVC,通过两条前列腺韧带反... 目的 探讨可调式“回形针”法缝合背深静脉复合体(DVC)及功能尿道保留技巧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ALRP)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30例采用可调式“回形针”法缝扎DVC的RALRP患者。术中用倒刺线贯穿缝合DVC,通过两条前列腺韧带反向缝合。打结后,用Hem-Lock夹子固定缝线,术中可灵活控制松紧程度。回顾并随访分析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尿控恢复情况。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RALRP,可调式“回形针”法控制术中出血量为(123.3±80.7) mL。53.6%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可恢复自主尿控,在术后3、6个月时自主控尿率分别提高到92.9%和96.3%。分析显示92.9%的患者术后3个月无尿失禁风险。结论 可调式“回形针”法缝合有助于帮助减少DVC相关出血,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度,从而确保功能尿道保留,改善术后自主尿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可调式“回形针”法 背深静脉复合体 尿控 功能尿道
下载PDF
Ⅲ型和Ⅳ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中锌离子浓度检测和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莫林键 陈曦 +5 位作者 汪小明 李广裕 张迅 黄珊 谢智彬 莫曾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锌离子浓度对Ⅲ型和Ⅳ型前列腺炎诊疗的意义和参考价值。方法:根据NIH前列腺炎分型标准,将入选的173例研究对象分为ⅢA型(n=65)、ⅢB型(n=69)、Ⅳ型(n=39)前列腺炎,并以35例门诊健康体检、无前列腺炎症状...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锌离子浓度对Ⅲ型和Ⅳ型前列腺炎诊疗的意义和参考价值。方法:根据NIH前列腺炎分型标准,将入选的173例研究对象分为ⅢA型(n=65)、ⅢB型(n=69)、Ⅳ型(n=39)前列腺炎,并以35例门诊健康体检、无前列腺炎症状者为对照组,检测4组EPS中锌离子浓度,并分析其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年龄,EPS中白细胞计数、p H值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ⅢA型及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锌离子浓度[(162.2±10.8)、(171.2±12.0)μg/ml]显著低于Ⅳ型及对照组[(234.6±17.9)、(259.5±14.6)μg/ml),P均<0.05]。EPS中锌离子浓度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症状严重评分以及CPSI总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84、-0.232、-0.270、-0.281,P均<0.01),与排尿症状评分无相关。EPS中锌离子浓度与白细胞计数、年龄无明确相关,与p H值呈负相关(r=-0.208,P<0.01)。结论:Ⅲ型和Ⅳ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锌离子浓度低下可能与疼痛等前列腺炎相关症状有关,EPS中锌离子浓度检测对Ⅲ型和Ⅳ型前列腺炎的诊疗具有潜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前列腺炎分型 Ⅲ型、Ⅳ型 前列腺按摩液 疼痛症状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基于多组学整合的前列腺癌同源框基因NKX3.1调控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莫林键 苏素勤 +1 位作者 顾殷敏 胡艳玲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299,共6页
目的:同源框基因NKX3.1与前列腺癌发生和进展关系密切,本研究探索前列腺癌中NKX3.1调控的相关下游节点基因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首先对前列腺癌相关的公开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多组学数据分析,筛选出与NKX3.1可能相关的5个下游信号通... 目的:同源框基因NKX3.1与前列腺癌发生和进展关系密切,本研究探索前列腺癌中NKX3.1调控的相关下游节点基因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首先对前列腺癌相关的公开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多组学数据分析,筛选出与NKX3.1可能相关的5个下游信号通路节点基因;利用NKX3.1表达载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实现NKX3.1在前列腺癌细胞过表达,通过Real-Time PCR验证上述节点基因转录水平表达改变。结果:经过生物信息多组学分析,筛选出在前列腺癌中与NKX3.1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节点基因MAZ、LPAR3、TUBB2A、CAMKK2和CPT1B。细胞水平验证实验表明,在NKX3.1过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PC-3中表达显著变化(变化倍数>3)的基因有CPT1B(上调4.641倍)、CAMKK2(上调3.439倍)、MAZ(下调5.236倍)。结论:NKX3.1可能通过下调MAZ、诱导CAMKK2和CPT1B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或进展,其中可能通过CAMKK2下游调控通路及CPT1B参与调节前列腺癌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代谢调节 多组学研究 生物信息学 NKX3.1
原文传递
前列腺慢性炎症与前列腺癌 被引量:1
5
作者 莫林键 莫曾南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前列腺癌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美国每年有约3万人死于前列腺癌。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发生率也有逐年增加趋势。前列腺癌的病因复杂,以前一般认为约20%的人类前列腺癌是由前列腺的慢性感... 前列腺癌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美国每年有约3万人死于前列腺癌。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发生率也有逐年增加趋势。前列腺癌的病因复杂,以前一般认为约20%的人类前列腺癌是由前列腺的慢性感染和/或慢性炎症状态引起。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分别从流行病学、分子病理学及组织病理学等不同角度提示前列腺慢性炎症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如其相关性被确定,将意味着前列腺炎治疗的地位和策略都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状态 前列腺癌 西方发达国家 组织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恶性肿瘤 慢性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锌离子、PSA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曦 莫林键 +5 位作者 汪小明 张迅 李广裕 黄珊 蒋捷 覃春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EPS)中锌离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招募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71例(观察组)及健康查体者44例(对照组)。采用化学比色法、ELISA法分别测定其EPS中锌离子、PSA浓度。以... 目的观察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EPS)中锌离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招募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71例(观察组)及健康查体者44例(对照组)。采用化学比色法、ELISA法分别测定其EPS中锌离子、PSA浓度。以湿玻片法在显微镜下完成EPS中WBC等级,用p H试纸测定EPS中p H值。锌离子、PSA浓度及其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的关系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锌离子、PSA浓度与p H值、WBC等级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EPS中锌离子浓度分别为(155.93±68.65)、(206.54±65.18)μg/m L,PSA浓度分别为(2.27±2.03)×105、(3.78±2.84)×105ng/m L,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WBC等级偶见0例、1+为32例、2+为21例、3+为17例、4+为1例,对照组均为偶见。观察组与对照组EPS中p H值分别为6.85±0.52、6.58±0.42,两组比较,P<0.05。EPS中锌离子浓度与PSA浓度呈正相关(r=0.330,P<0.001)。锌离子浓度与NIH-CPSI评分中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NIH-CPSI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78、-0.224、-0.248,P均<0.05);而与NIH-CPSI排尿症状评分无线性相关(r=-0.067,P>0.05)。PSA浓度与NIH-CPSI评分中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NIH-CPSI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55、-0.217、-0.250,P均<0.05);而与NIH-CPSI排尿症状评分无线性相关(r=-0.106,P>0.05)。锌离子浓度、PSA浓度与p H值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9、-0.333,P均<0.001)。PSA浓度与WBC等级呈负相关(r=-0.306,P<0.05);锌离子浓度与WBC等级无明显相关关系(r=-0.216,P>0.05)。结论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锌离子和PSA浓度显著下降,检测EPS中锌离子、PSA浓度有助于ⅢA型前列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液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锌离子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不同NIH分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及卵磷脂小体计数与症状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曦 莫林键 +3 位作者 汪小明 李广裕 黄珊 陆铮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501-2504,共4页
目的探讨NIH-ⅢA、ⅢB及Ⅳ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WBC)、卵磷脂小体(SPL)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泌尿男性科门诊183例ⅢA、ⅢB及Ⅳ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患者填写NIH-CPSI量表,并测定... 目的探讨NIH-ⅢA、ⅢB及Ⅳ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WBC)、卵磷脂小体(SPL)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泌尿男性科门诊183例ⅢA、ⅢB及Ⅳ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患者填写NIH-CPSI量表,并测定前列腺液中WBC及SPL计数,分析不同分型前列腺炎患者CPSI评分、前列腺液WBC、SPL计数的相关性及特点。结果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WBC、SPL计数与CPSI量表评分均无秩相关关系(P>0.05),并且前列腺液中WBC与SPL计数无秩相关关系(P>0.05);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CPSI量表评分与SPL计数无秩相关关系(P>0.05),Ⅳ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WBC与SPL计数无秩相关关系(P>0.05)。结论不同分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WBC、SPL计数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之间无明确相关性,WBC与SPL计数用于评估慢性前列腺炎病情可靠性差,慢性前列腺炎负面影响主要源于症状,临床诊疗中应重视并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 白细胞 卵磷脂小体
下载PDF
基于ERAS理念在输尿管软镜日间手术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优化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天宇 陈阳 +5 位作者 姚建妮 莫林键 邓裕辉 周善昌 刘德云 程继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逆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RIRS)日间手术治疗直径<2cm肾结石的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1—8月在本院住院接受RIRS或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的90例肾结石(直径<2cm)患者,其... 目的:评价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逆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RIRS)日间手术治疗直径<2cm肾结石的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1—8月在本院住院接受RIRS或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的90例肾结石(直径<2cm)患者,其中基于ERAS理念的日间RIRS手术患者22例(日间RIRS组),传统RIRS手术患者44例(传统RIRS组),PCNL手术患者24例(PCNL组),比较3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及止痛药物使用率。结果:日间RIRS组和传统RIRS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PCNL组,治疗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均少于PCNL组(均P<0.05)。尽管与传统RIRS相比,日间RIRS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方面无显著改善,但日间RIRS手术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P<0.05)。结论:在处理直径<2cm的肾结石中,基于ERAS理念,优化管理后的日间RIRS手术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肾结石 日间手术
下载PDF
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宣强 杨小丽 +5 位作者 莫林键 黄逢雨 覃敏 何敏 庞友红 莫曾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249-3253,共5页
目的探讨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在不同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来源于正常前列腺(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BPH细胞株(13例)、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癌细胞株(8例)的上皮细胞中SLPI mRNA表... 目的探讨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在不同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来源于正常前列腺(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BPH细胞株(13例)、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癌细胞株(8例)的上皮细胞中SLPI mRNA表达水平;运用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前列腺组织的上皮细胞中SLPI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分析正常前列腺(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50例)、前列腺癌(103例)组织中SLPI表达水平。根据染色强度及阳性率,分为四个等级,进行分析。结果SLPI mRNA水平在肿瘤上皮中下调表达,在正常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未发现表达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提示SLPI在前列腺肿瘤上皮中表达下调。免疫组化证实SLPI在前列腺肿瘤中表达低于良性前列腺组织,SLPI表达水平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和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LPI在前列腺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提示SLPI在前列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可能扮演一定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近交系小鼠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曾南 覃敏 +4 位作者 何敏 李慕军 杨小丽 宣强 莫林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6001-6006,共6页
背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已成功用于多种动物的克隆,但其过程中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较低。目的:通过对卵母细胞不同去核方法的对比分析,观察其对小鼠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并利用微卫星DNA技术进行核移植囊胚鉴定,初步建立小鼠... 背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已成功用于多种动物的克隆,但其过程中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较低。目的:通过对卵母细胞不同去核方法的对比分析,观察其对小鼠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并利用微卫星DNA技术进行核移植囊胚鉴定,初步建立小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平台。设计、时间及地点:以卵母细胞为观察对象的对比实验,于2005-09/2007-10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及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选用C57BL/6小鼠卵母细胞为受体、BALB/c小鼠卵丘细胞为供体。取600枚受体卵母细胞,根据去核方法不同分为3组,每组200枚。方法:①盲吸法:吸出卵母细胞第1极体及其附近的适量胞质。②蔗糖辅助去核法:以含蔗糖显微操作液预处理卵母细胞,吸出可见的细胞核等遗传物质。③荧光染色去核法:Hoechest33342预处理卵母细胞,在紫外光下用去除遗传物质。乙醇联合二甲氨基嘌呤进行重构胚激活,激活后卵裂培养基液滴中培养。根据MouseGenomeDatabase设计小鼠微卫星DNA多态聚合酶链反应引物,提取近交系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囊胚、供体BALB/c小鼠、受体C57BL/6小鼠及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选定的序列。最终扩增出4个微卫星位点DNA片段,即D3Mit28,D11Mit258,D12Mit136及D14Mit50。主要观察指标:比较3种去核方法的去核率、卵裂率、囊胚率及囊胚细胞数差异。对巢式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结果:①盲吸去核法的去核率、处理重构胚的体外发育能力均低于荧光染色去核法和蔗糖辅助去核法(P<0.05)。②荧光染色去核法的去核率高于蔗糖辅助去核法(P<0.05),两组的囊胚率及囊胚细胞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可扩增微量基因组DNA,通过微卫星DNA序列的扩增,证明核移植囊胚的微卫星DNA与供体细胞完全相同,而与受体细胞或者对照细胞无亲缘关系。结论:荧光染色去核法和蔗糖辅助去核法适用于小鼠核移植,可支持小鼠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早期发育。微卫星分析证实体细胞核移植囊胚为供体BALB/c小鼠的克隆,微卫星DNA分析可用于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囊胚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移植 疾病模型 动物 细胞移植
下载PDF
近交系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囊胚的微卫星DNA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敏 何敏 +3 位作者 宣强 莫林键 吴华 莫曾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24-928,共5页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技术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囊胚的鉴定。方法根据Mouse Genome Database设计小鼠微卫星DNA多态聚合酶链反应引物,提取近交系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囊胚、供体BALB/c小鼠、受体C57BL/6小鼠及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使用巢式聚合酶...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技术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囊胚的鉴定。方法根据Mouse Genome Database设计小鼠微卫星DNA多态聚合酶链反应引物,提取近交系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囊胚、供体BALB/c小鼠、受体C57BL/6小鼠及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4个微卫星位点DNA片段,即D3Mit28、D11Mit258、D12Mit136及D14Mit50。对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结果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可扩增微量基因组DNA,通过微卫星DNA序列的扩增,证明核移植囊胚的微卫星DNA与供体细胞完全相同,而与受体细胞或者对照细胞无亲缘关系。结论体细胞核移植囊胚基因组来源于供体BALB/c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移植 疾病模型 动物 微卫星DNA 鉴定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模拟训练平台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微创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天宇 陈阳 +6 位作者 邓尔勒 吕宇琦 冯鑫 莫林键 颜海标 黎承杨 程继文 《微创医学》 2022年第3期363-365,共3页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因在腹膜后、耻骨后等狭窄区域的手术中具有更高的灵巧性,受到了泌尿外科医师的青睐。但由于手术机器人的价格昂贵和临床工作安排紧凑,对住培医师进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操作培训难以实现。通过模拟医学的方法,让住培...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因在腹膜后、耻骨后等狭窄区域的手术中具有更高的灵巧性,受到了泌尿外科医师的青睐。但由于手术机器人的价格昂贵和临床工作安排紧凑,对住培医师进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操作培训难以实现。通过模拟医学的方法,让住培医师熟悉机器人的构造和操作流程,提高其手术技巧,是目前机器人手术操作培训最为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机器人手术模拟训练平台 泌尿外科 微创技术
下载PDF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促肾上肾皮质激素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附52例报告)
13
作者 黄海鹏 莫林键 +3 位作者 周立权 汪小明 黎承杨 杨占斌 《微创医学》 2016年第6期855-856,872,共3页
目的提高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治疗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确诊的52例因肾上腺腺瘤引起的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 50例成功施行腹腔镜下手术,2例改开放手术,平均肿瘤直... 目的提高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治疗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确诊的52例因肾上腺腺瘤引起的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 50例成功施行腹腔镜下手术,2例改开放手术,平均肿瘤直径2.2 cm(2-4.5 cm)。病理检查示52例为肾上腺腺瘤,手术以切除肾上腺腺瘤为主;术后平均随访11.4个月(6-27个月),52例患者均未见有复发。结论腹腔镜下治疗肾上腺腺瘤引起的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主要以切除腺瘤为主,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出血时间少等优点,可作为肾上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切除术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日间手术模式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1
14
作者 黄海鹏 莫林键 +4 位作者 李天宇 王翔 周立权 徐小龙 程继文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964-967,971,共5页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HLL-FU)日间手术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HLL-FU日间手术模式治疗,观察组采用ERAS理念行HLL-FU日间手...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HLL-FU)日间手术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HLL-FU日间手术模式治疗,观察组采用ERAS理念行HLL-FU日间手术模式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常规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输液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清石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 h,观察组VAS、SAS评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ERAS理念行HLL-FU日间手术模式治疗肾结石清石率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治疗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加速康复外科 日间手术
下载PDF
表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健铭 杨占斌 +2 位作者 汪小明 莫林键 虞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95-39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次数的表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A,B,C,D4组.A组病人术后6h予表柔比星80 mg单次灌注;B组病人术后1周灌注表柔比星20 mg,每周灌注1次,8~10次后改为...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次数的表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A,B,C,D4组.A组病人术后6h予表柔比星80 mg单次灌注;B组病人术后1周灌注表柔比星20 mg,每周灌注1次,8~10次后改为每月1次,至术后1年.C组病人术后6h予丝裂霉素80 mg单次灌注;D组病人术后1周灌注丝裂霉素20 mg,每周灌注1次,8~10次后改为每月1次,至术后1年.随访2年,观察无病间期、肿瘤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C,D4组2年的无病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病人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38.2%,37.8%,39.1%和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和丝裂霉素单次高剂量与多次常规剂量灌注治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单次灌注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多次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肿瘤复发 表柔比星 丝裂霉素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书斌 程继文 +6 位作者 刘德云 黎承杨 米华 杨占斌 付伟金 李天宇 莫林键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复杂性肾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复杂性肾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迟发性出血、急性肾衰竭、尿瘘、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肌酐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可能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尽可能保留术后患肾肾单位及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检查 热缺血时间
下载PDF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前列腺患者前列腺液相关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曦 蒋捷 +1 位作者 汪小明 莫林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1265-1269,共5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前列腺患者前列腺液(EPS)相关指标与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支原体和(或)衣原体感染前列腺患者75例,分为无症状组(n=41)和有症状组(n=34);以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阴性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为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前列腺患者前列腺液(EPS)相关指标与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支原体和(或)衣原体感染前列腺患者75例,分为无症状组(n=41)和有症状组(n=34);以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阴性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为阳性对照(CP)组(n=30),门诊体检健康且无前列腺炎相关症状者为对照组(n=30)。比较各组EPS锌离子浓度、白细胞(WBC)计数、卵磷脂小体(SPL)计数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分。结果:无症状组、有症状组及CP组EPS锌离子浓度和SPL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无症状组、有症状组和CP组EPS中WBC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症状组和CP组CPSI各项评分均高于无症状组和对照组(均P<0.05);锌离子浓度与WBC计数和CPS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锌离子浓度与SPL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WBC计数与SPL计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前列腺可导致EPS中WBC计数升高,锌离子浓度和SPL计数下降;EPS中锌离子浓度与CPSI评分存在相关性,锌离子浓度对于前列腺炎相关症状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潜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衣原体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 锌离子 白细胞 卵磷脂小体 前列腺炎相关症状
下载PDF
高表达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基因的前列腺癌单克隆细胞株的构建
18
作者 林志弟 莫林键 +5 位作者 张成东 宣强 张悦宁 莫曾南 滕若冰 杨小丽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基因(KLK7)的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为前列腺癌发生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PCR法扩增KLK7 cDNA,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经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验证正确后,以脂质体法转染人...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基因(KLK7)的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为前列腺癌发生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PCR法扩增KLK7 cDNA,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经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验证正确后,以脂质体法转染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通过G418筛选,每个单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建立稳定转染KLK7的DU145单克隆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U145细胞株KLK7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分析显示pcDNA3.1-KLK7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转染后,成功获得稳定高表达KLK7的DU145单克隆细胞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cDNA3.1-KLK7转染的DU145细胞KLK7表达量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组细胞(P<0.01)。结论 pcDNA3.1-KLK7真核表达载体的建立及稳定高表达KLK7的前列腺癌单克隆细胞株的建立,为研究KLK7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7 前列腺癌 稳定细胞株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激光手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应用现状
19
作者 杨光林 莫林键 +2 位作者 杨丹凌 凌强(综述) 程继文(审校)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年第3期542-545,共4页
激光手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治疗高风险的大体积BPH患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钬激光、铥激光、绿激光、半导体激光等不同类型激光在大体积BPH手术中展现出不... 激光手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治疗高风险的大体积BPH患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钬激光、铥激光、绿激光、半导体激光等不同类型激光在大体积BPH手术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文就大体积BPH患者使用各种不同激光进行手术治疗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激光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整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固定腺体法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莫林键 杨光林 +7 位作者 程继文 莫曾南 李天宇 李生华 杨占斌 黎承杨 梁伟霞 凌强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整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固定腺体法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27±5.35)岁;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 目的探讨整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固定腺体法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27±5.35)岁;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3.03±1.37)ng/ml,前列腺总重量80.3(70.49,96.78)g;术前残余尿量80(55,108)ml,最大尿流率(Q_(max))(6.13±2.25)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5(22,27)分,生活质量评分(QOL)5(5,6)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15.38±5.10)分。15例均采用三叶法技术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将剜除后的腺体整块完全推入膀胱,后用腹腔镜气腹针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并经外鞘插入输尿管抓钳,钳夹固定膀胱内剜除后的腺体,在膀胱内快速电切。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主观评分及客观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输血、包膜穿孔、电切综合征、膀胱损伤、膀胱穿刺点撕裂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44(40,60)g,出血量(79.20±18.93)ml,剜除手术时间(54.13±10.88)min,电切时间(14.67±2.50)min,剜除效率(0.89±0.08)g/min,电切效率(3.26±0.36)g/min,膀胱冲洗时间(2.47±0.52)d,留置导尿管时间(3.73±0.80)d,术后住院时间(4.40±0.91)d。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1例。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随访,IPSS 3(2,3)分,QOL 0(0,1)分,IIEF-5评分(20.12±2.30)分,Q_(max)(21.80±2.14)ml/s,残余尿量10(5,15)m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整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固定腺体法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是未配备经尿道组织刨削器的单位行前列腺剜除的一种可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剜除术 耻骨上膀胱穿刺 电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